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6976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docx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

读奥修《创造力》(依仁山人)

读奥修《创造力》

创造力是存在中最伟大的叛逆。

创造必须摆脱所有的制约,否则只是一种复制品。

唯有成为独立个体时才能创造,还属于群众心理时无法创造。

创造不因循前人的脚步,必须自找新路,抛弃群众的头脑、集体性的心理,单独前进。

集体性的头脑是世界上最低等的头脑。

  过去所有的创造者,如画家、舞者、音乐家、诗人、雕刻家等,都必须放弃社会地位,过着波西米亚式流浪者的生活;这是当时保有创造力的方式。

每个人都能过自己独特的生活,就不再需要过流浪汉生活了。

流浪汉的生活是过去那种固定、传统、因袭与讲求体面的生活方式的副产品。

每个人都应该能自由的成为自己,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有当个体叛逆性为人所尊重时,才会有真正的人性诞生。

  人们都喜欢探头探脑去管别人的闲事,你爱一个人,这和社会大众有什么关系?

俩心相许融合在爱里,社会不该介入,与大众无关。

但社会却带着全副的装备,以间接或直接的方式介入。

整个神的概念就和“偷窥的汤姆”(PeepingTom)一样,不允许你有任何的隐私,不断地从钥匙孔中偷窥你的一举一动,这真丑陋!

世上所有的宗教都说神会不断地看着你,这是什么神?

除了像超级侦探般监视你、跟踪你,难道没有其它事可做?

人类需要自由的土壤,过去的流浪汉是一种必要的反应。

每个人自由地做自己,也不去干涉任何人;以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惟此,创造力才能展现,创造力是个体获得自由后的芬芳。

顺从那不属于你的力量,臣服于超越你的力量,和谐地与自然共处,与生命、与整个宇宙共舞,这就是创造。

病态消失了,每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

病态的人具有破坏性,健康的人才有创造性,创造力是全然健康的芬芳。

当一个人真正的健康、完好时,创造的渴望会自然升起,创造力会自然地来到。

人类已来到十字路口。

单一向度的生活方式已使人精疲力竭了,现在需要更丰富的新人类。

意识是存在(being),慈悲是感受,创造力是行动,同时具备这三者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要像佛陀一样静心,克里希那(Krishna)一样充满爱心,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般具有创造力,唯有同时拥有这三者全然性才会得到满足,否则内在一直会有种失落感。

佛陀是诗人,新的人类和那些即将成佛的人也都是诗人。

你并非一定真去写诗,但必须具有诗意,有诗意盎然的生命,你的方向充满诗意。

逻辑是干枯的,诗是生意盎然的。

逻辑无法舞蹈,诗是心的舞蹈。

逻辑只会谈论爱而无法去爱,爱是非逻辑的。

诗就是爱,诗飞跃在爱的矛盾里。

诗、爱及情感会带来深度与温暖,让你变得更具亲和性,抛掉冷漠你会更人性化。

  佛陀是超越人类的,失去了人的向度,他是非尘世的,有出尘之美;他没有希腊左巴所拥有的美,左巴是全然尘世的,左巴佛陀才是两者兼有的静心者。

人必须静心,必须充满情感、充满爱。

人也必须富有创意,爱如仅是份情感就无法付诸行动,无法影响众人,所以必须让爱成为事实,把爱具体化。

存在、情感与行动是三个向度。

行动包含创造力,音乐、诗、绘画、雕塑、建筑、科学、科技都是创造力的产物;情感包含了所有的爱和美,存在包含了静心、觉知与意识。

不了解行动的本质及其中隐藏的涵意,就无法放松,行动不是单纯的现象。

放松像花朵绽放,你无法强迫它发生。

行动(action)不是活动(activity),它们的本质截然不同。

行动是当情境需要你有所作为时,来自你内在自发性的反应;活动不是对当下的响应,而是内在的焦躁不安,以外在情境为借口所从事的事。

行动源自宁静的头脑,是世界上最美的事;活动来自焦躁不安的头脑,是丑陋的。

行动有着实质的重要性,活动则无关紧要。

行动是一个片刻接一个片刻的,是自发性的;活动则充满了来自过去的负担,只是发泄那些从过去延伸到现在的不安和焦虑。

行动是创意性的,活动则是破坏性的,活动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

动物世界里,暴力永远与嘴巴、双手有关,爪子与牙齿是动物暴力的武器。

人吃东西手与嘴同时参与,内在的某种暴力释放了。

不饿而吃不是行动而是一种强迫性行为的疾病。

无法不断地吃,于是有了替代的方法:

烟、口香糖、零食,这也是暴力宣泄的形式。

只要活动持续着,你就难放松。

强迫性的需求一直驱使着你,让你一直想着要做些什么。

空的头脑是神的工作室,空的头脑是这世界上最美、最纯粹的事物。

苏醒的、了解生命真理的人知道只有空的头脑能给与空间,让神性得以进入。

 心理学家怀疑有些老师有虐待狂倾向,喜欢折磨人。

就折磨而言,你找不到比小学更好的地方了,折磨了天真的孩童,还说是为了他们好。

再也找不到比孩子更无辜的受害者了,不仅毫无防备,甚至无法抵抗。

孩子脆弱无助,老师像帝王般矗立。

行动无关紧要就不是行动而是活动。

观察一下,你会发现百分之九十的能量全浪费在活动上。

真需要行动时,就没有任何能量了。

放松的人不执着,内在的能量会慢慢积聚,行动的片刻来临,整个存在就会投入其中。

行动是全然的,而活动总是心不在焉的。

再多的活动而没有行动,是不会有任何帮助的。

活动是逃离自己,行动是存在。

活动是“毒品”,让你忘却,忘记了自己,便不会感到忧虑、苦闷与焦虑。

行动是好的,活动则是病态的。

内在区别了活动和行动,才能愈来愈投入行动,让能量朝着行动流动。

无论何时,当活动出现,就要保持觉知与观照;如果觉知够深,活动会开始消失,能量就不致浪费,能量可以转变成行动。

行动是当下的立即的,不是事先准备好的,也不是人工组装合成的,你无法事前排演,它像清晨露珠般的鲜活清新。

富于行动的人总是鲜活年轻的,身体会变老,但鲜活的生命力不变;身体会死,但青春依旧;有一天身体消失,但它会一直存在,神总为崭新与鲜活而存在的。

努力地去放下活动,会把放下变成另一种强迫性的执着,结果还是活动。

保持觉知,去感觉行动与活动的差别。

觉得自己内在发烧般的狂热时,更要保持觉知。

被驱使着去做某些活动,也要带着全然的觉知去做。

尽可能慢一点,带着全部的觉知去清楚的看见自己正在做的活动。

让活动像枯叶从树上掉落一样自然。

努力去丢弃,活动迟早会以用某种形式再度回来。

强迫它消失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活动。

观照,保持觉知与意识,某些事物就自行放下了,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是它自行掉落,而不是你把它放下,自我不强化了,慢慢地就会出现愈来愈多的行动。

不论何时,有机会全然行动时,千万别错过,要毫不犹豫去行动,让行动愈来愈多。

蜕变需要时间,不要着急。

 十一世纪的神秘家提罗帕(Tilopa)把佛陀教导引进了西藏,他说“身体什么都不做,就是放松;闭紧你的嘴巴,保持宁静;放空你的头脑,什么都不想。

”这才是真正的放松。

当内在渴望活动的驱力消失时,自然就放松了。

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放松地与自己在一起,就是待在家里。

生命里不断有各种行动,但没有什么是必须的,必须只会制造疯狂,必须放松就变成强迫性的行为。

生活充满了太多的活动,于是疲倦、散漫、干涸与封闭,生命能量无法流动,有的只是阻塞。

这时无论做什么,都处在狂乱状态。

没有任何书籍能帮你放松,除非你读的是自己内在的存在。

放松是一种消失——活动的消失。

需要消失的是活动,不是行动。

而两者同时放掉是很容易的。

了解人脑的复杂性与机械性,放松是一种状态,你无法勉强它出现,放掉障碍和不需要的东西,放松就自然发生了。

放松是一种状态,能量不流向任何方向,不朝着未来,不流向过去,只是在那里,与你同在。

在宁静的能量池里,在它的温暖里,你蒸发了。

这片刻就是一切,时间静止了,放松发生了。

时间还存在,就不会有放松。

闭着眼睛,只是单纯的感觉自己,一切多么美好啊!

一股感激之情油然升起,这就是放松。

放松既不是身体的也不是头脑的,放松是整体的。

佛说“成为无欲的。

”有欲望就无法放松,太执着于过去,就无法放松,所以要“享受每个片刻。

能量的向度没有动机目的就是庆祝,此时此地就是动机目的,没有其它能比此刻更令人满足。

你就是目标,就是放松,就是无动机的能量,这样你就完成了。

追寻自标的人一步步走向疯狂,迷失其中;完全不追寻目标的人成了庆祝者。

你呼吸、你活着、你拥有意识,庆祝这个事实吧!

你放松下来,紧张消失了,痛苦消失了,所有以往痛苦的能量都转变成感谢,整颗心不断地随着深深的感激而跳动,这就是祈祷。

不带动机的行动,让能量洋溢流动,分享它,别讨价还价,天堂不是商人去的地方,天堂只为庆祝的人存在。

行动是能量的满溢与流动,它发生在当下,是一种未经准备与排演的自发性反应。

佛陀从不疲倦,因为他不是“做者”。

不论他拥有什么,他只是给与、流动。

真的放松了,嘴唇的颤动会消失。

你没有说话,内在也没有任何活动。

紧闭嘴巴,保持宁静——什么也不想。

思绪来了又走,就让它们来来去去,你不涉入其中,保持距离不认同,观照思绪的来去。

闭紧嘴巴,保持宁静,渐渐地思绪自动平息,唯一需要的只是观照。

尽量张开嘴巴,尽可能地伸展,彻底地打几个哈欠,接下来再花两三分钟大声的说话、乱语、胡说八道,大声地说出任何出现在头脑里的事情,享受它,然后闭上嘴巴。

从相反的一端进入放松比较容易。

想要放松双手,最好先尽可能紧绷,牢牢地握紧拳头,尽可能地紧握,然后放松,就能进入更深的放松里。

让嘴巴紧闭、观照,很快地,宁静来到你身。

别试图去成为宁静的,只要创造出适合的空间、土壤,播下种子,然后等待,放空你的头脑,什么都不想。

观照(watching)是被动的,就像坐在河边,河水不断地流着,你只是观照,不带热切的情感、没有急迫性,即使错过了,你也没有失去什么,你只是观照、只是看,被动是精髓。

对活动的执迷会让观照变得热切,变成主动的等待,就错过了要点,活动又从后门回来了。

自然地放空头脑,活动的涟漪、头脑能量的涟漪将渐渐平息,意识的湖面平静无波、变成一面宁静的镜子。

努力去“成为”什么的努力是障碍,你存在了,你无须再成为什么,只须看见自己是谁,看见是谁躲在你的内在。

任何改善的努力只会引入歧途。

你无欲无求,毫无预期、就会开怀大笑,像菩提达摩一样的大笑。

菩提达摩的跟随者曾说,当你宁静下来,就会听到他狂吼般的笑声,从他开始大笑的那一刻起就从未停止过。

“这是个怎样的笑话啊?

已经是那个样子了,怎么能再成为那个样子?

菩提达摩和提罗帕是同时代的人,他们的灵魂具有相同的品质。

提罗帕说:

“不予不取,让你的头脑休息”。

马哈穆达(Mahamudra)就像个不执着任何事物的头脑。

他说“你不执着,你就已经得到了;当你手中一无所有时,你就已经得到了。

”不执着任何事物的头脑,佛性迟早会出现。

愈来愈轻松自在、愈来愈活在当下、愈来愈投入行动、愈来愈空无与被动,愈来愈成为观照者,愈来愈不执着、不期待、不欲求任何事物、愈来愈为现在的自己感到欣喜,这就是庆祝!

成熟了,收获的季节到了,你就会绽放成为一个佛。

在意识和存在里,创造力是极矛盾的一种状态,它透过无为而行动,创造允许事情透过你而发生,是允许而不是作为;创造是一个通道,让整体透过你而流动;创造是一支空心的竹,只是一支空心的竹,事情会自然发生。

躲在人背后的是神,一条小路、一条小径能透过你而出现,这就是创造。

宗教性的状态和神的出现就是创造。

想得愈多,你和整体之间的墙就愈高;“你”也就愈多,过去累积的思想就愈多。

你消失时,神就出现了,这就是创造。

  西蒙•波娃(SimonedeBeauvoir)说:

“生命不断的自然延续,同时也超越自我,倘若生命只求维持生存,那活着等于还没死透而已。

”无法创造的人只是行尸走肉,生命没有深度,甚至还没开始,有的只是前言,生命之书尚未翻开。

是的,虽被生了下来,但从未真正活过。

  创造是超越,否则只是延续生命。

光延续生命是不够的,除非你超越自己;唯有碰触到彼岸的世界,超越才会发生。

超越了,奇迹发生了,你消失了;这是你第一次真的存在。

智慧是指能与自然一起和谐行动。

这也是所有伟大神秘家:

老子、佛陀、巴哈丁(Bahauddin)、梭山(Sosan)、萨奈(Sanai)的讯息。

动物无意识地与自然一起和谐行动,人类则必须有意识地与自然一起和谐行动。

在深沉的睡梦里,你也会落入与自然和谐的状态,你放松了,恢复了精神。

只要几分钟的深沉睡眠,你就会再度感到年轻与鲜活,所有的尘埃、疲劳与无聊都会消失,你再度接触到了源头。

这是智慧的菁华:

和谐地与自然共处,融入宇宙的自然韵律,你就是诗人、画家、音乐家、舞者。

坐在树旁,带着清晰的意识融入它,和自然融为一体,让所有的界限消失,成为这树、这草、这阵风……突然间你将发现,眼睛开始恍惚,树木比任何时候青翠,玫瑰更瑰丽,每件事物更清晰、光亮。

突然间你歌唱,却不知歌从哪来;双脚准备好起舞,感觉舞蹈已在血管里跃动着;听到内在与外在的乐声,这正是创造的状态。

创造最基本的特质就是:

和谐地与自然与生命共处、与整个宇宙共舞。

所有美丽的状态都是矛盾的。

上升得愈高,愈深入真相的矛盾里:

带着极度的放松进行着极度的行动。

或许表面上看来有很多行动正在发生,但内在深处却没有任何发生,只有“空无”。

顺从那不属于你的力量,臣服那超越你的力量,这就是创造;静心就是创造。

当自我消失,内在的伤口也开始消失,你被治愈了,再度完整了。

自我是你的疾病,自我消失时,你便不再冬眠,你开始流动,开始和整个存在之河一起流动。

  诺伯特••韦诺(NorbertWeiner)说:

“我们并非僵滞的死物,而是永存的原型,是亘古生命长河中回旋的水流。

”你不再是自我,而是一个或一连串的事件,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对象。

意识不是对象而是过程,你把意识称为“我”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对象,一个有固定意义、有界限、沉睡的、不流动的东西,真正的你死去了。

自我是你的死亡,自我的死亡是你真实生命的起点,真正的生命是创造的生命。

只须往内走,帮助自我消失,自我消失时,一切就都是真理、美的、善的。

重点是每个人会找到自己创造的方式,而不是什么名人、伟人的。

富有创造性的人,任何工作都会成为一种敬拜、一场祈祷;不论做什么,都有创造的滋味。

真正具有创造力的人不在乎名声,真正的创造者满足于他所做的每件事,满足于他本然的状态和所在之处,没有欲望。

具有创造力时,欲望、野心消失了;你已是你一直想成为的样子了。

 无论做什么事,放弃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的信念,带着喜悦、带着爱意去进行,这就是创造性的。

意识是健康的,自我意识是疾病,它使意识之河不能自然顺畅流动,自我意识是封闭、冻结的阻塞状态。

意识没有“自我”,没有“我”的概念,也没有“个人与整个存在分离的”想法;意识不知道什么障碍、界限——它与整个存在是一体的。

具有自我意识的人,他接受却从不付出,失去了分享的能力,渐渐地,他变成了坟场、死亡的个体。

真实的生命是不断的分享。

自我不存在了,渺小的自我消失了,才成就了真正的自己(Self)——超我、全我。

失去了自己渺小的中心,到达整个存在的中心时,你就变成了无限的,不再受任何束缚,周围的牢笼消失了,无穷的力量透过你流泻而出。

你变成一个通道——空心的,没有任何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臣服。

永远不要对抗,唯有当你与神同在时、与整体同在时才会成功。

挫败、悲惨是你制造的,是你对抗整个存在。

登山纪录是一项对自我的挑战,生命中许多事都只是为了满足自我。

有了大房子,还想要更大的房子;没钱时想有钱,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之后,还能做什么?

只会愈来愈痛苦,冲突只制造痛苦和不幸。

痛苦的多少,显示你内在有多少冲突。

前世的业让你痛苦不幸,那也只在前世,是你“现在的业”造成你现在的痛苦!

把责任推给前世是容易的,因为过去无法重写!

你生活不幸,你是唯一要负责任的人,不是过去、不是社会架构、也不是经济体系。

如果你自己没有改变,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会是痛苦的。

最重要的是改变,是放下与存在的冲突——放下自我、放下冲突。

人怎么能征服自然呢!

部分怎么能征服整体呢!

所谓的征服是愚蠢与荒谬的。

与整体不和谐就产生痛苦,和谐则带来喜悦。

和谐来自内在深处的宁静、喜悦与愉快,冲突则来自焦虑、痛苦、压力与紧张。

为什么人们还要不断地创造出自我呢?

因为真正的自己是未知的,没有自己的生活是难以忍受的,自我只是虚假的自己、是替代品。

真实的自己是不可知的奥秘。

人类并不是自己的创造者,创造者躲藏在未知里,而我们来自某种奥秘的生命源头。

你的自己不是你的!

这个虚假的自己不是你,是你制造出来的;真实的自己也不是你的,它是神的,你的根源来自神。

努力要让某件事情完美,就一直不会完美,顺其自然才会完美。

自然就是完美,努力是不完美的,所以不论何时将某件事情做得太过了,就是在摧毁它。

我只是我自己,我对于自己没有任何解释,也不需要。

我只是愉快的当我自己,只是快乐地“是”我自己。

无论人家说什么,说的都是他们自己。

虚假的中心才会倚赖他人的看法,不必寻求别人对你的意见。

跟随他们的意见,试着去满足他们吧!

努力装饰你的自我,其实是种自杀。

与其担忧他人的看法,不如开始向内追寻。

需要知道的是自己,而不是担心他人的看法。

犹大文schmuck是个很有意思的字,意为“笨蛋”和“男性生殖器”。

笨蛋就是只知用生殖器生活的人,除了性不知道还有其它的生活方式。

追求声望权势,其实真正追求的还是力量。

力量一直在内在最深的中心等待着,你却一直找错了方向。

当你记得自己时,你就忘记了神,当你忘记自己时,你就记得神。

倾听是被动的,是完全的忘记自己,唯此才能倾听。

自我意识过多,只是假装在听罢了。

倾听变成一个通道,是被动的、接受性的、女性化的。

具有女性般的接受性,心门敞开着,耐心等待时神才能碰触到你。

眼睛是男性化的、主动的,它容易疲劳需要休息;耳朵是女性化的、被动的,无须休息。

主动的眼睛会疲倦,主动时能量往外放射。

耳朵总处在休息状态,因此音乐一直是宗教用来进入祈祷的媒介,音乐让耳朵有更多的震动、更加敏感。

你必须让自己更像耳朵,而不是眼睛。

全然的宁静就具有了接受性,想象力将变得更为敏锐,充满创造力,以深深的接受性来接收整个宇宙。

想象力是你最接近神的能力。

神拥有无边的想象力,看看这世界是多么富有想象力!

印度教认为这世界是神的梦、神的想象,是他的魔术与幻相。

他在作梦,而我们是他梦中的一部分。

艺术家唯有消失在自己的艺术里,艺术家与他的作品不再有任何区隔时,灵魂才会诞生。

伟大的艺术家莫扎特、贝多芬、柯里达司(Kalidas)、鲁宾斯坦、泰戈尔等都十分清楚自己什么也不是,只是一支空心的竹子。

存在透过他们歌唱,他们是那支笛子,音乐不属于他们。

歌曲透过他们流泻,是来自某个不知名的源头。

他们唯一做的事就是不阻挡它的发生,他们并不曾去创造。

真正的创造者知道他没有创造任何事情,是存在透过他而展现。

艺术家消失时,真正的艺术诞生了。

艺术成了宗教性的,艺术家成了神秘家。

艺术不仅是完美的技术,更是真实的存在。

自我总企图达到完美、自我是完美主义的,自我总想比别人更高、更好。

但透过自我,完美是不可能的,这种努力非常荒谬。

唯有自我消失时,完美才会出现,自我消失了也就不会去思索完美不完美了。

 定律不是在人们发现后才起作用的。

“地心引力”使事物往下坠落,“优美律”使事物上升,瑜珈称它为“浮力”。

当人们在某种程度的沉溺中、沉醉在神圣里、在全然臣服里、放下自我的状态里,优美律开始发生作用,人会上升、变得轻盈。

科学相信两极律,没有任何一条定律是单独存在的,每个定律必然有着相反的另一极。

优美律和地心引力就是两极。

 现代(contemporary)头脑是个矛盾的词,头脑从来不是现代的,它总是陈旧的,头脑只是过去。

成为现代的就是没有头脑。

头脑从来不具原创性,“没有头脑”才是原创、鲜活、年轻的。

真正富有生命力的人是处在当下的,他不为过去也不为未来而活,只活在当下的片刻里。

当下就是一切,它是自发性的,自发性是头脑消失后所散发的芬芳。

没有头脑(no-mind)是澄澈的、纯然的、天真的。

没有头脑才是你生活,是经验与存在的唯一方法。

只有诗人与神秘家能创造。

诗人在粗鄙的外在世界里创造,神秘家在精微的内在世界里创造。

诗人的创作是客观的,神秘家的创作是主观的,完全是内在心灵的。

神秘家是创造力最终极的绽放,但或许你无法看见他们的创作。

生命从来不曾相同过,时时刻刻改变着,每一片刻都是新的片刻。

生命没有标准答案,生命里发生的状况永远是新的。

生命是超越逻辑的、矛盾的奥秘。

少用头脑多用心,你需要更敏感地觉知到围绕在你周围的奥妙,那是生命的奥妙、神的奥妙,出现在绿树与红花里的奥妙,出现在人们眼里的奥妙。

到处都有着无比的奥妙,这一切都是奇迹!

但因为你的“智慧”,把自己封锁了,执着于无意识头脑所做出的愚蠢结论,执着于那些和你一样无意识的人给你的结论。

  聪明才智绝对是创造性的,聪明才智带出你全然的潜能,聪明才智震动着你整个灵魂、你存在里的每个细胞、生命里的每束纤维都开始舞动,与整体达到无比细致的和谐。

  与整体全然和谐地脉动就是创造。

你的心涌出喜悦的欢唱,你的手蜕变碰触到的一切,尘泥蜕变成莲花,你成了炼金士。

这一切只有当聪明全然的苏醒、心全然的清醒时才会发生。

创造者没有任何信念,有的只是自己的经验。

经验的美在于开放,永远可做进一步的探索;信念是封闭的,它有自己完整的结论。

信念总是结束的、完成的,经验则一直都是未完成的。

只要你还活着,你的经验不会结束!

经验会不断地成长、变化,它是活的,不断地从已知进入未知,从未知进入不可知。

经验的美就在于它的未完成。

某些最伟大的艺术正是那些未完成的作品,未完成有着它自身的美。

头脑是所有信念的集合,开放则是没有头脑。

开放总把头脑放在一旁,准备一次又一次以崭新的眼光看待生命,不再使用那双陈旧的眼睛。

头脑给你的是陈旧的眼睛和种种既定的概念,它要你透过这些概念看待事物。

这样,你无法真正看到,只是不断投射概念。

透过“无念”、“无物”、“尚雅塔”(shunyata空)去看,接收的是清晰的,事物的实相,只有真实才会带来自由。

没有头脑的片刻,真相像光一样渗透进入内在。

你愈能享受这份光、这个真相,也就愈有勇气放下你的头脑。

不带头脑的看、没有欲求的看是纯净的。

你变成了阿瓦洛克塔(avalokita)——带着清澈眼睛看的人。

阿瓦洛克塔是佛陀许多名字中的一个。

创造力无关乎任何一种特定的活动,和任何特定的事件都无关。

任何事情都可以是具有创造性的,别把创造力局限在任何一种特定的形式里。

真正具有创造性的是人,具有创造性的人无论做什么都具有创造。

即使走路,他的行走间可见创造力;静静地坐着、什么事也不做,无为也是一种创造性行动。

佛陀静坐在菩提树下,什么事也没做,他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造者。

不论做什么事,带着喜悦、带着爱意、不出于算计,就是创造性的。

内在的萌芽是灵性的,为你带来成长,具有创造性和神圣。

愈具创造性就愈有灵性。

愈具有创造力就愈具有神性,创造力达到颠峰,整个生命就变成一种创造,你就活在神性里了。

神必定是创造者,具有创造性的人最接近神。

爱你所做的事,做你所爱的事,不论那是什么,静心地去做,那就是创造。

热爱所做的任何事,享受它、庆祝它!

即使没人注意你所做的事,没人赞扬,史书上不会记载,报纸不刊登你的名字和照片。

这都不重要的,你享受它,它本身就是价值。

为名声而追寻只是政客、野心家。

名声自动出现很好,没有也很好。

名声不是重点,重点应该是享受正在做的每件事,不论什么都是你的恋爱。

行动变成了热恋,就是一种创造。

再微小的事情有了爱与欢欣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