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9725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大纲.docx

《生理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大纲.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理学大纲.docx

生理学大纲

《生理学》7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102010

课程名称:

生理学

英文名称:

physiology

课程性质:

医学基础课

总 学 时:

91学时(理论学时:

79学时,PBL教学:

12学时)

学    分:

5学分

适用专业:

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预修课程(编号):

建议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生理学,第二版,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程简介: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在医学教学中,生理学作为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课之一,与其他医学基础理论课和临床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学习生理学课程之前,学生应首先掌握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形态学知识。

形态为功能的基础,功能建立于形态的基础之上。

生理学的学习又为后续课程,如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内、外科等临床课程的学习打基础的。

医学中关于疾病的理论研究是以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反过来,通过医学实践又可以检验生理学基本理论是否正确,并不断丰富生理学理论和推动生理学发展。

生理学的教学目的应该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教学中应强调让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基础学科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极大地推动了生理学研究向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深入发展和向宏观的整体水平加快扩展。

在教学中,也要向学生介绍生理学重大的新成就,使学生对生理学的世界先进水平有所了解。

本教学大纲与姚泰教授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生理学》第二版配套使用,适用于我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本大纲所列教学内容都要求学生学习,除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外,还可通过自学、讨论、读书指导、计算机多媒体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文中划线部分为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

生理学教学理论课79学时,各章学时数分配见下表。

PBL讨论课12学时,,总共为91学时。

理论课教学安排表

 

篇                              

内容

学时数

绪论

2

细胞的基本功能

8

血液

3

血液循环

15

呼吸

6

消化和吸收

6

能量代谢与体温

4

尿的生成和排出

8

神经系统的功能                                

19

内分泌和生殖    

8

 

合计

79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机体的功能构成、内环境及其稳态

(一)目的要求:

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熟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和前馈控制系统;掌握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反馈控制系统。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内环境、稳态、反射、自身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

2.主要教学内容:

生理学的概念、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

体液的组成;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稳态的意义和维持。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反馈控制的形式:

负反馈控制、正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第二篇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目的要求: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征;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重点: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1.5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钠泵、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主要教学内容: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结构模型和化学组成;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

被动转运(单纯扩散,通道介导和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原发性和继发性),入胞和出胞作用。

 

第三章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一)目的要求:

了解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0.5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跨膜信号转导和G蛋白。

2.主要教学内容:

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方式:

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跨膜信息转导;G蛋白耦联型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酶耦联型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核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第四章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目的要求:

掌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的概念、产生机制及特点。

重点: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难点)。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阈强度、阈刺激、阈电位、兴奋性、刺激、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2.主要教学内容:

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膜的被动电学特性和电紧张电位,局部电位及其特点。

 

第五章 肌细胞的收缩

(一)目的要求:

了解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熟悉横纹肌的收缩和舒张;掌握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横纹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

重点: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横纹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兴奋-收缩耦联、前负荷、后负荷、运动单位、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2.主要教学内容: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

电-化学-电信号定向转换过程。

横纹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

关键结构-肌管系统;关键物质-胞质内游离的钙离子。

横纹肌细胞的微细结构和收缩机制;横纹肌收缩的形式:

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和总和效应对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影响。

 

第三篇  血液的功能

第六章 血细胞的生理

(一)目的要求:

了解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过程,白细胞的生理;熟悉血液的理化特性,血小板生理;掌握红细胞的生理。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沉降率。

2.主要教学内容:

血液的组成:

血浆和血细胞;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和血浆pH值。

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过程。

红细胞生理:

红细胞数量和形态、生理特性与功能、生成调节和破坏;白细胞生理:

白细胞的分类和数量;血小板生理: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生理特性、生成调节和破坏。

 

第七章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一)目的要求:

掌握血液凝固;熟悉纤维蛋白溶解。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血液凝固和血清。

2.主要教学内容:

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和血液凝固的调节。

纤维蛋白的溶解。

 

第八章 血型、血量与输血

(一)目的要求:

掌握血型和输血原则;熟悉血量。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血型和血量。

2.主要教学内容:

血型;红细胞血型: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分型、抗原、抗体、遗传和鉴定)和Rh血型(Rh血型分型、抗原、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血量和输血原则。

 

第四篇 血液循环

第九章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一)目的要求:

了解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掌握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重点: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难点),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有效不应期、期前收缩、代偿间歇、自律性、窦性节律、房室延搁和心电图。

2.主要教学内容:

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功能。

心肌细胞的类型;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兴奋性(影响兴奋性的因素;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传导性(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影响传导性的因素);自动节律性(心脏的起搏点;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正常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

 

第十章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目的要求:

了解心脏的做功量;熟悉心肌细胞的收缩性,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掌握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心脏的输出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重点:

心脏的泵血过程,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心动周期、搏出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指数、异长调节和等长调节。

2.主要教学内容:

心肌细胞的收缩特点;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

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的泵血过程;心房在心脏泵血中的作用;心音的产生。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心脏的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每分心输出量和心指数)和心脏做功量。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心率和心室舒张功能。

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搏出量贮备和心率储备。

 

第十一章  血管生理

(一)目的要求:

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和血流阻力,动脉脉搏,淋巴的生成和回流;熟悉血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微循环;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重点:

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动脉血压、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和肌肉泵。

2.主要教学内容: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血流动力学:

血流量和血流速度、血流阻力和血液粘滞度。

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动脉脉搏。

静脉血压;重力对静脉血压的影响;静脉对血流的阻力;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微循环的组成;毛细血管壁的结构特点;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式(扩散、胞饮、滤过和重吸收)。

组织液的生成和影响因素。

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淋巴的生理功能。

 

第十二章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目的要求:

了解心血管活动调控的中枢整合形式;熟悉局部血流调节,动作血压的长期调节;掌握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重点: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交感缩血管紧张和压力感受性反射。

2.主要教学内容: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心脏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肽能神经元);血管的神经支配(缩血管神经纤维、舒血管神经纤维、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纤维、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心血管中枢。

心血管反射: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动脉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和中枢联系,反射效应,特点和生理意义);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其他反射。

心血管活动调控的中枢整合形式。

体液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气体分子;心血管活性多肽;脂肪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激素。

自身调节:

代谢性自身调节机制;肌源性自身调节机制。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第十三章 器官循环

(一)目的要求:

了解肺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熟悉冠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2.主要教学内容:

冠脉循环:

冠脉循环解剖特点、生理特点和血流量的调节。

肺循环:

肺循环生理特点和血流量调节。

脑循环:

脑循环特点和调节;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第五篇呼吸

第十四章肺通气

(一)目的要求:

了解动态肺顺应性与静态肺顺应性,呼吸功;熟悉呼吸的概念,意义及呼吸的三个环节,平静与用力呼吸;胸廓弹性阻力;气道阻力来源及影响因素;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肺容积与肺容量指标;掌握肺通气的动力、胸膜腔内压的形成原因和生理意义;肺通气阻力的构成,肺弹性阻力来源,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成分、来源、作用及临床意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呼吸,肺通气,呼吸运动,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

2、主要教学内容:

(1) 肺通气原理:

 1)呼吸运动引起的肺内压变化是肺通气的动力:

肺内压的变化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呼吸肌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胸膜腔内负压是维持肺扩张状态的重要条件。

 2)肺通气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主要由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形成。

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是气道阻力。

(2)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1)肺容积和肺容量是反映进出肺气体量的指标:

基本肺容积(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和残气量),肺容量(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活量、肺总量、用力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

  2)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分别反映肺通气的程度和效率:

肺通气量,最大随意通气量。

无效腔,肺泡通气量。

  3)呼吸功反映呼吸肌为实现肺通气所做的功。

 

第十五章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目的要求:

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肺扩散容量;熟悉人体不同部位的气体分压差,呼吸膜结构,组织换气的影响因素;掌握肺换气、组织换气的过程,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通气/血流比值。

∙学时安排:

理论课: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肺换气,组织换气,通气/血流比值。

2、主要教学内容:

(1)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

气体交换以扩散方式进行,气体分压差为扩散动力。

大气与人体不同部位的气体分压存在差异。

(2)肺换气:

肺换气过程及换气后肺毛细血管内血液气体分压变化。

呼吸膜是实现肺换气的结构基础。

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通气/血流比值以及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是影响肺换气效率的因素。

肺扩散容量反映肺换气的效率。

(3)组织换气:

组织换气的过程、动力和影响因素。

 

第十六章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目的要求:

熟悉氧在血液中的运输特点,二氧化碳解离曲线。

波尔效应,霍尔登效应;掌握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的特点、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学时安排:

理论课: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

2、主要教学内容:

(1)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其中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气体量虽少,但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2)氧的运输:

主要运输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运氧工具。

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特点。

氧解离曲线概念、特点及生理意义,氧解离曲线的P50,血红蛋白运氧功能的影响因素。

(3)二氧化碳的运输:

主要运输形式是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二氧化碳解离曲线。

霍尔登效应。

 

第十七章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目的要求:

了解节律性呼吸运动的起源;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熟悉呼吸中枢的定位;肺牵张反射;掌握血液CO2、H+、O2浓度的变化对呼吸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学时安排:

理论课: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肺牵张反射。

2、主要教学内容:

(1)呼吸中枢的定位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脊髓是联系高位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的中继站,低位脑干是呼吸节律的起源部位,大脑皮层对呼吸运动一定程度的随意调节作用。

节律呼吸的形成机制。

(2)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外周化学感受器与中枢化学感受器。

CO2升高、H+浓度升高、低O2对呼吸的影响及机制,CO2、H+、O2在呼吸调节中的相互作用。

肺牵张反射。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咳嗽、喷嚏等呼吸防御性反射。

 

 

第六篇消化和吸收

第十八章 消化道功能概述

(一)目的要求:

了解消化道平滑肌收缩钙来源的途径;消化道血液循环的特点。

熟悉胃肠激素作用方式及功能;消化道的神经支配;消化液功能及分泌的调节。

掌握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胃肠激素和脑肠肽的概念。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消化,吸收,慢波(基本电节律),胃肠激素,脑-肠肽。

2、主要教学内容: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平滑肌收缩钙来源的途径。

(二)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消化道受外来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消化道的内在神经系统构成消化道的相对独立而完整的神经网络系统。

(三)消化系统的外分泌功能:

消化液的功能及其分泌调节。

(四)消化系统的内分泌功能:

胃肠激素概念、作用方式及功能。

脑-肠肽概念。

(五)消化道血流的一般特点:

消化道内贮存的血量很大。

消化道的局部运动状况及各种局部代谢产物是调节血流的主要因素。

 

第十九章 食物在口腔和胃内的消化

(一)目的要求:

了解呕吐。

熟悉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咀嚼与吞咽;神经和几种主要体液因素对胃液的分泌调节;胃的排空及其控制;胃运动的调节;移行性复合运动。

掌握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消化期胃液的头期、胃期和肠期的分泌特点及机制;胃的运动形式及其作用。

∙学时安排:

理论课:

2.5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消化期的头期、胃期和肠期胃液,容受性舒张,移行性复合运动。

2、主要教学内容:

(1)食物在口腔的消化:

唾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唾液的调节。

咀嚼和吞咽。

(2)食物在胃内的消化: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消化期胃液的头期、胃期和肠期的分泌特点及机制;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胃液分泌,其中体液因素如生物活性物质(促胃液素、乙酰胆碱和组胺),主要胃肠激素(促胃液素、缩胆囊素、生长抑素)以及盐酸、脂肪和高张溶液。

胃的运动形式(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和蠕动)及作用;胃运动的调节。

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呕吐。

 

第二十章 小肠和大肠内的消化

∙目的要求:

了解小肠液分泌的调节;小肠运动的调节;大肠运动。

熟悉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分泌调节;小肠液的分泌;大肠的作用。

掌握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小肠的运动形式及作用;排便反射。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1.5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分节运动。

2、主要教学内容:

(1)小肠内的消化:

胰液性质、成分及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

胆汁的性质、成分及作用;胆汁分泌的调节。

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2)小肠的机械消化:

小肠的运动形式(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肠蠕动,消化间期的移行性复合运动)及作用。

回盲括约肌的主要作用。

小肠运动的调节。

(3)大肠的消化:

大肠液的成分及作用。

大肠内的细菌可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

大肠的运动形式。

排便反射。

 

第二十一章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一)目的要求:

了解大肠内的吸收。

熟悉小肠内水、无机盐及维生素的吸收。

掌握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

小肠内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类)吸收的形式及途径。

∙学时安排:

理论课: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吸收。

2、主要教学内容:

  

(1)消化道吸收的特点:

消化道各段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

肠内溶质和水的转运是通过跨细胞途径和细胞旁途径进行的。

  

(2)小肠内主要物质的吸收:

水以渗透的方式被吸收。

主要电解质(钠、钙、铁)以及维生素经不同途径吸收。

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吸收形式及途径。

  (3)大肠内主要物质的吸收。

 

第七篇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二十二章 能量代谢

(一)目的要求:

了解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基础代谢率的测定及意义。

熟悉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掌握卡价、氧热价、呼吸商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基础代谢及基础代谢率概念。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卡价,氧热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

1.主要教学内容

  

(1)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三大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是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三磷酸腺苷是机体能够直接利用的能量载体。

机体利用三磷酸腺苷提供的能量完成各种功能活动并维持体温。

能量平衡异常是导致肥胖和消瘦的原因之一。

神经和体液因素共同调节能量的贮备。

  

(2)能量代谢的测定:

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食物的卡价、氧热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概念。

临床上使用的简便测定方法。

  (3)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环境温度。

  (4)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的概念,测定方法与意义。

 

第二十三章 体温和体温调节

(一)目的要求:

了解平均皮肤温度的测定,平均体温的推算;高温及寒冷环境下的体热平衡。

熟悉机体的产热方式;发汗;自主性体温调节基本过程;体温相对恒定的调定点学说;常温环境下的体热平衡。

掌握体温的概念、临床常用测定方法及正常值、生理性波动;机体主要产热器官;主要散热部位及方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体温,不感蒸发,可感蒸发。

2、主要教学内容:

  

(1)人体的体温:

人体的深部温度和表层温度的不同。

体温的概念。

常用的测定体温的方法与正常值。

皮肤温度是机体表层温度的代表。

人体体温变化的极限范围。

体温的生理性波动。

  

(2)体热平衡:

1.机体主要通过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产生体热:

机体热能的来源。

安静和运动过程主要的产热器官。

机体多种的产热方式。

2.机体主要通过皮肤散发热量:

机体内部的体热通过血液循环和热传导运送到体表。

皮肤散热的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不感蒸发与发汗。

汗腺与汗腺活动受神经和体液性因素等调节。

影响汗腺活动因素,发汗的种类及发汗中枢。

   (3)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的基本方式(自主性体温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的反射过程。

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

调定点学说。

常温、高温或寒冷环境下的体热平衡。

 

第八篇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二十四章肾的功能解剖

(一)目的要求:

了解尿的生成和排出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意义;自由水清除率。

熟悉肾单位的结构,滤过膜及其通透性;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的特点;球旁器;肾的神经支配;清除率概念、计算方法及测定意义。

掌握尿生成的基本过程;肾脏血液循环特点和肾血流的调节。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1.5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清除率。

2、主要教学内容:

(1)尿生成的三个基本过程。

尿的生成和排出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意义。

(2)肾的功能解剖基础:

肾单位的结构。

滤过膜结构及其通透性。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球旁器。

肾的神经支配。

(3)肾的血液供应:

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肾血流的调节。

(4)研究肾功能的一些生理学实验技术:

清除率概念、计算方法及测定意义。

自由水清除率。

 

第二十五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目的要求:

熟悉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的特点;肾小球滤过的调节。

管-球反馈。

掌握肾小球滤过的过程及特点;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概念;有效滤过压与滤过平衡;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

1.5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管-球反馈。

2、主要教学内容:

  

(1)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囊内液体是无蛋白的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的超滤液。

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的概念。

物质通过滤过膜的能力。

有效滤过压与滤过平衡,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的特点。

  

(2)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肾小球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