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6849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4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docx

IE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

 

班级/学号2011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

医药进销存系统是为医药销售企业开发的,本系统可以对药品进货订单,入库,销售订单,销售、库存等进行管理,还可以方便地按各种条件查询入库,销售的情况。

通过该管理系统,可以追溯到发生过的任何一笔业务,由于有准确的结存依据,因此可以确定最合理的采购数量,还可以对存量进行控制,减少积压。

本系统采用VisualBasic6.0作为开发技术,VisualBasic6.0采用可视化操作界面、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使用Access创建数据库。

用控件Adodc链接数据库。

用DataGrid详细的数据列表。

关键词:

医药进销存系统;VisualBasic6.0;Access

 

(课程设计说明书每部分段落、字体、间距等全部格式严格按照本文给定格式排版,录入文字后,用“格式刷”

保证格式正确。

成员分工

成员

姓名

学号

工作安排及分工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根据题目可有变化)

余啸宇

信息收集

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

系统结构图

权限设计

登录模块

朱玲

信息收集

信息系统规划

系统的开发方法的选择

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

主界面设计

页面排版

陈亚雯

信息收集

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备份与还原

信息录入模块

蒋雪娇

信息收集

业务流程分析

代码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

信息统计模块

马凯

信息收集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输入/输出设计

信息查询模块

王江涛

信息收集

数据字典

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

报表设计

关于系统

(*整个文档编辑完成后,在标题域内点击右键—更新域—更新整个目录—确定,即完成目录的更新。

1绪论

(课程设计说明书每部分段落、字体、间距等全部格式严格按照本文给定格式排版,录入文字后,用“格式刷”

保证格式正确。

1.1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系统的背景介绍,现行系统运行状况简要介绍,说明选题的意义及必要性。

1.2信息系统概述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不必复制下面内容)

介绍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定义等等。

图1.1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

表1.2各阶段人员角色

开发阶段

主要人员

系统规划

CIO、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员、终端用户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员、数据库管理员

系统实施

程序设计员、数据库管理员、终端用户

系统维护与评价

系统维护人员、数据库管理员

2系统分析

2.1需求分析

2.1.1开发目标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

开发出一个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可靠的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的开发以教务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服务为对象,能够提高学校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效率,减轻教务管理人员对学生成绩管理和统计的负担,提高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规范化管理。

该成绩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对学生成绩进行收集整理,使学校相关部门及时获取可靠的学生成绩信息,便于管理。

2.1.2主要功能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

本系统的使用者根据其使用者------教务处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教务处管理人员登陆后,进入教务人员管理模块,可以进行个人信息查询,教师住处职称工资情况的查询,学生信息查询,成绩查询以及退出系统等操作。

(2)教师登陆教师管理子系统,要能够对学生成绩进行权限范围内的录入、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查询教师信息、更改个人登陆密码、修改个人信息等;

(3)学生单科成绩、全科成绩的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排序等计算和统计实现自动化;可以按班级、按个人进行信息查询;信息可以发布到网络,以实现数据共享;

(4)能够自动进行录入错误检查

2.2可行性分析

(下面目录可有增减)

2.2.1操作可行性

说明书(论文)正文格式为正文(首行缩进两字)。

图2.1系统结构图

图2.2系统结构图

2.2.2技术可行性

说明书(论文)正文格式为正文(首行缩进两字)。

2.2.3管理可行性

说明书(论文)正文格式为正文(首行缩进两字)。

2.2.4经济可行性

说明书(论文)正文格式为正文(首行缩进两字)。

2.3系统规划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并根据发展战略和总体结构方案,确定了系统的开发次序及时间安排。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们除了上课时间,也充分利用了课后时间,保证系统的完成进度。

1.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

2.系统设计的人员组织

3.系统设计的费用估算

4.系统设计进度的初步安排

以下用甘特图表示出我们的规划进度:

图2.1甘特进度图

2.4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不必复制下面内容)

图2.1MIS开发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选择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方法的结合,是诸多开法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就是自顶向下逐层展开,每层都采用模块组合结构的系统开发方法。

这种开发方法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思想,是组织、管理和控制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一种基本框架。

其基本思想:

在系统分析时,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由抽象到具体的逐步认识问题的过程;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在系统实施的时候,则坚持自底向上,先局部后整体,通过标准化模块的连接形成完整的系统。

开发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这样整个开发过程容易调整和控制。

2.5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

教材管理处组织内部的隶属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各个部门的主要职能分别是:

教材管理处处长:

负责整体管理教材管理处各项事物,审批文件等。

技术部:

负责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发现系统漏洞进行修复,并对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升级。

采购部:

根据教材管理部要求进行教材的采购。

对于库存不足的书进行及时采购,并在采购后及时入库,保证库存。

教材管理部:

对学生、教师的具体订书情况进行录入、管理,库存充足则做领书处理,不足则通知采购部进行及时采购。

会计部:

负责向学校财务处申报各项费用,并进行管理。

主要是对购书款进行审批、汇总。

2.6业务流程分析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

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FlowDiagram,TFD)就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

图2.1业务流程图符号

例1:

某物料管理的业务流程。

□车间填写领料单到仓库领料,库长根据用料计划审批领料单,未批准的退回车间。

□库工收到已批准的领料单后,首先查阅库存账,若有货,则通知车间前来领取所需物料,并登记用料流水账;否则将缺货通知采购人员。

□采购人员根据缺料通知,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订货,则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就临时申请补充订货。

□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向订货单位发出提货通知单。

□采购人员收到提货通知单后,就可办理入库手续。

□接着是库工验收入库,并通知车间领料。

□此外,仓库库工还要依据库存账和用料流水账定期生成库存的报表,呈送有关部门。

图2.2某物料管理的业务流程

例2:

销售业务流程。

图2.3销售业务流程图

2.7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不必复制下面内容)

数据流程分析是把数据在组织内部的流动情况抽象地独立出来,舍去了具体的组织机构等,以发现和解决数据流中的问题。

根据业务流程分析结果,结合项目的任务、功能及特点,画出“数据流程图”,编制数据字典。

2.7.1数据流程图基本符号

外部实体

图2.1数据流程图基本符号

外部实体:

指本系统之外的人或单位,它们和本系统有信息传递关系。

例如顾客、供货单位等;

数据流:

表示流动着的数据,箭头指明了数据的流动方向。

通常在数据流符号的上方标明数据流的名称;

处理(功能):

又称逻辑处理功能,即对数据的变换功能,标识符为P。

处理的名称直接表达这个处理的逻辑功能,如进货、登记库存台帐等;

数据存储:

指数据保存的地方。

这里“地方”并不是指保存数据的物理地点或物理介质,而是指数据存储的逻辑描述。

符号左边填入该数据存储的标识,如F1、F2;图形右边填写存储的名称,如学籍表、库存台帐等。

2.7.2流程图绘制方法

自顶向下,分层绘制。

2.7.3绘制规则

a.从左至右,即从产生数据的外部实体开始到使用数据的外部实体结束;

b.对含义明显的数据流,其名称可以省略;

c.尽量避免数据流的交叉;

d.对于在两个设备上进行的处理,应避免直接相连。

可以相连。

可以在它们之间加一个数据存储。

e.如果一个外部实体提供给某个处理的数据流过多,可将它们合并成一个数据流;

f.下层图中的数据流与上层图中的数据流等价;

g.对于大而复杂的系统,其图中的各元素应加以编号。

通常在编号之首冠以字母,用以表示不同的元素,可用P表示处理,D表示数据流,F表示数据存储,S表示外部实体。

2.7.4数据流程事例

某公司数据流程:

图2.1顶层

图2.2第二层

图2.3第三层

(1)

图2.4第三层

(2)

图2.5第三层(3)

各系经过统计教材需求量,将教材征定单交给教材管理部门,教材管理部门拟订计划生成教材计划表,并将定书单提交给供货单位以求供货单位供应教材,完成教材的采购工作后进行入库登记,生成入库单交于财务处进行结算。

各班将领书单交于教材科,教材科将教材分发给各班级并进行出库登记,生成出库单交于财务处进行费用结算,并生成教材费用单。

其数据流程图如图2-3所示

 

图2.6教材管理系统顶层DFD

入库单

教材征定单

图2.7教材管理系统一层DFD

2.8数据字典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

数据字典是数据流程图中所有元素的定义和说明的集合。

有助于操作员进一步了解系统的逻辑功能和结构。

这些元素是:

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和外部实体。

建议:

数据流编号用字母”DF”打头,数据结构用”DS”打头,数据元素用“D”打头,文件”F”打头,加工”P”打头,外部项”E”打头。

举例如下:

(1)数据项条目:

数据项名称:

教材编号

简述:

本教材库所有教材的编号

类型:

整型

长度:

8位

取值范围:

1-99999999

(2)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名称:

教材卡片数据

别名:

简述:

每本教材的详细信息

组成:

教材编号+教材名称+教材作者+价格+ISBN号+出版日期+条形码号+出版社

流量:

十张/日

(3)数据存储条目:

数据存储名称:

教材登记表

别名:

简述:

存放所有教材的信息

组成:

教材编码+教材名称+计量单位+报损率+统计数量

存储方式:

顺序

存取频率:

十次/天

(4)加工条目:

加工名:

教材数据录入

输入:

教材卡片

输出:

教材初始数据

加工逻辑:

根据教材卡片数据录入数据到数据库,从而方便系统对教材进行查询,打印报表等其他操作

(5)外部实体:

名称:

简述:

输入数据流:

输出数据流:

3系统设计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

在系统分析阶段,我们已经描述了用户的需求,阐明了系统“做什么”的问题,提出了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与逻辑模型相对应的是物理模型,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要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解决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部分。

总体设计主要是进行系统的模块结构设计,详细设计主要是进行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处理过程设计等具体程序设计。

系统设计的成果是系统开发的下一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技术依据。

系统设计的质量,对于后继工作能否顺利的进行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将直接影响到新系统的质量、效益与生命力。

3.1系统总体设计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

教材管理系统的系统模块结构图如下:

图3.1系统结构图

系统功能主要包括订书处理、领书处理、特殊处理、系统信息管理等。

以下按照不同的功能处理对具体功能进行描述:

(1)教材预订:

教材科人员通过登录页面登录成功后,可以通过菜单选择为学生、老师、或者教材科订书,首先选择需要定的教材,输入教材使用的学年度,如果为学生订书需要选择系和班级,填入需要订购的数量,如果是教师订书需要填写教师名字,选择确定,订书的过程就完成了。

其他模块……

以下为系统详细设计:

3.2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设计

信息系统总是基于文件系统或数据库系统。

文件设计就是根据文件的使用要求、处理方式、存储量、数据的活动性以及硬件设备的条件等,合理地确定文件类别,选择文件介质,决定文件的组织方式和存取方法。

数据库设计是在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上建立数据库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如下:

(1)分析用户要求;

(2)概念结构设计;(3)逻辑结构设计;(4)物理设计。

3.2.1用户要求分析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

用户要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起点和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对信息系统所要处理的对象进行全面的了解,要做的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确定用户对未来系统的各种要求,包括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在此过程中必须重点了解各用户在业务活动中需要输入什么数据,对这些数据的格式、范围有何要求。

另外还需了解用户会使用什么数据,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经过处理的数据的输出内容、格式是什么。

最后还应明确处理后的数据应送往何处,谁有权查看这些数据。

深入分析用户的业务流程,用数据流程图表达整个系统数据的流向和对数据进行的处理,描述数据与处理间的关系。

分析系统数据、产生数据字典,以描述数据流程图中涉及的各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等。

分析用户要求的工作在系统分析阶段已经完成,在系统设计阶段,主要完成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设计。

3.2.2概念结构设计

在分析用户需求之后,就可以进行概念结构设计。

描述概念模型的主要是E-R图,利用E-R图设计概念结构的步骤包括:

局部E-R图的设计和全局E-R图的设计。

1.E-R图

图3.1E-R图

2.部分数据表关系图

图3.1部分数据表关系图

3.2.3逻辑结构设计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概念结构设计的结果和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要求,设计整个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即一组数据表),包括各数据表的名称、数据类型取值范围、完整性约束条件等内容。

对逻辑结构的设计过程是:

首先根据前面的设计结果,将全局E-R图转换成一个初始的数据库逻辑结构。

然后,对其中的每一个数据表进行规范化设计。

收件单(接收单号,发站,运输方式,…,快递员号)

派送单(派送单号,接收单号,发站,运输方式,…,快递员号)

中转单(中转单号,发站,运输方式,…,快递员号)

投诉单(投诉单号,派送单号,接收单号,货物编号,原因)

快递员(编号,姓名,手机,住址,宅电)

品名维护(编号,品名,备注)

备注维护(编号,备注)

3.2.4物理结构设计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

物理结构设计是为数据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以获得数据库的最佳存取效率。

物理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库文件的组织形式。

如选用顺序文件组织形式、索引文件组织形式等。

存储介质的分配。

例如将易变的、存取频繁的数据存放在高速存储器上;稳定的、存取频率小的数据存放在低速存储器上。

存取路径。

在关系模型中,存取路径不需要设计者去选择,一切都是由系统自动进行的。

1.创建数据库

本系统使用SQLServer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打印“企业管理器”,新建一个数据库,取名为“kd”。

快递管理系统根据功能共需要设计9张数据表。

表3.1综合快递物流信息系统表汇总

序号

表名称

功能描述

1

fj_lr

派送单记录表

2

js_lr

接收单记录表

3

ts_lr

投诉单记录表

4

zz_lr

中转记录表

5

Sender

品名信息表

6

User1

用户信息表

7

Memo

备注信息表

8

Kuaidiyuan

快递员信息表

9

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表

2.设计数据表

依次列出表3.3各数据表明细如下共9个表:

表3.1fj_lr派送单记录表

字段名

代表意义

数据类型

长度

是否允许空值

主键

fj_id

派送单编号

Varchar(15)

15

Key

station

发站名称

nvarchar(10)

10

send_mode

运输方式

nvarchar(10)

10

name

品名

nvarchar(10)

10

weight

重量

Numeric(9)

9

sender

送货人

nvarchar(10)

10

rece_person

收货人

nvarchar(10)

10

rece_addr

收货人地址

nvarchar(60)

60

rece_tel

收货人电话

nvarchar(20)

20

thing

备注

nvarchar(60)

60

fjfee

派送费

Float(8)

8

ps_data

派送日期

Datatime

Js_id

接收单号

Varchar(15)

15

id

快递员id

Varchar(15)

15

表3.2js_lr接收单记录表

字段名

代表意义

数据类型

长度

是否允许空值

主键

js_id

接收单号

Varchar(15)

15

Key

station

发站名称

nvarchar(10)

10

send_mode

运输方式

nvarchar(10)

10

name

品名

nvarchar(10)

10

weight

重量

Numeric(9)

9

sender

送货人

nvarchar(10)

10

rece_person

收货人

nvarchar(10)

10

rece_addr

收货人地址

nvarchar(60)

60

rece_tel

收货人电话

nvarchar(20)

20

Memo1

备注

nvarchar(60)

60

fjfee

派送费

Float(8)

8

js_data

接收日期

Datatime

8

id

快递员id

Varchar(15)

15

其他表省略……

表3.3计算数据表(此表为标准表格式)

温度(ºC)

容积(m3)

压力(MPa)

3.3代码设计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即可,不必复制下面内容)

代码是客观事物的名称、属性、状态等内容的代表符号。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代码可以是数、字母,也可以是由一连串的字母、数字等符号混合组成,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

例如表示每位职工的职工号就是一种代码。

通常把设计代码的过程称为编码。

图3.1代码类型图

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代码往往被人们用作数据分类、数据汇总、数据检索及正确性校验等处理的依据。

使用代码,可以节省存储空间;有利于计算机对客观事物的识别、分类、核对、汇总和检索;可以使数据表达标准化,加快数据输入的速度,减少出错率并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

代码设计是系统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代码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系统的质量和系统的运行效率。

因此进行代码设计时,应从全局统筹规划、长远考虑,广泛、充分地征求使用人员的意见,设计出一套实用、合理的代码。

代码的设计原则:

代码设计应遵循唯一性、可扩充性、标准化、简明性、简短性、稳定性的原则。

(1)逻辑结构与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设计的代码在逻辑上必须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在结构上应当与处理的方法相一致。

例:

考虑到库存盘点时的方便性,原材料代码设计时应便于统计处理,可设计为顺序码,而不是特征码,层次码或随机码等。

(2)唯一确定性:

每一个代码都仅代表唯一的实体或属性。

(3)可扩充性和稳定性:

要考虑系统的发展和变化,一般考虑3-5年的使用期限。

当增加新的实体或属性时,直接利用原代码加以扩充,而不需要重新变动代码系统。

(4)标准化与通用性:

国家有关编码标准是代码设计的重要依据,此外,系统内部使用的同一种代码应做到统一,使代码的使用范围越广泛越好。

最好能够与同行业以及上、下游行业兼容。

(5)便于识别和记忆:

为了同时适于计算机和人工处理使用,代码不仅要具有逻辑含义,而且要便于识别和记忆。

对于一些易混淆的字母。

如O、Z、I、S、V,尽量不用。

(6)短小精悍:

代码的长度不仅会影响所占据的存储单元和信息处理的速度,而且也会影响代码输入时出错的概率。

因此,当代码长于4个字母或5个数字时,应分成小段,这样人们读写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图3.2业主代码的编码方法

3.4输出设计

(参照下面说明给出自己课题的本部分内容即可,不必复制下面内容,可不必划分下级标题)

输入设计(主要指数据录入界面设计),输出设计(主要指打印输出界面设计)。

给出每个功能模块的输入界面设计结果,给出每个功能模块的输出界面设计结果,给出每个功能模块的处理描述、可以用流程图、自然语言、判断树和判断表等工具。

在系统设计中,输出设计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因为,计算机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结果,只有通过输出才能为用户所使用,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输出是系统开发的目的和评价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

而对于一个从事系统设计的信息人员来说,在进行系统的输出设计与输入设计时,最容易感到困惑的问题是究竟应该从系统输出设计着手还是从系统输入设计着手?

为了使信息人员能更快地进入状况、切入系统的问题面,经过多次的经验与实践结果,认为一般都是从输出设计开始着手。

选择从输出设计开始入手主要的理由是,当系统分析人员取得用户提供的输出数据与报表后,可以通过这些输出数据与报表的格式内容,推演出为得到这些输出数据所需的输入数据项,并且借此询问用户要经过哪些处理流程才能得到正确的输出结果,也就是说,在询问的过程中,信息人员就可以了解系统运作后的具体输出项目、要生产这些输出内容所需要的原始数据以及产生这些输出需要经过的处理过程。

从输出设计着手,对系统整体性的了解有很大的帮助。

3.4.1输出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