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7935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docx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质量评估专题质量评估四doc

专题质量评估(四)

专题5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所谓“地沟油”是从一些饭店、酒店的下水道里捞出来的残油剩渣、饭店的“泔水油”以及垃圾猪肉加工成“食用油”。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还含有较多微量元素

B.“地沟油”外观与普遍食用油一样,经过处理的“地沟油”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C.纯净的“地沟油”可消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D.地沟油可生产生物柴油

【解析】选D。

经过处理后的“地沟油”外观与普遍食用油一样,但“地沟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但有一定的毒性,纯净的“地沟油”也不能消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经测定,某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H2O,它可能是 (  )

①葡萄糖 ②乙醇 ③乙酸 ④丙醛 ⑤石炭酸

⑥甲酸甲酯

A.①②③④B.②③⑥

C.①③⑥D.③④⑤

【解析】选C。

这六种物质的分子式依次为C6H12O6、C2H6O、C2H4O2、C3H6O、C6H6O、C2H4O2。

3.(2014·杭州高二检测)将淀粉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半透膜)中,扎好,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加热)、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分别为 (  )

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

C.无现象、显黑色、显黄色

D.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

【解析】选C。

在淀粉酶作用下,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长时间渗析,袋内既无淀粉又无葡萄糖,只有淀粉酶。

故加碘水无现象;加新制Cu(OH)2加热,虽无葡萄糖,不能生成红色Cu2O,但Cu(OH)2受热易分解,可生成黑色CuO;淀粉酶为蛋白质,加入浓硝酸并加热有颜色反应,呈黄色。

4.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油和脂肪B.蔗糖和麦芽糖

C.丙醇和丙三醇D.蛋白质和甘氨酸

【解析】选B。

A项,油和脂肪均为混合物;C项,丙醇是一元醇,丙三醇是三元醇,二者分子式不同;D项,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甘氨酸是小分子。

5.下列有机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可用银镜反应区分的是 (  )

A.丙酸和乙酸甲酯B.蔗糖和麦芽糖

C.麦芽糖和纤维素D.苯甲酸和苯甲醛

【解析】选B。

四个选项中只有A、B项属于同分异构体,A项不能用银镜反应区分;B项中麦芽糖可发生银镜反应,蔗糖无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互动探究】

(1)B项中的两种物质的水解产物是否相同?

提示:

不同。

蔗糖水解产生等量的果糖和葡萄糖,麦芽糖水解只产生葡萄糖。

(2)C项中的两种物质是否都有同分异构体?

提示:

不是。

麦芽糖和蔗糖是同分异构体,但纤维素因分子中的n值不确定,故没有同分异构体。

6.(2014·黄石高二检测)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使人发胖

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D.纤维素可以通过酯化反应制造硝化纤维,说明纤维素中含有羧基

【解析】选A。

B项,过多食用淀粉使人体贮存能量而发胖;C项,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然后再水解为葡萄糖;D项,纤维素中含有羟基,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硝化纤维,D项错误。

7.(2014·孝感高二检测)针对下列三种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1mol阿司匹林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B.青霉氨基酸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C.麻黄碱属于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D.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选C。

1mol阿司匹林中羧基消耗1molNaOH,酯基消耗2molNaOH,A正确;青霉氨基酸具有两性,B正确;麻黄碱不属于烃,C错误;三种有机物均含有羧基或羟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而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正确。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一定是羧酸

②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都是丙三醇

③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α-氨基酸

④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A.只有③B.②③C.①③D.①④

【解析】选B。

有些无机酸也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例如硝酸也可以发生酯化;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可得到甘油即丙三醇;天然蛋白质都是由α-氨基酸组成的;油脂相对分子质量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9.已知苏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

有关苏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苏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B.苏糖属于单糖

C.苏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苏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D。

苏糖含有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它是单糖,不能再水解;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苏糖的分子式与葡萄糖不同,所以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10.为了提纯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己烷(己烯)

溴水

分液

B

淀粉溶液(NaCl)

渗析

C

CH3CH2OH

(CH3COOH)

CaO

蒸馏

D

肥皂(甘油)

NaCl

过滤

【解析】选A。

除去己烷中的己烯,应用溴水洗气,A错;除去淀粉中的NaCl,利用淀粉分子较大的特点可用水渗析除去NaCl,B正确;除去乙醇中的乙酸,加入CaO和乙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乙酸钙,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的乙醇,C正确;除去肥皂中的甘油可用盐析的方法,过滤提纯,D正确。

【方法规律】有机物检验与鉴别的常用方法

(1)检查有机物的溶解性:

通常是加水检查,观察其是否溶于水。

例如,可用此法鉴别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等。

(2)检查液态有机物的密度:

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是小还是大。

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1-氯丁烷。

(3)检查有机物的燃烧情况:

例如,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机物可燃,四氯化碳和多数无机物不可燃);燃烧时黑烟的多少(可区分乙烷、乙烯和乙炔,己烷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燃烧时的气味(如识别聚氯乙烯和蛋白质等)。

(4)检验有机官能团的特征反应:

如含碳碳双键或叁键的有机物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醛基的有机物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蛋白质遇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

11.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关于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过程正确的有 (  )

①蛋白质的变性 ②蛋白质的盐析

③胶体聚沉 ④盐类水解

⑤焰色反应 ⑥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D.②③⑤⑥

【解析】选B。

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蛋白质变性,①正确;属于电解质,可以使胶体聚沉,③正确;高铁酸钾被还原后生成的三价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净水,④⑥正确。

【变式训练】下列实验事实可以用同一反应原理解释的是 (  )

A.活性炭、氯气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苯、乙醇、纤维素都能与浓硝酸反应

C.福尔马林、葡萄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D.饱和(NH4)2SO4、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出现白色沉淀

【解析】选C。

活性炭由于吸附作用而使品红溶液褪色,Cl2由于HClO的强氧化性而使品红溶液褪色;苯与浓硝酸发生的是硝化反应,而乙醇、纤维素与浓硝酸发生的是酯化反应;饱和(NH4)2SO4加入蛋白质溶液中发生盐析产生白色沉淀,CuSO4使蛋白质变性产生白色沉淀,故选C。

12.(2014·吉林高二检测)“对氨基苯甲酸丁酯”是防晒霜中能吸收紫外线的防晒剂。

下列关于“对氨基苯甲酸丁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有机物分类看,它可属于“氨基酸类”“酯类”“芳香烃类”

B.它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苛性钠溶液反应

C.甲酸丁酯基(—COOC4H9)有3种不同结构

D.它的分子式为C11H15NO2

【解析】选D。

本题要根据所给有机物的名称判断出其结构简式:

,然后根据结构简式进行解答。

由结构简式可知,属于酯类,不属于烃类,A不正确;结构中含有氨基、酯基,应能与盐酸、NaOH反应,B不正确;丁基有四种排列方式,只要结构中含有丁基,至少应有四种同分异构体,C不正确。

13.(2014·浙江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解析】选C。

乳酸薄荷醇酯中含有羟基,还能发生取代和酯化反应,A错误;乙醛充分加氢后生成乙醇,丙烯醛充分加氢后生成丙醇,两者是同系物,B错误;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C正确;D中两种物质分别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两者是同分异构体,且都含有3种氢原子,个数比都是3∶2∶3,但在1H—NMR中的位置不同,可以用1H—NMR来鉴别,D错误。

14.(2014·广州高二检测)缬氨霉素(valinomycin)是一种脂溶性的抗生素,是由12个分子组成的环状化合物,它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缬氨霉素是一种蛋白质

B.缬氨霉素完全水解可得到4种氨基酸

C.缬氨霉素完全水解后的产物中有两种产物互为同系物

D.缬氨霉素完全水解,其中一种产物与甘油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C。

由图可看出该物质的单体是

(a)

(b)

(c)

3种,不都为氨基酸,A、B项不正确;(b)和(c)互为同系物,C正确;甘油的化学式为C3H8O3与上述(a)、(b)、(c)的分子式均不同,D项不正确。

15.(2014·绵阳高二检测)氨基酸在溶液中按两种方式电离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增大溶液的pH,

浓度减小

B.减小溶液的pH,

浓度减小

C.如溶液的pH适当,两种氨基酸离子的浓度可能相同

D.pH改变,对电离方式无影响

【解析】选C。

增大溶液的pH,即增大OH-的浓度,H+被中和,所以

浓度减小,

浓度增大。

减小溶液的pH,即增大H+的浓度,OH-被中和,

浓度增大,

浓度减小。

因此改变pH,对电离方式有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6.(12分)某厂利用一种天然产物进行发酵,发现发酵液中含有U、V、W、X等多种化合物。

已知:

①U和W均可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金属银,而且U是一种单糖;②V是单官能团化合物,其碳原子数和X相同。

V在浓硫酸作用下经加热得到Y,Y可以使溴水褪色;③V经缓慢氧化可生成W;④V和X在少量浓硫酸作用下经加热可以得到Z;⑤X的组成为C:

40%;H:

6.7%;O:

53.3%。

X含有一个羧基,450mgX与25mL0.20mol·L-1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

X也可以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根据上述条件:

(1)写出符合U的一种可能的单糖的结构简式:

 ,

其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X的分子式是         ;其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

(3)V、W、Y、Z可能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V:

           ;W:

 ;

Y:

           ;Z:

 。

【解析】因U、V、W、X等均为天然产物发酵所得,结合信息①可初步断定U为葡萄糖(或其他还原性单糖),由信息②③④可知V为醇,W为醛,由信息⑤可得X的分子式为C3H6O3,应为羟基羧酸,其结构简式可能为

从而可知V为丙醇,因其能被氧化为醛,故其应为正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所以W为丙醛,结构简式为CH3CH2CHO。

答案:

(1)CH2OH(CHOH)4CHO

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H2O+3NH3

(2)C3H6O3 

(3)CH3CH2CH2OH CH3CH2CHO

CH2=CHCH3 

(或

【变式训练】二糖、多糖可以在稀酸的催化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的“纤维素水解实验”步骤:

①将一小团棉花放在试管中,加入3~5滴90%的硫酸,并且用玻璃棒小心地把棉花捣成糊状;②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微加热,使之成为亮棕色;③在亮棕色溶液中加入2mL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

可是该同学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2)试分析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

 。

(3)请补写正确的实验操作:

 。

(4)在该同学的实验步骤②后的亮棕色溶液中直接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这种操作能否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预期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

【解析】多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葡萄糖,检验葡萄糖可以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但是在加入相应的检测试剂前,应先加入碱中和相应的酸,否则得不到相应的实验现象。

答案:

(1)

+nH2O

(2)水解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中和多余的酸,溶液中的酸会将氢氧化铜溶解

(3)在该同学的实验步骤②、③之间加一步操作:

在亮棕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4)可以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预期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红色沉淀

17.(12分)(2014·保定高二检测)已知氨基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且已知:

D、E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2和144,可发生如下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B、D的结构简式:

B          ,D 。

(2)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氨基酸能发生缩聚反应,脱去一个水分子,—COOH脱去—OH,—NH2脱去—H,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蛋白质。

由此可推知,两个丙氨酸分子间脱去两个水分子可生成B:

由题目中所给信息可总结出:

在HNO2作用下,氨基酸中的—NH2可转变成—OH,可得C:

由于C中含有—COOH和—OH,所以分子间可以脱水,脱去一个水分子可得D:

,脱去两个水分子可得E:

答案:

(1)

(2)

(3)

18.(16分)Ⅰ.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在一定条件下,1molA最多能与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2)在A的结构简式中,虚线框内的结构名称为 。

(3)有机物A在稀硫酸中受热分解成B和C,其中C具有酸性,则有机物C的结构简式为    。

(4)有机物C和下列哪种物质反应可以得到分子式为C7H5O3Na的盐    。

A.NaOHB.Na2SO4C.NaHCO3D.NaCl

Ⅱ.某直链α-氨基酸的1个分子中只有1个氮原子,此氨基酸0.159g溶于水后用0.107mol·L-1KOH的溶液滴定,用去20.25mL才完全中和,若取2.94g此氨基酸用酸处理,然后将其与碱共热使其中全部的氮转化为NH3(设其体积为标况下)448mL。

(1)求该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推断化学式。

(3)写出其结构简式。

【解析】Ⅰ.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和1个

,与H2发生加成反应,1molA最多需要H2:

2×3mol+1mol=7mol,注意分子中含有的

可看作来自—COOH,与—COOH性质相似,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称为肽键。

A在稀硫酸中水解,

沿虚线断裂分别加—H和—OH得到—NH2(显碱性)和

—COOH(显酸性),所以C的结构简式为

要得到分子式为C7H5O3Na的盐,可用有机物C与NaHCO3反应,因NaHCO3只与羧基反应而不与酚羟基反应,而NaOH与羧基和酚羟基均反应,Na2SO4和NaCl都不反应。

Ⅱ.

(1)该氨基酸分子只有1个氮原子,则与碱共热只能产生1分子NH3。

2.94g氨基酸产生的NH3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因此氨基酸的摩尔质量为

=147g·mol-1。

(2)0.159g该氨基酸的物质的量为0.00108mol,所用KOH的物质的量为

0.107mol·L-1×20.25×10-3L=0.00217mol,因此该氨基酸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

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7,2个羧基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5×2=90,1个氨基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还剩余41,因此分子中还有3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故分子式为C5H9NO4。

(3)根据碳原子的四价原则及2个羧基、1个氨基,且该氨基酸为直链α-氨基酸,可写出该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答案:

Ⅰ.

(1)7 

(2)肽键

(3)

 (4)C

Ⅱ.

(1)147 

(2)C5H9NO4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