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8376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6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地理 天气与气候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

地理地理天气与气候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

A.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丙;②-甲;③-乙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丙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甲地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C.乙地地处太行山以西

D.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

【答案】

(1)C

(2)B

(3)D

(4)D

【解析】【分析】

(1)关于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三个城市中,②地的冬季很温暖,三个城市中,②城市多雨期最长,三个城市都是季风气候,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小,①城市的变化最小,故答案为:

C。

(2)由图中局部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这是由于我国夏季时,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故答案为:

B。

(3)图中甲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中②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乙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图中③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丙位于黑龙江北部,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与图中①气候类型相符,故答案为:

D。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丙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甲地为我国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南部,乙地地处太行山以东,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故答案为:

D。

【点评】

(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3) 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

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2.下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a为15℃,b为12℃,(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则图示地区呈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南半球7月等温线           B. 南半球1月等温线           C. 北半球7月等温线           D. 北半球1月等温线

【答案】A

【解析】【分析】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图中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可判定是南半球的冬季,南北半球季相反,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

故答案为:

A。

【点评】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故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3.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特点的气候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B

【解析】【分析】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的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

B符合题意。

【点评】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的城市如希腊雅典、美国洛杉矶、南非开普敦等。

4.一天中,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A. 正午                                

B. 深夜                                

C. 日落前后                                

D. 日出前后

【答案】D

【解析】【分析】一天中,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故答案为:

D。

【点评】 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为气温的日变化。

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温值出现在14时前后,最低温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正午12时太阳辐射达到最高值。

此时,地面温度随着吸收太阳辐射而升高,地面辐射逐渐增强。

13时左右,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此刻正是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

由于地面增温后,将热量传递给大气需要一段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此刻正是大气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

14时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温度不断降低,地面辐射不断减弱,气温也随之下降,到日出前后,气温达到最低值。

5.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完成下列小题。

(1)乙地的气侯特点是(  )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炎热干燥     

C. 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丙处位于赤道,但没能形成热带雨林气侯,推断其主要影响原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类活动

【答案】

(1)C

(2)B

【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乙是非洲分布最广的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是地中海气候,故选C。

(2)丙处位于赤道,但没能形成热带雨林气侯,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处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少,形成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

【点评】

(1) 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

这种分布特征原因在于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整个大陆基本被赤道均分为两部分,因此纬度地带性明显。

非洲气候带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向南北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此外在非洲东部还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2)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

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6.小明周末和同学去爬山,他们在海拔720米处测得的气温是24.8℃,据此推测山顶1520米处的气温是 (   )

A. 24.8℃                                  

B. 20℃                                  

C. 4.8℃                                  

D. 29.6℃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小军目前所在的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4.8℃,小明已经爬到海拔为1520米的山顶气温为:

(1520m-720m)÷100×0.6℃=4.8℃,24.8℃-4.8℃=20℃。

故答案为:

B。

【点评】 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7.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由于西部没有宽阔的海洋,不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以上四幅图中,A是地中海气候,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

B。

【点评】 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8. 2015年2月以来,一部反映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全社会关注。

读我国某时雾霾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雾霾天气未影响到的地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雾霾天气发生时,下列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外出时带口罩               B. 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C. 尽量少开窗户               D. 外出时打遮阳伞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本次雾霾影响的地区包括了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南部,及四川盆地的东部地区,没有影响到青藏高原地区。

(2)雾霾发生时,外出时一定要带口罩,应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还要尽量少开窗户,外出时打遮阳伞是没有用的。

故答案为:

(1)A;

(2)D;

【点评】雾霾的主要来源:

是汽车尾气;北方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

预防措施:

雾霾天气少开窗。

出门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平常多饮水,从外回家后要深度清洁皮肤和头发等。

 

9.读下图“福建省龙岩市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所属月份最有可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该日龙岩(  )

A. 晴转多云,适合户外活动                                    

B. 气温较低,注意穿衣保暖

C. 气温日较差等于10℃                                          

D. 出现大范围冰冻灾害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该日天气可描述为多云转晴,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10℃;福建龙岩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该日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冬季。

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2)读图可知:

该日龙岩多云转晴,气温较低,注意穿衣保暖;气温日较差10−2=8℃;最低气温在0℃以上,不会出现大范围冰冻灾害。

故答案为:

B。

【点评】

(1)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

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有小部分热带季风气候。

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2)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0.下面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 夏季凉爽                        

B. 降水年际变化小                        

C. 冬季寒冷                        

D. 雨热同期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由图中哈尔滨、北京、武汉和广州四城市的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四城市都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其中北京和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武汉和广州冬季气温在0℃以上,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

D

【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

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

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11.“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

下图是2019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本次“回南天”现象发生在(  )

A. 长江流域                           

B. 四川盆地                           

C. 闽赣地区                           

D. 粤桂地区

(2)“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

A. 

                        

B. 

                        

C. 

                        

D. 

(3)本次“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A. 多雾,影响交通出行

B. 多暴雨,发生水灾

C. 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D. 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

【答案】

(1)D

(2)A

(3)A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本次“回南天”现象发生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是粤和桂;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2)根据题意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读图可知,A的天气符号是小雨或大雾,B的天气符号是降雪或大雪;C的天气符号是晴或沙尘暴;D的天气符号是阴或雨夹雪;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

A。

(3)根据题意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多雾,影响交通出行,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

华南属于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每当每年3月至4月时,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岭南形成准静止锋,使华南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

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开始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

1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形成这种地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阳因素                           

D. 人为因素

【答案】A

【解析】【分析】解: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出现垂直地带性规律,导致植被分布出现垂直变化。

这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大,形成多样的温度带;

2.海陆位置:

我国东西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差异明显,形成四类干湿地区;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具有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

13.   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

A. 农业生产                                

B. 交通                                

C. 人们生活                                

D. 旅游

(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

A. 

                                  B. 

                                  C. 

                                  D. 

(3)每年的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

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暖的是(  )

A. 

       

B. 

       

C. 

       

D. 

【答案】

(1)C

(2)B

(3)B

【解析】【分析】

(1)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阅读题干可知,寒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

A表示的天气是小雪,B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C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D表示的天气是雷雨;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台风,故选项B符合题意。

(3)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

故答案为:

(1)C;

(2)B;(3)B;

【点评】

(1)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如,晴天可以晒干衣物,雨天影响人们的出行,晴朗的天气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大雾、大雪、大雨可以使交通瘫痪,引起灾害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等。

(2)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14.读郑州市2019年1月18﹣22日空气质量指数与天气状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郑州市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一天是(   )

A. 1月19日                             B. 1月20日                             C. 1月21日                             D. 1月22日

(2)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   )

A. 

                                    B. 

                                    C. 

                                    D.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题中郑州市1月19日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9,在这几天中最为严重;

(2)阅读表格资料可知,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西风6级;读图可知,

表示雾,

表示西风6级,

表示多云,

表示阴;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A;

(2)B;

【点评】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15.兰州市规划生态绿地以南北两山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为主体,形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据次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之一是(   )

A. 气温比市区低                  

B. 物价比市区便宜                  

C. 交通比市区方便                  

D. 便于野炊

(2)下列行为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的是(   )

A. 在林区开垦耕地,种植粮食

B. 在林区修建高档私家别墅

C. 保护林区植被

D. 在林区修建中央商务区

【答案】

(1)A

(2)C

【解析】【分析】

(1)夏季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使得城市“高温化”。

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和森林公园。

因此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是公园的气温比市区低。

故选A。

(2)在林区开垦耕地,修建高档私家别墅和中央商务区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都不符合兰州生态绿地规划;保护林区植被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故选C。

【点评】

(1)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