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89496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docx

浙江省诸暨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读图)

1、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

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B.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1·min-1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20min~40min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2、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H=+108kJ·mol−1。

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

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3).14min发生的条件改变可能是________。

3、(2015广东卷)新型RuO2催化剂对4HCl(g)+O2(g)2Cl2(g)+2H2O(g)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αHCl—T曲线如图,则总反应的△H____0(填“>”、“﹦”或“<”);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_______。

4、(NH4)2CO3(aq)+H2O(l)+CO2(g)2(NH4)2HCO3(aq)△H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

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

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

则:

①△H_______0(填>、=或<)。

②在T1~T2及T4~T5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如图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图①代表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酸(HA、

HB和HD)溶液,则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c(OH-)

B、图②代表室温下H2A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含A粒子(H2A、HA-、A2-)所占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图,则PH=5时,在NaHA和Na2A的的混合溶液中:

c(HA-):

c(A2-)=1:

100

C、图③表示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

2X(g)Y(g),在温度T1、T2

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W点放出的热量

D图④表示在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随着CO2气体的通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变化关系图,则最高点B点时对应的溶质Na2CO3

E、图⑤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则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F、图⑥代表在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NO使其发生反应2NO(g)+2CO(g)

N2(g)+2CO(g)ΔH<0,测得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图,则c点之前影响V正的主要因素是浓度,c点之后主要是温度

G、图⑦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20min时可能是增加

了B的量

 

化学平衡图像(画图)

1、恒温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通入CO和H2O各1mol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当反应达到平衡后,维持温度不变,t1时再通入各1mol的CO和H2O的混合气体,请在图中画出正、逆反应速率在t1后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

恒温恒容恒温恒压

2、温度T1时,在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积中,加入0.4molCO2和0.4mol的H2,反应中c(H2O)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T1时反应CO(g)+H2O(g)CO2(g)+H2(g)第4分钟达到平衡。

在第5分钟时向体系中同时再充入0.2molCO和0.2molH2(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左下图中画出第5分钟到9分钟c(H2O)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

变式:

①再充入0.2molCO和0.2molH2O(右下图中画出)(其他条件不变)

3、【情景】一定条件下,由CO2和H2制备甲醇的过程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ΔH

一定的条件下,CO2和H2在体积为V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上反应,

甲醇的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分别如图所示。

假定t时刻迅速使容器体积缩小为2/3VL,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

试在下列两图中画出t时刻后的变化曲线图。

【变式1】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实验测得,在500K时,充入3molH2和1.5molCO2,该反应10min时达到平衡。

在此条件下,系统中CH3OH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当反应达到3min时,迅速将体系温度升至600K,此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40%,请在图中画出3-10min内容器中CH3OH浓度的后续变化趋势曲线.已知:

反应对应的平衡常数为K,它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变式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H2和CO2在催化剂A的作用下发生上述反应,若起始温度为298K,反应在503K时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30%),请在图4中画出相同时间内从298K到700K时CO2转化率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曲线。

(反应对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的曲线如变式1所示,催化剂未失效)

【变式3】其他与变式2相同,请在图4中补充在催化剂B(用字母标明)作用下CO2转化率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曲线。

(已知:

催化剂B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A差,催化剂均为失效)

【变式4】一定条件下,由CO2和H2制备甲醇的过程中含有下列反应:

反应1:

CO2(g)+H2(g)CO(g)++H2O(g)ΔH>0

反应2:

CO2(g)+3H2(g)CH3OH(g)+H2O(g)ΔH<0

其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它们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反应1、2的活化性能如下图所示。

在温度为300℃时,使一定量合适体积比的H2和CO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

请在图5中画出CH3OH浓度随时间变化至平衡的曲线图。

【思考】请在上图中补充CO浓度随时间变化至平衡的曲线图

 

【链接高考】

1、近年来对CO2的有效控制及其高效利用的研究正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据中国化工报报道,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可将CO2转化为甲醇的高活性催化体系,比目前工业使用的常见

催化剂快近90倍。

由CO2制备甲醇过程可能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Ⅰ:

CO2(g)+3H2(g)CH3OH(g)+H2O(g)△H1=-49.58kJ•mol-1

反应Ⅱ:

CO2(g)+H2(g)CO(g)+H2O(g)△H2

反应Ⅲ:

CO(g)+2H2(g)CH3OH(g)△H3=-90.77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2)在一定条件下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2仅发生反应Ⅰ,实验测得

在不同反应物起始投入量下,反应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反应物起始投入量:

曲线I:

n(H2)=3mol,,n(CO2)=1.5mol

曲线Ⅱ:

n(H2)=3mol,n(CO2)=2mol

①据图可知,若要使C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40%,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是

A.n(H2)=3mol,n(CO2)=1.5mol;650KB.n(H2)=3mol,n(CO2)=1.7mol;550K

C.n(H2)=3mol,n(CO2)=1.9mol;650KD.n(H2)=3mol,n(CO2)=2.5mol;550K

②在温度为500K的条件下,充入3molH2和1.5molCO2,该反应10min时达到平衡:

a.用H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___;

b.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c.在此条件下,系统中CH3OH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当反应时间达到3min时,迅速将体系温度升至600K,请在图中画出3~10min内容器中CH3OH浓度的变化趋势曲线。

2、(2016.10.30)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

(1)已知:

900Κ时,体积比为4:

1的HCl和O2在恒温

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4HCl(g)+O2(g)2Cl2(g)+2H2O(g)ΔH<0,HCl的平衡转化率α(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如图。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

到TK(假定反应历程不变),请画出压强在1.5×105~4.5×105Pa范围内,HCl的平衡转化率α(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示意图。

3、(2017.04.30)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和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amol)进行反应,测得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

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

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ΔH4

反应ⅡCO2(g)+H2(g)CO(g)+H2O(g)ΔH5

③350℃下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所示。

画出400℃下0~t1时刻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4、(2016.04.30)氨气及其相关产品是基本化工原料,在化工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以铁为催化剂,0.6mol氮气和1.8mol氢气在恒温、容积恒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氨气,20min后达到平衡,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3mol。

①在第25min时,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迅速增大至2L并保持恒容,体系达到平衡时N2的总转化率为38.2%,请画出从第25min起H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5、氮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

(1)①N2O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O(g)=2N2(g)+O2(g),ΔH<0,你认为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否自发进行,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②某研究小组为针对N2O的分解进行研究,常温下,在1L恒容容器中充入0.100molN2O气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使之反应,请画出容器中气体的总浓度c(总)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图。

 

化学平衡图像(读图)

参考答案

1A

解:

A、从图2可知,30min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同时降低.降低反应温度,正反应

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同时降低,但降低反应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无论正反

应方向放热还是吸热,平衡均移动与图2中30﹣40min,改变条件后,平衡不移动矛盾,故

A错误.

B、0~8min内,A的反应速率v==0.64mol/L÷8min=0.08mol/(L•min)﹣1故B正确

C.由开始到达到平衡,A、B的浓度减少的量相同,由此可知X=1,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应是升

高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30min时只有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

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所以平衡常数不变,故D正确。

2增大容器得体积(减小压强)解:

14min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减小

3<理由:

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HCl的转化率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反应为放热反应K(A)

4<在T3(即T1-T2)前反应未建立平衡,无论在什么温度下(NH4)2CO3(aq)总是捕获

CO2,故c(CO2)减小,在T3时反应达到平衡,随后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CO2)增大。

5ABDEG

解:

A项,中和50%即P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HB)和盐(NaB),由图可知溶液呈酸性,则c(H+)>c(OH﹣)所以c(B﹣)>c(Na+)A正确

B项,由图知,PH=3时,HA-与A2-与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则两者的浓度也相等,

C(H+)=0.001mol/L,对于反应:

,其平衡常数为0.001,故温度相同,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

变C(HA-):

C(A2-)=1:

100正确

C项,根据图可知,温度为T1先到达平衡,所以T1>T2,温度越高,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进行到M点时消耗的X的物质的量小于W点,由于正向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M点少,即:

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

D项,溶质为Na2CO3促进盐类水解程度最大,所以由水电离的c(H+)最大,故正确

E项,a点未达到溶解度曲线,故正确

F项,c点之前影响V正的主要因素是温度,c点之后主要是浓度

G项,根据图可知,B的物质的量突变,平衡正向移动,故正确

 

化学平衡图像(画图)

参考答案

1、解:

左图恒温恒容下加入反应物,反应物浓度瞬间增大,所以正反应速率突然增大,而

生成物浓度开始保持不变,所以逆反应速率一开始保持不变右图由于该反应是前后体积不变

的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再通入各1mol的CO和H2O的混合气体,与起始量之比相同,平衡后与原平衡为等效平衡,在增加反应物的开始,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变小,所以正反应速率变大,逆反速率减小,但最终平衡不移动,据此画出图为

2解:

左图在恒容条件下同时加入0.2molCO和0.2molH2,同等程度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

平衡不移动,所以H2O的浓度不发生变化,右图在恒容条件下加入0.2molCO和0.2molH2O,H2O的浓度瞬间增大为0.2mol/L,由于温度保持不变,平衡常数保持不变,所以最后计算可得平衡浓度为0.15mol/L.

3解缩小容器体积,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和浓度都有变大的趋势,由于物质的量

不会随体积改变而变化,所以左图起点为接点,右图物质的量浓度随体积改变而发生变化。

4【变式1】3min时平衡还未达到,迅速升温,速率加快,反应正向进行,根据数据可以求

得600K平衡时,甲醇的浓度为0.30mol/L,500K时第10分钟平衡,则温度升高,达到平衡时间则少于10min。

【变式2】反应④在503K时达到平衡,则从298K开始,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逐渐增大,当温

度达到503K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当温度大于503K后,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会减

小,则CO2转化率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曲线为A曲线。

【变式3】催化剂B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A差,催化剂均为失效,由于催化剂不会影响

平衡的移动,所以当B催化剂达到平衡后与曲线A重叠。

【变式4】CH3OH的浓度开始增大,后因容器内压强减小,且反应1生成的水都使反应3

的平衡逆向移动,CH3OH的浓度减小。

【变式5】CO为反应1的生成物,随着时间的加长,CO的浓度增大,达到平衡时不变.

【链接高考】

1、B解:

n(H2)=3mol,n(CO2)=2mol,550K时二氧化碳转化率小于40%,但接近

40%,再移走0.3mol二氧化碳等效为选项中的平衡,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会增大,可能大于

40%,故B正确;

a.用H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135mol•L

﹣1•min﹣1;

b.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K=200;

在温度为500K的条件下,充入3molH2和1.5molCO2,该反应10min时达到平衡,平衡时

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60%,则转化的二氧化碳为1.5mol×60%=0.9mol,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量(mol):

1.5300

变化量(mol):

0.92.70.90.9

平衡量(mol):

0.60.30.90.9

a.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0.135mol•L

﹣1•min﹣1,故答案为:

0.135mol•L﹣1•min﹣1;

b.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K==200,故答案为:

200;

c.3min时未到达平衡,此时迅速将体系温度升至600K,瞬间甲醇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

加快,到达平衡的时间小于10min,而在温度为600K的条件下,充入3molH2和1.5molCO2,

平衡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约是42%,则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约是1.5mol×42%=0.63mol,

则平衡时甲醇的浓度约是0.315mol/L,3~10min内容器中CH3OH浓度的变化趋势曲线为:

2、900K时,体积比为4:

1的HCl和O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Cl的平衡转

化率α(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如图.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到TK,平衡逆向进行,

HCl转化率减小,随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HCl转化率增大,据此画出图象为:

3、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碳转化率减小,图中分析可知接近72.5%,

甲烷物质的量减小小于350°C时甲烷物质的量,达到平衡所需要时间缩短

CO2(g)+4H2(g)⇌CH4(g)+2H2O(g)

起始量(mol)0.2a0.8a00

变化量(mol)0.145a0.58a0.145a0.29a

平衡量(mol)0.0550.22a0.145a0.29a

画出图象,达到平衡状态甲烷0.145amol,升温加快反应速率,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

4、解:

(1)①0.6mo1氮气和1.8mo1氢气在恒温、容积恒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

氨气,2min后达到平衡,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3mo1

N2(g)+3H2(g)=2NH3(g)

起始(mol):

0.61.80

转化(mol):

0.30.90.6

平衡(mol):

0.30.90.6

在第25min时,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迅速增大至2L并保持恒容,则此时c(H2)

==0.45mol/L;体系达到平衡时N2的总转化率为38.2%,则转化的氮气为0.6mol×

38.2%=0.2292mol;

N2(g)+3H2(g)=2NH3(g)

起始(mol):

0.61.80

转化(mol):

0.230.690.46

平衡(mol):

0.371.110.46

12/12

所以第二次平衡时c(H2)==0.555mol/L,则第25min起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45mol/L,平衡时为0.555mol/L,所以图象为;

5、

(1)①一定不能,因为该逆反应的ΔS<0、ΔH>0,所以该逆反应不能自发

②(开始一段时间在0.100mol/L处几乎不变,最后落在0.150mol/L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