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341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docx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

按照常规的支模方法,现浇楼板施工的模板配置量,一般均需3~4个层段的支柱、龙骨和模板,一次投入量大。

采用早拆体系模板,就是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对于≤2m跨度的现浇楼盖,其混凝土拆模强度可比>2m、≤8m跨度的现浇楼盖拆模强度减少25%,即达到设计强度的50%即可拆模。

早拆体系模板就是通过合理的支设模板,将较大跨度的楼盖,通过增加支承点(支柱),缩小楼盖的跨度(≤2m),从而达到“早拆模板,后拆支柱”的目的。

这样,可使龙骨和模板的周转加快,模板一次配置量可减少1/3~1/2。

早拆体系模板的关键是在支柱上装置早拆柱头。

目前常用的早拆柱头有螺旋式、斜面自锁式、组装式和支承销板式,见图8-40、图8-41、图8-42和图8-47。

图8-40螺旋式早拆柱头

图8-41斜面自锁式升降头外形图

(a)使用状态;(b)降落状态

图8-42组装式早拆柱头节点

1-板托架;2-柱头板;3-高度调节插销;4-55系列模板;72系列模板或75系列模板;

5-φ48钢管或8、10号型钢或40mm×80mm、50mm×100mm的矩形方木;

6-梁柱架;7-高度调节插销;8-立柱;9-连拉件;10-高度调节丝杆;

11-插卡型支撑体系或可调支撑体系

1.SP-70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

SP-70早拆模板,可用于现浇楼(顶)板结构的模板,由于支撑系统装有早拆柱头,可以实现早期拆除模板、后期拆除支撑(又称早拆模板、后拆支撑),从而大大加快了模板的周转。

这种模板亦可用于墙、梁模板。

(1)组成及构造

SP-70模板,由模板块、支撑系统、拉杆系统、附件和辅助零件组成。

1)模板块

①平面模板块

由钢边框内镶可更换的木(竹)胶合板或其他面板组成(图8-43)。

图8-43模板块示意图

(a)1.2m×0.3m和1.5m×0.3m模板;(b)1.5m×0.6m模板块

钢边框——采用16Mn热轧带有承托面板的异型钢材焊接而成,总高度为70mm(见图8-44)。

图8-44模板块剖面图

板面——采用12mm厚的木(竹)胶合板。

胶合板两面均经树脂覆膜处理,所有边沿和孔眼均经过有效的密封材料处理,以防吸水受潮变形。

模板块宽度一般为300mm、600mm两种,非标准板块可达900mm、1200mm;长度一般为900mm、1200mm、1500mm、1800mm,非标准板块长度可达2400mm。

②角模、角铁和镶边件

内角模——用于墙的内角,采用0.15m×0.15m钢构件(见图8-45a)可与模板块或辅助件拼装,其规格有150mm×1800mm、150mm×1500mm、150mm×1200mm和150mm×900mm四种。

外角模——用于墙的外角,采用0.15m×0.15m钢构件(见图8-45b),可以与模板块或辅助件拼装,其规格同内角模。

外角连接角铁——是与模板块或辅助件组成90°外角的连接件(见图8-45c),其规格有70mm×70mm×1800mm、70mm×70mm×1500mm、70mm×70mm×1200mm和70mm×70mm×900mm四种。

镶边件——热轧16Mn钢制型材,可与12mm厚胶合板拼接成非标准尺寸的模板块(见图8-45d),其长度与内、外角模相同。

图8-45角模、角铁和镶边件

(a)内角模;(b)外角模;(c)外角连接角铁;(d)镶边件

2)支撑系统

由早拆柱头、主梁、次梁、支柱、横撑、斜撑、调节螺栓组成(图8-46)。

图8-46支撑系统示意图

1-底脚螺栓;2-支柱;3-早拆柱头;4-主梁;5-水平支撑;6-现浇楼板;7-梅花接头;8-斜撑

①早拆柱头:

是用于支撑模板梁的支拆装置(图8-47),其承载力为35.3kN。

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关于当跨度小于2m的现浇结构,其拆模强度可大于或等于混凝土设计强度50%的规定,在常温条件下,当楼板混凝土浇筑3~4d后,即可用锤子敲击柱头的支承板,使梁托下落115mm。

此时便可先拆除模板梁及模板,而柱顶板仍然支顶着现浇楼板,直到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拆模强度为止。

早期拆模的原理见图8-48。

图8-47承插销板式早拆柱头

(a)升起的梁托;(b)落下的梁托

图8-48早期拆模原理

(a)支模;(b)拆模

1-模板主梁;2-现浇楼板

②模板主梁(龙骨):

为薄钢板空腹结构,上端两侧带有50mm宽的翼缘,用于支设模板块,两端通过舌头挂在柱头的梁托上(见图8-49),其规格长度有850mm、1150mm、1450mm、1750mm四种。

图8-49模板主梁示意图

③模板次梁:

用于无边框模板系统,起模板边框的作用(图8-50),其长度有915mm、1220mm、1370mm和1830mm四种。

图8-50主、次梁连接及次梁示意图

(a)主、次梁的连接;(b)次梁

④立柱:

采用φ48×3.5钢管,它是支设楼板模板的垂直支撑(图8-51a)。

立柱上焊有两道锥销十字连接托(梅花十字接头),以便与横撑连接。

当横撑间隔为1.5m时,每根立柱可承受荷载35.3kN。

其长度有2200mm、2400mm和2600mm三种。

⑤横撑:

横撑亦采用φ48×3.5钢管制成,其两端焊有锥销式连接销(图8-51b),以便与立柱上的连接托连接,其长度有950mm、1250mm、1550mm和1850mm四种。

⑥斜撑:

采用握式卡与垂直立柱连接,可以任何角度固定两根互相垂直的杆件(图8-51c)。

⑦高度调节器:

用于调节立柱的高度(图8-51d)。

调节范围为500mm。

图8-51支撑杆

(a)立柱;(b)横撑;(c)斜撑;(d)高度调节器

⑧立柱连接接头:

用于连接上下立柱的接头(图8-52)。

图8-52支撑连接示意

1-横撑;2-斜撑;3-立柱;4-梅花十字接头;5-立柱连接接头;6-斜撑旋转接头

⑨梅花十字接头:

用于横撑与立柱连接。

将横撑的连接销插入立柱连接托的孔内,用锤子一击即可连接在一起。

每个梅花接头的承载力为0.4kN。

3)拉杆系统

是用于墙体模板的定位工具,由拉杆、母螺栓、模板块挡片、翼形螺母组成(图8-53)。

图8-53拉杆连接系统

①拉杆:

拉杆采用φ16钢筋制作,浇筑混凝土后,保留在混凝土墙体内。

拉杆中间弯成波形(图8-54a),以防止拆母螺栓时跟着转动。

其安全荷载为26.5kN,长度从75~550mm,以25mm进级。

拉杆长度的计算如下:

拉杆=墙厚-(2×接头长度)

注:

接头长度为25mm。

②母螺栓:

母螺栓的一端设内螺栓与拉杆连接。

螺纹接头长25mm(图8-54b)。

③模板块挡片:

用于控制模板块的实际间距(图8-54c)。

④翼形螺母:

是母螺栓与拉杆连接固定和拆卸母螺栓的工具(图8-54d)。

图8-54拉杆配件图

(a)拉杆;(b)母螺栓;(c)模板块挡片;(d)翼形螺母

4)附件

用于非标准部位或不符合模数的边角部位,主要有悬臂梁或预制拼条等。

①悬臂梁:

是非标准模板端头的支撑。

它与模板主梁一样,当梁头挂在柱头的梁托上支起后,能够自锁不会脱落。

梁体为木质梁(见图8-55)。

图8-55悬臂梁示意图

②预制拼条:

用于楼板和墙体模板非标准部位的连接。

较窄的拼缝,可采用木条或木梁拼接(图8-56);较宽的拼缝,可采用胶合板或槽钢加强胶合板和镶边件拼接(图8-57)。

图8-56木条(梁)拼接示意图

图8-57采用槽钢加强胶合板和镶边件拼接

(a)胶合板和镶边件拼接;(b)槽钢加强胶合板和镶边件拼接;

(c)槽钢和胶合板拼接;(d)、(e)加厚胶合板和槽钢拼接

5)辅助零件

有镶嵌槽钢、楔板、钢卡和悬挂撑架等。

①镶嵌槽钢:

用于墙体模板或楼板模板补板胶合板中间的支承(图8-58a),其长度有900mm、1200mm、1500mm、1800mm和2400mm五种。

②楔板:

是一种连接模板块或镶边件的工具(图8-58b)。

③钢卡:

用于固定模板背楞。

常用于加强模板的承载强度及模板块的调平(图8-58c)。

单管钢卡可卡住断面为50mm×50mm的杆件;双管钢卡可卡住断面为50mm×100mm的杆件。

④悬吊撑架:

固定在模板上的脚手支架(图8-58d),扶手栏杆可插人竖管内用销钉锁牢,间距为1.2m。

图8-58辅助零件示意图

(a)镶嵌槽钢;(b)楔板;(c)钢卡;(d)悬吊撑架

(2)模板的组合

1)楼(顶)板模板的组合

可根据结构尺寸,选择不同规格的模板块及支撑进行组合。

由模板块及早拆支撑组成,其组合示意图,见图8-59。

图8-59钢框木(竹)组合模板楼(顶)板模板组合示意图

1-模板块;2-早拆柱头;3-主梁;4-立住;5-横撑

钢框木(竹)组合模板用于楼(顶)板模板的支承格构共有16种,详见表8-21、表8-22和图8-60。

图8-60钢框木(竹)组合模板楼(顶)板模板支承格构示意图

支承格构种类表表8-21

格构种类

格构尺寸L×B(mm)

格构种类

格构尺寸L×B(mm)

A

1850×1850

I

1250×1850

B

1850×1550

J

1250×1550

C

1850×1250

K

1250×1250

D

1850×950

L

1250×950

E

1550×1850

M

950×1850

F

1550×1550

N

950×1550

G

1550×1250

0

950×1250

H

1550×950

P

950×950

注:

L为沿梁方向立柱间距;

B为沿模板块方向立柱间距。

各种支承格构性能表表8-22

格构尺寸

L×B

(mm)

允许最大混凝土厚度

(mm)

主梁挠度

(mm)

相对

挠度

内应力σ

(N/mm2)

立柱荷载

(kN)

面积

(m2)

A

1850×1850

160

2.12

L/874

166.9

23.82

3.423

B

1850×1550

220

2.39

L/774

170.7

24.49

2.668

C

1850×1250

300

2.56

L/722

169.5

24.51

2.313

D

1850×950

400

2.54

L/728

158.3

23.20

1.758

E

1550×1850

300

1.81

L/855

174.5

30.40

2.868

F

1550×1550

350

1.76

L/881

163.8

28.69

2.403

G

1550×1250

500

2.0

L/776

174.5

30.81

1.938

H

1550×950

650

1.93

L/803

162.7

29.11

1.473

I

1250×1850

450

1.07

L/1172

150.7

33.65

2.313

J

1250×1550

500

0.98

L/1265

137.2

30.80

1.938

K

1250×1250

750

1.17

L/1066

154.5

34.90

1.563

L

1250×950

1000

1.17

L/1070

149.6

34.32

1.188

M

950×1850

650

0.45

L/2083

111.8

34.75

1.758

N

950×1550

800

0.47

L/2036

111.7

34.90

1.473

0

950×1250

1000

0.46

L/2044

109.0

34.32

1.188

P

950×950

1300

0.45

L/2104

103.8

33.12

0.903

注:

表中数据是按钢筋混凝土质量密度为2610kg/m3,施工荷载为2.5kN/m2,模板构件自重为0.3kN/m2计算的,并控制以下几个数值:

1.内应力σ<170.00N/mm2;

2.单根立柱承受荷载p<36.00kN;

3.相对挠度<1/500。

2)墙体模板的组合

墙体模板可根据结构的尺寸选择不同规格的模板块、角模和非标准件组合。

墙体模板的平面布置见图8-61。

不同高度墙体模板的拉杆布置,见图8-62。

图8-61墙体模板的平面布置

图8-62各种高度墙体模板拉杆布置示意图(混凝土侧压力50kN/m2)

(3)早拆模板施工工艺

钢框木(竹)组合早拆模板用于楼(顶)板工程的支拆工艺如下:

1)支模工艺

①根据楼层标高初步调整好立柱的高度,并安装好早拆柱头板,将早拆柱头板托板升起,并用楔片楔紧;

②根据模板设计平面布置图,立第一根立柱;

③将第一榀模板主梁挂在第一根立柱上(图8-63a);

④将第二根立柱及早拆柱头板与第一根模板主梁挂好,按模板设计平面布置图将立柱就位(图8-63b),并依次再挂上第一根模板主梁,然后用水平撑和连接件做临时固定;

图8-63支模示意图

(a)立第一根立柱,挂第一根主梁;(b)立第二根立柱;(c)完成第一格构、随即铺模板块

⑤依次按照模板设计布置图完成第一个格构的立柱和模板梁的支设工作,当第一个格构完全架好后,随即安装模板块(图8-63c);

⑥依次架立其余的模板梁和立柱;

⑦调整立柱垂直,然后用水平尺调整全部模板的水平度;

⑧安装斜撑,将连接件逐个锁紧。

2)拆模工艺

①用锤子将早拆柱头板铁楔打下,落下托板,模板主梁随之落下;

②逐块卸下模板块;

③卸下模板主梁;

④拆除水平撑及斜撑;

⑤将卸下的模板块、模板主梁、悬挑梁、水平撑、斜撑等整理码放好备用;

⑥待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拆除全部支撑立柱。

其他参见本手册“8-1-3-175系列钢框胶合板模板”。

2.GZ-90早拆体系模板

GZ-90早拆模板体系,是由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研究的多项专利技术组成,主要用于现浇楼(顶)板模板。

(1)组成和构造

1)GZB模板

①平面模板:

模板的边框高度为90mm,宽度分为200mm、300mm和600mm三种,其中600mm为标准块宽度;常用的长度为1200mm、1500mm和1800mm三种。

模板边框采用2~2.5mm厚冷轧锰钢板与纵横肋焊接而成(图8-64)。

边框设有供组合用的销孔。

图8-64模板钢框

(a)标准块模板钢框;(b)小块模板钢框

1-短边框;2-长边框;3-横肋;4-加强角;5-纵肋

面板采用单片木面覆膜竹芯胶合板和竹编覆膜胶合板两种,厚度为12mm。

面板通过钻铆钉或自攻螺丝固定在模板钢框上。

模板块相互之间的组装连接,可采用模板销(图8-65)。

图8-65模板销

②角模:

阴角模截面尺寸为150mm×150mm×90mm,阳角模截面尺寸为90mm×90mm(图8-66),常用的长度为1200mm、1500mm和1800mm。

均采用2~2.5mm厚冷轧锰钢板。

图8-66角模截面

(a)阳角模;(b)阴角模

2)GZT早拆托座

早拆托座,亦称快拆托座,是实现早期拆模加快模板周转的专用部件。

它既具有早期拆模的功能,又具有调节支承高度等功能。

GZT早拆托座有卡板式、销轴式和螺旋式三种,前二种采用较多。

现以卡板式为例介绍如下:

①GZT卡板式早拆托座的构造见图8-67。

其中托杆为圆柱状,采用45号或Q235圆钢加工制成,下部一段长度带有螺纹,中部的挡板是托杆的一部分,顶端焊有顶板,安装在上、下挡板之间的托板与卡板可以上下滑动。

图8-67早拆托座

1-顶板;2-托板;3-卡板;4-挡板;5-螺母;6-托杆

②GZT卡板式早拆托座按托杆直径分为GZT38和GZT34两种,其钢管外径分别为φ48和φ42,托座长度有400mm、450mm、550mm、650mm和750mm五种。

③GZT卡板式早拆托座的承载力为75kN,安全系数为2.0。

3)GZL箱型支承梁

模板支承梁是箱形结构,具有刚度大、承载力高、重量较轻的特点,它由上梁体、下梁体、梁体加强筋与梁头支承构成(图8-68),梁体由2.0mm厚冷轧钢板冷弯成型后组焊而成,其长度有1200mm、1500mm和1800mm三种。

图8-68模板支承梁

1-上梁体;2-下梁体;3-加强筋;4-梁头支承

图8-69是悬臂支承梁,由梁体与钢管组焊而成,长度有200mm、300mm两种。

主要用于非整跨部位。

图8-69悬臂支承梁

1-梁;2-斜撑;3-直撑;4-附墙块

4)GZM多功能门式脚手架

GZM多功能门式脚手架是GZ型早拆模板体系中的垂直支撑,主要由新型门式架、加荷座、三角支架与连接棒、自锁销钩、斜拉杆、水平拉杆等组成(图8-70)。

图8-70GZM新型门架支撑与早拆模板体系

1-GZB轻型组合模板;2-GZL模板支承梁;3-GZT多功能早拆托座;

4-GZM新型门式架;5-连接捧;6-自锁销钩;7-斜拉杆;8-水平拉杆;9-底座

①门架:

a.标准型门架(简称标准架):

它的上部由二根横杆与数根腹杆组焊在立杆之间,形成一个构架式横梁,在横梁与立杆之间设有供装拆攀蹬用的脚手杆,常用规格见表8-23。

b.调节型门架(简称调节架):

调节架的高度较小,可以与标准架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常用规格见表8-24。

标准型门架规格表表8-23

调节型门架规格表表8-24

c.加宽架:

加宽架有两个宽度,上部的宽度与下部的宽度不同,但其中的一个宽度与标准架或调节架是相同的,常用规格见表8-25。

加宽架规格表表8-25

门架钢管为高频焊接钢管,其管径与壁厚见表8-26。

门架钢管的管径与壁厚表8-26

系列

立杆

横杆

腹杆

斜杆

脚手杆

φ48

φ48×3.0

φ42×3.0

φ38×2.0

φ42×3.0

φ17×2.25

φ42

φ42×3.0

φ42×3.0

φ38×2.0

φ42×3.0

φ17×2.25

标准架、调节架及加宽架的承载能力与门架的管径、宽度和高度有关,尤其门架高度的影响为最大。

若用几种高度不同的门架组合使用时,以最大高度的门架为依据。

φ48和φ42系列常用门架的承载力见表8-27。

常用门架的承载力表8-27

序号

代号

门架宽

(mm)

门架高

(mm)

允许承载力(kN)

φ48系列

φ42系列

1

M1200×1800

1200

1800

75

55

2

M1200×1500

1200

1500

75

65

3

M1200×1200

1200

1200

②加荷支座:

是当门架的宽度缩小使用时设置的一种荷载支承装置,(图8-71)。

小立杆的管径与门架立杆相同,长100~300mm,底杆为φ48×3.0的半圆管,长100~200mm。

使用时,将底杆扣在上横杆上,然后用扣件固结好。

图8-71加荷支座与安装示意图

1-小立杆;2-底杆

③三角支承架:

是当门架的宽度需要加大使用时而设置的一种支承装置(图8-72)。

三角支承架的宽度c,是根据使用要求确定或者可以随使用要求进行调节。

图8-72三角支承架示意图

1-小立杆;2-底杆;3-插杆;4-小横杆;5-拉杆;6-斜杆

三角支承架的钢管除插杆与接头棒的芯管一样、底杆与加荷座的底杆相同外,其余与门架相同。

④斜拉杆:

是在门架支设后纵向之间设置的交叉斜撑。

常用规格见表8-28。

轻型拉杆用钢管,重型拉杆用L30×3角钢。

斜拉杆规格表8-28

⑤水平拉杆:

水平拉杆又称水平架,用于门架架设后纵向之间设置的水平支撑。

常用的规格见表8-29。

水平拉杆规格表8-29

水平杆钢管为φ42×3.0,腹杆钢管为φ38×2.0,搭钩为铸钢件。

⑥连接棒:

连接棒是门架在竖直方向架设时连接用的一种装置,见图8-73。

φ48系列的门架,套管为φ48×3.0,芯管为φ38×2.0;φ42系列的门架,套管为φ42×3.0,芯管为φ33.5×3.250

图8-73连接棒示意图

1-套管;2-芯管;3-销孔

⑦自锁销钩:

门架在竖直方向架设时,除了要用连接棒连接外,还要用自锁销钩进行固定(图8-74),销钩用钢筋冷弯制成。

图8-74自锁销钩示意图

注:

d为φ8或φ10;D为门架立杆外径。

⑧固定底座:

固定底座是安装在门架底端或顶端的一种固定托座(图8-75),芯管直径与连接棒相同,座管与连接棒的套管相同,底板为140mm×140mm×6mm的钢板,在底板上有2~4个φ5钉子孔。

图8-75固定底座示图

1-芯管;2-销孔;3-座管;4-底板

⑨可调托座:

是安装在门架底端或顶端的一种可调节门架支撑高度的托座,常用的规格见表8-30。

可调托座规格表8-30

(2)施工工艺

1)GZ90早拆体系模板的早拆原理

早拆支模体系是指先拆模板和支承梁,其早拆原理与本手册SP-70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相同。

2)GZ-90早拆体系模板的施工工艺

①工艺流程:

a.支模工艺:

放线→放置固定托座或可调托座→安装底层门架→安装底层斜拉杆→安装连接棒与自锁销钩→架设水平架→安装上层门架(或调节架、加宽架)→安装多功能早拆托座→安装支承梁→安放模板→模板工程验收→刷脱模剂。

b.早拆工序:

用小锤敲击早拆托座的卡板→卡板、托板下落至挡板→支承梁下落至托板上→拆除模板→拆除支承梁→拆除部分斜拉杆与水平架→清理模板和支承梁→模板与支承梁等运至上层或下一个流水段进行使用。

c.二次顶撑工艺:

采用多功能早拆托座,可以在支撑系统原封不动的情况下实现二次顶撑技术,其工艺流程是:

调节(松动)早拆托座的螺母,使顶板离开楼板10~20mm→停留一段时间(10~20min)→调节(拧紧)早拆托座的螺母,使顶板顶紧楼板→待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再拆除支撑。

②注意事项:

a.首层地基应平整、坚实,做好排水设施,以防地基下沉。

b.当底部为固定托座时,支撑高度的调平是利用早拆托座上的螺母进行调节的,故应在支模前计算好微调量,并在安装前调好。

当底部为可调托座时,同样要在支模前计算好底部和上部的调节高度,均应在安装前调好。

对于较大的跨度,模板起拱量应计算在内。

支撑高度的调节,应在支模过程中及时检查,与支模交替进行。

c.早期拆除模板和支承梁的时间,一般常温浇筑混凝土后3d左右就可拆模。

d.二次顶撑操作,一般应分小区段顺次进行,区段要适中不宜太大。

操作时,要使用力矩扳手,确保螺母的拧紧程度一致。

e.上下层立柱应对齐,并在同一个轴线上。

f.拆模时,拆模范围内不允许有人逗留,以防落下模板砸伤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