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9159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6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docx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1

昆明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过程中,对光完成的标志是()

A.反光镜对准通光孔

B.目镜下出现光亮

C.目镜下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D.目镜下看到物象

2.紫菜里的碘含量比海水高,控制紫菜细胞吸收碘的结构是()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

3.下面是生物或生物某部位的结构图,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③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B.图二花生的①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C.图三是细菌,④是真正的细胞核

D.图四细胞中的②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4.一粒种子长为参天大树与细胞的哪些生命活动有关()

A.细胞的生长 

B.细胞的分裂 

C.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细胞数目的增多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调查当地环保状况,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

B.倡导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

C.为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多引进外来物种

D.减少煤炭、石油的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

6.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②

B.图中四种生物都只由一个细胞就能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生理功能

C.图中四种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图中四种生物有细胞壁的是②

7.如图所示是被子植物有关器官的结构图,图中标注有错误的是()

A.

B.

C.

D.

8.如图是用萌发的种子来验证植物某项生命活动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向漏斗内倒入清水的目的是将瓶内气体挤入试管

B.实验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本实验证明了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D.本实验材料如果换用绿色植物,必须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9.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植物体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A.气孔、导管、成熟区

B.成熟区、导管、气孔

C.成熟区、气孔、筛管

D.导管、气孔,成熟区

10.变黄的菜叶最后从蔬菜上脱落,这说明()

A.蔬菜的生活需要营养

B.蔬菜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蔬菜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D.蔬菜能够生长和繁殖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和能量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循环利用

B.能量的流动方向是单向流动,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C.营养物质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营养物质越多

D.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生产者

12.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能使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B.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

C.将一棵树的主树千下端树皮环剥后,根可得到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D.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

13.新鲜水果用保鲜薄膜包裹或放入冰箱冷藏室可延长存放时间,主要是因为包裹或冷藏后可以()

A.不让水分散失

B.杀死内部的细菌

C.减少水果果皮损伤

D.抑制呼吸作用

14.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在晴天的凌晨开始置于室外,并进行24h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

该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

15.下列组织中具有营养、支持、保护等作用的是()

A.神经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上皮组织

1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这句诗所描述的影响了枫林叶色变化的一种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17.云南省弥勒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夜间气温较低,所产的葡萄特别甜。

这是因为与别处相比()

A.该地区土地特别肥沃

B.葡萄品种不一样

C.葡萄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葡萄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对较少

18.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氮

B.磷

C.钾

D.氮、磷、钾

19.“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这句话中的“肥”主要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无机盐。

其中,被称为植物生长“三要素”的是

A.锌、钙、镁

B.氮、磷、钾

C.碳、氮、氧

D.水、土、光

20.种子的结构中一般都具有的结构是()

A.种皮和胚

B.种皮和胚乳

C.胚和胚乳

D.子叶和胚

21.在生物科学研究上,常用的分类依据是()   

A.生物的生活环境

B.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等特点

C.生物的生活习性

D.生物的经济环境

22.下列教材中的实验操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结构

B.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C.探究植物的蒸腾现象

D.探究种子的萌发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2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是生物圈的基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直接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D.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既构建植物体本身又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4.分析以下结构,人类没有而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具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叶绿体

④细胞质

⑤液泡

⑥细胞核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⑤

D.①⑤⑥

25.细胞内包含着叶绿体、线粒体等一些小的微观结构,这些微观结构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线粒体、叶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细胞内产生氧气的部位

B.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都能进行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

D.都同时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二、综合题

26.如图所示为从一个受精卵细胞生长发育到人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__过程,②③是__________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的细胞数目__________。

(2)④是__________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不同的__________。

A、B、C、D这些结构按一定次序有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像图中胃这样的__________。

(3)②过程中,细胞各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请你将a、b、c正确排序____________。

a.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b.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

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c.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4)你在生物课堂展示时,蹭到手上的红粉笔没有通过皮肤进入体内,是因为图中___________(填序号)的保护作用。

(5)对上图所展示的人体结构层次写出正确的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模式.小科进入某生态旅游农场,开始了一天的农场体验。

(1)该农场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树木、花卉、多肉植物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

农场内空气清新,湿润宜人,堪称绿色氧吧,主要是由于其中的植物进行_____等生理活动的结果。

(2)多肉植物肥厚多汁、憨态可掬,惹人喜爱(如图)。

查资料获悉:

多肉植物大多数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根系发达。

可见生物的_____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

(3)如果游客没有生态保护意识,把一些污染物质带入该农场,过些时间后,这些污染物质会给农场带来哪些可能的结果。

______。

28.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

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

(2)若想显微镜的视野最亮,则选择的图甲中的镜头组合为________。

(3)如果在进行显微镜对光时,视野太暗,则应选用________面镜和________光圈。

(4)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

他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你认为不起作用的一项是(____)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反光镜

(5)如果在使用图乙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除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都不动。

那么异物很可能位于[ ]____________。

(6)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效果由①变成④,他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移动。

29.下面是关于“观察植物叶片结构”实验的一些问题,请回答()内填图中序号)。

(1)在“观察植物叶片结构”实验中,制作叶片临时切片时,_____ (选填:

“需要”或“不需要”)对玻片标本进行染色,这是因为叶片的(_____)_____细胞内含有较多叶绿素,细胞呈绿色。

(2)在图一所示叶片结构中,①是_____ ,具有支持和_____作用,其内部的导管和筛管部属于_____组织。

②_____和④_____都属于_____ 组织。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二所示物象时,该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取自图一中的(_____)_____,可以明显看到成对的A_____ 所围成的结构C_____,这里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例如在阳光下,_____ 气体经过该结构从外界进入叶片内部。

(4)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例如,叶片的结构适于进行_____作用和_____作用。

30.如图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④所示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 ,内有运输________的导管.   

(2)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由图中________(填图中序号)内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   

(3)该生理过程所需的原料二氧化碳主要通过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进入叶片.   

(4)在农业生产上,既要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又要避免叶片互相遮挡,影响光合作用,因此栽培作物时应该________ .

3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_____(填甲或乙)是植物细胞结构图.

②图中[b]是_____,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③乙细胞中没有而甲细胞中有,并且含有细胞液的结构是[d]_____.

④图中_____(填图中番号)贮存着遗传信息.

⑤乙细胞中没有的结构[f]_____,能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三、实验探究题

32.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是否有影响。

作出假设:

_____。

实验步骤:

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

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

重复3次。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并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

实验结论:

四组食醋浓度中,食醋浓度为_____时,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

交流分析:

①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

②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的变量是____。

③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

④结合本实验的结果,请你对家庭自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____。

3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轻中的变化”实验室,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B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现象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与1号试管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3号两只试管进行试验,那么B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探究低温对馒头消化作用的影响,应选用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如果探究高温对馒头消化作用的影响,应选用__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