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7121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建议书

第一部分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年产10吨辣红素生产线项目

(二)项目性质:

新建项目

(三)建设地点:

凤台县

(四)建设单位:

兴扬食品有限公司

(五)建设规模、内容及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

本项目为建设8万亩辣椒种植基地,对辣椒进行深加工,采用CO2萃取工艺技术,建设一条辣红素生产线,使其年产辣红素达到300t的生产能力。

2、建设内容:

一是建设年加工色素用辣椒颗粒10吨的加工车间。

二是建设先用溶剂法进行前粗萃取辣椒红色素后,再用分子蒸馏法和二氧化碳超临萃取分别进行达到WHO和FAO标准的精制天然辣椒红色素辣椒碱的生产线。

3、产品方案:

本项目的主产品为辣红素,副产品为辣椒粉粕、辣椒籽、辣椒酱。

产品方案如下:

序号

品名

单位

产量

备注

1

辣红素

t

10

2

辣椒粉粕

t

500

3

辣椒籽

t

20

4

辣椒酱

t

600

4.项目总投资:

项目估算总投资9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55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50万元;固定资产资产投资中,加工设备及配套设备设施、工程设计安装费320万元。

5.进度安排:

建设期2年。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市场调查、询价、设备选型、落实资金、项目建议书、申报立项、规划设计、施工设计等,计划于2013年3月底以前完成。

2013年3月—2014年3月完成色素用辣椒粉加工车间的设备指标,标准及非标准设备的订货、土建工程施工、安装及生产调试直至产品—辣椒粉生产。

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完成辣椒红色素萃取标准设备的招标、采购、订货及土建工程建设,完成相关设备安装调试、验收,2015年3月中旬正式投产。

二、企业概况

兴扬食品有限公司建于2003年,企业占地30亩,现有资产总额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00万元,员工人数80人,企业必须做强做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兴扬食品有限公司为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上档升级,必须扩大规模,拓宽发展空间,实现多种经营。

企业结合所在地的乡镇情况,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决定利用辣椒优势资源,投资辣椒深加工项目建设。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一)产业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合成色素对人体的危害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所以目前世界各国使用合成色素的品种和数量日趋减少,而天然色素不仅使用安全,有些还具有一定的营养或药理作用,深受消费者的信赖和欢迎。

开发安全可靠的天然色素对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辣椒又名番椒,系茄科植物辣椒的浆果;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存在于成熟红辣椒果实中的四萜类橙红色色素,以辣椒的果实为原料提取而得到的食用天然色素,为香辛料的一种[2]。

构成辣椒颜色的是类胡萝卜素,其中包括一部分胡萝卜素,但主要是叶黄素类的辣椒红素(Capsan-thin,分子式C4OH5003)和辣椒玉红素(Capsorubin,分子式C4OH56O4;)。

辣椒红色素中除含有胡萝卜素外,还含有油酸和硬脂酸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辣椒红色素为有一定辣味的枯性油状液体,在浓稠时为深红色,在浓度较低时为橙黄色到黄色,这是由于辣椒中红色素与黄色素有一定的比率,大约是3.2:

1。

辣椒红素的外观为深红色粘性油状液体,易溶于植物油、丙酮、乙醚、三氯甲烷,乙醇,不溶于甘油和水,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但耐光性较差[3]。

作为天然红色素,辣椒红色素色泽光亮,色度稳定,视感良好,具有良好的防腐作用,许多指标都优于合成色素[2]。

国外早已生产辣椒红素,且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处于领先地位。

国内主要将其应用于罐头食品和糕点上彩装、酱料、冰棍、冰淇淋、饼干、糖果、熟肉制品、人造蟹肉、饲料、保健药品、化妆品等方面的生产[4]。

据权威机构统计,全球年需天然色素达万吨以上,且每年以速度递增。

年美国年人均消耗天然色素,而我国则不到,年天然色素销售额为巧亿美元。

其中美国亿美元,欧洲、日本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为亿美元,由此可见天然食用色素的市场潜力很大,前景非常乐观。

在“七五”期间天然食用色素的开发就被列为国家食品添加剂重点攻关项目[5]。

而辣椒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辣椒产业每年以7%的速度迅速发展。

近二十年来,辣椒产业从我国的西南、中南地区崛起,扩大到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新兴产地。

种植面积分布在全国28个省份,形成了以贵州、湖南、江西、云南、四川、陕西、河北、河南、吉林等16个省区的重点辣椒产区和以贵州虾子镇、云南稼依镇、河北鸡泽、山东武城、吉林洮南等为代表的区域性辣椒集散地。

全国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产品,一些大的龙头企业相继诞生,提高了辣椒粗加工、深加工产品比重,并得到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技支持,增加了产品科技含量。

如:

贵阳南明的“老干妈”、“王守义十三香”、湖南的“辣之源”、“辣妹子”、山东的“沂蒙小炒”等产品;河北晨光公司、湖南隆平红安种业、吉林洮南金塔集团和爱迪尔公司。

这些品牌产品和龙头企业的成长,冲击了辣椒传统生产与分散经营方式,正在改变着我国辣椒产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格局,促进了辣椒产业化生产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辣椒播种面积130万公顷,产量2700万吨,实现产值270亿元。

我国不仅是辣椒种植大国,也是辣椒消费、出口大国。

目前我国有5亿人口消费辣椒,占全国人口的40%,已成为居全球之首的辣椒生产和消费大国。

同时,辣椒产品的出口也在不断增长,韩国、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东南亚等已经成为我国辣椒的常年进口国,仅墨西哥进口辣椒就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日本进口辣椒90%来自中国。

近年来,国际市场对我国辣椒需求增加,国家实施了农业产业化、免除农业税、建设新农村等一系列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加大国家农业投入的产业方针与政策,全国辣椒总体产量有所增加,市场价格持续上扬。

良好的市场态势为辣椒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国内安定的政治环境为辣椒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我国农产品加工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达到90%,我国只有45%;发达国深加工率占80%,我国只有30%。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2~4:

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1.1:

1。

为此,国家鼓励大力发展优势农业产品,重点发展深精加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

我国辣椒总体加工率不高,低于农产品加工率水平,存在着重种植,轻加工。

大力发展辣椒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二)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研究开发现状基本情况

辣椒红色素的组成:

辣椒色素中含辣椒红色素约50%,辣椒玉红素约8.3%,玉米黄质约

14%,B-胡萝卜素约13.9%,隐辣椒质约5.5%,此外还有辣椒黄素等。

辣椒红色素的结构:

辣椒红色素,别名辣椒色素,是以辣椒为原料,用物理方法提取精制而成,属类胡萝卜色素中的复烯酮类,系脂溶性色素。

辣椒红色素化学式为:

C40H56O3

辣椒红色素分子量为:

M=584.45

辣椒红色素的性质:

纯品为深胭脂红色针状晶体,有辣椒的辛味,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性油,部分溶于乙醇、丙酮、正己烷、油脂、植物油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和甘油。

耐热和耐酸碱性较好,对可见光稳定。

遇CU2+、CO2+等可褪色,遇Pb3+易形成沉淀。

因此,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铜器接触。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实施辣椒天然红色素及辣椒碱加工,有利于引入现代化农业综合开发机制,推动农业与大市场接轨,创造出当地辣椒产业的高产值、高效益,推动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探索一条适合金塔经济快速、持续、高效的新路子。

实施辣椒天然红色素及辣椒碱加工,有利于把我镇及至我县的辣椒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有利于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农业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凤台县耕地面积大,土地肥沃,生态与环境条件得天独厚,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种植辣椒。

农民种植辣椒历史悠久,种植技术娴熟、经验丰富。

加工的产品仅仅是辣酱、泡辣椒,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小,加工程度低,产品附加值小。

除部分辣椒农民自家消费外,其余大部分辣椒由个体或企业收购后,卖给成都一带的企业加工。

实际上剑阁辣椒是以原料的形式向外地供给,成了其它市、县的原料生产基地。

凤台县辣椒加工率不到3%,精加工率为0,远远落后国家农产品加工率水平。

大力发展辣椒加工,提高辣椒深精加工水平,势在必行。

凤台县小小辣椒,完全可以做出大文章。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协调,农民自愿参与的形式,调整农业结构,改造传统农业,建立生产辣椒基地,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辣椒加工,延伸辣椒加工产业链条,提高辣椒工加深、精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实现“二产超一产”,“工业超农业”,加快工业强县、农业工业化进程。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原村料

1、辣椒

本项目主要选择优质加工型辣椒鑫茂1-3号,和当地农民谈好合约,收购他们的辣椒。

2、原煤

淮南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存量在1000万t以上,现有三个矿井,年产煤炭达到30万t以上。

原煤灰份在20%-28%内,硫份≤1%,固定碳为51%-56%,挥发份为30%-36%,水份≤4%,发热量在5500-6500大卡内,煤质发热量好,化学成分稳定。

煤矿距项目建设地100公里,可用汽车直接运到厂内。

煤炭储量、质量完全能够满足项目生产需要。

3、化工产品

项目所用食用用乙醇、氢氧化钠、乙酸乙酯、流体CO2等化工产品在全国各大化工企业或化工产品市场均能购进。

(二)交通运输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

(三)供电

凤台县电力公司设有变电站,本项目供电距离在5km以内,由供电所架设专用高压电线,安装了一台400千伏安变压器,供电有保障。

(四)供水

有供水站,日供水能力在2000m3以上,目前有日供水1000m3的余量,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用水。

(五)建设厂址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凤台县外围,土地归集体所有,属荒草地,面积广阔,地面没有建筑物,不存在拆迁补偿问题。

(六)气象条件及地震列度

1、气象条件

(1)气温

多年最高气温:

40.9℃

多年最底气温:

-7.2℃

年平均气温:

16.2℃

(2)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74%

(3)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1226.2mm

(4)风向、风速

常年主导风向:

WSW、ENE

平均风速:

0.9m/s

最大风速:

10m/s

(5)雾

年平均下雾天数:

22天

年最大下雾天数:

39天

(6)雷电

年最大雷电天数:

42天

2、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

VI度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辣红素

t

10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辣椒粉粕

t

50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辣椒籽

t

20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辣椒酱

t

600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主要原、燃料消耗量

鲜辣椒

t

500

生产方法

CO2萃取

主要生产设备

浸提设备

1

CO2萃取设备

1

占地面积

10

建筑面积

M2

535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34.92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建设投资

万元

58。

46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土建设工程

万元

28.86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设备购置安装

万元

14.40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其它费用

万元

35.65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2.13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流动资金

260.00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40.00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企业效益指标

年均营业额(不含税)

万元

131.67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年均销售税金

万元

86.48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80.54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建设投资回收期

3

含建设期1年

农业效益指标

农户年均纯收入

3700.00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年均农业产值

万元

1146.00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三、主要结论和意见

(一)主要结论

1、本项目年产10t辣红素生产线项目,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剑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

2、本项目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交通便利,建设条件好。

项目采用CO2萃取法提取辣椒红色素,为当今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

项目环境治理合理,污染物的排放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劳动安全卫生措施得当,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3、本项目采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形式,项目建设有充足的原料资源保证。

4、实施本项目,可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延伸辣椒产业链,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从而有利于实施维护社会给定,构建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进程,从而推进工业强县。

项目本身可以稳步增加农民收益,企业效益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建议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二)建议

1、辣椒基地建设需要政府引导,相关部门配合,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推广辣椒种植面积。

2、在辣椒种植基地建设中,一方面县级相关部门大力向上积极争取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各种财政扶持资金,并足额用到辣椒基地建设上。

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在基地建设年限内,每年要投入一定的财政扶持资金。

3、项目企业属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各级政府在财政上要给予大力扶持。

第四章市场分析

一、产品的性质和用途

(一)产品的性质

辣椒红色素,别名辣椒色素,分子式C40H56O3,相对分子量为584.85,其结构式如下:

辣椒红色素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天然食品着色剂之一,具有橙红、橙黄色调,属类胡萝卜素类色素,主要成分为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玉米黄质、胡萝卜素、隐辣椒质等,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深红色粘性油状液体,无辣味,有辣椒的香味,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性油,不溶于水和甘油,部分溶于乙醇,耐热和耐酸碱性较好,对可见光稳定,但在紫外线下易褪色。

纯的辣椒红色素为深胭脂红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大的有机溶剂,与浓无机酸作用显蓝色。

用在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辣椒红素为暗红色油膏状,有辣味,无不良气味。

辣椒红色素具有不溶于植物油和乙醇,在碱性溶液中溶解性大,耐酸碱,耐氧化等性质,在分离提取时可利用这些性质使辣椒红色素与其它成分分离,而得到纯度较高的提取物。

美国FDA对辣椒红的定义为辣椒红色素是采用丙酮、酒精、二氯乙烯、异丙醇、甲醇、二氯甲烷或三氯乙烯等溶剂从甜红椒中萃取而得到的油树脂,可用作食品着色剂,但其溶剂残留量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规定的标准。

归类为天然色素。

(二)产品用途

辣椒红色素被广泛的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医药工业和饲料工业。

主要应用在:

1、果汁、汽水、酒、糕点、口香糖等食品加工业中。

2、日用化工产品行业。

3、医药工业,用于药片外衣和保健品类。

4、用于化妆品着色。

二、市场需求

(一)国际市场

近年来,随着人工色素在许多领域被限制使用,各国法定使用的人工合色素数量不断减少,加之人工合成色素的研发成本高,生产限制大,使得天然色素需求量大增,每年以15%增长。

2002年全球天然色素需求量为8500t,2004年需求量1000万t。

“苏丹红事件”以后,在着色剂的使用上逐渐由合成色素转变成天然色素,直至现在,天然色素已占主导地位,充分反映了消费者“重归大自然”的消费意识,人们越来越希望从林林总总的食品中选出更健康的产品。

2005年天然色素的需求量达到20000t。

2006年需求量超过30000t。

预计到2010年达到80000t。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统计,全球天然色素需求量主要是美国3、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

随着天然色素的需求不断增加,占天然色素需求30%的辣椒红色素的运用不断扩大,需求量逐年上升,2003年为2000t,2005年需求量为6000t,2006年达到15000t,预计2010年将达到35000t。

目前欧洲、北美、东亚及东南亚都是辣椒红色素的主要消费市场。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占辣椒红色素消费量的78%,发展中国家印度、中国、摩洛哥则是辣椒红色素的生产国和供应商。

(二)国内市场

根据《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1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20345亿元增加到40900亿元,年均增长15%;利税总额从2005年的3365亿元增加到676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从2005年的0.5:

1提高到0.8:

1。

其中:

饮料、制粮糖、果汁等产业大量的需要天然色素。

近年来,医药化工迅猛发展,到时2010年,根据《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要培育5个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大型医药集团,10个销售额在30亿元以上的医药商业企业,并争取有5户左右的本土企业初步发展成为国际化医药企业。

其中:

药片外衣及各种保健品需要大量的天然色素。

在我国化妆品市场中消费群体的日益壮大,各类化妆品品牌的宣传日益增强,品牌代言人、时尚类杂志、书刊广告以及促销赠品竞争吸引着永远追求时尚的女人。

2007年,国内化妆品企业3200多户,其中:

中外合资企业达到450户。

如今,这些代表美和健康的化妆品对步入小康生活的我国消费者来说,已经不再是身份和奢侈的象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心理的变化,我国化妆品市场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刺激着对天然色素的需求。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03年,我国对辣椒红色素需求量为500t,2005年达到1000t,2006年为3000t,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6000t。

三、市场供给

(一)国际市场

辣椒红色素的生产与辣椒的种植分布具有密切相关性,许多辣椒集中种植区都建有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厂,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辣椒的原料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亚洲主要以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等为中心;欧洲西部主要有以西班牙为中心,包括葡萄牙及北非墨洛哥为集中分布地,东欧以匈牙利为中心,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为集中分布地;非洲集中分布于南部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南非、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马拉维等国;北美主要以美国和墨西哥为主,南美以秘鲁、巴西、智利为主;澳洲主要以澳大利亚为主。

亚洲已经成为世界辣椒红色素的最大生产基地,尤其以印度的生产量最大。

2003年印度共出口各种色价的辣椒红色素约1200--1300t,2006年达到3000t发上,集中分布于印度南部的科钦、马杜奈、班加诺尔、海德拉巴等地。

全印度辣椒红色素的年生产能力约有2000多t,主要生产企业是SynthiteIndustrialChemicalsLtd。

公司建立于1972年,设备能力达到1400t/年。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03年,全球辣椒绝色素产量为1500t,2005年产量达到4000t,2006年产量为10000t,预计2010年产量达到20000t。

(二)国内市场

我国是亚洲仅次于印度的辣椒红色素生产大国,到2006年,国内生产辣椒红色素的企业达到21户,集中分布于原料产地的周边地区,其中河北9户,山东10户,东北、四川各1户。

年设备生产能力约1000t。

代表性生产厂家为:

青岛红星色素厂、河北中进色素厂等。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03年辣椒红色素产量为350t,2005年达到500t,2006年达到1500t,预计2010年达到3000t。

四、供需分析

(一)国际市场

总的来说,全球辣椒绝色素的供需矛盾突出,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003年需求量差口为200t,2005年受“苏丹红”的影响,需求量差口突增到2000t,2006年需求量差口为5000t,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差口将达到15000t。

(二)国内市场

2003年,我国辣椒红色素需求量差口为150t,2005年需求量差口猛增到500t,2006年达到1500t,预计2010年需求量差口将达到3000t。

不仅如此,我国每年有10%--30%的辣椒红色出口到世界各国,加上出口量,我国每年辣椒绝色素的需求量差口将会愈来愈大。

综上所述,不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辣椒绝色素的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部分靠番茄、苹果等原料加工提取,弥补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主要靠化学合成来满足市场需求。

本项目产品市场需求空间大,前景好。

五、价格分析

辣椒红色素以色价定价。

辣椒红色素颜色的深浅主要依据色价(ColorValueUnits),色价指准确称取0.1g试样,精确至0.0002g,用丙酮稀释于100mL容量瓶中,再精确吸取稀溶液10mL,稀释至100mL,用分光光度计在460nm波长处,用丙酮作参比液,于1cm比色皿中测定其吸光度。

色价=140时,目前的市场价格为160万元/t。

本项目生产的辣椒红色素色价≥140。

考虑到市场变化的因素,按120万元/t定价。

六、副产品的市场分析

本项目的副产品为辣椒粉粕、辣椒籽、辣椒酱。

(一)辣椒粉粕

辣椒粉粕,是特级辣椒粉提取色素及辣素后的剩余物,除含有少量的红色素及辣素外,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可用作家禽、牲畜、水产等动物的优质饲料添加物。

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蛋白饲料需求量大,仅我县就年存栏生猪160万头,肉牛4万头,肉羊70万头,年需求饲料在500万t以上。

产品市场空间大。

(二)辣椒籽

辣椒籽,除可用作种子外,还可用作榨油的原料用于生产辣椒籽油等,也可直接用于烹饪各式大菜佳肴。

市场前景好。

(三)辣椒酱

利用原料准备车间经挑选后不是特级的辣椒加工辣椒酱。

 辣椒也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常用蔬菜,又是优良的着色剂和调味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四川、重庆、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陕西、贵州等省市居民都嗜好辣椒,烹调时习惯用辣椒酱。

产品市场具有开发潜力。

七、副产品价格分析

(一)辣椒粉粕

目前市场价格在180元/t至300元/t之间,本项目价格拟定为200元/t。

(二)辣椒籽

目前市场价格在2500元/t至3500元/t之间,本项目价格拟定为3000元/t。

(三)辣椒酱

目前市场价格在1500元/t至2000元t之间,本项目价格拟定为1600元/t。

第五章辣椒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辣椒基地建设

本项目以凤台县为中心,包括周边乡镇。

建设辣椒原料基地。

且其地势相对平坦开阔,通处于枢纽地位,易于原料集结。

(一)基地概况

辣椒基地共计18个乡镇,135个村,52005户农户。

总人口287585人,其中:

农户277333人,占96%,非农户10252人,占4%。

幅员1242939亩种植面积为14907亩。

人口占全县67万人的43%,幅员占全县3200平方公里的16%。

基地空气环境环境质量、产地灌溉水质量及土壤环境质量符合NY5010-200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二)品种选择

我县辣椒品种主要是二荆条、剑辣一号、鑫茂1-6号。

本项目辣椒种植主要以鑫茂品种为主。

选择鑫茂1号、鑫茂2号、鑫茂3号。

这些品种的主要特性是座果率强,果多而齐,果色淡绿,熟后鲜红,肉厚光亮,空腔小,辣味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