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528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漆调色指南.docx

汽车漆调色指南

南明邦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基础理论篇

涂料工艺

一、涂料的作用

涂料,我国传统称为“油漆”,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上,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的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

这样形成的膜通称涂膜,又称漆膜或涂层。

人类生产和使用涂料已有悠久的历史,涂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而在今后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涂料是化工材料中的一类,现代的涂料正在逐步成为一类多功能性的工程材料。

不论是传统的以天然物质为原料的涂料产品,还是现代发展中以合成化工产品为原料的涂料产品,都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

按照现代化工产品的分类,涂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

现代的涂料工业是化学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对所形成的涂膜而言,是涂膜的“半成品”,涂料只有经过使用即施工到被涂物件表面形成涂膜后才能表现出其作用。

涂料通过涂膜所起的作用,可概括为三方面。

①保护作用物件暴露在大气之中,收到氧气、水分等的侵蚀,造成金属锈蚀、木材腐朽、水泥风化等破坏现象。

在物件表面涂以涂料,形成一层保护膜,能够阻止或延迟这些破坏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使各种材料的使用寿命延长。

所以,保护作用是涂料的一个主要作用。

②装饰作用不同材质的物件涂上涂料,可得到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外观,起到美化人类生活环境的作用,对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做出不容忽视的贡献。

③特殊功能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不断发展,需要有越来越多的涂料品种能够为所涂物件提供一些特定的功能,以满足使用的要求,这就是涂料所能发挥的第三种作用,即特殊功能作用。

对现代涂料而言,这种作用与前两种作用比较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由于涂料具有特殊功能作用而使涂料在现代发展成为功能性工程材料的一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的一些涂料品种能提供多种不同的特殊功能,如:

电绝缘、导电、屏蔽电磁波、防静电产生等作用;防霉、杀菌、杀虫、防海洋生物粘附等生物化学方面的作用;耐高温、保温、示温和温度标记、防止延燃、烧蚀隔热能方面的作用;反射光、吸收和反射红外线、吸收太阳能、屏蔽射线、标志颜色等光学性能方面的作用;防滑、自润滑、防碎裂飞溅等机械性能方面的作用;还有防噪声、减振、卫生消毒、防结露、防结冰等各种不同作用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涂料将在更多方面提供和发挥各种更新的物种功能。

由于涂料所发挥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涂料得到长期和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多种装饰保护涂层,在由涂料形成的有机涂膜以外,还经常使用搪瓷、金属镀层(电镀层)、水泥涂层、橡胶衬里、塑料喷涂和衬里或粘合膜等多种不同方式。

比较起来,涂料得到的涂层具有以下特点,因而涂料能够长期应用和不断发展。

①料能广泛应用在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件表面,像金属、木材、水泥制品、塑料制品、皮革、纸制品、纺织品等都能涂饰使用。

②适应不同性能的要求。

涂料能按不同的使用要求配制成不同的品种,如:

既有电绝缘涂料,又有导电涂料。

涂料品种繁多,根据需要不断创新。

③料使用方便,一般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和设备就可施工在被涂物件上得到所需要的涂膜,而搪瓷、电镀则需要复杂的工艺和设备。

④膜容易维护和更新,是应用涂料的最大优越性:

涂膜旧了可以擦洗式重涂,部分破损可以修补,易于整旧如新;更可随时根据审美观点改变涂膜外观。

总之不需较大投资即可经常得到新的涂膜。

⑤膜为有机物质,一般涂层较薄,多在1mm以下,致使其装饰保护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

和其他较厚的涂层或无机涂层比较,使用寿命相对较短,经过一段时间必须维修。

涂料不能被认为是永久性保护材料。

二、涂料的组成

涂料要经过施工在物件表面而形成涂膜,因而涂料的组成中就包含了为完成施工过程和组成涂膜所需要的组分。

其中组成涂膜的组分是最主要的,是每一个涂料品种中所必需含有的,这种组分通称成膜物质。

在带有颜色的涂膜中颜料是其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分。

为了完成施工过程,涂料组成中有时含有溶剂组分。

为了施工和涂膜性能等方面的需要,涂料组成中有时含有助剂组分。

因此,涂料组成中包含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助剂四个组分。

三、颜料的定义和作用

1、颜料的定义

颜料和染料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固体粉末,而且一般都很注意它的色光,它们之间最大区别是染料能溶于水。

广义地讲:

颜料是一种微细的粒状物,不溶于它所分散的介质中,而且颜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基本上不因分散而变,这样的定义不仅适用着色颜料,也适用于体质颜料和多功能颜料,颜料的粒度范围,可以由很小的胶态粒子(约0.01um)到较大粒子(约100um)之间。

2、颜料的作用

颜料是色漆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

其作用不仅仅是色彩和装饰性。

更重要的作用是改善涂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提高涂膜的机械强度、附着力、防腐性能、耐光性和耐候性等,而特种颜料还可以赋予涂膜以特殊性能。

例如,示温颜料(即可逆性变色颜料)可以用来制造示温漆,使人们可以通过涂膜颜色的变化来测定被涂物表面(电动机等)的温度变化。

发光颜料和荧光颜料可以制造专用标志涂料,用于国防与仪表刻度显示等。

四、颜料特性综述

(一)颜色

人们对于颜色这一名词并不陌生,它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不是用简单的概念可以描述的。

现在颜色科学已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它是一门交叉科学,涉及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几个学科的知识。

颜料工作者是非常重视颜料的颜色,因它是标明一个颜料的重要技术指标,有必要对它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颜色的辨认是人眼受到一定波长和强度的辐射能的刺激说引起的一种视觉神经的感觉,是人们受到物理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

1、颜色的3个参数

在这绚丽多彩的世界里,颜色的品种看起来是无穷尽的,简单归类大致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及黑、白色。

有趣的的是,它们之间并非都是孤立存在的,各种颜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每一种颜色可用3个参数来确定,即色调、饱和度和明度。

(1)色调

色调是彩色彼此相互区别的特性,物体的色调决定于光源的光谱组成和物体表面所反射(或透射)的各波长辐射的比例对人眼所产生的感觉,色调体现了颜色在“质”方面的关系。

从380~780nm波长的电磁辐射能引起人的视觉,这段波长称作可见光谱。

不同波长的可见光谱引起不同的色觉,人眼能看到的各种颜色的光只是电磁辐射中极为微小的一部分。

对色彩的辨认分为5种。

(2)明度

明度是人眼对物体的明亮感觉,受视觉感受性和过去经验的影响。

物体表面的反射率越高,它的明度就越高。

它和亮度不是等同的,明度受感觉的影响,例如当光能量变化极微小而达到人眼不能区分的程度时,亮度虽有变化,明度却不变,例如在很暗的环境下仍感到书本的白色。

明度体现了颜色在“量”上的不同。

(3)饱和度

饱和度是在色调“质”的基础上所表现的彩色纯度,所以饱和度又称“彩度”。

可见光的各种单色是最饱和的彩色,当这些颜色掺入白光越多,就越不饱和,对光波的反射选择性就越差,最终结果变成白色,对光波的选择性越强则越饱和。

(二)色漆的组成

色漆是一种含有颜料的液体或粉末状的产品,当施涂于底层时能形成不透明的,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技术性能的涂膜。

色漆主要是由漆基(基料)和颜料、溶剂所组成。

漆基涂料中的不挥发部分,它能形成涂膜,并能粘结颜料。

溶剂是一种在通常干燥条件下可挥发的,并能完全溶解漆基德单一或混合的液体。

必要时还用一些添加剂亦称助剂。

色漆的组成按成膜构成中的作用来划分,可分为挥发分不挥发分两大部分(见图1-1)。

(图1-1)

调色理论篇

为了提高调色水平,培养调色员尽快上岗调色,加强颜色方面的质量控制,特编写本资料,以供学习参考。

调色又叫配色或拼色,是制备色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正是依靠调色才能使有限的单纯颜色组成极为丰富的复合色,为我们的现实世界披上多彩的外衣。

长期以来,调色一直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性观察来进行,调色人员经验的丰富程度及眼力的敏锐程度决定调色样板的完善程度。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调色工作逐步发展到用仪器和计算机来进行,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

投料的误差,溶剂的挥发而引起粘度的变化等等。

人的工作并不能完全由仪器和计算机来取代。

因此有必要进行人员培训,使其了解怎样调色,怎样去认识调色。

五、物体的颜色特性

颜色是物体选择性地吸收光,并反射其余光而作用于人的眼睛的一种视觉感觉。

比如,看红色的物体时它选择性地吸收了与它本身频率相同的绿色光波,而将其余的红色光波反射掉,给人形成红色的感觉。

白色饰物反射掉所有光,而黑色则是吸收掉所有光,彩色是吸收一部分光,反射一部分光,日光是七彩的复色光。

光和色是不可分开的,在没有光的漆黑世界里,所谓的彩色是没有意义的。

可见光依次波长从长到短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大致正间:

红橙黄绿青蓝紫

0.80.760.70.650.60.570.50.450.430.4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循环变化的,各区间范围有大有小,逐渐变化,区间宽的比较慢,区间窄的变化比较快。

人的眼睛的不同对色彩变化敏感程度也不同,在可见光谱的两端,人眼的敏感程度很低,而在0.555um处,人的敏感程度最高。

表现在调色过程中,即对红、蓝、紫色变化很不敏感,易调,而对黄、绿变化很敏感,难调。

不同波长呈现不同色调,同样波长变化范围肉眼对色调变化敏感程度不同。

六.三原色及其配合变化

自然界的色彩千变万化,异彩纷呈。

但这诸多的色彩都可分解为最基本的三种颜色:

红、黄、蓝。

正是这三种颜色不同比例的搭配才构成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红、黄、蓝就是三种原色,两个原色复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虽然三原色可配出各种色彩,但并不是说我们的调色师只用红、黄、蓝就可以调出所用彩色漆。

这是因为这三种原色母都不是单纯的原色,如:

中黄中有红橙色相。

红色中有的是紫色色相,有的是橙色色相,蓝色中有绿色色相和紫色色相等。

实际上所有颜料都不是单纯的颜色。

红+黄=橙

黄+蓝=绿

红+蓝=紫红

红+黄+蓝=黑

色母

 黄蓝

 

色母是把颜料均匀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体。

七 色母又名色种,色母(ColorMasterBatch)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亦称颜料制备物(PigmentPreparation)。

它由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是把颜料或染料均匀地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得到的集体,可称颜料浓缩物(PigmentConcentration)。

八。

互补色

在三原色变化图中,隔着黑色处于相对位置的颜色互称互补色,如:

红—绿蓝—橙黄—紫互补复合成黑色,调黑色系列漆时,可用来消色。

三原色中每两种间色就是另一种原色的互补色,三原色复合成黑色,三间色亦复合成黑色。

即红+绿=黑色

黄+紫+黑色

绿+紫+橙=黑色

九。

颜色三要素

1905年美国画家孟远寅尔提出了一种表示色彩的方法(如图所示,称之为孟寅尔颜色系统)。

它用色相(色调、亮度、明度),彩度(色度、饱和度、纯度)来定量地表示一种颜色。

a)中间大图表示色相;

b)圆周与中心距离表示彩度;

c)中间垂直轴表示亮度。

1、色相:

用以判断物体是红、黄、蓝或某些邻近的成对色之间颜色的知觉的,色相是颜色在质的方面的特征;

2、亮度:

判断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反射较多或较少的光的颜色知觉的属性,白色亮度最高,黑色最低;

3、彩度:

表示离开相同亮度灰色的程度的颜色知觉属性,颜色越纯,单色性越强,彩度越高,黑白越多,彩度越低;

4、等高度面:

在颜色组成主体图中,各水平面是等亮度面,所有彩度和色调不同明度相同的颜色都在同一等到明度面上,从圆心到圆周,才读越来越高;

5、相同色:

两个颜色只有在色相、亮度、彩度三方面相同时,才称为完全相同色。

十、调制色漆的基本步骤

由于涂膜的显色是相减成色,较之光源色的相加成色复杂:

而使用的颜料又不是相减混合的三原色;颜料的色调,明度,饱和度指标,着色力,浮色程度又不同,因此调色操作时一个认真仔细的工作,掌握调色就必须多实践,细体会,多总结再提高。

1、看清种类(品牌、1K、2K等)分析色标(标准色卡、标准颜色样板或漆样),确定所需各种色母(由几种色母组成,哪是主色,哪是副色,它们之间有哪些关联等)。

2、选择需要调整的属性,根据各色母色相、明度、彩度选择色母种类,进行初步选择。

3、有颜色编号应查找调色配方(电脑软件或色卡背面)无调色配方,应做小样确定配方或验证配方;

4、按调色配方7-8成投主、副色母,按3-5成投辅助色母。

5、在相对比较标准的光源或背景下调色对板,边调边看,每次投料加料一般只投判断量的一半左右,观其变化大小后(可以用标尺或括板或喷板)再斟酌合适的补加量;

6、颜色基本调好(或接近)时,有条件的话宜请有丰富经验的调色师在较标准的光线下裁评,依多数人的意见确定是否有继续接近的可能和必要。

△素色漆的调配在湿膜基本定膜的过程中,颜料的上浮和下沉对涂膜的影响较大,所以制版后,必须放置几分钟板面表干后才能观察涂膜颜色;

△在使用标准板配色时,由于放置时间较长,颜色显得灰暗,与漆样涂膜对比时,宜将标准板用清水浸泡后再行比

△金属珍珠漆的调配用所调的漆样板和色卡、标准板比色时应左右、上下、平立反复对比(正、侧对比)。

避免人为的视觉误差。

特别是光线较暗时,辨别应加蓝还是应该加黑时更应认真仔细的摸索辨别,防止错投而引起损失。

十一.调配颜色所要注意的问题

在调色中心里,当一个汽车的颜色板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在第一时间分析出这个板的主色是哪个色母?

由几个色母组成?

可能会加入副色的色母是那几种。

要做到精确把握各主色母和副色母的量是多少。

建议在调素色漆的时候,所加入的色母不要超过5个色母;金属漆银油颜色所加入的色母不要超过7个色母(特殊颜色除外)。

当你所用色母数量超过这个数字的时候,当时可能觉得颜色是一样(在人目测下看),但是,当喷涂出来后,颜色的差异就会显示出来,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当调一个颜色的时候,这个颜色所用的色母品种越多,它里面的色母成分越杂,就产生了色母之间相互对冲,显得浑浊(鲜艳度和彩度都不够),喷涂出来后,就有了浮色的可能,这个是调色过程中必须注意的。

十二.初学者迅速调配颜色的小技巧

在汽车业,每个品牌的汽车都在不断的更新,每个品牌的汽车车身颜色也随着汽车在不断的更新。

但是,每个品牌车的颜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常规的大颜色类型:

1,白色

2,黑色

3,白银

4,黑珍珠

5,香槟金

6,红珍珠

7,墨绿珍珠

8,柠檬黄

9,红色

10,蓝珍珠

那么,你可以参照你心目中所熟悉的颜色来调配各个颜色,比如你对以下的几个颜色比较熟悉:

丰田的040丰田白

大众的LC3T印第安红

富康的EDQ沙滩黄

大众的龙绿

QQ柠檬黄

奥迪乌木黑

富康EJX富康红

B96P本田蓝珍珠

这样的话,当一个别克车的墨绿珍珠或者本田的墨绿珍珠放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的头脑里就要马上想到你所熟悉大众的龙绿,仔细分析下你所熟悉的大众龙绿和这个别克车或者本田车的墨绿珍珠颜色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哪里?

如果它们之间的颜色区别不是很大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按照龙绿的配方来做参考了;如果它们之间的颜色区别很大,那么你就要分析下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两个颜色之间的色像有什么区别?

哪个色母多哪个色母少,要是可以做到这点的话,虽说不可以一下子把颜色调配好,但是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

十三,怎样分析珍珠漆和银粉漆?

区别在哪里?

很多初学者,在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分出拿在手上的板是珍珠漆还是银粉漆?

分不清楚珍珠漆与银粉漆之间的区别。

那么,当你分不清是珍珠还是银粉漆的时候,你可以看看色母走向图,珍珠与银粉的区别就在:

银粉的颗粒大、不透明、粗糙、彩度低;珍珠的颗粒小、透明、光滑、彩度高。

十四,珍珠色母在调色过程中的另外的一种作用

珍珠色母在调色中,不单是提高颜色的彩度。

还可以改变所调颜色的侧面效果。

很多的调色师在调色过程中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调色时,把正面调好了,侧面不对。

把侧面调好了,正面又不对了;那么这个时候,珍珠色母就起到了关健作用。

因为,珍珠色母的透明度比较高,在加入适当的量后,正面可以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侧面,比如:

绿珍珠色母:

加入后正面黄绿,侧面带紫向。

紫珍珠色母:

加入后正面紫,侧面带绿。

金珍珠色母:

加入后正面金黄,侧面带雾白。

白珍珠色母:

加入后可以提高银粉的正侧面的白度。

蓝珍珠色母:

加入后可以提高侧面的蓝相纯度。

在调配的时候就要注意下所调配颜色的正侧面的颜色要求,按需求下珍珠色母。

十五、调色配方的实质是什么?

同一色标的不同系列漆调色配方一定相同吗?

颜色的配合实质上是不同颜料之间的配合结果,因为和颜料相比,色漆的其它组成(如树脂、溶剂、助剂、填料等)的着色力非常有限,对颜色的影响也就较微弱了。

同一色标的不同品牌油漆(如品牌不同中之相同颜色)调色配方一般不尽相同,因为同一颜料不同品牌油漆的色母颜基比不一定相同。

十六、调色配方的表示方法及其换算

1、按调色配方软件或色卡背面记录——百分比表示法(a法):

优点是合计数是100(或1000),较易统计调漆总量,也较符合人们的习惯。

缺点是各组成间比例关系不够明朗,其中一个组成有微小变化,即引起整个配方的改变。

2、在没有调色配方情况下,主色浆固定100表示法(b发法i):

优点是较易掌握每个组份与主色浆间的比例关系,配方间的对比比较容易。

缺点是大家不习惯,估计调漆总量稍繁。

3、换算法:

方法主色母副色母助色母

A法80%16%2%、1%、0.5%、0.25%

B法100202.5、1.25、0.6、0.3

十七、调色配方看哪些的作用?

1、可依次确定所需色母数量,便于安排计划;

2、可以有效地控制调漆量;

3、因有其比例关系,指导调色过程中的色母补加,避免浪费;

4、建议调色中心使用的调色配方每三-------五个月更新一次。

(以确保配方的准确性)

十八、如何运用调色配方

1、通过查找的配方首先必须调小样验证调色配方的准确程度,即按调色配方比例用电子称调小样,看结果与色样的接近程度如何;

2、经调色基本步骤调制后,使新样与色标达到一定接近程度;

3、目测比色,判断差什么色浆(母),然后按配方比例酌情补另1-10%色浆(母)做小样。

再比色观察接近程度。

由此指导调大样,再继续酌情补加色母(浆),直至接近为止;

4、在实际工作中,情况也许复杂得多,会同时差几种色浆,这时只有仔细分析,先补加色相相差较大的色浆,依次一种一种地补加;

5、如果调色过头,则必须先解决过头的主要问题。

十九、造成颜色色差的因素

(一)油漆生产的因素

1、色母配方比例有调整;

2、色母配方原料有变动;

3、研磨机中未洗净残留上批研磨料色浆,引起本批色母色相变化;

4、色母经过陈放,溶剂有挥发或未经搅拌均匀;

5、色母中补加过树脂或稀释剂;

6、色标保存不当,引起颜色变化等。

(二)施工或喷涂不当造成的颜色差异的因素。

1、喷涂环境(例如:

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的变化;

2、喷涂工艺(例如:

油漆的配比。

稀释剂及其挥发速度、空气压力、喷枪口径、油量、喷枪距离、平移速度、扇面变化大小等)的变化。

 

具体见下表:

影响因素

使颜色变浅/亮

使颜色变深/暗

1、温度

升高

降低

2、温度

降低(温度小)

升高(温度大)

3、通风

增强(大)(理想)

减少(小)(不理想)

4、喷枪口径

使用较小口径

使用较大口径

5、空气帽

使用气孔较多的

使用气孔较小的

6、出漆量调整

减少出漆量

增加出漆量

7、扇面调整

增大扇面宽度

减少扇面宽度

8、气压

增加气压

减少气压

9、稀释剂

用快干型稀释剂

用慢干型稀释剂

10、稀释比例

加大稀释剂比例

减少稀释剂比例

11、防白水使用距离

不加防白水(快干)

按比例加防白水(慢干)

12、喷涂速度

加快速度

减慢速度

13、每道间隔时间

增长间隔时间

减少间隔时间

二十、什么是调过头,过头后如何处理

调色的过程中,副色母或助色母按比例的加入量相对于主色母已经过量,而显现出某一色相偏重,称调色过头。

调色过头只有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来补偿:

1、增加主色母:

一般的情况下都必须采取此法;

2、消色:

当所调颜色,亮度偏低,彩度不是很高时,可用此法,消色会使油漆彩度降低,变得灰暗。

二十一、手工喷涂制板过程中,哪些因素将影响漆膜表面的性能?

1、空气压力5、空气温、湿度

2、开枪太小6、漆度与底材温差

3、喷涂距离远近7、施工黏度

4、制板厚薄8、风速大小

具体见上表

二十二、与调色有关的几个概念

1、补色律:

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对应的补色,补色是互为相对的,一对互补色相混合成灰色,降低彩度。

调色时,某一颜色过头,可用其补色来消色;

2、中间色律:

任何两个非互补色混合便产生中间色,其色调决定于两颜色的相对数量。

彩度决定于二者在色谱顺序上的远近,中间色的色相趋近于比例较大者,随一种颜色的变化,其色相也连续变化;

3、代替律:

相似色混合仍相似,如果颜色A=颜色B颜色C=颜色D,则A+C=B+D。

此律表明,只要在感觉上颜色相似,便可互相代替,设A+B=C、X+Y=B,如果设有B,则用A+X+Y=C(字母代表颜色);

4、遮盖力:

遮盖力是表征颜料的一个参数,将颜料加在透明的基料中,使之成为不透明,完全盖住其它的黑白格所需的最少颜料量,称为遮盖力。

调色时,将新样与标准样同时刮在纸板上,黑白格遮盖越深的遮盖力就越强,调色时,粘度对遮盖力的影响较大;

5、着色力:

着色力也是表征颜料的一个参数,就是颜料赋予漆料颜色的能力。

一般着色力越强。

用的颜料越少。

遮盖力和着色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例如透明红颜料着色力很好,但遮盖力很差;

6、光泽:

是漆液施工后,经干燥表面呈现镜面反射的能力,光泽越高,镜面反射能力越强。

光泽和亮度不同,例如:

全哑白、亮度很高,但光泽很低;特黑,光泽很高,但亮度很低,其区别在于光泽表面为镜面反射能力,着重于能量,而亮度表现为对光的选择与吸收,着重于光谱。

二十三、闪光漆(金属漆)的调制

闪光漆的调制不同于一般色彩漆,我们用的闪光漆是银白色的铝粉,不同色彩的珍珠粉及变色粉。

有不同型号,不同粒度,不同形状。

闪光效果要求闪光粉与色漆的粒度,颜色差别悬殊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调白色浆与铝粉加在一起,因颜色接近,结果显不出闪光效果,变成一片灰,相当于铝粉被吃掉。

调闪光漆时,选用遮盖力小的色浆。

遮盖力大的特黑、调黑因与铝粉的色差悬殊也在如先之列。

闪光漆制板时,不同的人,不同的施工方法对制板影响很大,原则上一般应开小喷枪,使落底板上的漆比较快干,最后开大,使表面湿润,稍微流平。

另外,由于配方中闪光粉的含量不同,加上调色时有一些定位、定色的需要,必须在必要的时候补加部分胶浆(例如:

定色剂、树脂液、控色剂等)

调制闪光漆应注意事项:

(一)不同粒径闪光粉(铝粉、铜粉、珍珠粉、色粉等)排列不同会呈现不同明暗程度的色相;

1、使用闪光粉专用胶浆(定色剂)有助于排列(参数不同配方不同);

2、油量大小影响闪光漆的排列,油量大,板面显得更灰暗,甚至变成灰黑;

3、气压大小也影响闪光粉的排列,气压大排列好一些,反之则差一点(主要气压大有助溶剂的释放);

4、溶剂挥发速度也影响闪光粉的排列,一般快干排列好,慢干就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