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7153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16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7页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docx

七圩镇规划项目环境保护报告书正本

1、总论

1.1规划编制目的

调控规划区域的人类经济活动,减少污染,防止资源破坏,保护人类生存、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环境。

1.2规划依据

泰兴市七圩镇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以下列文件为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13)《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

(1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15)江苏省环境保护委员会:

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苏环委[1999]19号文,1999;

(16)《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17)泰兴市统计年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

(18)泰兴市环境保护局:

泰兴市环境保护“十五”规划,1999年;

(19)同济大学规划建筑研究院、泰兴市规划建筑设计室:

泰兴市七圩镇总体规划,2000年;

(20)《泰兴市七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8年。

1.3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1.3.1指导思想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根据七圩镇的生态环境特点、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探索通过保护资源、环境使之可持续利用,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促进小城镇在推动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健康地发展。

1.3.2规划原则

本规划遵照以下原则:

(1)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针对七圩镇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其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

(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以建制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5)充分发掘七圩镇自然生态景观特色,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塑造具有“滨江、水乡强烈个性的文化特色城镇”。

(6)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

注意环境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7)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根据时代发展的方向科学地研究,高起点、高标准,使规划方案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1.4规划范围和规划年限

1.4.1规划范围

依据《总体规划》规划范围,并根据具体规划内容分别确定规划范围如下:

规划区面积:

全镇域总面积46.22km2;

七圩镇区规划用地:

近期1.2km2,远期2.0km2;

①水环境:

包括全镇域,以七圩镇区为重点;

②大气环境:

全镇域46.22km2;中心镇区2.0km2;

③声环境:

以七圩镇区为主,兼顾全镇域;

④生态环境:

包括全镇域。

参见“图1-1”。

1.4.2规划年限

规划基准年:

2002年;

近期:

2003年~2005年;

中期:

2005年~2015年。

1.5规划的技术路线

七圩镇环境保护规划技术路线是:

根据七圩镇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收集自然、社会和环境资料,从污染源调查和环境质量的评价入手,分析研究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进行环境功能分区,确定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和污染物允许排放量,通过污染源排放负荷和环境质量预测,提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削减方案,制定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6规划重点

本规划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依据《七圩镇“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预测规划期内经济增长引起的“三废”发生量、排放量及其环境影响;

分析规划区环境容量,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以《七圩镇总体规划》为基础,分析经济发展对镇区环境质量的影响,并规划保护方案和建设项目;

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农村环境保护方案。

1.7规划文件结构

反映本次规划主要内容的文件分成文本文件和技术报告两部分,在对当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预测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研究后,完成《泰兴市七圩镇环境规划技术报告》。

2.规划区域背景情况

2.1自然条件

2.1.1地理位置

七圩镇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位于泰兴市西南隅,西濒长江,南界靖江市新桥镇,东、北与蒋华镇接壤,是泰兴市西部重要窗口,距泰兴市区25公里。

参见“图2-1规划区地理位置图”。

2.1.2地形地貌

本地区位于苏中平原南部,属冲积相、冲海相地层,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水网密布,地面标高在2.6-2.7米(废黄河基面标高)。

表层土壤为亚粘土,厚度约1-2米;第二层为淤积亚粘土,轻亚粘土,厚约2-3米;第三层为粉沙土,厚约15米。

2.1.3水系

本地区属长江水系,水资源丰富,河流纵横交错,水网密布,七圩镇濒临长江。

镇区水系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水系以人工河渠为主,另有部分天然洼地积水成条形或不规则水面,与人工河道沟通。

本长江段呈NNW—SSE走向,岸段顺直微凸。

本江段距入海口约200Km,距上游感潮界点大通水文站约360Km,河川迳流受潮汐影响,每日有2个高潮2个低潮,平均涨潮历时3小时50分,落潮历时8小时35分。

据大通水文站资料,长江多年平均流量29600m3/s,10年一遇最枯流量7419m3/s,历年最大流量92600m3/s,历年最小流量4620m3/s。

多年平均年内分配情况为:

7—9月为流量最大的月份,三个月的迳流占全年的40%,12—2月是流量最小的月分,三个月的迳流量占全年的10%。

靖泰界河是泰兴市与靖江市的分界线,该河东起泰兴市珊瑚乡,西至泰兴市七圩镇入江,全长44.6公里,河口宽35~70米,底宽5~44米,底高-0.5~-1.0米,是泰兴市南部地区重要的引排航河道。

焦土港横贯七圩镇北部,是镇域北侧集排航灌为一体的主干河渠,焦土港西起长江边,东至珊瑚镇接通增产港,焦土港河口宽40~55米,底宽5~15米,底高-0.5~-1.0米,全长36.23公里。

另外,境内另有底宽2~10米不等的连福港、芦槽港、四圩排河、五圩排河、念三排河、六圩港、九圩港、七圩排河、八圩排河等构成境内二级水系,与长江、七圩港、焦土港共同构成境内农田、水系系统的骨架。

表2-1内河河流特征调查表

河流名称

开挖年份

长度(km)

宽度(m)

底标高(m)

七圩港

1973

7.33

30-40

0-1.8

芦槽港

1986

8.52

10

0

连福港

1976

5

24

0.5

四圩排河

1980

1.3

8

0

五圩排河

1979

1.6

8

0

念三排河

1978

1.8

8

0

六圩港

1971

4.6

30-40

0

九圩港

1973

5.3

30-40

0

七圩排河

1977

3.6

8

0

八圩排河

1976

5.2

10

0

2.1.4气候

七圩镇处于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兼受西风带和副热带及热带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

总的气候特征是: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

常年平均气温14.9℃,年均降水量1030.6毫米,年均蒸发量1420.3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

全年盛行偏东风,风速约在2.2—3.9米/秒,年均风速3.1米/秒。

各气象要素均值见表2-2,各风向频率见表2-3。

表2-2气象要素均值

气象要素

均值

气象要素

均值

气温

14.9℃

平均风速

3.1米/秒

降水量

1030.6mm

最多风向

ESE

相对湿度

80%

平均雷暴日数

35.4天

表2-3各风向频率及平均风速

风向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频率(%)

4

8

6

8

6

11

8

8

4

风速(m/s)

3.5

3.9

3.4

3.8

3.7

4.1

4.0

4.0

2.9

风向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C

频率(%)

3

3

4

3

5

4

7

6

风速(m/s)

2.8

2.8

3.5

3.6

4.1

3.8

3.6

-

2.1.5土地

七圩镇现有土地总面积46.22km2(30813亩),其中耕地18655亩(其中旱田1386亩,水田17269亩),水域1200亩,另有少量的林地等,其余均为工矿企业、交通及镇建设用地,全镇土地垦植率为60.5%。

2.1.6土壤与植被

七圩镇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境内主要土壤类型为发育长江冲击母岩的沙土(底黑沙土、夹黑沙土等)、粘土及淤泥土等。

境内植被属于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由于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自然植被已残留无几。

现有林木基本全是农田林网和四旁种植的,主要品种有银杏、水杉、泡桐、刺槐、柳、桑等。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料作物和蔬菜等。

境内现有少量野生动物资源,野生动物有狗獾、刺猬、野兔、黄鼬、蝙蝠、蛇、鸟类、蝉、蟋蟀和地鳖虫等,药用野生植物有皂荚刺、半夏、石菖蒲、车前草、艾蒿等数十种。

另外,本地区属农业区,农户常年饲养家畜、家禽和水面养殖。

2.2社会经济概况

2.2.1概况

七圩镇地处长江北岸,是长江通道水陆交通便捷的现代化滨江集镇,泰常一级公路、七圩汽渡直接与苏南相连,总面积46.22km2(不包括长江水域),分设1个居民委员会、8个村民委员会、230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444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86人。

根据七圩镇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七圩镇区近期规划人口为1.2万人,中期规划1.8万人。

2.2.2人口

全镇现有人口2444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占15.9%。

根据资料分析,七圩镇总人口从1996年的26062人减少到2005年的24444人,平均年增长率-0.77%;

七圩镇人口自然增长率,1999年为-0.35‰,2000年为-0.325%,2001年为0.07%,2002年为-0.151%。

2.2.3产业结构与经济水平

表2-1列出1999~2002年七圩镇国内生产总值(以当年价计)和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及其占总产值比率。

表2-1七圩镇1999~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各行业产值及比重

(以当年价计,万元)

年份

总产值(万元)

其中

各产业占总产值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9

32892.7

4941

20646.7

7305

15.02

62.77

22.21

2000

38725.0

5254

23572.0

9899

13.57

60.87

25.56

2001

45446.8

6024

28258.8

11164

13.26

62.18

24.56

2002

53726

6604

34018

13104

12.29

63.32

24.39

由表2-1可见:

七圩镇第一产业占总产值比重在12-15%之间;第二产业占总产值比重较大,在60.8-63.3%;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重达到22-25%。

2002年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概况如下:

农业以牧业和种植业为主,分别占第一产业产值31.3%和27.3%:

在小农业中种植产业约占小农业总产值的60.6%。

表2-4列出2002年农业及其分行业总产值。

表2-42002年全镇农业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一览表

项目

合计

分行业

农业(其中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农业总产值

按90年不变价计

8090

3609(2248)

250

2184

2047

按现行价计

12420

5386(3725)

571

3720

2743

七圩镇工业结构为:

化工约占65-75%,玻璃制品约占15-20%,食品约占5%,另有5%为其它类项目。

据2002年统计手册,七圩镇工业主要经济指标:

工业总产值127999万元(现价),销售收入116021万元,利润总额6502万元。

第三产业主要行业是交通运输和商业服务,批发零售业未形成规模。

综上所述,七圩镇经济现状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第二产业在该镇占较重要的经济地位,工业产品以化工、化建为主,兼有其它品种;

(2)渔业和小农业是第一产业的主导行业,其中种植业占小农业的比重较大。

2.2.4交通与通讯

本地区水陆交通便捷,黄金水道长江依境而过,可直通上海、南京、武汉等地。

泰常公路横贯镇内,经七圩汽渡向南可与苏南各县市连通,向北可连接宁通高速公路,并通达省内外各地。

近年来,全镇通讯事业发展迅速,至2002年底,全镇住户电话装机6500门,通信电缆8000对,住户已通电话550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80%。

2.2.5文化、教育、体育、卫生

随着经济发展,七圩镇的文化、教育、体育和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现有文化馆、体育场、图书馆、电视录像室等文体设施,七圩镇共有各类学校所,其中中小学8所,有中心医院1所,设施较完善。

2.2.6其它基础设施

目前,七圩镇生活用水由七圩水厂统一供应,其设计规模为5000m3/d,取水水源为长江,设计取水能力为1万m3/d,其供水水质合格率为100%,目前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

镇区排水已部分实现雨污分流,部分就近排入水体。

垃圾处置:

镇区垃圾主要由环卫部门负责清运,并外送填埋废沟;各村垃圾多由农民自行处置。

供电系统:

镇区电力由镇35KV变电所供应。

目前正施工110KV变电所,在2004年6月可投入运行。

农村生活用能,秸秆约占40%,液化汽约占55%,另有煤、太阳能等其它种类能源作为辅助能源。

其中镇区液化气普及率为80%。

2.3规划区相关建设规划要点

2.3.1“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七圩镇《“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2005年全镇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三产结构比例为9∶66∶25,农业总产值1.031亿元,其中多种经营占农业产值的75%;工业产值22.5亿元,实现利润140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625万美元。

同时确定的社会发展目标为:

完成基础建设投资29.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80元/年,人口数量基本保持在现状水平,本科以上的中高科技人才达到500人。

《“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点如下:

经济发展稳定增长。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和壮大农业科技示范园,构建特色农业,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和壮大虹桥工业园,培植1-2个“春兰式”工业企业,加快三产项目发展,实施沿江、沿街、沿路开发,培植三产开发带,加快沿江开发,力争“三年总量翻番,率先全面小康”。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加快集镇新区建设,完善老区,建设新区,初步建成新型滨江城镇;加快通达工程建设,建设遗留的交通环境。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江滩生态林带、道路绿化风光带,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创建环境优美乡镇。

精神文明稳定提高,积极推进文明户、文明村(单位)、文明镇创建,巩固提高创建成果,积极推进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建设,创建文化先进乡镇,积极推进公民道德教育和现代农民教育,着力建设一流的招商引资环境。

2.3.2总体规划

《泰兴市七圩镇总体规划》要点如下:

城镇性质:

将七圩镇发展成为泰兴市西南部中心城镇,具有滨江特色的现代化工贸城镇,成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群中重要而富有特色的构成部分;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促进城乡融合。

村镇体系职能结构为:

七圩村(镇区)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殿村、八圩村等作为中心村,其他为一般村。

规划近期至2005年GDP达到15亿元,年平均递增12%,2020年达到30亿元,年平均递增8.1%。

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1%以下,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城镇环境质量满足国家标准。

镇区近期规划用地1.2km2,规划镇区常住人口1.2万人,近期规划用地2.0km2,规划镇区常住人口1.8万人。

用地形态结构为:

依托老镇区,四面发展,其主导发展方向为南侧。

其总体布局为:

采用紧凑的团状结构形态,使行政、商业、文化中心区-居住区-工业区等三大块布局合理。

其中工业用地用地5ha,集中在镇区西北角,依托老镇区适当发展,新建工业项目一律进入虹桥工业园区,其他地区不再规划工业用地;居住区规划设置镇东、镇西、镇北、镇南四块,总面积91ha,通过结合主次干道与自然河流的分隔形成若干居民小区,围绕镇中心布局。

规划到2020年镇区公共设施用地达到18ha,人均用地面积达到9m2。

规划环保目标:

限期治理现有空气污染源,建立城镇烟尘分级控制区体制,控制区面积覆盖率近期达到80%,远期达到100%,在控制区内严格限制新的污染企业的建设,原有污染企业逐步搬迁,在城镇功能分区上将环境空气污染较为集中的工业区布局在城镇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建设城镇污水排放统一体制,普及污水管网,并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措施,综合整治城镇生活污水,废水处理率达到100%。

同时推行节水措施,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主要水体功能除长江执行

类水质外,其余各内河执行

类水质标准;

镇区声环境质量执行标准:

生活区昼间不大于60dB(A),夜间不大于50dB(A);工业昼间不大于65dB(A),夜间不大于55dB(A);交通干线昼间不大于70dB(A),夜间不大于55dB(A)。

镇区规划建设垃圾收集系统。

2.3.3工业园区规划

目前七圩镇虹桥工业园挂靠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名称为“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虹桥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西临长江,南接靖江,北至镇区,东以人民路为界。

占地约3.5km2,到目前为止,进区企业24家,主要以机械、电子期间、仪器仪表为三大产业为主导。

园区规划环保目标为:

环境空气质量不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生产废水处理率100%,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要求;固体废物集中回收,综合处置;工业集中区噪声分别控制在65/55dB(A)(昼/夜);绿化覆盖率30%以上。

2.3.4现有规划存在的环境问题

根据对现场调研情况,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上述规划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垃圾填埋场位置

镇区目前没有垃圾填埋场,《总体规划》中也没有确定拟建垃圾填埋场位置。

公共绿地面积

《总体规划》近期规划公共绿地面积:

远期为18ha,占镇区规划面积的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远期为9m2/人,但近期仍未明确建设方案,远期公共绿地面积仍偏低。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主要污染源分布及“三废”排放

3.1.1主要污染源分布

全镇现有工业污染源主要分布在七圩镇区,“图3-1”列出了七圩镇废水、废气和噪声主要污染源分布现状。

其工业企业名单如下:

表3-1全镇主要工业企业名录

企业

产品产量

投资额

(万元人民币)

占地面积

(米2)

现有企业

江苏中丹集团

氨基苯醚(四醚)7500吨/年

12725

35000

还原靛蓝6000吨/年

低硫硫化黑2000吨/年

江苏东泰集团

玻璃制品4.31万吨/年

2500

20000

多硼硅玻璃管2400吨/年

泰兴市医药化工厂

1,4-二氧六环300吨/年

1,3-二氧五环20吨/年

苯乙基酯100吨/年

苯基丙二酸二乙酯10吨/年

苯乙酸乙酯50吨/年

正丁基丙二酸二乙酯20吨/年

氨基丙二酸二乙酯0.5吨/年

苯甲酰苯巴比妥0.5吨/年

苯巴比妥(钠)2.5吨/年

甲基苯巴比妥0.5吨/年

甲(乙)醇钠1600吨/年

氨基酸系列18吨/年

420

26000

泰兴市嘉丰化工有限公司

红玉酯化液

540

16700

对氨基偶氮苯盐酸盐

森源活性炭有限公司

活性炭加工500吨/年

15

5400

泰兴市科佳新型塑料厂

可降解塑料3000吨/年

150

5000

泰兴市液化气钢瓶检测站

液化气钢瓶5万只/年

50

3000

泰兴市工业钢瓶检测站

工业钢瓶1000只/年

40

3000

在建项目

江苏中丹制药有限公司

年产3.9吨风油精、

9吨红花油、10吨尿素软膏项目

400

128730

3.1.2废水污染源产生及排放情况

(1)工业废水

该区内工业废水排放源主要有江苏中丹集团、江苏东太实业集团等,废水总量为310.25万吨/年,污染物排放量CODcr为303.67吨/年,SS为505.13吨/年,石油类为7.828吨/年,硝基苯类为4.86吨/年,苯胺类为2.35吨/年。

江苏中丹集团是本评价区主要废水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占全区总量的86%左右。

表3-2评价区主要废水污染源

污染源

废水量

(万吨/年)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等标污染负荷

等标污染负荷比

COD

SS

挥酚

石油类

硝基苯

苯胺

江苏中丹集团

270

270

469.29

1.242

4.86

2.35

213.89

0.86

江苏东太实业集团

40.1

33.52

35.73

0.16

7.82

35.71

0.14

泰兴市医药化工厂

0.15

0.15

0.11

0.002

0.008

0.23

0.00

合计

310.25

303.67

505.13

1.404

7.828

4.86

2.35

249.83

1.00

(2)餐饮服务业废水

据估计,2002年七圩镇餐饮服务行业产值约占第三产业产值的15%左右,废水排污系数以100m3/万元计,CODcr排放系数40kg/万元计,由此推算出该行业的废水排放量约为19.66万t/a,CODcr排放量约为78.62t/a。

以70%的餐饮业集中在七圩镇区计,镇区餐饮业废水排放量约为13.76万t/a,CODcr排放量约为55.03t/a。

七圩镇区餐饮业废水进入下水道或就近排入水体。

(3)农田及其他地面排水

参照类比的方式,估算全镇2002年农田及其他地面排水COD的总量,列于表3-3。

各类地面排水均自然流入地表水体。

表3-32002年农田及其他地面排水COD总量汇总表

项目

排放系数(kg/a.ha)

面积(ha)

发生(排放)量(t/a)

水田

195

1151

224.45

旱田

144

92.4

13.31

其他地面排水

20.5

730.5

14.98

合计

252.73

(4)畜禽粪便中CODcr发生量及进入水体的总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