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7999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docx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891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

 

合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化工实验教研室编

2007.8.

 

实验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心泵结构与特性,学会离心泵的操作;

2.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轴功率N及效率η与泵的流量V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外部表现形式。

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数学方法计算这一特性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

1.扬程H的测定与计算

在泵进、出口取截面列柏努利方程:

式中:

p1,p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压强N/m2ρ——流体密度kg/m3

u1,u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量m/sg——重力加速度m/s2

当泵进、出口管径一样,且压力表和真空表安装在同一高度,上式简化为:

由上式可知:

只要直接读出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数值,就可以计算出泵的扬程。

2.轴功率N的测量与计算

轴的功率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泵的轴功率,W

w—电机输出功率,W

由上式可知:

测定泵的轴功率,只需测定电机的输出功率,乘上功率转换中的倍率即可。

3.效率η的计算

泵的效率η是泵的有效功率Ne与轴功率N的比值。

有效功率Ne是单位时间内流体自泵得到的功,轴功率N是单位时间内泵从电机得到的功,两者差异反映了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的大小。

泵的有效功率Ne可用下式计算:

Ne=HVρg

η=Ne/N=HVρg/N

4.速改变时的换算

泵的特性曲线是在指定转速下的数据,就是说在某一特性曲线上的一切实验点,其转速都是相同的。

但是,实际上感应电动机在转矩改变时,其转速会有变化,这样随着流量的变化,多个实验点的转速将有所差异,因此在绘制特性曲线之前,须将实测数据换算为平均转速下的数据。

换算关系如下:

流量

扬程

轴功率

N效率

离心泵功率转换系数=0.89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离心泵性能特性曲线测定系统装置工艺控制流程图如图2-1:

图2-1离心泵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3.仪表控制柜面板如图2-2所示:

 

图2-2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仪表面板

1、空气开关2、3、4电源指示灯5、流量控制仪6、6路巡检仪(单位m3/h):

第一通道测量离心泵进口压力(单位:

kpa),第二通道测量离心泵出口压力(单位:

kpa),第三通道测量离心泵转速(单位:

r/min)第四通道测量流体阻力压差(单位:

pa)第五通道测量流体温度(单位:

摄氏度),第六通道没用,7、功率表(单位:

KW)8、仪表电源指示灯、9、仪表电源开关,10、变频器电源指示灯,11、变频器电源开关,12、离心泵电源指示灯、13、离心泵直接或变频器运行转换开关,14、离心泵启动按钮,15、离心泵停止按钮。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灌泵

储水箱中出水到适当位置(大概三分之二处)关闭阀1、阀2、阀3、阀4、阀5、打开离心泵出口排气阀和进口灌水阀,用水杯从灌水阀灌水,气体从排汽阀排出,直到排水阀有水排出并且没有气泡灌水完毕,关闭排气阀和灌水阀。

2.启动水泵

打开控制柜上1空气开关,打开9仪表电源开关,仪表指示灯10亮,仪表上电,显示被测数据。

把转换开关转到直接位置,指示灯12亮,按一下离心泵启动按钮,离心泵运转,启动按钮指示灯亮,水泵启动完毕。

3.打开离心泵监控软件,输入班级、姓名、学号等信息,进入离心泵监控界面,打开阀1到最大,每隔2m3/h采集一组数据(等数据稳定之后再采集),从最大流量做到0。

4.数据采集完毕后,按离心泵停止按钮,泵停止。

5、打开数据处理软件,打开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数据处理结果,绘出离心泵特性曲线。

实验完毕

注意事项:

1、一般每次实验前,均需对泵进行灌泵操作,以防止离心泵气缚。

同时注意定期对泵进行保养,防止叶轮被固体颗粒损坏。

2、泵运转过程中,勿触碰泵主轴部分,因其高速转动,可能会缠绕并伤害身体接触部位。

实验数据记录

离心泵原始数据

水温:

No.

流量L/s

真空表读数MPa

压力表读数MPa

功率表读数w

五、实验报告

1.在同一张坐标纸上描绘一定转速下的H~V、N~V、η~V曲线

2.分析实验结果,判断泵较为适宜的工作范围。

六、思考题

1.试从所测实验数据分析,离心泵在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2.启动离心泵之前为什么要引水灌泵?

如果灌泵后依然启动不起来,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用泵的出口阀门调节流量?

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

十分还有其他方法调节流量?

4.泵启动后,出口阀如果打不开,压力表读数是否会逐渐上升?

为什么?

5.正常工作的离心泵,在其进口管路上安装阀门是否合理?

为什么?

6.试分析,用清水泵输送密度为1200Kg/m3的盐水(忽略密度的影响),在相同流量下你认为泵的压力是否变化?

轴功率是否变化?

 

实验七筛板式精馏塔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筛板精溜塔和附属设备的基本结构。

2.掌握精溜过程的基本操作方法。

3.测定塔顶、塔底及塔板上的液相组成,据此求取全回流工况下的理论塔板数全塔效

率和单板效率。

4.调节精溜塔的进、出料量和塔釜加热功率,使精溜塔稳定达到所需回流比下的部分

回流工况。

5.测定塔顶、塔底液相组成,据此求取回流比下的理论塔板数和全塔效率。

6.调节精流塔使其稳定操作于不同的回流比工况,求取相应的全塔效率。

7.分析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回流比对精流塔分离效率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

在板式精流塔的精溜过程中,每一层塔板的汽、液相间进行着热、质传递,。

通常用塔的塔板效率表示塔板上传质的完善程度。

最常用的有单板效率和全塔效率。

单板效率直接反映单独一层塔板上传质的优劣,常用于塔板研究中,而全塔效率是反映整个塔的平均传质效果,常用于板式塔的设计中。

1.全回流操作时的单板效率和全塔效率。

1.1单板效率

单板效率指气相(或液相)经过实际塔板的组成变化值与经过理论板所达到的组成变化值之比,单板效率统称由实验测的。

汽相单板效率:

Emv=(yn-yn+1)/(yn’-yn+1)

液相单板效率:

Eml=(xn-1-xn)/(xn-1-xn’)

式中:

yn,yn+1---------离开第块塔板的蒸汽组成,摩尔分数

xn-1,xn------离开第块塔板的液体组成,摩尔分数

y*n--------与成平衡的气相组成,摩尔分数x

xn*------与T成平衡的液相组成,摩尔分数

考虑到全回流操作时的操作线方程:

则5-1式可以写成:

Emv=(xn-1-xn)/(yn*-xn)

1.2全塔效率

ET=(NT-1)/NP×100%

式中:

NT----一定分离任务所需要的理论塔板数,包括蒸馏釜

NP-----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要的实际塔板数,本装置NP=8

在精流塔中全回流操作时,操作曲线在图上为对角线,根据塔底的组成在操作线和平衡线见作梯级,即可得到理论塔板数。

2、部分回流操作是全塔效率的测定

2.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n+1=Rxn/(R+1)+XD/(R+1)

2.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ym+1=L’xm/(L’-W)-Wxw/(L’-W)

2.3线方程

y=qx/(q-1)-XF/(q-1)

2.4回流比R的确定

R=L/D

2.5理论塔板数

根据以上计算得到的精馏段操作向方程和q线方程,以及取样得到的馏出液组成Xd,塔釜组成XW和进料液组成XF,在y--x图上用图解法即可得到理论塔板数NT。

2.6全塔效率

ET`=(NT-1)/NP×100%

3、精馏过程稳定连续操作条件

3.1物料衡算:

F=W+D

(1)总物料不平衡时,进料量大于出料量,回引起淹塔,相反会引起干塔,最终会导致破坏精馏塔的正常操作.

(2)各物料的平衡:

FXF=WXW+DXD

当进料量F,进料组成XF以及产品的分离要求XW,XD一定的情况下,应严格保证馏出液D和釜液W的采出率.

3.2分离能力

3.3正常的汽、液负荷量

精馏塔操作时,应有正常的气、液负荷量,避免发生以下不正常的操作。

(1)液末夹带

(2)漏夜

(3)溢流液泛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

本塔为精馏筛板塔,全塔共有八块塔板,全塔高度为2.5米,塔身的尺寸结构为:

塔径φ57×3.5mm,塔板间距为80mm,溢流管截面积为80mm2,溢流堰高度为10mm,塔板间距为4mm,每块塔板上开有直径为1.5mm的小孔,正三角形排列,空间距为6mm.蒸馏釜尺寸为:

φ108×4×400mm.冷凝器为溢蛇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为0.06m2,管外走蒸汽,管内走冷却水,原料液槽为一#300×3×350mm不锈钢容器,顶部有放空管及与泵相连得入口管,下部有向塔供料得出口管.本实验采用的旋涡式水泵,型号为20W—20,流量为0.72m3/h,扬程为

精馏装置流程示意图

四、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本实验装置的设备结构,流程和测量仪表,了解各部件的作用和仪表的使用方法。

预见配制15%乙醇-丙醇于料液槽内,启动旋涡泵,将料液打入高位槽。

启动总电源开关,启动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观察塔釜、塔身、塔顶温度及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况,发现塔顶温度开始上升时,打开塔顶冷凝装置。

测定全回流条件下的单板效率及塔板效率:

在一定回流量下,全回流一段时间,待该塔操作参数稳定后,即可杂塔顶、塔釜及塔板山个取样,用阿贝折光仪进行分析。

测定部分回流条件下的全塔板效率。

建议进料量维持在3L/h,回流比2-4。

实验完毕,停止加热,关闭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待无下降液时,关闭冷凝装置。

注意:

(1)塔釜液位应在250-300毫米之间,不要过低,以免加热时烧坏电加热器。

(2)做实验时,要开启塔顶防空阀,以保证精馏塔的常压操作。

(3)正常操作事塔板压降小于180mmH2O若操作时塔板压降过高,请及时增加冷却

水量,并对塔釜加热量进行调节。

五、报告要求

1、直角坐标纸上绘制X-Y图,用图解法求出理论塔板数。

2、求出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

六、思考题

1、试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及调节方法。

2、怎样的鼓泡状况才算正常,正常是塔内气液两相流动的特点是什么?

3、分析影响精馏塔操作稳定的因素有那些?

如何判断已达到稳定?

4、改变回流比对塔的操作有何影响?

5、影响全塔效率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6、精馏塔操作中,塔釜压力为什么是一个重要操作参数?

塔釜压力与哪些因数有关?

7、板式塔汽液两相的流动特点是什么?

8、操作中增加回流比的方法是什么?

能否采用减少塔顶出料量D的方法?

9、精馏塔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塔顶采出率太大而造成产品不合格,恢复正常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10、本实验中,进料状况为冷态进料,当进料量太大时,为什么会出现精馏段干板,甚至出现塔顶既没有回流又没有出料的现象?

应如何调节?

11、在部分回流操作时,你是如何根据全回流的数据,选择一个合适的回流比和进料口位置的?

如果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等于或者小于最小回流比,是否表示精馏操作无法进行?

12、如果增加本塔的塔板数,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是否可以得到纯乙醇?

为什么?

13、总板效率、单板效率、点效率有何不同?

若测定部分回流时的效率需要测定哪些组成?

14、为什么一般可以把塔釜当成一块理论板处理?

附录:

技术参数和指标

(一)乙醇-丙醇平衡数据(摩尔分率)

序号

1

2

3

4

5

6

T℃

97.16

93.85

92.66

91.60

88.32

86.25

X

0

0.126

0.188

0.210

0.358

0.461

Y

0

0.240

0.318

0.339

0.550

0.650

序号

7

8

9

10

11

T℃

84.98

84.13

83.06

80.59

78.38

X

0.546

0.600

0.663

0.844

1.0

Y

0.711

0.760

0.799

0.914

1.0

以上平衡数据摘自:

J.Gembling,U.OnkenVapor-LiquidEquilbriumDataCollection-OrganicHydroxy

Compounds:

Alcohol(p.336)

(二)乙醇-丙醇折光率与溶液浓度的关系(以乙醇的浓度为基准)

序号

1

2

3

4

5

6

X(w)

0

0.0373

0.0955

0.1520

0.2131

0.2770

X(w)

0

0.0481

0.1209

0.1892

0.2608

0.3329

25℃

1.3861

1.3852

1.3839

1.3829

1.3800

1.3780

40℃

1.3803

1.3798

1.3788

1.3771

1.3758

1.3740

 

序号

7

8

9

10

11

12

X(w)

0.3393

0.3881

0.4584

0.5212

0.5877

0.6530

X(w)

0.4008

0.4524

0.5243

0.5864

0.6499

0.7103

25℃

1.3769

1.3759

1.3745

1.3734

1.3719

1.3701

40℃

1.3729

1.3718

1.3697

1.3685

1.3671

1.3653

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X(w)

0.7210

0.7678

0.8339

0.9109

0.9591

1.0

X(w)

0.7630

0.8115

0.8673

0.9301

0.9683

1.0

25℃

1.3687

1.3672

1.3653

1.3639

1.3629

1.3608

40℃

1.3640

1.3631

1.3608

1.3598

1.3581

1.3571

折光率与质量分率间的关系可按下列回归式计算:

25℃W=56.60579-40.84584nd

40℃W=59.28144-42.76903nd

其中:

W为乙醇的质量分率:

nd为折光率读数。

(以上数据均由实验测得)

 

实验八填料精馏塔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连续精馏塔的基本结构及流程。

2.掌握连续精馏塔的操作方法。

3.学会填料精馏塔等板高度的测定方法。

4.确定部分回流时不同回流比对精馏塔效率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

等板高度(HETP)

等板高度(HETP)是指与一层理论塔板的传质作用相当的填料层高度。

它的大小取决于填料的类型、材质与尺寸,受系统物性、操作条件及塔设备尺寸的影响,一般由实验测定。

对于双组分物系,根据平衡关系,通过实验测得塔顶产品组成XD、料液组成XF、热状态q、残液组成XW、回流比R和填料层高度Z等有关参数,用图解法求得理论板数后,即可确定:

HETP=Z/NT。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本实验装置为填料精馏塔,其特征数据如下:

塔内径D内=68mm,塔内填料层总高度Z=1.6m(乱堆),进料位置距填料层顶面1.2m处,即精馏段填料层高为1.2m,提馏段填料层高0.4米。

填料为不锈钢高效θ环,其尺寸为Ф10×10mm。

塔釜液体加热采用电加热,塔顶冷凝器为盘管换热器。

供料采用微计量泵进料。

填料精馏塔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精馏塔实验装置流程图

1-可移动框架2-塔釜液位指示器3-塔釜排污阀4-电加热管5-塔釜温度传感器6-阀17-进料泵8-进料取样口9-阀210-进料转子流量计11-阀312-阀413-阀514-原料罐排污阀15-原料罐排空阀16-禁锢脚17-移动轮子18-冷凝器19-冷凝盘管20-塔顶排气管21-玻璃视盅22-进料阀门123-冷却水阀门24-进料口阀门225-填料塔节26-冷却水调节阀门27-28-29塔压降压力表30-塔顶出料温度传感器31-回流分配器电磁阀32-回流缓冲罐33-回流温度传感器34-回流转子流量计35-成品取样口36-成品罐排空阀37-阀638-阀739-成品罐40-成品罐排污阀41-原料罐

图2配料管路图

1-塔釜排污阀2-阀83-阀94-阀25-阀36-阀47-阀58原料罐排污阀9-阀1010-循环泵11-塔釜排空阀12-塔釜13-阀614-成品罐排空阀15-阀1116-阀717-成品罐18-成品罐排污阀19-原料罐排空阀20-原料罐

2.仪表控制面板

 

图3仪表控制板

1-回流比电源开关2-仪表电源开关3-指示灯4-塔釜温度控制仪5-空气开关组6-回流比控制仪表7-加热管电压表8-进料量手自动控制仪9-智能温度巡检仪10-温度手自动切换开关及调节旋钮11-加热管启动按钮12-加热管停止按钮13-循环泵电源开关14-进料泵电源开关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步骤:

1.配料

(1)把纯净水和酒精质量配置成质量浓度为16%~19%的溶液,关闭成品罐排污阀、阀5、阀2、阀1、打开成品罐排空阀和阀7,把配好的浓液从成品罐排空阀上的漏斗加至成品罐2/3以上。

(2)关闭阀9、塔釜排污阀和阀8,打开塔釜排空阀和阀2,让浓液从成品罐流入塔釜中,至塔釜2/3处,关闭阀2和塔釜排空阀。

(3)关闭原料罐排空阀、阀10、阀3和阀4打开原料罐排空阀和阀5让成品罐剩下中的溶液全部流到原料罐中,完成之后关闭阀5,关上原料罐排空阀剩很小一个缝。

2.加热

(1)打开阀6,关上阀11、阀7、进料阀1和进料阀2,成品罐的排空阀开一个很小的缝、。

(2)打开塔顶排气管的阀门,加热之前一定要检查。

(3)检查塔釜、成品罐和原料罐上的液位指示器上的阀门是否打开,没有打开的一定要打开,顺时针方向关闭,逆时针方向打开。

(4)检查冷却水流通是否正常。

(5)打开控制柜上的电源开关,把加热管手自动转换开关转到手动,把电加热罐手动调节旋钮轻轻按逆时针方向旋到底。

打开仪表电源,仪表电源指示灯亮,轻轻按一下电加热管启动按钮。

启动指示灯亮。

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旋转电加热管调节按钮,电压表的电压缓缓升起,把电压调到100V~150V之后开始加热。

3.全回流

(1)当加热到玻璃视盅中的塔板有蒸汽上升时,适当打开冷却水调节阀门。

(2)适当的调节加热电压,不要出现液泛现象。

(3)但塔板各层的温度,回流的流量都稳定之后,分别取塔顶样品、塔釜残液样品、原料样品送到色谱中化验,把数据输入到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中,就可计算出全回流下的全塔平均效率。

4.从各层塔板取出气相和液相样品,送到色谱仪中分析,可得出相应塔板的单板效率。

5.部分回流

(1)全回流稳定之后,打开回流分配器电源,打开阀3、进料口阀门2、阀6,打开进料泵电源,调节进料口2阀门和阀4来调节进料流量。

(2)回流分配仪表的分配比一般设为1:

4或1:

3。

(3)待部分回流稳定后,取塔顶样品、塔釜残液样品、原料样品送到塞谱中化验,把数据输入到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中,就可计算出部分回流下的全塔平均效率。

6.结束实验

(1)实验结束后,关上进料泵电源,回流比分配器电源,电加热罐电源。

(2)打开成品罐放空阀、原料罐上的放空阀、阀8、阀10和11阀,关上阀6和阀3,打开循环泵电源,把塔釜和原料罐的料达到成品罐中混合,打完之后关上成品罐和原料罐上的所有阀门,关上仪表电源和总电源,为下次重做实验做好实验。

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手动(电压为100V)给釜中缓缓升温,30min后再进行塔釜温度手自动控制,否则会因受热不均而导致玻璃视盅炸裂。

(2)塔顶放空阀一定要打开。

(3)料液一定要加到设定液位2/3处方可打开加热管电源,否则塔釜液位过低会使电加热丝露出干烧致坏。

(4)部分回流时,进料泵电源开启前务必打开进料阀,否则会损害进料泵。

五、实验报告

1.将塔顶、塔底温度和组成等原始数据列表。

2.按全回流和部分回流分别计算理论板数。

3.计算全塔效率、单板效率或等板高度。

4.分析并讨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六、思考题

1.测定全回流和部分回流总板效率(或等板高度)与单板效率时各需测几个参数?

取样位置在何处?

全回流时测得板式塔上第n、n-1层液相组成,如何求得xn*?

部分回流时,又如何求xn*?

2.在全回流时,测得板式塔上第n、n-1层液相组成后,能否求出第层塔板上的以气相组成变化表示的单板效率?

3.查取进料液的汽化潜热时定性温度取何值?

4.若测得单板效率超过100%,作何解释?

5.试分析实验结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