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5652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全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全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安全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

《安全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

创建机构

与职责

1.有安全创建领导机构,成员组成符合跨部门合作的要求,包括了社相关部门和资源,负责组织、协调安全建设和绩效评审工作。

2.有安全创建执行机构,机构成员包括办事处有关管理人员、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安全卫生技术人员、志愿者及社区居民,能够满足办事处安全促进要求。

3.办事处各单位、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清楚自身职责。

4.建立健全了符合本办事处特点、满足管理要求的安全管理制度。

5.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建安全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6.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保证安全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2

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

1.积极组织和参与安全社区交流活动。

2.有安全社区建设协商议事机制,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及时反馈。

对于可能引发社区突发事件的矛盾和纠纷能及时调解。

3.有能够承担安全促进工作的志愿者或其他群众组织,有活动、有效果。

(续)

4.居民广泛参与安全促进活动。

社区内重点事故与伤害预防项目的相关人群参与度不应少于50%。

相关人群参与度小于30%

视为不合格

3

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

及其评价

1.有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的工作制度,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工作,并确定需要重点控制的危险源。

特别是对高风险环境、高危人群和脆弱群体进行了辨识与分析。

2.有事故与伤害监测机制,资料来源可靠,数据真实,能够反映事故与伤害发生的原因、后果及分布,有逐年好转的趋势。

3.社区应与区内有关单位签定安全责任书,督促其对危险作业和特种作业设备登记建档,纳入规范管理,使之符合国家要求,并按权限范围实施监督。

4

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

及计划

1.有明确的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和控制目标,目标应能够体现持续改进的要求。

2.制定了覆盖不同人群、设施和环境的安全计划,并能够持续执行。

3.安全目标与计划能够体现安全促进的重点工作与重要内容。

5

安全促进

项目

1.针对社区存在或群众关心的事故与伤害问题尤其是高风险环境、高危人群和脆弱群体,组织实施形式多样的安全促进项目。

2.每一项安全促进项目应有相应的实施方案,方案应体现持续改进,体现全员参与,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3.有针对社区内各类高风险环境、高危人群和脆弱群体的风险控制和伤害干预措施,实施效果良好。

6

宣传教育

与培训

1.有符合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和计划的培训安排,能够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需求与不同能力要求的需要,并达到预期效果。

2.有固定的安全宣传栏、橱窗、安全提示牌等。

考核最小单位为行政社区(村)

3.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安全知识传播渠道。

4.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对居民进行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的安全教育。

形式上可采用课堂培训、文体、互动、演练、知识竞赛、发放宣传品等。

5.开展或监督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符合国家要求。

7

应急预案

和响应

1.针对社区潜在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制定不同层次、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

考核最小单位为街道(镇)

2.各类突发事件预防机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到位。

3.配备了符合国家要求的应急设施和器材并保持完好,建立了训练有素的专职或兼职应急队伍,能够保证快速、有效的进行应急响应。

4.组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有针对性的应急培训与演练,居民具有基本的自救互救的知识和能力。

8

监测与监督

1有事故和伤害的行政监督、公众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

2.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定期、不定期、专项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检查计划。

3.严格执行安全检查计划,全面、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

4.监督或检查范围覆盖社区内各类场所和设施,尤其是工矿商贸企业的关键岗位、要害部位。

5.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事故与伤害能够按要求报告相关主管部门。

6.有社区内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齐全完好并运转正常。

非社区管理设施,社区应有监督措施并予以落实。

7.事故与伤害信息能够传递到群众中,并接受群众监督。

9

事故与

伤害记录

1.建立生产、交通、消防、社会治安、家居等方面的事故与伤害记录及记录管理制度。

2.事故与伤害记录标识清楚,具有可追溯性和可见证性,且便于查阅。

10

安全社区

创建档案

1.建立了安全社区创建档案。

档案要完整、管理规范、易于查询。

2.安全社区档案能够反映安全社区的创建过程、社区安全管理、安全促进过程和风险控制等情况。

11

预防与

纠正措施

1.对各类安全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采取了整改措施并对整改结果有验证。

2.认真分析事故与伤害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

3.针对已发现的问题,在纠正的同时举一反三,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12

评审与

持续改进

1.组织社区安全绩效评审,反映安全促进效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整体评审每年不少于一次。

2.持续开展安全促进工作,有持续改进的计划和目标。

3.居民对社区安全满意度大于80%。

小于60%为不合格

说明:

每一个二级评定指标评定结果分为A、B、C三个等级:

A:

该指标制度化或实施过程符合要求,实施情况好;

B:

该指标制度化或实施与指标要求存在部分缺陷,但不影响整体安全;

C:

该指标制度化或实施方面属空白或存在严重缺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