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996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docx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含答案1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刑法》(2021年含答案)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强化练习:

1、单项选择题拘传的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_____。

A:

8小时

B:

12小时

C:

16小时

D:

24小时

参考答案:

D

此题说明:

参考答案:

D

解析:

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

“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对在现场发觉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格外重大、复杂,需要实行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2、单项选择题纪某因为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刑满释放后7年,禁不住伴侣的一再请求,关心伴侣贩卖了30克毒品。

纪某的行为_____

A:

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分

B:

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分

C:

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分

D:

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分

参考答案:

C

此题说明: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

毒品再犯制度。

《刑法》第356条规定:

“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分。

〞这是刑法关于毒品再犯制度的规定,依据这一规定,此题中,纪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过刑之后,又犯贩卖毒品罪,构成毒品再犯,应当从重处分。

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

3、单项选择题以下何种情形下,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

_____

A:

犯罪嫌疑人甲,犯盗窃罪

B:

犯罪嫌疑人乙,犯合同诈骗罪

C:

犯罪嫌疑人丙,犯间谍罪

D:

犯罪嫌疑人丁,犯侵害商业隐秘罪

参考答案:

C

此题说明:

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3款规定,犯危害国家平安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格外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

间谍罪属于危害国家平安罪,故此题应选C。

4、单项选择题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分为_____。

A:

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

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关心犯

C:

主犯、实行犯、关心犯、从犯

D:

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时还规定了教唆犯

参考答案:

D

此题说明:

参考答案:

D

解析:

《刑法》第26规定: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依据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分。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依据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分〞。

第27条规定: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帮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分或者免除处分〞。

第28条规定:

“对于被胁迫参与犯罪的,应当依据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分或者免除处分〞。

第29条规定: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依据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分。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分。

假如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5、多项选择题以下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_____。

A:

追诉时效期限是以法定最高刑为标准,不是以实际应当判处的刑罚为标准

B: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

C:

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以后,假如认为有必要追诉,可以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D:

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不再追诉

参考答案:

CD

此题说明:

CD[解析]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不再追诉,故C、D项说法错误。

此题正确答案为CD。

6、单项选择题收购废品的小贩赵某容许收购某铜厂15岁青工罗霜偷的工业用紫铜,罗遂偷出价值1500元的铜块交给赵某。

2人的行为构成何罪?

_____

A:

赵某构成销售赃物罪,罗某构成盗窃罪

B:

赵、罗构成共同盗窃罪

C:

赵构成盗窃罪的教唆犯和销售赃物罪,罗构成盗窃罪

D:

赵构成盗窃罪,罗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

D

此题说明:

参考答案:

D

解析:

赵某明知罗某以盗窃所得财物出售,仍容许收购,赵罗二人在罗某盗窃之前已经形成共同的犯罪意识,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是共同犯罪。

赵某构成销售赃物罪的前提是赵某在罗某犯罪前不知道其犯罪意图。

选项A、C可排解。

由题干可知,罗某犯罪时为15岁,其所犯盗窃罪不符合《刑法》所规定的14-16周岁未成年人承当刑事责任的范围,因此对罗某不应以盗窃罪定罪处分,D为正确答案。

7、单项选择题在刑法的溯及问题上,目前我国采纳的是_____

A:

从新原那么

B:

从旧原那么

C:

从新兼从轻原那么

D:

从旧兼从轻原那么

参考答案:

D

此题说明:

【答案】D。

8、单项选择题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成心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20万元与他人私分。

张某构成_____

A:

保险诈骗罪

B:

虚假理赔罪

C:

贪污罪

D:

职务侵占罪

参考答案:

C

此题说明: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贪污罪的认定。

《刑法》第183条规定: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成心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全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分。

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分。

〞《刑法》第271条规定的是职务侵占罪,《刑法》第382条、第383条规定的是贪污罪。

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托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受贿罪的区分

  1.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无论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那么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

  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2.犯罪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

而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

  3.犯罪对象不同。

本罪的对象必需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是工作范围内经营的本单位的财物。

它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财物。

而贪污罪那么只能是公共财物。

  4.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

本罪的构成必需是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

但法律对贪污罪没有规定数额的限制。

当然假如犯罪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贪污行为不应认为是犯罪。

  5.法定刑上有所不同。

本罪的最高法定刑只有十五年有期徒刑,而贪污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

  6、1999年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挺直受理立案侦查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中分别对贪污罪、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涵义进行了说明,其第一条第二款规定: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便利条件。

〞由于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只是主体和侵害客体的不同,故其重合局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说明根本可为职务侵占罪所用。

  具体说来,职务侵占罪中的“职务上的便利〞可理解为依据法律、法令、政策、单位章程以及单位有关负责人员给予特定权力的人员利用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单位财产的便利条件。

9、单项选择题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

然后连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

几分钟后售货员发觉少了一个戒指并疑心陈某,便立刻报告保安人员。

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

关于本案,以下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_____

A:

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

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

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预备行为

D:

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中止行为

参考答案:

A

此题说明:

【答案】A。

解析:

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是:

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丢失了对财物的把握时,就是既遂。

至于行为人是否最终到达了非法占有并任意处置该财物的目的,并不影响既遂的成立。

此题中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枚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

此时戒指已经在其把握之下,即其隐秘窃取财物的行为已经实施完毕,符合盗窃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成立盗窃既遂,应选项B说法错误。

陈某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的行为是发生在盗窃犯罪既遂之后,因此不存在盗窃中止的情形,其将戒指扔回柜台只是属于被迫返还财物,而并不影响对其犯罪性质的认定。

10、单项选择题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

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

孙某连续单独狩猎,之后既不查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

4日后,邻居在林中发觉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孙某的行为属于以下哪一种?

_____

A:

成心杀人

B:

意外事件

C:

过失致人死亡

D:

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

A

此题说明:

【答案】A。

解析:

孙某明知与自己失散后小孩可能发生危急的状况下,放任危急结果的发生。

由题目中孙某既不查找也不告知小孩家人可知,小孩遭遇危急与否均不违反孙某的意愿。

孙某的行为构成间接成心杀人罪。

选项A正确。

选项B、D明显错误。

选项C与孙某的主观要件不符,孙某对于危害结果抱放任而不是反对的看法。

选项C不正确。

11、单项选择题小张犯盗窃罪被一审法院判决并处分金5000元,小张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对小张并处分金的执行机关是_____。

A:

一审法院

B:

二审法院

C:

监狱

D:

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

A

此题说明:

参考答案:

A

解析:

留意执行权的划分,罚金、没收财产和死刑立刻执行的执行机关是法院。

监狱对有期徒刑及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有执行权,公安机关对管制、剩余刑期缺乏一年的罪犯有执行权。

因此C、D错误。

留意无论在刑事还是在民事程序中,一般都由一审法院执行,只有在格外状况下才可由上级法院执行。

A正确,B错误。

12、单项选择题吴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

那么他实际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时间应为多少年?

_____。

A:

3年

B:

10年

C:

13年

D:

7年

参考答案:

C

此题说明:

参考答案:

C

解析:

参见《刑法》第58条: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遵守法律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各项权利。

13、单项选择题公、检、法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_____个月。

A:

3

B:

4

C:

7

D:

6

参考答案:

D

此题说明:

参考答案:

D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58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14、单项选择题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

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

那么某甲_____。

A: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分

B: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分

C:

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

应当负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

D

此题说明:

参考答案:

D

解析:

《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此选D。

15、单项选择题关于正值防卫与紧急避险,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

A:

正值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B:

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状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

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挺直成心

D:

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依据防卫过当处理

参考答案:

B

此题说明:

【答案】B。

解析:

选项A的错误在于,防卫过当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选项C的错误在于,在防卫过当的状况下,行为人仍旧具有防卫意图,所以不行能是挺直成心;选项D的错误在于,事后防卫与防卫过当完全不同,不能依据防卫过当处理。

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

16、单项选择题在公诉案件中,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前受刑事追诉的涉嫌犯罪的人被称为_____。

A:

人犯

B:

被告人

C:

犯罪嫌疑人

D:

犯人

参考答案:

C

此题说明:

参考答案:

C

解析:

提起公诉前叫“犯罪嫌疑人〞,审判阶段叫“被告人〞,判决之后叫“罪犯〞。

17、单项选择题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

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

后李某懊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

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

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供应的砒霜而死亡。

李某的行为属于_____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既遂

C:

犯罪未遂

D:

犯罪预备

参考答案:

B

此题说明:

【答案】B。

解析:

此题情形属于犯罪既遂而不属于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必需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记的犯罪结果。

行为人虽然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实行措施防止结果发生,但假如发生了作为既遂标记的犯罪结果,就不成立犯罪中止。

18、多项选择题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那么_____

A:

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B:

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

C:

李弟不构成犯罪

D:

李弟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

BC

此题说明:

【答案】BC。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共同犯罪的主体。

《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成心犯罪。

〞依据这一规定,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需是二个以上到达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力量的人。

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成心杀人、成心损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八种犯罪负刑事责任,在此题中,李弟只有15周岁,对诈骗罪不承当刑事责任,故李某与李弟之间不能成立诈骗罪的共同犯罪,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李弟不构成犯罪,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C。

19、单项选择题依据《刑法》关于量刑的规定,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

A: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B:

对于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C:

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分,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D:

累犯不适用缓刑

参考答案:

B

此题说明:

【答案】B。

解析:

依据《刑法》第68条,一般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不是“应当〞。

B错误。

要牢记一般自首和一般立功都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刑法》第65条规定,累犯,应当从重处分,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除外。

《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故此题正确答案选B。

20、单项选择题涉嫌犯罪被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和被检察机关审查是否提起诉讼的人,称其为_____。

A:

涉案嫌疑人

B:

作案嫌疑人

C:

宽泛嫌疑人

D:

犯罪嫌疑人

参考答案:

D

此题说明:

D[解析]略

21、单项选择题对被判处_____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依据其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适用减刑的确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五年

参考答案:

C

此题说明:

参考答案:

C

解析:

依据刑法规定,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依据其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适用减刑的确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22、单项选择题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包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赶忙出来,发觉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

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纹丝不动。

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刚要出山洞,发觉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捡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

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

依此状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_____

A:

过失致人死亡罪

B: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成心杀人罪(既遂)数罪

C: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成心杀人罪(未遂)数罪

D:

成心杀人罪

参考答案:

C

此题说明:

【答案】C。

解析:

甲过失致乙死亡,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又发觉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即产生杀人的成心,于是捡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构成成心杀人罪的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23、单项选择题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觉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

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觉乙是男人,慌张逃跑被抓获。

甲的行为_____

A:

属于强奸预备

B:

属于强奸未遂

C:

属于强奸中止

D:

不构成强奸罪

参考答案:

B

此题说明:

【答案】B。

解析:

因事实认识错误,不行能到达既遂的未遂称为不能犯的未遂。

其中对于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所导致的未遂是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甲误认为乙是妇女而意图强奸,发觉乙是男人后逃跑,符合对象不能犯的未遂的特征,属于强奸未遂,B选项正确。

24、单项选择题山海关海关负责人陈广天,在负责查处一起案值巨大的走私案件时,本应移送检察机关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陈广天由于接受行为人贿赂人民币2万元,便大事化小,以行政处分代替了刑事处分,陈广天的行为应定性为_____。

A:

已构成受贿罪

B:

已构成放纵走私罪

C:

已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D:

已构成受贿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参考答案:

D

此题说明:

参考答案:

D

解析:

受贿罪,是指国家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务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构成受贿罪。

陈某的行为符合此罪的构成要件,构成受贿罪。

依据《刑法》第四百零二条的规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峻的行为。

陈某的行为明显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选项D正确。

25、单项选择题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_____

A:

外表联系

B:

—般联系

C:

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D:

普遍联系

参考答案:

C

此题说明:

【答案】C。

26、单项选择题以下哪一种情形不成立累犯?

_____

A:

张某犯成心损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B:

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C:

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成心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D:

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隐秘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参考答案:

A

此题说明:

【答案】A。

解析:

《刑法》第65条规定: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分,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第66条规定,危害国家平安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不属于刑罚执行完毕,所以A项不构成累犯。

27、单项选择题乙与丙因某事发生口角,甲知此事后,找到乙,谎称自己受丙所托带口信给乙,假如乙不拿出2000元给丙,丙将派人来打乙。

乙可怕被打,就托甲将2000元带给丙。

甲将钱占为己有。

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_____

A:

按诈骗罪处理

B:

按巧取豪夺罪处理

C:

按侵占罪处理

D:

按抢劫罪处理

参考答案:

A

此题说明:

参考答案:

A

解析:

可以采纳排解法来解答此题。

首先甲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因为不符合抢劫罪的行为方式。

其次,甲的行为也不构成侵占罪,因为侵占罪的前提是合法持有他人财务。

28、单项选择题某民政局工作人员冯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救济金2万元进行营利活动。

冯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_____

A:

挪用特定款物罪

B:

挪用公款罪

C:

职务侵占罪

D:

挪用资金罪

参考答案:

B

此题说明:

【答案】B。

解析:

依据《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用法,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峻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用法的,从重处分。

因此此题选B。

29、单项选择题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可能_____。

A:

都是主犯

B:

都是从犯

C:

都是胁从犯

D:

有的是主犯,有的是从犯

参考答案:

D

此题说明:

参考答案:

D

解析:

依据《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依据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分。

共同犯罪中行为人有两人以上,因此教唆犯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从犯。

30、单项选择题某甲捏造某乙(某机关干部)受贿20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

某甲的行为属于_____

A:

诬告陷害罪

B:

诽镑罪

C:

污辱罪

D:

报复陷害罪

参考答案:

B

此题说明:

【答案】B。

解析:

构成诽谤罪。

假如某甲向公检法等机关揭发意欲使乙受刑事处分,那么构成诬告陷害罪。

但本案中甲只是将诽镑的状况写成小字报散发。

31、单项选择题以下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_____

A:

武大饮酒过量神志不清,暴打妻子致其重伤

B:

刘二见胡同里有一人强暴妇女,于是拿砖头将其打昏,事后鉴定为重伤

C:

张三15岁,盗窃珠宝店财物价值20余万元

D:

李四精神病发作砍死其父

参考答案:

A

此题说明: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