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576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分析: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教材第一部分主要是明确习作任务。

首先呈现了一大幅图画,图画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生动活泼,画面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

接下来教材提出了本次习作的主要任务:

写一段话,把这幅画中的主要场景描述下来。

教材第二部分对如何观察图画和怎么写进行了指导。

习作中,提示学生除了把自己看到的写下来,把想到的也要写下来,而且两者都要写清楚。

教材第三部分,对写后的修改和交流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写完后,一是与同学分享习作,二是互相评议习作,三是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目标:

 

1.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 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 学会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 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观察画面,合理想象。

 

教学难点:

运用学习到的习作方法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写作 

1.师谈话导入: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放飞风筝,在我国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

从古至今,放风筝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项文娱活动。

古代诗人高鼎曾经写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学生接剩余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时候的纸鸢就是我们现在的风筝。

(出示风筝图片) 

2.师:

同学们应该都放过风筝,你能跟大家说说你放风筝的过程吗?

 

3.师引入课题 

 师:

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有一群小朋友也在放风筝,我们一起走进图画中去感受一下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二、观察图画,引导想象。

 

1.(课件:

课本插图)多媒体出示课本图片。

 

2.初步感知图片内容:

 

师: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看图写话,就必须根据给出的图画来写,不能脱离图画随意写作。

 

3. 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观察图画的方法(观察事物都有一定的顺序)。

(师板书:

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4. 指导按照“整体——局部”的顺序观察。

 

(1)师:

我们要先从整体入手。

(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图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再观察局部,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

 

5.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1)再看图画,按我们之前回顾的观察方法来观察图画。

 

师:

仔细观察图画,图上有哪些人?

他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用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

 

(注:

学生采用由近处到远处的顺序初步描述:

这幅画展现的是两个男孩一起在广场上合作放风筝,他们两个放的是燕子风筝,一人放线,一人拿着风筝,正准备放呢!

旁边有一位小女孩拿着蝴蝶风筝。

远处,还有一家三口也在放风筝,天上还有好多好多的风筝。

) 

(2)具体观察图画中的主要人物 

师:

当图画中有很多内容,我们观察时就要有侧重点,那我们这幅图的重要人物就是近处这三个小朋友。

(为了方便我们表达,可以给他们起个名字。

) 

三.想象画面,将画面由静变动。

 

1.过渡:

刚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你们都知道了画面的内容了。

但这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能将这幅画动起来,如电影一样,精彩纷呈,那该多好!

要将它动起来,就得靠我们发挥丰富的想象了。

 

2. 重点指导那三个小朋友放风筝的过程。

              

通过对图画中小女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引出那两个小男孩放风筝的过程。

 

(1)指名说说小女孩的动作神态。

 

(2)学生说两个小男孩放风筝的过程,同学评议。

 

 师:

下面我们就用学习到的描写方法来描述这两个小男孩放风筝的过程吧!

观察画面师引导:

看图作文,不仅仅只是罗列画面的事物,我们还得将看到的人或物按照一定的顺序经过我们的语言加工,运用我们的想象,将静态的画面展现成一段有声有色的电影,写成令人身临其境的文章,那才是看图作文。

 

提示:

放风筝的人动作是什么?

表情怎样?

他可能在想什么?

说什么?

 

(3)小结:

通过想象,通过这一系列的描写方法,就能将静止的画面变得如此生动,当然,想象也要合理,也要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四、展示优美词语 

1.课件出示描写天气、动作、神态的好词 

2.学生齐读词语 

五、出示范文,学生修改。

 

1.出示一篇简单的范文,让学生评价,再作出修改。

 2.出示一篇好范文,让学生总结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3.师小结:

小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图画,通过自己的想象以及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将一幅静止的画面变成了有声有色的电影。

 

六、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师:

下面我们就用学习到的描写方法来写一写这两个小男孩放风筝的过程吧!

 

1.写话要求:

(课件出示5) 

(1)图上画的是哪些人?

他们在什么?

 

(2)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那些话?

 

2.学生习作,同学评议,老师评议。

 

师:

请同学们认真听,他写的好在哪里?

抓住了哪些动作描写?

哪一句话说得好?

哪一个词用得好?

 

3.学生修改,互换习作,欣赏交流。

 

七、总结。

 

师:

今天,我们只是写了其中的这一个小片段,之后还是需要同学们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再仔细观察整个画面,将这篇习作写完整。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趣写作。

 

1.师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

 

2.指名说放风筝带来的乐趣。

 

3.教师小结过渡:

是啊,放风筝是一项有趣的活动,适合一群人一起玩。

看,这里也有一群小朋友正在放风筝呢!

 

二、指导学生观察图画。

 

1.师导入:

我们写看图作文首先要观察图画,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你们知道观察图画有哪些顺序吗?

(由远到近、由人到景、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等) 

2.再看图画,按顺序观察图画。

 

(1)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来观察。

 

①观察整体画面,说清楚是谁和谁一起放风筝。

 

②说清楚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放风筝。

 

(2)按顺序观察。

(部分观察) 

①观察人物。

图中主要的人物是谁?

他们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②观察其他的人和场景。

 

三、想象画面,将画面由静变动。

 

1.过渡:

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都知道了画面的内容了。

但这还不够,如果我们能让这幅画动起来,如电影一样,精彩纷呈,那该多好!

要将它动起来,就得靠我们的一项本领,那就是——想象。

(板书:

想象) 

2.想想放风筝时遇到的困难。

 

(1)过渡:

看图作文的想象是以画面上的人或事为基础的,让我们带着想象,再来看看画面上的人物吧。

 

(2)指导写出图中小朋友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

 

师总结:

大家看,通过我们的想象,静止的画面变得如此生动。

 

3.刚才我们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方法,透过人物的外表,体会到人物的内心。

下面你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说一说图中主要人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1)再细致观察。

 

(2)同桌之间说一说图中主要人物的神情、动作,他们可能会说什么?

 

(3)全班交流。

 

(4)老师总结:

我们的交流很成功,因为你们学会了将静态的画面想象成动态的画面,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表看到了人物的内心,这就是看图的技巧,这就是看图作文的诀窍!

 

四、谋篇布局,完成习作。

 

1.指导按一定记叙顺序来写。

(从整体到部分) 

2.注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生习作,师巡视辅导。

(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 

五、总结方法,学生习作。

 

让我们再次回忆今天我们学习写看图作文的方法吧。

我们采用了观察图画的方法,观察的时候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的顺序,这时候,观察到的图画是静止的,我们靠的是想象让画面动了起来。

再透过人物的外表,揣摩人物的内心,将人物的特点展现出来,这就是看图作文。

 

六、展示作品,修改习作。

 

1.同桌交换读习作。

 

2.评一评:

图画的内容是否介绍清楚了?

有没有错别字?

 

3.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认真观察图画 准确了解画面上的人物及其活动情形。

 

2.借助对图画上人物动作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及语言。

 

3.教给学生看图画写一写的方法,学会将图画巧妙转化成文字,提升构思想象表达等能力。

 

4.继续培养学生自主修改评价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将画面自然转化为作文,并做到内容清楚。

 

难点:

 

能够准确地刻画人物的动作,并由此想象人物的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研究教材教法,作文纸。

 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教法学法:

 

创设情境,拓宽学生思维,联系学生生活经验。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课前交流:

 

师生相互交流,互相介绍,增进了解,放松心情。

 

课前活动:

 

“找春天”游戏,激发学习兴趣,练习观察能力。

 

师:

春姑娘穿着五彩衣,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春天是多么美好!

让我们一起找找春天吧。

 

要求:

仔细观察图片,找找春天在哪里,看谁的发现最多?

 

1.课件出示春天图片,学生观察。

 

2.指名说说春天在哪里。

 

预设:

教师打开学生思路,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方面发现春天。

 

相机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

 

3.教师鼓励性小结。

 

大家真是留心观察的好孩子,会看会听还会想。

你们太棒啦!

 大家准备好了吗?

上课!

 教学过程:

 

一、链接生活,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风筝图片。

 

1.大家看,这是什么?

 (风筝) 

2.放过风筝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

 现场采访:

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

 你和谁一起放风筝的?

怎么放风筝的?

 

3.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风筝,介绍自己放风筝的经过。

 

二、明确习作要求,打开思路。

 

过渡:

春天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放风筝的好季节,看几位小朋友正在一起放风筝呢!

 

课件出示教材28页图片。

 

1.指名读要求,理解图意。

 

(1)教师强调:

仔细观察——谁?

在干什么?

 

(2)联系自己放风筝的经历展开想象——他们会说什么?

他们有什么动作?

 

2.学生自主观察图片。

 

3.小组交流各自观察的结果。

 

要求:

说清楚,认真听,互相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

 

小组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全班交流。

 

预设:

引导学生说说你从图画上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重点说说人物动作,语言等。

 

教师相机引导观察天气,时间,地点,景物等,及时鼓励和肯定孩子。

 

三、激发写作兴趣,由说到写。

 

1.语言激励。

 

师:

同学们观察得仔细,说得清楚,太棒啦!

会看会说会听是语文高手,如果也会写,那就是学语文高高手!

 大家有没有信心写好!

(有!

) 

我手写我口,大家把自己刚才说的,从图画中看到的和想到的写清楚,就是一篇优秀的习作。

 

2.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作文也是一样,有很多开头的方法,争取开个好头。

 

现在开始写吧!

看谁把图画内容写得最清楚。

如果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就更好了。

 注意时间分配。

 

四、同位互读,修改习作。

 

课件出示要求:

是否写清楚,有没有错别字。

 

五、展示并评议习作。

 

课件出示评选议标准:

 

开头好,写清楚人物和事情,语句通顺,三颗星;有人物动作和语言描写,四颗星;还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五颗星。

 

1.教师选两三篇习作,作者上台展示。

 

2.师生共同评议。

 

六、总结写法。

 

1.回顾本堂课看图习作方法。

 

指名说说本节课学到什么观察方法、习作方法。

 

2.教师总结,学生齐读儿歌。

 

看图习作并不难, 按照顺序仔细看。

 

时间地点与天气, 人物事情是重点。

 

根据图画想一想, 动作心理加语言。

 

用上好词和好句, 佳作一篇又一篇。

  

板书设计:

 

看图画  写一写 

仔细观察

 展开想象

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准确把握图画意图,合理展开想象。

 

2. 能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清楚。

 

3.学会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观察画面,合理想象,真实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透过人物外表想象内心,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教学准备:

周末安排孩子们放风筝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1.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周末放风筝了吗?

放风筝时你们有什么感受?

 

2.关于风筝,你还知道些什么?

 

指名说放风筝带来的乐趣及课前了解到的资料,如风筝的不同名字、关于风筝的诗、放风筝的条件等。

 

3.教师小结并过渡:

是啊,放风筝是我们大家都喜爱的活动,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关于放风筝的看图作文。

 

(板书:

看图画,写一写) 

二、指导审题 

这不,你看看,有这么多人在放风筝呢!

 

1.多媒体出示课本图片。

 

2.初步感知图片内容:

你看到了些什么?

用一句话表达一下图画内容。

(整体观察) 

3.仔细读文字,说说本节作文课的写作要求。

 学生反馈自己审题情况:

 总体要求:

  

   先“看图画”再“写作文”。

 具体要求:

 

观图要求:

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

可能说了哪些话?

(追问,哪些能直接从图中看出来,看不出来的怎么办?

) 

写作要求:

 

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写完后,互读互评并修改,不写错别字。

 

三、指导观察图画,想象画面 

1.指导观察方法 

引:

我们作看图作文首先要观察图画,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你知道观察图画可以用哪些顺序呢?

 

(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等)(板书:

按一定顺序) 

2.整体观察图画 

(1)引:

我们这幅图可以采用什么顺序呢?

 

(2)我们先整体观察一下,你试着用老师给出的顺序说一说画面中你看到的内容,要求学生连起来说是一件什么事情。

 

ppt出示:

 

我从整体观察到,这幅画表现的是:

------------(天气、时间),------------(人物)------------(地方)------------- 。

(事情) 

(3)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画面,运用所掌握的词语尽量生动地进行描述画面。

并且根据画面合理想象。

 

如,天气可以用哪些词形容?

(风和日丽、天高云淡、阳光明媚、微风习习) 

地点,除了说草地、公园,可以把它想象成我们杨凌的什么地方?

 

人物,可以进行命名,还可以猜猜他们的关系。

 

这幅画展现的是风和日丽的春天里,一些同学一起在草地上合作放风筝。

他们两个放的是燕子风筝,一人放线,一人拿着风筝,正准备放呢!

旁边有一位小女孩拿着蝴蝶风筝。

远处,还有一家三口也在放风筝。

 

(4)根据画面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

如:

他们是不是约好的天气怎么样?

人多不多?

可能还有哪些风筝?

 

3.细致观察画面,想象画面。

 

(1)引导:

下面我们再具体观察下图画。

 ppt出示:

 

我具体观察到:

 

地面上,近处有(  ),他们在(   ),她在(   )。

远处有(   ),他们(   )。

 

我猜想…… 

我看到天空中有(    )。

 我猜想…… 

(2)学生先读老师出示的提示,说说观察顺序。

(从地面到天空,从近处到远处) 

(3)小组按老师所给提纲讨论观察到的事物,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在学生反馈时引导:

同学说的都很好,都是我们所能看到的。

谁能再仔细观察下,具体说说他们的动作神态呢?

 

看图作文如果只将看到的内容全部写在作文本上,就是一篇好的作文了吗?

(注:

生一定回答不是,不具体) 

教师提示:

看图作文,不仅仅只是罗列画面的事物。

我们还得将看到的人或物经过我们的语言加工,将静态的画面展现成一段有声有色、精彩纷呈的电影,那才是看图作文。

 

画面上虽然看不清,但我们可以想象语言、心理活动,推想放风筝的过程。

 

(5)想象:

 

 通过动作、神态去想象放风筝的人,他们还可能在想什么?

说什么?

你能先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具体说出放风筝人的的动作、神态,再根据画面想象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甚至风筝放飞时的景象。

 

四、精彩片段练习 

1.出示范文片段,让孩子自己读,说说片段中描写的是那处画面,红色标示的词有什么特点?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我左手牵着线,右手拿着线轴,慢慢跑着,小华手里高举着风筝。

一阵风吹来,我高喊:

“风来了,放!

”小华快速放开了手,只见风筝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

我一边抻着线绳,一边迎着风奔跑着,风筝逐渐地高过树梢了,在空中翩翩起舞。

仰望着越飞越高的风筝,我们一起欢呼着“风筝起飞喽!

”。

 

旁边的妹妹也露出了羡慕的神情,她请我们帮她把风筝放上天去。

一会儿,天空中又多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风筝。

 

2. 请学生抓住远景、近景、或天空画面试着写个小片段。

用上描写方法。

 

3.交流,评议。

 

小结:

三处不同的画面,在写作时有有详有略,从一个画面到另一个画面要注意合理的过度。

  

4.指导孩子给作文起个题目:

放风筝、忙趁东风放纸鸢、愉快的星期天,快乐的一天等。

 

五、出示作文提纲,学生准备习作。

 

ppt出示:

 

1.开头:

交代清楚放风筝的时间、地点、人物等。

 

2.抓住画面,形象描写。

 

3.紧扣重点,合理联想。

 

4.结尾:

写好放风筝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习作二:

看图画,写一写 

按一定顺序观察 

整体观察——局部观察 

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