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9814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

《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

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菜市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1、测量准备及组织

(1)项目部成立以技术负责人为组长、专业测量人员为组员的测量小组,负责施工测量工作。

(2)本工程的施工测量内容主要有:

加固工程施工测量、地面工程施工测量、吊顶工程施工测量、墙面装饰施工测量、门窗安装施工测量、安装工程的测量等。

(3)为保证装修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到结构安全、装修美观、甲方满意。

在工程施工前应认真、细致的做好对原结构的检查、测量工作,了解现状,确定墙面、顶棚、地面、安装等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控制要点。

(4)加强与甲方的沟通工作,收集工程原建时的定位情况、对原有的水准点进行复合测量校核,允许闭合差为±3㎜。

(5)测量设备的选择:

配备1台经纬仪,配备1台水准仪,精度为DS3;钢卷尺(50m)4把;5m钢卷尺若干。

所配备的测量设备均须保证在检测有效期内。

(6)测量人员的配备:

本工程测量人员配备3名。

2、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拟建的建筑物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数据,城市水准点,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测设。

(1)结构平面施工放线:

根据已有控制网点的主轴线精确引测到各楼层上,

特别是±0.00的引测必须复核无误后作标记。

以后每完成一层楼面用经纬仪将±0.00层的控制线传递到上一层楼面。

再根据各层施工平面图放出相应的轴线及柱、梁和各种洞口的平面位置。

(2)高程施工测量:

各层柱筋接驳安装完毕后把水准点结合建筑物各层的相应标高引测至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再按施工图在柱筋上相应位置标上梁(板)底及板面等的标高标记。

在拆除模板后,把水准点标高精确引测到柱上并选择便于向上传递的位置作好标记,作为向上传递的控制点,再根据施工图用钢尺量度传递到各层。

(3)竖向测量:

每层外柱的轴线引测采用吊线锤法进行,每层用经纬仪进行复核外柱的垂直度。

内柱模板安装时,应用吊锤进行垂直度校核。

3、砌筑工程

本工程墙料采用MU10粘土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温棚转角处设置2φ6@500连接钢筋,长度为沿墙体通长。

1.1墙体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砂浆配合比配制砌体浆,不得任意降低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特别是不能在使用混合砂浆的地方使用水泥砂浆。

砂浆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人±2%,砂、石控制在±5%以内。

1.2混泥土小型空心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的以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1.3砌墙前,根据弹好的墙体等位置,认真核对墙垛等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数,一般外墙一层砖底时,两山墙排丁砖,纵墙排条砖,如有不合模数时,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或地基不明显部位。

1.4砌墙时应选砖,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变形的砖一律不得上墙。

1.5砌墙时应先立好皮数杆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皮砖,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才可以挂线砌墙。

1.6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一根线,中间应设几个支撑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齐,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搭顺,砖一砖厚墙应外手挂线,可以顾及到砖墙面两面平整,为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1.7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专砖、一挤揉的“三一”砖砌法,即满辅、满挤操作法,砌砖时要放平,里手同或里手低都会影响墙体夹缝均匀,砌砖一定要“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不得小于8mm,大于12mm,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

互检,如出现偏差立即纠正,需返工时,绝不悯惜迁就,直到推倒重来。

1.8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砂浆必须3小时内用完,混合砂浆4小时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按规范定做砂浆试块,按龄期规定送试验室做强度检验。

1.9体灰缝要横平竖直,砖缝交错,不得有通缝瞎缝,砂浆饱满度要达到规范要求,混水墙应随砖随将舌冰刮尽。

1.10砌筑要点和一般构造措施:

a)砌筋前应将楼地面标高找平,并立好皮数杆。

b)采用混合砂浆砌筑时,砌块应浇水润湿,含水率不超过15%。

c)砌筑时,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砌块之间应有良好的粘结力,铺灰长度一般不超过1.5米,砂浆的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

d)上下砌块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小于砌块长度三分之一时,水平灰缝应设置钢筋或网片。

e)在一般情况下,门窗框的安装应尽量采用先立柜,后砌墙的方法,如采用先砌墙后装框的方法时,其缝应用掺107胶或其它胶结材料的砂浆分层嵌实。

1.11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a)保证项目

Ⅰ、砖的品种、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Ⅱ、砂浆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同品种、同标号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小于fm,k;

任意一组试块的强度不小于0.75fm,k。

检验方法:

检查试块试验报告。

Ⅲ、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90%。

检查数量:

每步架抽查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

用分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处掀3块砖取春平均值。

Ⅳ、外墙的砖角处严禁留直槎,其他临时间断处,留槎的做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b)基本项目

Ⅰ、砖砌体上下错缝应答合以下规定:

砖柱、垛无包心砌法;每间(处)无能3皮砖的通缝。

Ⅱ、砖砌体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小于5mm或透亮的缺不超过5个。

Ⅲ、预埋拉结筋应符合以下规定:

数量、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1皮砖。

Ⅳ、留置位置应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c)允许偏差项目目

砖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砖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偏移

10

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2

基础和墙砌体顶面标高

±15

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3

垂直度

每层

5

用2m托线板检查

全高

10mm

10

用2m经纬仪或吊线尺量检查

>10mm

20

4

表面平整度

清水墙、柱

5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清水墙、柱

8

5

水平灰缝

平直度

清水墙

7

拉10m线和尺量检查

混水墙

10

6

水平灰缝厚度(10皮砖累计数)

±8

与皮数杆比较尺量检查

7

门窗洞口

(后塞口)

宽度

±5

尺量检查

门口高度

+15、(-5)

8

预留构造柱截面(宽度、深度)

±10

尺量检查

9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以底层窗口为准

1.12砌体工程施工工艺与质量监控

施工准备:

Ⅰ、材料

ⅰ、砖: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

ⅱ、水泥:

品种与标号应由业主选择;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ⅲ、砂:

宜采用中砂,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ⅳ、水:

应采用不含水量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ⅴ、掺合料

石灰膏:

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严禁使用权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其他掺合料:

粉煤灰等掺量应经试验室试验决定。

ⅵ、其他材料:

拉结钢筋、预埋件、木砖、防水粉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Ⅱ、作业条件

ⅰ、基础砖施工前基槽或基础垫层施工均已完成,并办理好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ⅱ、砖墙砌筑前。

地基、基础工程均已完成并办理好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ⅲ、砖墙砌筑前应完成室外回填土及完成水泥砂浆防潮层;

ⅳ、砌体砌筑前应做好砂浆配合比技术交底及配料的计量准备;

ⅴ、普通砖在砌筑前一天应浇水湿润,湿润后普通砖含水北宜为10%—15%;不宜采用即时浇水淋砖,即时使用。

ⅵ、砌体施工应弹好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用砌体的砌筑控制边线,经有关技术部门进行技术复线,检查合格,方可施工。

ⅶ、砖墙、砌筑前,外脚手架已按施工要求搭设完成,并经检查验收符合安全及使用要求。

ⅷ、砌体施工:

应设置皮数杆,并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砖块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ⅸ、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标高,可用拉线或水准仪进行抄平检查,如砌筑第一皮砖的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填砖碎或用砂浆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两侧砌砖、中间填心找平的方法。

1.13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Ⅰ、墙壁面不平,造成原因。

砌筑墙体时,没按有关规定通准线,或准线挂线不准确。

溢出墙面的灰浆没有随砌随刮平。

水平灰缝高低不一致。

造成原因:

盘角(执角)时灰缝厚度不一致、每皮砖没有与皮数杆对平。

通准线时张拉不紧不平直。

砌筑时没有左右理顺,留槎处衔拉高低不平。

皮数杆不平。

造成原因:

抄平(引测)放线时没认真细致,承托皮数杆不牢固或被碰撞松动;皮数杆竖立完成后,应进行水平标高的复验。

Ⅱ、埋入砌体中的拉结钢筋不符合要求。

造成原因:

埋入位置不正确,不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受过碰撞或弯折面没有检查修直。

Ⅲ、留槎不符合要求。

造成原因:

砌体转角和交接处不能同时砌筑而留槎时没按有关规定砌成梯级斜槎。

Ⅳ、墙身轴线位移。

造成原因;在砌长操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以及挂准线过长而未能达到平直通光一致的要求。

Ⅴ、水平灰缝厚薄不规章。

造成原因:

立皮数杆标高不一致,砌砖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隙控制不均匀,砌砖准线没拉紧。

立皮数杆后应用水准仪复验。

Ⅵ、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

造成原因:

砌筑前由于基础顶面或楼板面标高偏差过大而没有找平理顺,皮数杆不能与砖层吻合;在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

Ⅶ、墙壁面粗糙。

造成原因:

砌筑时半头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墙壁背面平直度偏差较大;溢出墙壁面的灰渍(舌头灰)未刮平顺。

Ⅷ、构造柱未按规范砌筑。

造成原因:

构造柱两侧砖墙壁没砌成马牙槎,没设置好拉结筋及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落入构造柱内的地灰、砖渣杂物没清理干净。

Ⅸ、垂直度未达到要求。

造成原因:

排头、盘角出现偏差,挂线不准或砼施工中挠动。

针对以上常见通病在本工程施工中应从原材料、现场砌筑、质量检验三方面同时着手抽派专人层层负责严格招待规范要求,确保优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