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8039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docx

国考相关易错词整理

2002年国考

1、如履薄冰:

像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中性词。

【注意点】只能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2、身当矢石:

形容亲自抵挡敌人进攻。

3、首当其冲:

本指处在首要位置。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中性成语。

4、祸从天降:

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灾祸。

侧重于意外。

5、无从下手:

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做某事)。

指某件事没有任何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没法着手去办。

6、无能为力:

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用于推辞。

7、难以胜任:

不足以承受或担任。

做谦辞用。

8、力不从心:

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中性成语。

用于谦辞。

2003年国考

1、举世瞩目:

全世界的人都关注着,形容影响很大。

中性成语

2、举足轻重:

只要脚稍微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用于指人的地位等。

3、点石成金:

点石成金旧谓仙道点铁石而成黄金,今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

也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也指对人稍作指导,就可以让他幡然醒悟。

4、明察秋毫: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明辨是非,有时指视力很好。

含褒义的意思

2007年国考

1、不谋而合:

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形容动作、想法一致。

区别不约而同,不谋而合强调的是策划和计划,而不约而同是指事件。

2、截然相反:

完全不同的意思。

3、如出一辙:

车轮碾轧的痕迹。

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

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用于言论和行动。

4、大相径庭:

形容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

】“大相径庭”和“天壤之别”都有“相差很远”的意思。

但“大相径庭”常含有“彼此矛盾”的意思;“天壤之别”仅强调差别极大。

5、巧夺天工: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

形容技艺非常精巧。

指人的技艺。

6、别出心裁:

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或思想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

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7、尽善尽美:

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含褒义)

8、任劳任怨:

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褒义词。

9、闻名遐迩:

形容名声很大,远近的人们都知道。

含褒义。

10、门庭冷落:

形容来的人很少,非常冷清。

多用于家庭、商业、服务场所。

1

1、鲜为人知:

鲜为人知:

很少有人知道。

12、人迹罕至:

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中性词,多指一个地方,与与穷乡僻壤的区别在于:

穷乡僻壤是指一个地方很穷,也很荒僻。

2008年国考

1、削足适履: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

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指人做事机械,不知变通。

2、扬汤止沸: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

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含贬义。

扬汤止沸和“饮鸩止渴”都有“只顾眼前”、“办法不彻底”的意思。

区别在于“扬扬止沸”比喻治标不治本,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饮鸩止渴”则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严重后果。

3、矫枉过正:

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中性成语。

4、舍本求末: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

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含贬义。

5、无所适从:

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贬义词.

6、一筹莫展: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含贬义。

7、举棋不定:

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

比喻做事犹豫不决。

含贬义。

8、优柔寡断:

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指人不果断,含贬义。

9、事在人为:

事情要靠人去做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可以给人以自信,树立信心。

用于劝诫人。

10、兼容并蓄:

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侧重于不同性质的东西。

同“兼收并蓄”。

11、入乡随俗: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含褒义。

12、顺其自然:

就是听之任之,不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纯粹只让其自身发展.另一个含义是遵循自然的规律展开行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植物界的规则,这也是事物发展的潜在规则。

这就不是指听之任之,而是主动去发现和利用规律。

13、一蹴而就: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含贬义,一挥而就:

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14、一帆风顺: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

比喻没有任何阻碍,事情很顺利。

含褒义。

15、平步青云:

指人一下子轻易登上很高的官位。

用于祝辞。

16、唾手可得:

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

比喻极容易得到。

含褒义。

17、记忆犹新:

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

指对过去的事记得清。

18、恍如昨日:

形容时间过的真快,沧桑已变化,却感觉就像在昨天那样。

19、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可用于指眼前情景;也可用于对往事的回忆。

20、历久弥新:

新视不同语境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如与旧相对、与老相对、新鲜等。

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21、扼腕叹息:

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

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中性成语。

用于惋惜。

22、谈虎色变:

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

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

用作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惊惧恐慌」的表述上。

23、心存余悸:

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24、不寒而栗:

成语的意思是指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

25、明察秋毫: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明辨是非,有时指视力很好。

含褒义的意思。

26、明辨是非: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指清楚地辨别出是和非。

27、抓大放小:

意思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搞好宏观控制,对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进行微观调节。

多用于管理。

28、高瞻远瞩:

站得高,看得远。

比喻眼光远大。

含褒义。

2009年国考

1、水到渠成:

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

比喻时机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即功到自然成。

用作褒义。

多用于劝人不要急于求成;或说明某事的成功是因为客观条件成熟。

水到渠成与“瓜熟蒂落”有别:

“水到渠成”偏重于事情的成功;“瓜熟蒂落”偏重于事情发展有了结果。

2、司空见惯: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3、顺其自然:

就是听之任之,不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纯粹只让其自身发展.另一个含义是遵循自然的规律展开行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植物界的规则,这也是事物发展的潜在规则。

这就不是指听之任之,而是主动去发现和利用规律。

4、顺理成章:

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

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含褒义。

5、按部就班:

原指写文章按照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

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按部就班与“循序渐进”有别:

按部就班突出条理;多用于工作、计划;“循序渐进”强调逐渐;多用于学习、训练。

6、墨守成规:

不敢勇于创造也决然是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相容的。

“墨守成规”和“故步自封”,都含有“因循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的意思。

但“墨守成规”偏重在固执地按老一套办事,不肯改进;“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

7、人云亦云:

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

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形容只会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

8、步人后尘:

这个词最初是用于褒义,表明人的自谦。

但现在基本上用于贬义指跟在人家后面走。

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没有创造性。

9、适得其反:

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10、事与愿违:

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

指事情没能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

含贬义。

11、南辕北辙:

想到达南方,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12、雪上加霜:

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含贬义。

13、自上而下:

从上到下:

从上级到下级:

从中央到地方。

14、一呼百应:

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含褒义。

15、有条不紊:

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乱。

含褒义。

16、运筹帷幄:

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

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

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多指拟定作战策略。

17、铺天盖地:

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到处都是。

侧重于来势很猛。

18、举世瞩目:

全世界的人都关注着,形容影响很大。

中性成语。

19、波涛汹涌:

水势腾涌的样子。

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20、争先恐后:

比喻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形容人的动作等。

21、摩拳擦掌:

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含褒义。

22、踌躇满志:

从容自得,心意满足。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形容某事成功得意的样子。

褒义成语(有时含贬义,不常见)。

踌躇满志和“趾高气扬”,都是形容“因得意而有点忘形”的样子。

但踌躇满志表示“心满意足”;是褒义成语;“趾高气扬”表示骄傲自大;是贬义成语。

23、跃跃欲试:

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用于工作、学习等。

24、众说纷纭:

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贬义词,多与莫衷一是连用。

25、见仁见智: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侧重于对同一个问题各有各的看法。

26、莫衷一是:

意思是不能得到一致的结论。

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用于书面语。

27、因人而异:

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28、背水一战:

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侧重于没有退路的情况与敌人决一死战。

29、反戈一击:

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

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比喻恩将仇报陷害自己的朋友或盟友的行为。

贬义词

30、逆水行舟:

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

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常与“不进则退”连用。

31、反败为胜: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32、昙花一现:

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

指很快就消失的.

33、过眼云烟:

从眼前飘过的云烟。

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34、空中楼阁:

悬在半空中的阁楼。

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不合实际的计划。

虚构的事物。

也指人高明通达。

指虚幻的事物。

35、无源之水:

没有源头的水.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36、望尘莫及: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现在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

中性词。

“望尘莫及”和“可望不可及”都有能看得见,但接近不了的意思。

但“望尘莫及”重在比喻远远落后;“可望不可及”用来比喻一时还实现不了或得不到的事物。

37、鞭长莫及:

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

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38、难以企及:

没有希望达到。

形容远远赶不上。

39、措手不及:

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多指突然发生的事情。

40、日新月异:

白天更新,夜晚改变。

形容发展变化快,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亦作“日异月新”。

含褒义。

侧重于变化大。

41、纷繁复杂:

头绪、表象多而且复杂。

42、欣欣向荣:

形容花草树木生长旺盛。

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日渐壮大。

含褒义。

43、瞬息万变:

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44、天花乱坠:

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含贬义;指不着边际。

45、眼花缭乱:

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中性词。

形容事物纷杂。

46、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比喻事物变幻之快。

中性成语。

表示连续不断地出现。

47、变幻莫测:

比喻事物变化迅速,捉摸不定。

侧重于不规则的变化。

48、事过境迁:

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

同“时过境迁”

49、尘埃落定:

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

此词后不可以带补语!

50、痛定思痛:

指创痛平复或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

51、物是人非:

东西·环境依旧,可是人却已变。

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怀念故人,感慨万千。

侧重于曾经的人跟现在的人相比。

2010年国考

1、名声大噪:

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享誉中外与声名鹊起的区别:

声名鹊起是表示知名度迅速的提高,而声名大噪并非如此迅速。

2、享誉中外:

意思是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赞誉。

3、声名鹊起:

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

一般用于人。

4、如日中天:

好像太阳正在天顶。

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含褒义。

5、釜底抽薪: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喻做事非常彻底。

6、一石二鸟:

一块石头投出去;打中两只鸟;比喻一举两得。

中性成语。

7、投石问路: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

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8、正本清源:

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

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指人的态度。

9、独具匠心:

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工艺精湛。

匠心独具:

形容艺术构思运用的很独特。

多指构思、心思;

10、自然而然:

自由发展,必然这样。

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

褒义词。

11、兢兢业业:

原形容危惧的样子。

后多形容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指人处世认真。

12、无师自通: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含褒义。

13、名不虚传:

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

含褒义。

“名不虚传”和“名副其实”。

两者都指名实相符。

名不虚传用于证实听来的名声不是假的。

名副其实指名称或名声同实际一致。

14、货真价实:

货物质地优良,价钱公道。

原是旧时商业用语,用以招徕生意。

引申为事物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中性词,用于人或事物。

15、巧夺天工: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

形容技艺非常精巧。

指人的技艺。

16、名副其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17、独当一面:

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含褒义。

18、臻于佳境:

指达到最佳境界。

形容状态极佳或解决问题非常轻松。

19、如鱼得水:

如鱼得水比喻好象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指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20、游刃有余:

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

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褒义词。

21、殊途同归: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可用于人生;道路和学习、工作、艺术、外交等方面。

“殊途同归”和“异曲同工”;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不强调结果的好坏;“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

22、大同小异:

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用于比较。

23、异曲同工:

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

24、不谋而合:

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形容动作、想法一致。

区别不约而同,不谋而合强调的是策划和计划,而不约而同是指事件。

25、蛛丝马迹:

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可以查出灶马的去向。

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线索。

指线索。

26、一鳞半瓜: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

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指残缺不全。

27、闲言细语:

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人们嘴里传来传去的话或与正事无关的话。

细语更强调说话音调小。

28、只言片语:

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

指很少的话。

29、高瞻远瞩:

站得高,看得远。

比喻眼光远大。

含褒义。

30、高屋建瓴:

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

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现意指某人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得非常透彻,对问题阐述清楚到位。

比喻居高临下。

31、见微知著: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

32、由表及里:

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

33、子虚乌有:

指想像、假设的、不存在或不真实的事情。

含贬义。

34、虚无缥缈:

形容空虚渺茫。

就是指看不见,摸不着虚幻但又实际存在的东西。

就像人的思想境界一样。

没有实体感。

指虚幻的东西。

35、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雌雄的兔子,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

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扑朔迷离”和“眼花缭乱”都有“不容易看清楚”的意思。

但“扑朔迷离”偏重指客观事情错综复杂;“眼花缭乱”偏重指主观感受十分复杂,一时分辨不清。

田字格中的“扑朔迷离”

36、空穴来风:

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含贬义,指流言蜚语。

37、不着痕迹:

指做得天衣无缝,没有丝毫破绽留下,非常完美.或指轻轻的,没有一丝感觉。

38、潜移默化:

指人的思想、性格、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无形之中起了变化。

用于人的思想、作风等。

39、默不作声:

不说话不出声。

表示沉默的样子。

40、悄无声息:

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或者不被人所察觉。

指非常寂静。

41、似信非信:

有点相信,半信半疑。

侧重于有点相信。

42、默然无知:

沉默不语,没有知觉。

43、懵懵懂懂:

糊涂,不明事理。

形容什么也不知道。

44、浑然不觉:

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用于诗文、绘画等。

2011年国考

1、孜孜不倦:

指工作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用于工作和学习,褒义词。

2、2、坚忍不拔: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强调的是一种状态,以极大的毅力忍耐、忍受。

(同义词坚韧不拔:

强调的是一种评价,意志百折不挠、万难不屈)3、按部就班:

原指写文章按照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

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按部就班与“循序渐进”有别:

按部就班突出条理;多用于工作、计划;“循序渐进”强调逐渐;多用于学习、训练。

4、一丝不苟:

①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②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一丝不苟”和“一丝不乱”都有“办事认真”。

但“一丝不苟”偏重于“不苟”,有一点也不马虎的意思;“一丝不乱”偏重于“不乱”,有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齐,一点也不零乱的意思。

5、门可罗雀:

形容门庭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

后形容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

多指从多到少的一个变化过程。

6、门庭冷落:

形容来的人很少,非常冷清。

多用于家庭、商业、服务场所。

7、无人问津:

没有人来问渡口。

比喻无人过问。

含贬义。

用来形容受冷落;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

8、人迹罕至:

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中性词,多指一个地方,与与穷乡僻壤的区别在于:

穷乡僻壤是指一个地方很穷,也很荒僻。

9、有利可图:

有利益可谋求。

中性词。

10、高枕无忧:

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

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也比喻放松警惕。

用于劝告、指责等场合;含贬义。

11、安然无虞:

平静、稳定,没有忧患,太平无事。

12、节节攀升:

指不断的上升,多指工作、职位、地位。

13、老生常谈:

老书生经常发表的平凡的议论。

比喻被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老话。

指没有新意的话。

常用作谦词。

14、历久弥新:

新视不同语境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如与旧相对、与老相对、新鲜等。

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15、见仁见智: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侧重于对同一个问题各有各的看法。

16、众说纷纭:

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贬义词,多与莫衷一是连用

17、当务之急:

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是指当前应该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

作主语、宾语;用于判断语句中。

18、首当其冲:

本指处在首要位置。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中性词。

19、理所当然:

按道理应当这样。

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

含褒义。

侧重于道理的约束。

20、无可置疑: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表示确凿不容怀疑,侧重于事实和理由的证明

21、融会贯通:

指融合多方面的知识道理,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

用作褒义。

多用在学习上。

22、兼收并蓄:

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

侧重于不同性质的东西。

23、此消彼长:

这个失去/消失/丢失/没有了(消),另外(彼)方面有所长进(长)。

用于劝人或者平衡。

24、相辅相成: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相互补助,互相促成。

侧重于事物间的相互依存。

25、一文不值:

指毫无价值。

贬义词。

26、平淡无奇:

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用于文章、说话、还常用来形平铺直叙一般只用于说话、作文章;偏重在“没有波澜、重点不突出。

27、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

形容毫无用处。

贬义词。

28、暗淡无光:

形容失去光彩。

中性词、多指自然或社会。

29、一蹴而就: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含贬义,一挥而就:

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30、自然而然:

自由发展,必然这样。

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

褒义词。

31、一朝一夕:

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

形容很短的时间。

用于否定句。

32、轻而易举:

形容事情举手就可以办好。

比喻事情简单。

褒义词。

33、掩耳盗铃: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掩耳盗铃和“自欺欺人”,都有“自己欺骗自己”的意思。

但掩耳盗铃专指“自己欺骗自己”;而“自欺欺人”除了“自己欺骗自己”以外,还有“欺骗别人”的意思。

34、比比皆是:

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用于人与物,“比比皆是”和“触目皆是”,都形容很多,比比皆是着眼于空间,到处都是。

触目皆是着眼于视觉,满眼都是。

35、昙花一现:

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

指很快就消失的.

36、不胜枚举: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用于列举的场合。

37、名实不副:

名声和实际不相符。

指空有虚名。

38、振聋发聩: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褒义词。

39、浮光掠影:

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贬义词。

浮光掠影和“走马观花”,都有“观察事物不深入细致,印象不深”的意思。

不同在于:

①浮光掠影偏重于“印象不深”;可用于人或事物;“走马观花”偏重在“观察粗略”;只用于人。

②同样用于看书学习;浮光掠影强调马虎、不深入;“走马观花”强调看得匆忙、速度快。

40、屡见不鲜:

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

中性词。

“屡见不鲜”和“司空见惯”都有见多了,不以为奇的意思。

但“屡见不鲜”含有的“不足为奇”客观性强,语义重;“司空见惯”还可以表示“某人认为某物或现象常常见到;主观性强。

41、妙趣横生:

形容人的谈吐、诗文等充满了美妙的意趣。

含褒义;指说话及文章。

42、引人入胜:

吸引人进入美妙的境界。

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褒义词。

43、深入浅出:

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含褒义。

指讲话或文章。

44、平易近人:

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

含褒义;指人或文章等。

侧重于风格。

43、难能可贵:

指难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

侧重于不易做到的事情。

46、匠心独具:

形容艺术构思运用的很独特。

多指构思、心思;而独具匠心多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工艺精湛。

44、叹为观止: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如果句子主语是物或者是其他人,要在“叹为观止”前加“令(观看的)人”,如果主语直接是观看者,就不需要加。

45、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