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5690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xChariot使用手册V文档格式.doc

2)测试防火墙及应用网关。

2、软件内容

IxChariot由两部分组成:

控制端Console和终端Endpoint,两者都可安装在普通PC或者服务器上,控制端Console安装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终端Endpoint支持各种主流的操作系统。

如:

CompaqTru64UNIX、FreeBSDUNIX、HP-UX、IBMAIX、IBMMVS、IBMOS/2、Linux、MicrosoftWindows3.1、MicrosoftWindows95/98/Me/NT/2000/XP/XP(64-bit)、NovellNetware、ScoUNIXWare、SGIIRIX、SpirentCommunicationsTeraMetrics、SunSolaris。

控制端Console为该产品的核心部分,控制界面(也可采用命令行方式)、测试设计界面、脚本选择及编制、结果显示、报告生成以及API接口等都由控制端提供。

终端Endpoint可根据实际测试的需要安装在单个或者多个终端处,负责从控制端接收指令、完成测试并将测试数据上报到控制端。

IxChariot通过内置的脚本,由控制端控制终端相互主动发包,对设备进行功能、压力和性能等测试,测试结果包括吞吐量、时延、抖动、丢包、错包等等,它能够得到定量的数据并提供详尽的测试报告,从而使得用户可以主动地把握设备的性能状况,并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IxChariot通过各种机制可以仿真任意的应用。

首先,通过内置的脚本,IxChariot发送不同的数据流,可以模拟现在常见的125种应用,而且这种数据流是双向的,真正与协议栈进行交互。

IxChariot对各种应用的支持是基于在Endpoint之间发送的多种数据流,数据流的传送可基于多种协议,包括TCP、UDP、RTP、SPX、IPX和SNA,目前也已经支持IPv6。

IxChariot还支持Multicast、QoS等多种先进技术,而且将一直保持同步。

IxChariot允许对脚本进行定制,改变数据流的各种参数,比如起始的启动间隔、发送窗口、接受窗口的大小,发送文件的大小,发送的速率、发送的比特流类型、使用端口等等,而且这些参数不但可以是一个由用户指定的典型数值,而且还能选用在最大、最小值之间符合平均分布、正态分布、泊松分布或者指数分布的随机值,从而真正地仿真网络中各种特定的数据流,全面地测试网络或者网络设备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的性能。

IxChariot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性能测试软件,所有熟悉和熟练的掌握IxChariot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研究一下如何使用这个功能强大的软件。

二、IxChariot软件的使用

1、初始界面

运行桌面上的IxChariotConsole,进入IxChariot界面,如图:

IxChriot主界面中,有四个选项,分别是“New”、“Open”、“Design”、“Help”。

选项

说明

New

新建一个测试

Open

打开一个已保存的测试

Design

自己设计测试环境拓扑

Help

查看帮助文档

点击“New”进入“IxChariotTest”界面,这里是我们控制观察整个测试过程的地方,如图:

点击“Open”进入“OpenaTestFile”界面,我们可以选择打开之前保存过的测试文件,文件类型为“.tst”如图:

点击“Design”首先弹出的是“GettingStart”界面,这是一个提示窗口,告诉我们每一个图标都代表什么,如果不想在每次进入绘制拓扑的时候看到这个界面,可以将“Showthisonstartup”的勾去掉即可。

如图:

点击“OK”按钮,进入“VisualTestDesigner”界面,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设计希望搭建的拓扑结构,如图:

搭建成功后,我们可以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里,选择“ExporttoIxChariotTest”,将本次搭建的拓扑直接保存为一次空白的测试结果,然后点击“Open”打开后,点击“Run”运行即可得出真正的测试结果;

或者选择“ExportandLaunchIxChariot”直接导出保存后运行本次测试。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对本次所搭建的拓扑进行直接保存,选择文件菜单“File”下的“Save”或者“Saveas”,将本次的拓扑保存为一个“.xml”格式的文件,这个文件允许我们再次的打开拓扑,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

点击“Help”进入“ChariotHelp”界面,通过目录,我们可以查询到希望了解到的帮助信息,如图:

2、软件使用说明

2.1控制台界面

对于初始界面的几个选项,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IxChariot软件是如何使用的:

点击“New”进入“IxChariotTest”界面后,这里是整个测试的核心控制观察部分,我们将这个界面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红色的控制部分、黄色和蓝色的观察部分,如图:

界面上方红色的区域:

如上图,这部分是我们对整个测试进行选择和控制的区域,每一部分的功能如下表所示:

区域

1

Save:

保存

Print:

打印

Run:

运行

Stop:

停止

Poll:

调查(向终端发送一个请求,返回当前已运行到的测试的记录数)

Cut:

剪切

Copy:

复制

Paste:

粘贴

Delete:

删除

2

AddPair:

增加一条测试

AddMulticastGroup:

增加一条多点测试

AddVoIPPair:

增加一条IP语音测试

AddHardwarePerformancePair:

增加硬件性能测试

AddVoIPHardwarePerformancePair:

增加IP语音硬件性能测试

Edit:

编辑一条测试

Replicate:

复制一条测试

SwapEndpoints:

交换终端信息

RenumberPair:

重新按顺序排列所有测试

3

NoGrouping:

按队列显示所有

GroupbyNetworkProtocal:

按网络协议排序

GroupbyScriptFilename:

按脚本文件排序

GroupbyEndpoint1:

按终端1排序

GroupbyEndpoint2:

按终端2排序

GroupbyServiceQuality:

按服务质量排序

GroupbyPairGroupName:

按组名排序

GroupbyPairComment:

按名称排序

4

ExpandsGroups:

扩展列表

CollapseGroups:

收缩列表

Help:

IxiaHomePage:

访问官方网站

界面中的黄色区域:

“TestSetup”区域,这里显示的是整个测试所添加的全部Pairs的情况,在我们还没有点击“Run”前,我们可以从这里查看到“Group”Pairs所属的组、“RunStatus”运行状态、“TimingRecordsofCompleted”记录完成的比例情况等等。

在一次测试结束后,这里会显示全部的测试结果,包括:

“Throughput”、“TransactionRate”、“ResponseTime”、“RawDataTotals”、“EndpointConfiguration”,点击相应模块即可查看结果信息。

界面中的蓝色区域:

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以图表的形式实时显示测试结果,对应于黄色区域中的选择,例如我在黄色区域中选择了“Throughput”选择,那么这里显示的就是“Throughput”图表,如图:

2.2应用实例

我们以测试吞吐量为例来看一下如何使用IxChariot软件。

测试拓扑:

测试环境:

Server1:

CPU:

Inter(R)Pentium(R)4CPU2.40GHz(2CPUs)

内存:

1024MB

网卡:

Inter(R)PRO/1000CTNetworkConnection(WAN10.9.21.71/16100Mbps)

Inter(R)PRO/1000MTNetworkConnection(LAN1.1.1.2/241Gbps)

Server2:

Inter(R)PRO/1000CTNetworkConnection(WAN10.9.21.70/16100Mbps)

Inter(R)PRO/1000MTNetworkConnection(LAN2.1.1.2/241Gbps)

NG-5020GS:

*********************************************

WelcometoLinkTrustSecurityGateway!

DeviceType:

NG-5020GS

DeviceName:

LinkTrustSecurityGateway

Manufacturer:

LinkTrustTechnologiesDevelopmentCo.,Ltd.

OurURL:

SerialNumber:

Egq+RexnqK1Go+CAmuv+Kw==

AppVersion:

8.2.0.001038(2010-10-2018:

05)

KernelVersion:

1.2.0

Intel(R)Core(TM)2QuadCPUQ8400@2.66GHz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设置server1和server2运行Endpoint终端程序,server1上运行IxChariotConsole控制台程序。

server1的LAN口与NG-5020GS的eth1口相连,server2的LAN口与NG-5020GS的eth2口相连。

IP的配置如图所示,将server1的LAN口网关指为1.1.1.1,server2的LAN口网关指为2.1.1.1,NG-5020GS上配置相应策略,保证server1和server2的LAN口之间可以互相通信。

Console控制台的运行参考前面的讲解。

Endpoint终端的运行,在server1和server2上双击endpoint.exe即可。

那么,我们如何确认本机已经成功运行了Endpoint呢?

如果在双击endpoint.exe后弹出如图提示的对话框,即表示已经成功运行了endpoint终端程序,如图:

或者在任务管理器中找到endpoint进程就证明已经运行成功了。

测试步骤:

进入“IxChariotTest”界面,选择控制区域的“AddPair”,由于测试环境是两台服务器与防火墙直连,所以选择一对一这种模式,如图:

弹出“AddanEndpointPair”对话框,这里我们主要设置如下5个方面:

1.Paircomment:

Pair的名称

2.Endpoint1networkaddress:

终端1的IP地址

3.Endpoint2networkaddress:

终端2的IP地址

4.Networkprotocol:

使用的网络协议

5.SelectScript:

选择测试脚本

这里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的就是“Endpoint1toEndpoint2”,已经为我们指定了本次测试是由哪个终端发起,发向哪个终端。

本例中,我们设置Paircomment为test,Endpoint1的地址为1.1.1.2,Endpoint2的地址为2.1.1.2,Networkprotocol为TCP,Script脚本为throughput.scr,如图:

点击OK按钮后,可以看到我们新添加的一条单向测试连接就已经成功了,也就是我们只检测server1到server2的带宽吞吐量。

但吞吐量的测试应该是双向的,所以我们必须再添加一条从server2到server1的测试连接,设置Endpoint1的IP地址为2.1.1.2,Endpoint2的IP地址为1.1.1.2,其余选项不变。

建立一对两条双向的测试连接,这样一组比较符合吞吐量测试的用例就完成了。

点击“Run”按钮,运行本次测试,得出测试结果,如图:

得出测试结果后,我们可以选择将结果导出为一份报告,可选类型有:

HTML、Text、CSV格式(三种不同格式的报告结果请参见附件),为便于浏览测试结果,我们需要将结果导出为HTML格式文件,如图:

除了对测试结果进行导出操作外,我们还可以将本次测试的全部内容进行保存,可以当作是一个测试用例模板,方便以后操作。

选择文件File菜单下的Save或SaveAs,进行保存,如图:

3、测试脚本分析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基本上了解了IxChariot软件的使用方法,接下来,我们对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部分进行具体分析,一个是对脚本分析,一个是对结果分析。

编写脚本:

在IxChariot中,为我们内置了很多脚本,这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其实IxChariot还提供了脚本编写的功能,如果我们对网络协议及脚本编写比较熟悉的话,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编写合适的脚本进行测试。

点击桌面上的“IxChariotConsole”图标,在IxChariot界面中选择菜单栏里的“Tools”下的“EditScripts”选项,进入脚本编辑界面,如图:

界面中的黑色区域,是命名区域,我们要在这里填写本次编辑的脚本的名称。

界面中的黄色区域,代表我们可以向脚本中插入的内容,比如循环结构、终端发送数据的大小等,全部可以插入的内容都可以从菜单栏的“Insert”下找到,如图:

界面中的红色区域,是整个脚本的代码区域。

“Line”表示代码行数,“Endpoint1”和“Endpoint2”分别表示代码中各终端所包含的内容。

我们可以在任意适当的位置进行插入代码、删除代码、修改代码中的参数等等操作。

界面中的蓝色区域,对应于代码区域中所有带有“()”括号标志的部分,这里所有选项都是我们可以手工更改的,比如:

“initial_delay”休眠时间、“number_of_timing_records”发送的总的记录数等等。

每一列代表的含义如下:

VariableName:

变量名称;

CurrentValue:

当前值;

DefaultValue:

默认值;

Comment:

代表内容。

(注意:

在需要更改这些参数的时候,我们只需要修改“CurrentValue”当前值,而“DefaultValue”默认值不要修改。

脚本编写完成后,点击菜单栏“File”下的“Save”或“SaveAs”进行保存即可。

脚本分析:

其实IxChariot内置的脚本已经很丰富并且实用,我们可以直接进行使用,对于不同的测试环境,我们只需要改变其中的一些参数值即可,在本例中我们选择的是用来测试吞吐量的Throughput.scr脚本。

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Throughput.scr脚本。

首先我们来大致看一下Throughput.scr的内容,如图:

我们可以看到,Throughput.scr脚本里的内容主要就是循环结构,其中带“()”的参数都是我们可以手工修改的。

Throughput.scr脚本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参数:

在实际性能测试中,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对这些参数进行修改。

参数

Initial_delay

Pausebeforethefirsttranscation控制终端的在第一次传输前的休眠时间

Number_of_timing_records

Howmanytimingrecordstogenerate控制测试的总的记录数

Transcations_per_record

Transactionspertimingrecord每一条记录内的发包数

File_size

Howmanybytesinthetransferredfile每一个包中数据的大小

Send_buffer_size

HowmanybytesofdataineachSEND设置发送缓冲区的大小

Receive_buffer_size

HowmanybytesofdataineachRECEIVE设置接收缓冲区的大小

Transcation_delay

Millisecondstopause设置每一条记录之间的时间间隔,单位是微秒

Send_datatype

Whattypeofdatatosend设置发送数据的类型

Send_datarate

Howfasttosenddata设置发送数据的速率

Destination_port

WhatporttouseforEndpoint2设置目的端口

Close_type

Howcollectionareterminated设置连接的终止

Source_port

WhatporttouseforEndpoint1设置源端口

虽然一个Throughput.scr脚本中包含如此多的参数,但具体应用中,主要设置的参数也只有以下几个:

Number_of_timing_records、Transcations_per_record和File_size。

其余选项均可以选择默认即能完成测试任务。

例如:

我们将Number_of_timing_records设置为100(默认值100),也就是说我们这一次的测试记录总计会执行100次,这个数值会反应在“TestSetup”中的“TimingRecordsCompleted”里,如果我们将这个数值更改为200,则“TimingRecordsCompleted”的显示如图:

Transcations_per_record设置为100(默认值1),设置为100的意思也就是说在每一条测试记录(即Number_of_timing_records)中会执行100次传输。

Number_of_timing_records和Transcations_per_record的乘积将会反应在“RawDataTotals”中的“TransactionCount”里。

例如我们将Number_of_timing_records设置为200,Transcations_per_record设置为10,则结果如图:

File_size设置为512(默认值100000),这个数值的大小即决定每次发送的一个数据包所包含的数据的大小,而Number_of_timing_records、Transcations_per_record和File_size这三项的乘积也就是我们在这一次Throughput测试中,我们将总共发送100×

100×

512bytes的数据。

这个数值将反应在“RawDataTotals”中的“BytesSentbyE1/E2”中,如图:

Transcation_delay设置为100(默认值0)。

这个参数意味着,而每一条记录中间的间隔时间是1秒。

而Number_of_timing_records和Transcations_per_record这两项的乘积再加上Transcation_delay的时间将决定一次测试所需的时间。

如何指定数据帧长?

通过使用Wireshark抓包分析,指定过滤条件为“ip.addreq2.1.1.2andip.addreq1.1.1.2”,显示的抓包结果,数据大小是512bytes,也就是我们设置的File_size大小。

而整个数据帧的大小包括20bytes的tcp包头,20bytes的ip包头,14bytes的数据链路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