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与静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8389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泰山与静文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山与静文化.docx

《泰山与静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与静文化.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泰山与静文化.docx

泰山与静文化

泰山与静文化资料汇编

※中国的静文化

※泰山宗教文化

※泰山与孔儒学

※泰山石刻文化

 

二〇一三年四月

目录

第一篇中国的静文化

论中国静文化……………………………………………………………1

第二篇泰山静文化

一、泰山静文化之泰山宗教文化………………………………………8

二、泰山静文化之孔子、儒学与泰山…………………………………24

三、泰山静文化之泰山石刻文化………………………………………30

 

第一篇中国的静文化

论中国静文化

从哲学上来说,一静一动构成了整个世界及其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动和静是事物存在的两种形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或静或动,自有其内在规律在起作用。

但是,对这一对兄弟,中国人似乎更钟情静一些,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喜欢静、追求静成为了中国人的普遍心态。

在灿烂的中国文化中,“静”牢牢占据着统治地位,不可撼动。

中国文化的主流且能普遍反映人们精神发展的当属诗文。

中国诗歌有一个特征就是多抒情诗而少叙事诗,从流传的诗文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诗人(乃至国人)的精神世界,而对静的描述、表现乃是中国历代诗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只要品味一下这些诗歌,就知道人们对静是怎样的一种态度了: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在诗人笔下,若耶溪是幽静的:

空水悠悠,云霞出岫,蝉噪鸟鸣。

幽静的若耶溪也确乎是诗人所喜欢的。

但是诗人没有直接去赞扬这种幽静,而是以巧妙的笔法来表现: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诗之所以千年来被人们交口称赞,就在于它不仅仅告诉了人们一个事实,这里是一个幽静的王国,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了诗人对幽静的欣喜,一个“逾静”,一个“更幽”,显现出诗人的乐不可支和沉醉了。

诗中运用反衬的写法,即以有声写无声,以动景写静景,确实比直接说这里幽静要好得多。

诗人为什么如此喜欢这里的幽静?

他在诗的最后明确地说了出来:

长年悲倦游。

看来,诗人喜欢静是有着深刻原因的。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是一个很不愿受到拘束的人,其人、其诗都是豪放不拘的。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他留给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但是,豪放只是李白的一方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诗人便变得那么不豪放了,而是显现出其本性的另一面来:

在如霜的月光下,诗人享受着静谧,思念着家乡,真如他所说的,将思念通过明月,带到遥远的故乡。

静带给了他很多很多,既有写作的灵感,又有灵魂深处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豪放之大家苏东坡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铜琵琶、铁绰板的咏唱,也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的深深感叹。

两位大诗人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世上很难找到一个彻底的豪放者,婉约似乎才合乎更多人的本性,就如辛稼轩,也在豪放的同时写出了赞扬静谧的诗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乡村、月夜、清风、鸣蝉构成了乡间特有的宁静的画面,而诗人对这种风光的喜悦溢于言表。

这好像与他“醉里挑灯看剑”的壮志不相符合,却是真实的伟大的诗人——辛弃疾的一部分。

诗经•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首意境很美的小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美好的爱情。

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是一个热恋的男子的火热的情感,但这里没有冲动,没有叫喊,没有疯狂,一切都是静悄悄地发生着,有的只是一种内心的喜悦和幸福的甜蜜。

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寂静的城隅、发出亮光的彤管、心上人相送的香美异常的荑草、躲在远处的姑娘。

诗人为了将这种场景表现得更加感人,干脆将那个美丽的姑娘叫做“静女”,一个痴情而又有几分顽皮的姑娘,尽管她的内心是热烈的,她的行为、气质却给人以文静的感觉。

一个“静”字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情感。

在几千年的历史上,评价一个女孩子,文静与否往往成为了重要标准,静成为了与女子紧密相联的文化符号。

久而久之,静竟然成为了文人们的一种精神上的选择,特别是文学创作上,静几乎被所有的文人表现过。

李白《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诗中一片寂静;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的是一片无名的惆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是寂静中的深思;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虽然写了黄鹂鸣叫,但人们强烈感觉到的仍然是一种少有的宁静;陶渊明厌恶了官场,回到宁静的家乡,心绪才得以平缓下来;朱自清内心烦闷不已,可是在宁静的荷花塘边散散步,欣赏一番宁静中独具丰姿的荷花,心中便平和了许多。

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乃是一篇对“静”的赞歌。

总之,静是文学家门的心灵希冀,是他们对官场、对社会极度失望后毫不犹豫的选择和志趣追求。

中国历来有一类诗歌,就是以写月亮为主。

诗人们为什么对月亮有着如此不一般的感情呢?

是月下的景致特别美,还是因为什么?

原因当然有很多,而关键的原因就是月代表着宁静,月下的世界就是一个安静、平和的世界,那是诗人精心营造的一个精神世界,这里是宁静的,诗人可以暂时忘却白日的世俗生活,忘记给自己带来无限痛苦的喧嚣。

躲进小楼成一统,不,躲进月光小国成一统,诗人们就成了这个小国的国王。

其实,不仅仅是文人对静有着特殊的感情,几乎所有的民众都受到了静文化的影响,静成为了人们作修身养性处世的基本准则、观念。

这些我们可以从现存的一些成语中可以看出。

风平浪静更深夜静更深人静更阑人静树欲静而风不止夜深人静夜阑人静夜静更深夜静更阑鸦默雀静四海波静

以上是描述事态的。

静观其成以静治动静中取胜冷眼静看静极思动静观默察恭默守静偷闲躲静一动不如一静

以上是表明处事方法的。

动静有常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娟好静秀仪静体闲

以上是表现气质心态的。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平心静气六根清静

以上是揭示修身养性的道理的。

从哲学的高度看,静与动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且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静,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动的,只是动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但这些理论在中国文化面前好像显得很苍白。

国人固然承认动与静的同时存在,但思考问题时则多半用一种静止的思维。

在大家的认识中,静才是事物的根本,静是事物的原态,动起源于静,又最终归于静,静是人们普遍欣赏和追求的。

对动和静的关系,人们认为动与静当然可以看成并列的关系,所以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说法。

但是,动在很多情况下与静并不般配,所以又有“百动不如一静”、“一动不如一静”的说法,动与静的地位就很明显了。

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人们认为动只是人们达到静的目的的手段而已,“以动写静”就是这种观念的产物。

“静观其变”,变就是动,它也只是人们静观的对象而已。

可见,人们在认识深处是将“静”理解为比“动”要高一个层次的。

为什么国人对静情有独钟?

这并不是人们没有感受到动的存在,相信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至于感觉不到这个世界的动态发展。

但静的意识却在国人意识中倔强地生根、开花,实在很值得人们玩味。

静这种认识、文化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和强化应该是汉以后的事情了。

但是,这种认识的源头是很久远的,如果要追究,那源头大概就是老庄的哲学了。

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无为,对待不可知的自然、社会,要很好地保护自己就要坚持无为的做法,像孔子那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不明智的,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而无为的结果则自然会清静,所以老子告诉我们“大音希声”。

从表面上看,希声当然是很静的,但其在效果上却达到了大音的境界的。

西汉王朝建立后,黄老学说一下占领了统治地位,这种求静怕动的思想更加发扬光大,历史上任何一次变革在民间并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变革者也很难得到人们的拥戴。

其二,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国家,不像许多游牧民族乃至很多以迁徙为乐的民族,即使人们身体中有一种想去尝试一番迁徙的因子,但土地是不能动的,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人们就只有守住这片土地了,尽管它很可能势贫瘠的。

即使很多穷人没有土地,长期的文化熏陶也使他不愿(久而久之便是不敢)远离家乡的。

所以,即使是一些曾经外出游历过、闯荡过的人,他的根总是在那个养育过他的小村子,他不论是发了财,还是一事无成,最后都要回到那片属于他的故土,说得好听的是故土难离、说得自然色彩浓一点叫做叶落归根。

家乡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是治疗人们心灵创伤的最佳去处。

告老还乡,解甲归田,少小离家老大回,几乎所有的人生轨迹都是如此,最终的结果是叶落归根,那里才是最安静的,人们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国人舍动而求静,表面上是一种心理现象,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

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国人往往表现出闯劲不足的毛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是这种文化影响下的普遍心态。

当然,追求内心的宁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是,但这种追求过了头后,就成为了一种制约人、阻止人不断前进的消极因素了。

静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既可以表现自然界的静谧,也可以表现人们内心的宁静,还可以理解为人们的清静无为。

这些,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

其实,在今天这个时代,要获得一份静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奢望了,环境的日益恶化,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利益的孜孜追求使人们总是在喧嚣中煎熬,这也是现代人总是不快乐的根本原因。

 

第二篇泰山静文化

一、泰山静文化之宗教文化

在泰山浩瀚的历史文化中,泰山以其高耸雄伟的自然特征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构筑起泰山宗教信仰的基础。

从史前的巡狩柴望,到封建王朝的封禅告祭;从朦胧的信仰,到各种宗教的形成与融合,无不是中华民族诸多文化特征的体现。

远古时代的泰山崇拜为泰山宗教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有着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泰山封禅作为中国历史上独有的一种山岳崇拜现象,对泰山宗教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泰山宗教的内容琳琅满目:

中华传统文化中起主要作用的儒、释、道三教,都在起源阶段就与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泰山经历了三教的兴起、繁盛、衰落的全过程。

颇具地方色彩的民间宗教也在泰山广泛传播,经久不息。

凡此种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泰山宗教文化。

可以说,泰山宗教文化在泰山文化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一、泰山宗教基本情况

泰山古有“神州”之称,“济南府人全,泰安州神全”。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泰安道观佛寺遍布全山,炼师羽士不乏其人,善男信女寒暑不绝。

历史上,泰山主要有儒教、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

长期以来,它们在这里共存和发展着,以至今天仍庵、观、寺院、教堂并存,有“泰安三步一庙”俗话。

据调查,新中国成立以前,泰山有400余处庙宇,仅见于《泰安县志》记载的大庙就有188处。

约占泰城面积的一半以上。

泰山宗教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宗教历史悠久,古神今神都有。

神话是宗教的土壤,是宗教的前史。

关于泰山,有许多古代神话,自然神、始祖神兼有之。

如泰山玄女、西王母、夷人祖神伏羲、不屈的战神蚩尤、风神飞廉与穷奇、神射手后羿等等。

后来又增加了佛教、道教等宗教的神祇,以及众多民俗神。

第二、教种齐全,在中国流传的正规宗教几乎在泰山都有痕迹。

如佛教有著名的普照、灵岩、朗公、神通、竹林诸寺,供奉释迦牟尼、弥勒、药师、观音、文殊、普贤、韦驮、罗汉等。

道教宫殿有岱庙、王母池、斗母宫、关帝庙、碧霞祠、三官庙、老君堂、地主祠、阎罗祠等,所祀神仙有玉皇大帝、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真人、太上老君、西王母、后土、地主、东华帝君等。

为纪念儒教鼻祖,泰山上下都建有文庙,主祭孔子、亚圣(颜回、子思、曾参、孟轲)、及“十二贤人”。

到了近代,泰安城又兴建基督教堂和伊斯兰教堂,拜祀上帝和真主。

这样世界三大宗教,泰山都有了。

第三、三界(天界、地界、人界)神全。

如玉皇、天尊、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八仙等,属天神序列。

而后土、城隍、酆都大帝、阎王等,属地神序列。

象三皇、人祖、泰山老父、孔子、颜子、鲁班等,属于人神序列。

总之、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泰山神包容的范围都是深远广大的,这种古今兼备、天人合一的神谱结构,在中外名山中绝无仅有。

二、泰山与道教

1、道教简说: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

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业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

“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系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泰山是神仙方士的发源地,战国时著名侠客聂政及曾送汉武帝神枕的泰山老父就是在泰山修炼的著名方士。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

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來自于先秦道家哲学。

老子的道家学说。

战国時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黃帝、老子之名來开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黃老道”秦汉封禅加速了神仙学说与黄老道思想融合,从而为道教思想的形成创造了基本条件。

东汉末年,出现了以宗教的手段号召民众造反的农民起义--“黄巾大起义”。

他们建立的组织为太平道。

在同一个时代,另一个大巫师张陵借鉴了这种宗教形式在四川和陕西创立了“正一盟威道教”。

正一盟威道教又称五斗米教,把老子《道德经》作为传道经典,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用叩头思过、符水治病等方式争取群众,发展教徒。

制定了一系列宗教仪式,建立了24个以“治”为名的信徒组织。

张陵被信徒奉为“张天师”。

“正一盟威道”吸收了太平道的教义和部分仪式,利用天下大乱之机,在汉中地区建立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宗教割据政权。

后来,继任天师的张鲁投降曹操,正一盟威道随之发展到全国,其他以巫术为主的民间组织,迅速与道教融合。

从此,道教正式以公开合法的宗教组织登上历史舞台。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僚、士族、读书人也纷纷信奉道教,甚至连一些皇帝也成了道士。

道教的神仙系统、传承制度、宗教规戒,斋醮科仪、服饰法器、符箓样式等逐渐定型。

隋末大乱,一大批道士宣称李渊父子是太上老君子孙,“真君度世,李氏当王”,道士魏佂等人还亲随左右,为唐朝建国立下大功。

唐朝,以道教为国教,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都曾大力崇尚道教。

道教进入了空前的鼎盛时期。

元时,佛教影响增大,在皇帝主持的佛、道三次大辩论中,道教三次辩败,以致道经被焚,宫观被毁或改作佛寺,一大批高级道士被勒令剃发为僧

明清时期,道教不再受封建王朝重视,各派渐渐失去生机,高道和创新的道教理论很少出现,道教长期处于衰微状态。

然而,道教毕竟在民间有深厚基础,正一道和全真道仍然流传至今,成为我国现存的主要宗教之一。

2、道教与泰山

道教传入泰山始于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在张陵创五斗米道同时。

张陵弟子崔文子利用治病救人的手段开始在泰山传播道教。

道教视泰山为神仙所居之洞府和道士理想的修行地,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二洞天。

在泰山修炼过的著名道士有崔文子、张炼师、邱处机、张志纯、张三丰、王三阳等几十人。

3、道教对泰山的设计

秦汉封禅泰山,出谋划策的是方士,唐宋封禅泰山,张罗其事的是道士。

由于道教把持了封禅这一国家大典,道教也就成了泰山的显教。

从岱麓至岱顶,山阳这条中轴线上的形胜之地,基本上都成了道教的据点。

道教对泰山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文化设计。

(1)泰山被包装成赤足可上的“人间天堂”,登山的体育活动演变为登天的精神体验。

第一,在登天线路上,否弃了北坡和东坡两条登山路线,选择了红门至岱顶的中轴线。

这一线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君人南面”这一需求。

其次,这条中轴线强化了泰山本来就有的稳重、平衡、对称的山体形象,符合中国人朝天心理的需要。

第二,利用南坡的三个断层台阶设计了三重天的登天意境。

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构造设计出一天门、中天门、南天门三重层次,逐步暄染登山者登天的心理体验。

同时,在登山盘道的设计上也松紧结合深化人的朝天心理。

其中,南天门天梯的改道和摩空阁的建设是泰山人文改造中最精彩的点睛之笔。

元代道人张志纯取直了十八盘的登山路径,让中轴线在最后几百米对准飞龙岩和翔凤岭的山垭迎难而进,笔直向上,并在山垭处营造了一座体量并不很大的摩空阁,使之成为天梯的一处收煞。

十八盘盘道强化了朝天的宗教心理和身体体验,摩空阁增加了登天的信心指明了登天的目标。

第三,在登山线路上,道教通过各式各样的庙宇、楼阁和牌坊的点缀,呼应,把一座自然山改造成了一座充满宗教意境和园林意趣的文化山,把枯燥沉闷的登山过程变成充满惊喜和诱惑,淫浸建筑艺术、石刻文化、书法魅力的文化之旅。

(2)道教根据远古信仰中的“中国人死者魂归泰山”和“泰山治鬼”的说法,巧妙利用泰山的地形、地貌,把泰山塑造成了一个包含天堂仙界、人间闹市和阴曹地府的完整宇宙。

首先,把泰山神神性二元化。

泰山神即主生,又主死。

道士张志纯在蒿里山建祠,使之成为地府。

4、道教在泰山景观建筑

王母池、关帝庙、斗母宫、三阳观等。

5、泰山神与碧霞元君

泰山神又叫东岳大帝。

是道教中的重要山神,山神原来并无封号,以山为名。

公元725年,唐玄宗东封泰山时,始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公元1008年,宋真宗封泰山为“仁圣天齐王”,公元1011年,又晋封为“天齐仁圣帝”,公元1291年,元世祖再次加封泰山为“天齐大生仁圣帝”。

于是泰山由山变神,由神变王,由王变帝,其地位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泰山神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

道教产生后,纳入道教神祇系列。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东岳大帝是盘古氏九世苗裔金轮王少海氏与妻弥纶仙女所生之子,初名金虹氏,后称东岳帝君。

《三教搜神大全·东岳传》称,东岳帝君金虹氏曾有功在长白山中,至伏羲氏时封为太岁,掌天仙六籍。

汉明帝时,封为泰山元帅。

在现存岱庙的《五岳真形图》碑上,刻划有五岳的象形符号,并给五岳山神的职司进行了分工。

分给泰山神的职权最大:

“主于世界人民官职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贵贱之分,长短之事也。

”,“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宗伯也。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改革封禅制,由帝王封禅转而为遣官致祭。

公元1370年,在岱庙立碑正名,去掉了泰山神的一切封号。

封号虽然去掉了,但东岳大帝的称呼仍历代沿用。

自明代之后,又称泰山神叫“黄飞虎”,在明人许仲琳所编《封神演义》中,第99回“姜子牙归国封神”中,姜子牙将西周与商作战中死去的365位英雄均封为正神,其中封周朝武将黄飞虎任东岳大帝之职由于泰山神的神威上通天庭,下连地府,所以历代帝王纷纷朝拜泰山,乞求保佑。

公元1748年春,乾隆奉皇太后首谒泰山神时,在岱庙内举行隆重三献典礼。

因泰山神是皇帝拜谒的最尊贵的神,所以历代帝王对泰山神像也备加重视,屡经修饰。

隋文帝时,在岱庙内置大石像,唐代更为玉像,金代雕为白玉石像,明清为铜胎泥塑像。

神像偶屡毁,1928年像毁,1944年重塑,1966年再毁,1984年又塑。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俗称“泰山老母、泰山圣母、泰山娘娘、泰山奶奶。

”宋真宗皇帝封号“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按道家之说:

男子得仙为“真人”,女子则为“元君”;泰山老母上通乾象,降灵下土,坤道成女,故名“天仙玉女”,又因神女身穿碧衣红裙,所以全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据《岱览》载:

秦始皇封禅泰山时,丞相李斯在岱顶发现一尊石雕女像,遂称“神州姥姥”,并进行祭奠。

宋真宗封泰山时,因浚疏山顶泉池,发现了一尊损伤了的石雕少女神像。

真宗令皇城使刘承珪更换为玉石像,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并在池边建石龛保护,建昭真祠(今泰山碧霞祠)进行祭奠,其泉源就叫“玉女池”了。

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有很多传说。

清人张尔歧《蒿庵闲话》载:

“元君者,汉时仁圣帝前,有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圮像仆,童泐尽,女沦于池”,据说宋真宗在泰山玉女池内洗手,见此石人浮出水面,宋真宗于是下令疏浚该池,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命有司建祠并更名为“昭真祠”,遣使致祭,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明朝时,昭真祠更名为“灵应宫”,后又扩建,增大规模,为碧霞宫。

道教吸收了上述信仰,认为碧霞元君乃应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

在民间广为流行宣扬叙述泰山娘娘灵迹的《泰山娘娘宝卷》,道教也奉为教门经籍,纳入道书之列。

碧霞元君的称号,直到近代,才为泰山娘娘专有。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民众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极盛,信徒以之为奉神,祷之即应。

泰山的景观有许多关于泰山老母的传说其一,岱顶无松--碧霞元君与老佛爷争占泰山的传说;其二,黄飞虎与黄妃的关于泰山的兄妹之争。

另外,民间传说的碧霞元君更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

故旧时妇女信仰碧霞元君特别虔诚,不仅在泰山有上、中、下三庙,在各地也建有许多“娘娘庙”,留存至今的大型元君庙有山西太原、山西晋城、山西蒲县、山西万荣、河南新乡、陕西西安等7处。

泰山碧霞祠奉祀碧霞元君、眼光娘娘、送子娘娘,其神三位一体。

或说皆为元君化身,或说系三姊妹,或说眼光、送子两神为元君下属。

传说眼光娘娘主治眼疾,又演化为无病不治。

也有说眼光娘娘主光明的,延伸为主宰人的前程,所以求富求贵求平安者不乏其人。

“送子娘娘”,顾名思义即赐子的神,而且她还能保佑儿童健康成长。

泰山有“拴娃娃”、“压枝(子)”习俗,都是此信仰的流演。

碧霞元君的圣诞为农历的三月十五日,是时泰山碧霞祠和供奉碧霞元君的庙观均要举行隆重的庆典。

对泰山老母的崇拜至宋始盛。

苏辙“车途八方至,尘飞百里内”。

明农礼部尚书和文阁大学士王锡爵,在《东岳碧霞宫碑》中描绘了人们朝拜泰山老母的盛况。

“齐鲁道中,顶斋戒弥陀者声闻数千里,策敝足茧而犹不休,问之,曰:

‘有事于元君'。

问故,曰:

‘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

清人韩锡胙在《元君记》中说:

“统古今天上神祇,首东岳,东岳祀事之盛,首碧霞元君……自京师以南,河淮以北,男妇日千万人,奉牲牢币喃喃泥首下。

明朝史学家王世贞在《游泰山记》中更是绘声绘色的描写了冬夜朝山的盛况“其初游泰山为正月底,夜宿岱麓,半夜推开北扉而望,宛如一条长长的白绢,自山趾上至绝顶;又似聚集了数百斛萤火虫于囊中,光熠熠不定。

问其情况,原是士女礼土元君者,手提灯笼,鱼贯而上。

其颂祝之声,隐隐可以听到。

三、泰山与佛教

1、佛教基本情况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相传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中,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创立。

基本教义是:

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既不在于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于社会环境,而是由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业”指身、口、意等活动。

“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

所以摆脱痛苦之路,唯有依经、律、论三藏和修持戒、定、慧三学,才能彻底转变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达到这种转变的最高目标,就叫做“涅槃”或“解脱”。

公元前三世纪,由于阿育王的信封,佛教在印民间内外得到广泛流传。

公元二世纪,在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的大力扶持下,佛教发展为世界性宗教,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

2、佛教传入泰山

佛教是随着帝王封禅活动而传入泰山。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时,佛教传入中国内地。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56年东封泰山;汉章帝刘炟公元85年、汉安帝刘祜公元124年祭祀泰山。

于是泰山开始有了佛教。

最早在泰山传教的是朗公。

东晋初,前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高僧朗公在泰山东北麓的(济南历城县柳埠)昆瑞山麓创建了泰山地区的第一个佛寺:

朗公寺。

朗公寺很快成了当时山东佛教文化的中心,山东佛教的发祥地。

佛教在泰山历经魏晋南北朝四五百年,寺院渐多,古迹遍布,随后创建了灵岩寺、神通寺(重修)、光华寺、普照寺及谷山玉泉寺等。

泰山经石峪和徂徕山映佛岩刻上了举世闻名的《金刚经》、《大般苦经》、《般若波罗密经》等经典梵文。

由于佛教的发展,佛经的翻译与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