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94266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docx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第8章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上)《由于亚洲·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战败,东亚地区变成了东西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舞台。

  除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外,中国也扯入其中,导致在冷战背景下发生了两场战争。

  我们在第8章(上)中将提出朝鲜战争,在(下)中将提出越南战争问题,进而探讨战争究竟给东亚的人们带来了什么?

》▼朝鲜战争始于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3日达成停战协定。

  至今仍处于停战状态。

  在韩国,因开战的日期而将此次战争称为6.25战争或韩国战争;在北朝鲜则称为祖国解放战争。

  曾参战的中国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意即抵抗美国的侵略,支援朝鲜。

  1948年成立的韩国和北朝鲜都将整个朝鲜半岛视为自己的领土,认为对方不合法。

  最初,朝鲜战争围绕着政权的正统性而进行,带有很强的内战性质,但由于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队和中国军队的参战而演变为国际战争。

  苏联的空军飞行员也参加了北部一方的战斗。

  日本也应美国方面的要求,秘密地派出扫雷舰,死亡1人。

  两条线改变了小城的命运铁原1945-1953两条线改变了一个小城及其居民的命运。

  日本战败后的1945年9月,美国和苏联为了分割占领地区划定了北纬38度线。

  这条线也成为了朝鲜战争经过激烈攻防战于1953年7月划定的军事分界线。

  最初是北方一侧,后来变成了南方一侧国家的一部分。

  由于南北分裂而撼动其命运的小城,它现在的情况怎样呢?

为此我前往韩国。

  小城是铁原,位于朝鲜半岛正中,可谓半岛的肚脐。

  铁原地处广阔而富饶的平原地区的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

  日本殖民统治下的1914年,连接今天首尔(京城)与临东朝鲜湾元山的京元线建成通车,途经铁原。

  铁原也成为延伸至风景名胜地金刚山的另一条铁路的起点。

  铁原站前银行和商店鳞次栉比,城中还有医院和剧场,上水道也敷设齐备。

  作为一个约有2万人生活的内陆中心城市,铁原曾经十分繁荣。

  我与调查地方史的金荣圭先生(45岁)一同走访了据推测曾经十分繁华的地方。

  38度线以北约30公里。

  眼前的农田留着积雪,一片灌木和枯草,丹顶鹤及白颈鹤在此栖息。

  看似一派宁静的风景,可韩国的哨卡和挂有地雷字样的红色警示牌的铁丝网却告诉我们,这里靠近军事分界线。

  视野中数公里前方的山峦就是北朝鲜。

  曾经繁华的站前大街上,被烧得焦黑的墙壁、布满弹孔的废墟孤零零地伫立着。

  金先生解释说:

朝鲜战争中,由于激烈的巷战和轰炸,小城消失了。

  即便现在,这里也是平民不得自由出入的区域,所以战争的创伤依然保留着。

  生于日本统治之下,直到朝鲜战争之前一直在站前闹市区生活的金松一先生(77岁)讲述的半辈子人生,鲜明地传达着被两条分界线阻隔的人们的悲哀命运。

  1945年获得解放的人们正想着这下子日本兵可走了,可转瞬间进来了苏联兵。

  位于朝鲜半岛中心的小城在居民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大国划定的分界线的北侧,变成了位于两个阵营相互对峙的前沿城镇。

  铁原的劳动党办公楼遗址。

  顶棚已塌,第二年政府动员居民建成了北朝鲜劳动党的办公墙壁上弹痕累累。

  金松一先生给我们看(韩国江原楼,小城里到处悬挂着金日成的肖像。

  38度线由北朝鲜了描写往昔小城面貌的画。

  的人民军实施警戒后,与南方的自由往来也被禁止了。

  道中野摄影)原来曾被强制学日语,这回又是共产思想了。

  我们只能服从,别无选择。

  1950年6月,随着开往38度线的部队和坦克日益增多,不久战争就开始了。

  金先生当时上的高中的高年级学生和同期同学被强行征兵。

  金先生躲藏起来,但听说父亲遭到监禁,就出来自首了。

  他作为人民军士兵跟着坦克队向南进发。

  人民军越过了首尔的汉江,由于遇到美军的反击被迫后退。

  约一百天后返回铁原时,他翻山越岭逃脱了。

  第二年他在避难的美国空军基地当了酒吧服务员。

  有一次,一个军官客人洋洋得意地讲起自己的战果。

  金先生听到轰炸的地点是三角(triangle),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持续发生激烈攻防战的铁原平原当时被称为铁三角地带。

  我所在工作地的部队轰炸了我的家乡。

  人生真是变化无常啊!

以美苏为后盾,1948年朝鲜半岛上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

  无论是大韩民国(韩国)的李承晚总统,还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的金日成首相都曾考虑进攻对方。

  双方的军队隔38度线相对峙,有时也发生武力冲突。

  我在铁原所见到的亲历战争的人们谈起当时的气氛,都异口同声地说:

战争无论如何无法避免。

  ■因帮助了北方而被强行带走/农民等153人被枪杀李承晚(1875~1965)大韩民国由于美国麦克阿瑟率领的联合国军队及中国军队的参战,(韩国)的第一代总统。

  曾因参同一民族同胞之间的战争变成了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前线反复加独立运动入狱,后赴美。

  曾任变动,时而在南边,时而在北边,老百姓每次都仓惶逃难,身设立于上海的临时政府首领,但无分文,或者为了生存只能服从当时的占领者。

  直至解放以美国为据点开展活动。

  1945年10月回国后,他集首尔郊外的高阳市。

  登上主干路旁的小山丘,可以看到像中了右派的支持力量,1948年井一样敞口的黑暗深坑。

  1995年,这里发现了153人的遗骨。

  在经过南朝鲜的一党选举后建立的政府中就任总统。

  朝鲜战争朝鲜战争开始数日后,这一带成为北朝鲜的控制区,可不后加强了独裁,虽因赢得1960到3个月又被韩国抢回。

  因为帮助了敌人,农民们被右翼团年的选举第4次当选了总统,却体和警察强行带走,在深坑前被一个个枪杀了。

  死者当中也有因声讨政权腐败及不正当选举少年少女。

  因遗属们的要求,国家的独立机构真相·和解委的学生示威游行即4.19革命员会(旨在查明真相达成和解的既往事件处理委员会)经过调而辞职,逃亡至夏威夷。

  查,07年承认那是警察实施的非法集体枪杀事件,提出了国家应正式谢罪的建议。

  冷战时期的战争在意识形态对立的背景下导致很多惨剧,也发生了美军实施的屠杀事件。

  市民团体认为,在朝鲜战争前后屠杀的平民估计达100万人,但在90年代前半期以前军人执政时期,遗属们被迫保持着沉默。

  作为真相·和解委员会的常务委员致力于集体屠杀事件调查的圣公会大学教授金东椿指出,对于民众来讲,屠杀就是战争。

  参与了屠杀的警察及右翼团体中,协助日本进行殖民地统治的人很多。

  美苏划定38度线也是为了解除日军的武装。

  分裂与战争的悲剧也是殖民地统治的产物。

  ■保卫自己的土地/中国志愿兵也上了战场因为朝鲜战争,支援南北双方的二十几万外国士兵做出了牺牲。

  其中也有中国方面的死亡及下落不明者约达18万人。

  中国为何派出大量士兵去朝鲜半岛呢?

乘坐由北京开往平壤的夜间列车14个小时。

  从临近中朝两国边境的辽宁省丹东火车站坐汽车5分钟来到了鸭绿江边,对岸的北朝鲜近在眼前。

  江正中是国境线。

  江上横跨着中朝友谊桥,卡车一辆辆地通过。

  据说,中朝贸易约7成都经由丹东。

  大桥原本是在中国东北满洲国时期的1943年由日本修建的。

  还有一座与之并行的大桥,因在朝鲜战争中靠北朝鲜的部分被炸塌了,故称鸭绿江断桥。

  这座桥也是日本合并了大韩帝国的第二年,为了连接南北纵贯朝鲜半岛的铁道与中国大陆的铁道而由日本建造的。

  过去被称为安东的边境城市丹东曾经是日军侵略中国大陆的据点。

  我寻访了抗美援朝纪念馆。

  它坐落于一座俯瞰市区的小山上,是记述朝鲜战争历史的设施。

  馆内陈列着生锈的枪支、手榴弹、冲锋号和被击落的美军飞机残骸。

  还有金日成写给毛泽东的求援信,称朝鲜不能成为美帝的殖民地。

  以及领袖的长子毛岸英等死于朝鲜战争的英雄的胸像。

  赵业君馆长说:

丹东不仅仅是离朝鲜战场近,还多次遭到轰炸,死伤不少人。

  战争是保卫中国、保卫丹东之战。

  韩国与联合国军队越过38度线向北挺进的1950年10月,中国的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丹东成了出击和军需补给的基地。

  据说,司令部曾设在现在博物馆所在的小山上。

  我见到了曾经参战的老兵。

  84岁的孙景坤老人是丹东人。

  日本战败,关东军撤走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中,原来是佃农的孙先生也分到了土地。

  我问起他渡过鸭绿江上战场时的想法,老人这样回答了我:

虽说一直见不到妻子很难受,可美军随时都可能打过来啊。

  我当时想,就算是为了保卫好不容易到手的土地,也要拼死战斗。

  据说他在战场上多次与美军展开肉搏战,杀死了21个人,同一部队120个人中生还的只有5人。

  虽然老人腰部炸进了炮弹碎片,肩头也中了子弹,但与妻子重逢了。

  金日成(1912~1994)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建国时的首相。

  1972年就任新设国家主席一职,至1994年去世为止一直为北朝鲜的最高领袖。

  他曾在中国东北等地开展抗日游击运动,日本战败后与苏联军队一起进驻平壤。

  在朝鲜战争中,他是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在以后中苏对立的背景下,金日成提出独自的主体思想,巩固了独裁体制。

  1994年即将举行首次南北首脑会谈之际突然去世。

  新中国在参战的前一年刚刚成立,控制地区尚未及全国,由于与国民党的内战,满目创痍的国土百废待兴。

  是什么成了参战的决定性因素呢?

研究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的北京大学教授牛军作了这样的解释:

中国在1950年秋曾准备出兵台湾,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军第7舰队封锁了台湾海峡,局势更加紧张。

  另外,苏联暗中要求中国,如果金日成打败了,就在中国东北接纳流亡政权。

  如果那样的话,就形成了隔着一条鸭绿江直接与美军对峙的局面。

  中国方面希望避免在大陆的中美全面战争的危险性,美国也同样如此。

  杜鲁门总统解除了主张使用原子弹和台湾国民党派兵的麦克阿瑟的职务。

  3个月后的1951年7月开始了停战谈判。

  由于朝鲜战争,中国增强了对北朝鲜,而美国增强了对韩国的影响力。

  朝鲜半岛的命运反映着大国较量的结构至今没有变化。

  话题再回到铁原。

  停战后,成为一片废墟的旧市区已经不见,被距离十几公里以南铁原郡的新中心街区取而代之。

  在这里安家落户的人们当中,有不少故乡在北朝鲜的失乡民以及妻离子散的家庭。

  在适逢京元线通车90周年的2004年,那些居民聚集在铁原车站的遗址,祈愿因朝鲜战争被切断的铁路得以复原,实现和平统一。

  最近,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传到了居民耳中。

  修复通往邻郡中断的铁路,包括铁原郡内的部分铁路修复工程将于3月开始。

  在拜访郡政府时,郑镐祚郡守(郡长)向我讲述了自己的梦想。

  铁原是连接南北的城市。

  如果实现了统一,这里有可能成为新首都啊。

  虽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实现。

  (中野晃)▼战争的经过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越过38度线向南侵犯,3天后占领首尔。

  美国谴责其为侵略行为。

  1950年7月在苏联缺席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上通过了派遣联合国军队决议,以美军为主,英法等共计16个国家派出了战斗部队。

  北朝鲜方面曾进逼至釜山附近的洛东江,后韩国方面趁麦克阿瑟率联合国军队登陆仁川之机于9月夺回首尔。

  10月越过38度线,占领了平壤,部分韩国军队到达了中朝边境沿线。

  同月中国派出人民志愿军后形势发生逆转。

  北朝鲜方面于1951年1月再次占领首尔,但两个月后韩国军队重新将其夺回。

  之后,战线在38度线附近反复进退。

  同年7月停战谈判开始,由于分界线的位置及俘虏问题的处理,难以达成一致。

  为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激烈的攻防战持续不断。

  1953年3月苏联斯大林去世后,谈判正式展开。

  7月联合国、北朝鲜和中国军队三方签署了停战协定,而韩国却没有参加。

  停战协定中划定了将韩国与北朝鲜分开的新的军事分界线,分界线南北各2公里被定为非武装地带(DMZ)。

  第8章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上)教科书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许多国家都被巻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关于这两场战争,东亚的中学生教科书是如何描述的呢?

■日本轻描淡写地描述了最基本的事实在日本,中学教科书用得最多的是东京书籍出版的《新社会历史》,它没有把朝鲜战争单独作为一项。

  而在记述联合国的成立与冷战的两个世界与亚洲这两页单元里,设立了殖民地的解放与亚洲项目,其中仅有7行涉及了朝鲜战争。

  朝鲜虽然从殖民地得到了解放,但以北纬38度线为界,北面由苏联占领,南面由美国占领。

  1948年,北面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南面成立了大韩民国(韩国)。

  1950年,北朝鲜侵犯韩国,爆发了朝鲜战争。

  以美国为中心的联合国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分别支援韩国和北朝鲜,战争一直持续到1953年签署停战协定。

  尽管由于学习指导纲要修改、减少了课时,削减了教学量,但不可否认,它给人的印象是仅对最基本的事实做了轻描淡写的排列。

  然而,该出版社在15年前的教科书同样是两个世界与亚洲的单元却用了7页篇幅。

  设条目按序为:

联合国的成立→亚洲等各民族的独立→美国与苏联的对立→两个世界与冷战→朝鲜的分裂与新中国→占领政策的转换→朝鲜战争→旧金山媾和会议,对因果关系也做了说明,容易理解。

  渡边能理夫社会编辑部长说,用多少篇幅来说明朝鲜战争与日本的关系是问题。

  由于高中考试需要了解最基本的情况,所以现在的教科书比起说明战争的背景,更倾向于排列事实。

  如何处理战后的历史和冷战结构是一个课题。

  对越南战争的描述,现行的教科书也仅有3行。

  15年前的教科书包括对战争背景的说明有1页篇幅。

  (大久保真纪)■韩国对战况也有说明,用3页篇幅详细描述在韩国,由于朝鲜战争于6月25日爆发,所以称为6・25战争,亦称韩国战争。

  在教科书里多称为6・25战争。

  在教授世界史领域的《社会2》和韩国史的《国史》(国定1类)都设置了关于这场战争的内容。

  在国史部分理所当然地从战争的原因到其影响用3页的篇幅做了如下详细说明。

  北韩指北朝鲜,南韩指韩国。

  北韩共产政权与苏联签定了秘密军事协定,一方面增强军力,一方面抓紧对大韩民国进行武力南侵的准备。

  北韩(中略)对南韩进行和平攻势,掩盖其南侵意图,于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38度线开始全线南侵。

  然后用地图配合,对联合国派兵、仁川登陆反击战、中共军的介入等,一直到1953年停战的整个战况做了说明。

  在指出仅韩国就死伤150万人,产生了战争孤儿和离散家庭、国土荒废、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等问题后,对战争的影响做了如下叙述。

  由于战争,南北韩的敌对情绪日益扩大,其结果,远离了和平统一,进入了对抗局面,民族悲剧加重。

  国史编篡委员会金得中博士说,首先应该教授学生的是,战争起因于北韩的南侵,发生了很多灾难。

  金博士说,最近的研究表明1949年前后经常在38度线发生纠纷,韩国的李承晩总统也提倡北进统一,但还没有反映到教科书里。

  关于越南战争,国史教科书仅用不到1行的文字记述了朴正熙政权向越南派遣了国军的事实。

  (樱井泉)■中国强调是保卫祖国的战争在中国半数以上的学校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历史》称朝鲜战争为抗美援朝战争。

  意思是抵抗美国的侵略,帮助北朝鲜的战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确立的单元当中,用了5页篇幅做了描述。

  到底是战争当事人,除使用地图和图片外,文字说明也很详细。

  记述是这样开始的。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38度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略),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了解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庆应大学段瑞聪准教授指出,过去说是美帝国主义发动了战争,现在改为‘爆发了内战’,显然有了变化。

  这样写的: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另一方面,越南战争纳入在《世界史》的教科书中。

  登有一张美军照片,说明不长,仅有(佐藤和雄)1950年10月为在朝鲜战争中与美军战斗,中国志愿军渡过鸭绿江。

  同样照片登载在中国与台湾的教关于参战,强调是为保卫祖国而战,是科书里。

  美国从60年代初起侵略越南。

  在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和美国直接出兵先后失败等3行记述。

  ■台湾焦点在美台关系的变化台湾的教科书把朝鲜战争称为韩战,这是因为把北朝鲜称为北韩,称韩国为南韩的缘故。

  在世界史、中国史、台湾史的各个领域都有记述。

  但对越南战争仅在世界史领域有记述。

  被广泛使用的是南一书局的《国民中学・社会》,在其世界史部分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区域冲突项目下,包括图片在内,对朝鲜战争用了不到1页、对越南战争用了1页的篇幅做了记述。

  关于朝鲜战争的爆发是这样记述的:

1950年,北韩在苏联的指使下进攻南韩,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出兵支援南韩,并以美国的麦可阿瑟将军为统帅。

  另外,在台湾史部分也有4行左右的文字叙述:

政府迁台初期,局势危殆,直至韩战爆发,美国派遣舰队协防台海安全,局势才逐渐稳定。

  民国四十三(1954)年更进一步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加强中美合作。

  在中国史部分的中共建政后的概况项目下,登载了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照片,有3行左右的说明。

  根据在国民党政权下的1983年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在世界史部分登载了1页大的关于朝鲜战争的地图,但说明极短。

  南一书局教科书编撰指导委员、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周惠民说了详细记述朝鲜战争的目的。

  以前大学生对韩战几乎是没有概念,但韩战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韩战,台湾的地位可能改变了。

  关于越南战争做了这样的说明:

美国为了防止共党势力趁机席卷东南亚,乃派兵介入越南战场。

  还登载了逃散的越南儿童和美国反战游行的照片。

  (田村宏嗣)朴裕河世宗大学副教授系列・访谈20位有识之士(15)--东亚近现代史上的10件大事是哪些?

人的欲望暴露无遗的近代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那是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世界上的人要了解现在的结构。

  为了理解东亚的结构,我选择了这些大事,其中以战争、殖民地、冷战为主。

  近代是帝国主义的时代,人的欲望充分暴露了出来。

  为了隐藏这种欲望,歧视和统治这种暴力以人们看不见的形式被结构化。

  随着交通手段的发达,以前很难见到的人们变得很容易相聚。

  在政治和资本的力量作用下,人们在活动,相遇,产生着纠葛。

  ①的日清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企图统治琉球和北海道等帝国主义的欲望完全暴露的第一场对外战争。

  结果得到了殖民地台湾。

  ②的日俄战争,是为了统治朝鲜而进行的战争,把朝鲜变成了殖民地。

  伴随着①和②,人们开始迁移。

  在开拓的名义下,许多人都怀抱帝国的欲望来到中国大陆,但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两重结构,即他们大多数是在日本居无定所的人们,实际是弃民。

  近代以后的日本不满足于对台湾和朝鲜的统治,高喊对本国的威胁,怀抱统治中国的欲望,③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

  ④是为了让现在的日本年轻人进一步认识到,民主化和放弃战争等战后理念保持到今天不容易。

  与⑤相关联,在想到战后理念的同时,也希望能一起讨论日本对战争和殖民地统治的责任意识还不充分这个事实。

  东京审判没有追究日本殖民地统治的责任也有影响。

  所谓围绕历史的纠葛,就是围绕靖国神社、随军慰安妇等问题在近代以后的日本、中国和韩国之间的纠葛。

  这也许与各国只教授对本国有利的事情有关,但我希望这能成为日本重新认识战后局限的契机。

  还有些没有排顺序的事件,如暗杀伊藤博文和闵妃,对事件的评价另当别论,如果不知道这两人的死,就无法在韩日之间进行对话。

  我特别希望年轻人了解这件事。

  南京屠杀也是一样,邻国的人们都知道的事情,作为生活在东亚的人应该知道。

  亚洲太平洋战争一般被认为是日本与美国的战争,但不能忘记其背后有与亚洲的战争和殖民地统治。

  如果记忆当中只有日本的战败,那么日本的受害者印象就会占据记忆的中心。

  都说台湾比韩国亲日,但那是与中国的共产主义对立的结构性结果。

  由于怕被纳入中国的体系,所以必须要一直保持对日本殖民地时代那种好印象。

  最后是朝鲜的分割与战争。

  分割不仅是朝鲜内部的问题,它是日本殖民地统治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美苏介入朝鲜半島和发生代理美苏战争的结果,并与后来的冷战结构密切相关。

  我希望能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朝鲜的分割。

  应该记住的是用武力镇压1948年发生在济州岛民众起义的四三事件是它的前奏。

  有的人从岛上逃到了日本,成为与在日朝鲜人有密切的关系事件。

  (采访人:

樱井泉)第8章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下)韩国军队及企业都参与了越南战争最近在韩国,越南餐馆迅速增加。

  大米做成的面条上加足豆芽的粉很受欢迎。

  根据韩国政府部门的统计,2006年韩国男性与越南女性之间结婚有1万零100余对,仅次于与中国人的通婚数量,较前一年竟增加7成以上。

  以面临新娘子严重不足的农村和渔村居多。

  在越南胡志明市的机场侯机大厅,随处可见韩国游客的身影。

  2007年访问该国的韩国人数约达43万人以上,成为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客源。

  韩国与越南均受儒教影响,敬重师长,家庭观念浓郁。

  但是,将韩国人与越南联结在一起的还不仅仅只是这些。

  还有越南战争。

  韩国为了支援南越政权,派出了军队。

  从1964年至1973年为止,向以越南中部为中心的地区前后派遣了大约32万人。

  先是从医疗部队开始,猛虎、白马、青龙,标有威猛标志的精锐部队不断开向战场,其规模仅次于战争的主角美国。

  在士兵以外,据说还有不少人为赚钱而前往从事与军队有关的工作,后来在家乡盖起了豪华漂亮住宅。

  在首尔的战争纪念馆,因身着军装的军人们的到来而显得十分热闹。

  关于向越南的派兵,那里的解说词是支援与共产侵略者战斗的自由越南,是为了实现集体安全保障的防卫国土政策之一环,并以配图形式自豪地说明着如何清剿藏身在洞穴中的越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从旁边还传来带领高中学生参观的教师的声音:

越共敢于和美国兵交火,但一看到韩国士兵就吓得赶紧逃跑。

  ■名为报答美国实为获取特需令人费解的是,在相距那么遥远,看起来与自己国家的安全保障没有多大关系的战争中,为何派出了达32万人之众的军队呢?

从事研究出兵越南给韩国经济带来影响的静冈大学朴根好教授(45岁),在剖析美国的外交文件之后做出的结论是,韩国的派兵是大义名分和实利相结合的产物。

  所谓大义名分,说是为报答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与韩方共同战斗。

  那么,什么又是实利呢?

时任美国驻韩国的布朗大使向当时的汉弗莱副总统报告说,韩国的派兵可以带来一石三鸟的效应。

  所谓三鸟,即指韩国的经济发展、加强了韩美关系、提高了韩国军队的战斗力。

  1961年5月通过军事政变而掌权的国家重建最高会议议长朴正熙(后来任总统),同年11月访问了美国,向肯尼迪总统(照片)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