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7147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docx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docx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批准:

校核:

编制:

赵文明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大华桥项目部

焊接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为确保大华桥项目部焊接作业安全、顺利的进行,保证人员及设备设施安全,做到焊接规范化、科学化,根据项目施工特点,特制订办本安全控制措施。

一、焊接作业主要危险特点

电焊作业的危害因素包括:

触电、电弧辐射、焊接烟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噪声、高频电磁场、燃烧和爆炸等。

二、焊机的安全使用要求 

焊机安装、连接完毕后,必须按以下顺序进行操作。

 

1、检查所有连线是否正确、可靠。

 

2、检查电源线、焊接电缆的绝缘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必须用绝缘带包扎完好或更换绝缘良好的导线。

 

3、检查工件上需要焊接处,是否有严重腐蚀、大量油漆或其它影响焊接质量的附着物。

如有,应尽量清除干净,以名影响焊接质量。

 

4、打开配电箱(板)上的电源开关。

 

5、转动电流调节手轮(柄),根据焊接规范要求,把前板上电流指示指针调到相应的位置(这时的电流指示值仅供参考)。

 

6、在与工件材料相同的试件上试焊,根据试焊情况和焊接规范需要,把焊接电流调到最佳值。

 

7、实施焊接作业。

 

8、焊接作业完毕(或需暂停焊接离开现场),必须切断电源。

 

9、因故中断作业后重新恢复作业时,应先检查电源和焊接电缆,确认接线正确和绝缘完好后才能恢复作业。

三、焊接工具的安全要求 

1、焊钳和焊枪:

焊钳和焊枪是手弧焊、气电焊以及等离子弧焊的主要工具,它与焊工操作安全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结构轻便,易于操作:

手弧焊钳的质量不应超过600g,其他一般不超过700g。

 

(2)焊钳和焊枪与电缆的连接必须简便可靠,接触良好,否则长时间的大电流通过连接处易发生高热。

连接处不得外露,应有屏护装置或将电缆的部分长度深入到握柄内部,以防触电。

 

(3)要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隔热能力:

由于电阻热往往使焊把发热烫手,因此手柄要有良好的绝热层。

气体保护焊的焊枪头应用隔热材料包覆保护。

焊钳由夹焊条处至握柄连接处止,间隔为150mm。

 

(4)要求密封性能良好:

等离子焊枪应保证水冷系统密封,不漏气、不漏水。

 

(5)操作简便:

手弧焊钳应保证在任何斜度下都能夹紧焊条,而且更换焊条方便。

可使焊工不必接触带电部分即可迅速更换焊条。

 

2、焊接电缆:

焊接电缆是焊机连接焊件、工作台、焊钳或焊枪等的绝缘导线,一般要求具备良好的导电能力和绝缘外皮、轻便柔软、耐油、耐热、耐腐蚀和抗机械损伤能力强等性能。

操作中人体与焊接电缆接触的机会较多,因此使用时应注意下列安全要求:

 

(1)长度适中:

焊机电源与插座连接的电源线电压较高,触电危险性大,所以其长度越短越好,安全规则规定不得超过3m。

如确需较长电缆时,应架空布设,严禁将电源线拖在工作现场地面上。

 

焊机与焊件和焊钳(或焊枪)连接的电缆长度,应根据工作时的具体情况而定。

太长会增加电压降,太短不便操作,一般以20—30m为宜。

 

(2)截面积适当:

电缆截面积应当根据焊接电流的大小和所需电缆长度进行选用,以保证电缆不致过热损坏绝缘外皮。

应当说明,焊接电缆的过度超载是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3)减少接头:

为避免和减少接触电阻的热量,焊接电缆最好用整根,电缆中间不要有接头。

如需用短线接长时,接头不应超过2个。

接头应用铜夹子做成,连接必须坚固可靠并保证绝缘良好。

 

(4)严禁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或其他金属物体搭接起来作为电缆使用,也不能随便用其他不符合要求的电缆替换使用。

 

(5)不得将焊接电缆放置于电弧附近或炽热的焊缝金属旁,以免高温烫坏绝缘材料。

 

(6)横穿马路和通道时应加遮盖,避免碾压磨损等。

 

(7)焊接电缆应具有较好的抗机械性损伤能力和耐油、耐热和耐腐蚀性能等,以适应焊工工作的特点。

 

(8)焊接电缆还应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和绝缘外层。

 

四、焊接触电的防护措施 

电焊工在操作时应按照以下安全用电规程操作:

 

(1)焊接工作前,应先检查焊机、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全。

如焊机外壳接地、焊机各接线点接触是否良好、焊接电缆的绝缘有无损坏等。

 

(2)改变焊机接头、更换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时、转移工作地点、更换熔丝以及焊机发生故障需检修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推拉闸刀开关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同时头部偏斜,以防电弧火花灼伤脸部。

 

(3)更换焊条时,焊工必须使用焊工手套,要求焊工手套保持干燥、绝缘可靠。

对于空载电压和焊接电压较高的焊接操作和在潮湿环境操作时,焊工应用绝缘橡胶衬垫确保焊工与焊接件绝缘。

特别是在夏天由于身体出汗后衣服潮湿,不得靠在焊件、工作台上,以防止触电。

 

(4)在金属容器内或狭小工作场地焊接金属结构时,必须采取专门防护措施。

必须采用绝缘橡胶衬垫、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以保障焊工身体与带电体绝缘。

要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

必须采用绝缘和隔热性能良好的焊钳。

须有两人轮换工作,互相照顾,或有人监护,随时注意焊工的安全动态,遇危险时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抢救。

 

(5)在光线不足的较暗环境工作时,必须使用手提工作行灯。

一般环境下,使用电压不超过36V的照明灯。

在潮湿、金属容器等危险环境,照明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

 

(6)加强电焊工的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用具包括完好的工作服、焊工用绝缘手套、绝缘套鞋及绝缘垫板等。

绝缘手套不得短于300mm,应用较柔软的皮革或帆布制作,经常保持完好和干燥。

焊工在操作时不应穿有铁钉的鞋或布鞋,因为布鞋极易受潮导电。

在金属容器内操作时,焊工必须穿绝缘套鞋。

电焊工的工作服必须符合规定,穿着完好,一般焊条电弧焊穿帆布工作服,氩弧焊等穿毛料或皮工作服。

 

(7)焊接设备的安装、检查和修理,必须由电工来完成。

设备在使用中发生故障时,焊工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维修部门检修,焊工不得自行修理。

(8)遇有人触电时,不得赤手去拉触电人,应迅速切断电源。

焊工应掌握对触电人的急救方法。

  

五、焊接高处作业防护措施 

1、在高处作业时,电焊工首先要系上带弹簧钩的安全带,并把自身系在构架上。

为了保护下面的人不致被落下的熔融金属滴和熔渣烧伤,或被偶然掉下来的金属物等砸伤,要在工作处的下方搭设平台,平台上应铺盖铁皮或石棉板。

高出地面1.5m以上的脚手架和吊空平台的铺板须用不低于1m高的栅栏围住。

 

(2)在上层施工时,下面必须装上护栅以防火花、工具和零件及焊条等落下伤人。

在施焊现场5m范围内的刨花、麻絮及其他可燃材料必须清除干净。

 

(3)在高处作业的电焊工必须配用完好的焊钳、附带全套备用镜片的盔式面罩、锋利的錾子和手锤,不得用盾式面罩代替盔式面罩。

焊接电缆要紧绑在固定处,严禁绕在身上或搭在背上工作。

 

(4)焊接用的工作平台,应保证焊工能灵活方便地焊接各种空间位置的焊缝。

安装焊接设备时,其安装地点应使焊接设备发挥作用的半径越大越好。

使用灵活的电焊机在高处进行焊条电弧焊时,必须采用外套胶皮管的电源线;活动式电焊机要放置平稳,并有完好的接地装置。

 

(5)在高处焊接作业时,不得使用高频引弧器,以防万一触电、失足坠落。

高处作业时应有监护人,密切注意焊工安全动态,电源开关应设在监护人近旁,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切断电源。

高处作业的焊工,当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时,一定要戴安全帽。

 

(6)遇到雨、雾、阴冷天气和干冷时,应遵照特种规范进行焊接工作。

电焊工工作地点应加以防护,免受不良天气影响。

 

(7)电焊工除掌握一般操作安全技术外,高处作业的焊工一定要经过专门的身体检查,通过有关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则考试才能上岗。

 

六、焊接作业的防火、防爆措施 

1、为防止火灾和爆炸类事故的发生,在作业前应仔细检查作业场所,在企业的禁火区内严禁动火焊接。

  

2、作业场所周围10m的范围内不得存在有易燃易爆物品。

3、在进行气焊或气割作业时,要仔细检查瓶阀、减压阀和胶管,不能有漏气现象,拧装和拆取阀门都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4、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注意如电流过大而导线包皮破损会产生大量热量,或者接头处接触不良均易引起火灾。

因此作业前应仔细检查,对不良设备予以更换。

  

5、应该注意在焊接和切割管道、设备时,热传导能导致另一端易燃易爆物品发生火灾爆炸,所以在作业前要仔细检查,对另一端的危险物品予以清除。

  

6、切割旧设备、废钢铁时,要注意清除其中夹杂的易燃易爆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类事故。

  

7、当工作地点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禁止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

  

(1)堆存大量如漆料、棉花、干草等易燃物品,而又无法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时;  

(2)焊接与切割可能形成易燃易爆蒸气或积聚爆炸性粉尘时; 

(3)新涂油漆而油漆尚未充分干燥的结构;  

(4)处于受压状态或者装载易燃易爆介质、有毒介质的容器、装置和管道。

  

8、在作业现场,要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要检查灭火器材的有效期限,保证灭火器材有效可用。

  

9、焊接、切割作业结束后,要仔细检查现场,消除遗留下的火种,避免后患。

 

七、焊接作业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所谓保护,就是要把人体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和有毒因素隔离开来,创造安全、卫生和舒适的劳动环境,以保证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即触电、火灾、爆炸、金属飞溅和机械伤害等;二是要预防职业病的危害,防尘、防毒、防射线和噪声等。

本文主要论述有害因素的防护措施。

1、通风防护措施

焊接切割过程中只要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就能保证焊工只会吸入微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通过人体的解毒作用,把毒害减到最小程度,从而避免发生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中毒现象。

通风技术措施是消除焊接粉尘和有毒气体、改善劳动条件的有力措施。

按通风范围,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由于全面通风费用高,且排烟不理想,因此除大型焊接车间外,多采用局部通风措施。

局部通风系统主要由吸尘罩(排烟罩)、风道、除尘或净化装置以及风机组成。

2、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是指对头、面、眼睛、耳、呼吸道、手、脚和身躯等的人身防护。

主要有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辐射、防放射性、防机械外伤等。

焊接作业除穿戴一般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眼镜和口罩)外,针对特殊作业场合,还可以佩带通风焊帽,防止烟尘危害。

对于剧毒场所紧急情况下的抢修焊接作业,可佩带隔绝式氧气呼吸器,防止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为保护焊工眼睛不受弧光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制防护镜片的面罩,并根据焊接电流的强度不同来选用不同型号的滤光镜片。

焊工应穿浅色或白色帆布工作服,并将袖口扎紧,领口扣好,皮肤不外露,以防止皮肤受到伤害。

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戴上护耳器,以减小噪声对人的危害程度。

3、改革工艺和改进焊接材料

(1)生产工艺的优化选择

不同的焊接工艺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有很大的区别。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选用成熟的隐弧焊代替明弧焊,可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2)焊接材料和设备的选择

在生产工艺确定的前提下,应选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

采用低锰、低氢、低尘焊条;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接切割时不用钍钨棒,改用放射性较低的铈钨或钇钨电极;氩弧焊引弧及稳弧措施,尽量采用脉冲装置,而不用高频振荡装置;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选用工艺参数可降低噪声。

(3)提高操作者技术水平

高水平的焊接工人在焊接过程中能够熟练、灵活地执行操作规章,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技术调整。

与非熟练工相比,发尘量减少20%以上,焊接速度快10%,且焊接质量好。

(4)努力采用和开发安全卫生性能好的焊接技术

提倡在焊接结构设计、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和焊接工艺等各个环节中,采用和开发安全卫生性能好的焊接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