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9820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docx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

A、安全文明驾驶操作要求

一、上下车及驾驶姿势

驾驶人在上车前应仔细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安全。

上车前不观察周围情况或开启车门直接上车,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驾驶人进入驾驶室前,首先应观察车辆周围情况并确认安全。

二、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方法

(1)转向盘

(2)变速器操纵杆

(3)驻车制动器操纵机构(4)离合器踏板

(5)制动踏板(6)加速踏板

(7)仪表(8)其他操纵件

三、行车前的车辆检查与调整

(1)调整座椅、头枕

(2)调整后视镜

(3)系、松安全带(4)检查操纵装置

(5)起动发动机(6)检查仪表

(7)停熄发动机

四、驾驶人心理和生理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1)驾驶人安全心理知识

(2)驾驶人生理状况与安全行车

(3)驾驶疲劳对驾驶人的影响(4)饮酒对驾驶人的影响

(5)疾病、药物对驾驶人的影响

五、驾驶环境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1)天气条件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1)道路条件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1)其他交通情况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六、文明驾驶

(1)良好的行为习惯

(2)安全礼让

(3)助人为乐(4)文明行车

七、安全驾驶行为

(1)保护行人(尤其是儿童)的安全

(2)行车中遇非机动车时的安全驾驶

(3)起步、停车时的安全驾驶

(4)变更车道时的安全驾驶

(5)交会时的安全驾驶

(6)超车、让超车时的安全驾驶

(7)倒车、掉头时的安全驾驶

(8)通过弯道时的安全驾驶

(9)通过学校、小区、车站时的安全驾驶

(10)安全通过桥梁

(11)遇异常行驶车辆的安全驾驶与礼让

B、安全行车文明驾驶知识

一、驾驶人上车前观察车周围情况,乘车人下车,先观察情况后再开车门。

驾车严禁双手同时离开转向盘。

踏制动用右脚前掌,踏下抬起。

不用观察。

换挡不低头下视。

自动挡车,Z挡援坡用,P挡驻车用,起步踏制动踏板从P挡换入其他档位,停车变速杆在P挡拨下钥匙,起动发动机应放在P挡。

二、驾驶环境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1、雨天路面湿滑,视线受阻。

2、下雨用制动发生横滑、侧滑。

3、车辆在湿滑的路面上,附着力急剧减小,距离延长。

4、雾天能见度低,视线不清。

5、高速行车受侧风影响,方向被夺,紧握转向盘减速行驶。

6、行人参与道路行走随意、方向多变。

7、夜间能见度低,不利于观察道路情况。

8、夜间对物体比白天差,视距变短。

9、冰雪路面溜滑,日光反射强影响视线。

10、冰雪路制动距离延长。

11、泥行路车轮易滑转侧滑。

12、水毁路,无法观察暗坑凸起路面。

13、山区路坡长、弯多危险路段多。

14、对方强行超车,尽可能减速避让。

15、夜间全车灯光突然熄灭,立即制动,靠边停车。

三、文明驾驶:

1、发现援助的,减速停车给对方帮助;有人问路,耐心回答;发生事故,保护现场报警;车有安全隐患,提醒对方;有车陷入损坏路段,尽力帮助;事故需要抢救,送医院;对方占道主动给对方让行;前方路段拥堵,排队;对方行进困难,让对方先行;后方超车,减速慢行,靠右边行驶;对方陷于泥泞路段主动帮助。

2、谨慎驾驶三条黄金原则:

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提前预防。

3、正常行驶,对路面有预见性,接近障碍物平稳停车。

4、驾驶车辆时,要安全行车,文明礼让,友好驾驶。

5、前方车辆行驶慢,提前变更车道超车。

6、前车不减速让路,停止超车。

7、超车时,发现前车正在超车,停止超车,让前车先超。

8、经过积水路,特别注意减速慢行。

开车不穿拖鞋。

9、在拥挤路段低速,有车强行加塞,主动礼让,确保安全。

10、驾驶车辆时,两侧有行人且有积水,应减速慢行。

11、驾驶人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或争执,待情绪平静再开车。

12、驾驶人在道路上行驶,按车速表控制车速,在规定的范围内安全行车。

四、安全驾驶行为:

1、行车中有障碍物一方,让对方先行。

2、在交叉路口变更车路,应在虚线区变更。

3、行车汇入主干流时,仔细观察,确保安全后汇入。

4、行近人行横道时,注意观察行人、非机动车,再通过。

5、车道绿色箭头灯亮时,但前方人行横道仍有行人走,等行人过后再起步。

6、起步后有车较多,沿行进方缓行,等时机入车行道。

7、倒车时,发现有过往车辆,应主动避让。

8、如掉头倒车,应选择不影响交通地方。

9、山区路进入弯道前应减速、鸣号、靠右行。

10、通过无人看守铁路,一慢二看三通过。

11、过铁路口前减速换挡,进入后不能换挡。

12、驶出环岛开右转向,进入环岛不开转向.13、超越右方停放的车辆,留横向安全距离,减速行驶。

14、行车中遇执行任务的特种车辆逆行,靠边减速或停车避让。

15、发现其他机动车行驶异常,及时采取避让措施。

16、行车中突然有皮球滚出,注意儿童。

17、行车中遇拨接电话人,减速鸣喇叭提醒。

18、行车中遇老人,降低车速提前鸣喇叭。

19、行车中遇盲人,减速避让。

20、车辆通过凹凸路,低速缓慢平稳通过。

21、夜间行车对面有自行车驶来,改近光减速或停车避让。

22、车在主干道行驶,行近主支干道交汇处,防止与从支路突驶的车辆相撞,提前减速、观察,谨慎驾驶。

23、在允许停车的路段停车,顺行方向靠路边停放。

24、车辆在路边临时停车,不得逆向或并列停放。

25、车辆在雨、雾、夜间、雪临时停车,开危险报警闪光灯。

26、在路边临时停车,右轮与路肩距离不能超过30厘米。

27、车辆遇撑雨伞和穿雨衣的行人,提前鸣喇叭,适当降低车速

C、恶劣气象和复杂道路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知识

1、雨天,纵向安全距离应是干燥路面上的1.5倍。

在暴雨天气驾车,刮水器无法刮净雨水时,应当立即减速靠边停驶。

连续降雨天气,山区公路可能会出现路肩疏散和堤坡坍塌现象,行车时应选择道路中间坚实的路面,避免靠近路边行驶。

2、冰雪天,纵向安全距离应是干燥路面上的3倍。

在冰雪路面上减速或停车,应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制动作用降低车速。

雪天行车时,为预防车辆侧滑或与其他车辆发生刮碰,应减速行驶并保持安全距离。

在有车辙的路段应循车辙行驶。

在结冰的道路上会车时,应提前减速,稳住转向盘,缓慢交会。

在山区冰雪道路上行车,遇有前车正在爬坡时,后车应选择适当地点停车,等前车通过后再爬坡。

3、雾天行车时,应及时开启防雾灯,因视线不良,应随时注意行人与其他车辆的动态,低速行驶。

多使用喇叭可引起对方注意;听到对方车辆鸣喇叭,也应鸣喇叭回应。

行车中遇有浓雾或特大雾天,能见度过低行车困难时,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

4、在泥泞或翻浆路段行车,应停车观察,选择平整、坚实或有车辙的路段,选用适当挡位,用加速踏板控制速度,匀速一次性通过。

遇车辆空转打滑时,应挖去泥浆,铺上沙石草木。

发生侧滑时,要冷静清醒,在抬加速踏板的同时,向后轮侧滑的一方缓慢转动转向盘进行修正。

5、大风天气行车,由于风速和风向往往不断地发生变化,当感到转向盘突然“被夺”时,一定要双手稳握转向盘。

6、车辆涉水后,应保持低速行驶,间断轻踏制动踏板,以恢复制动效果。

7、驾驶车辆行经施工路段时,应当按照指路标志和指示牌绕行。

8、在铁路道口内,车辆出现故障无法继续行驶时,应尽快设法使车辆离开道口。

D、出现爆胎等紧急情况时临危处置知识

一、轮胎爆胎时的应急处置:

1、发现轮胎漏气时,驾驶人应紧握转向盘,慢慢制动减速,极力控制行驶方向,尽快驶离行车道。

驶离主车道时,不可采用紧急制动,以免造成交通事故。

2、后轮胎爆裂时,驾驶人应保持镇定,双手紧握转向盘,极力控制车辆保持直线行驶,减速停车。

3、驾驶人意识到前轮胎爆裂时,应双手紧握转向盘,松抬加速踏板,极力控制车辆直线行驶。

前轮爆胎时,危险较大,驾驶人一定要极力控制转向盘,迅速抢挂低速挡。

前轮爆裂已出现转向时,驾驶人不要过度矫正,应在控制住方向的情况下,轻踏制动踏板,使车辆缓慢减速。

4、行车中发生爆胎时,驾驶人尽量采用“抢挡”的方法,利用发动机制动使车辆缓慢减速,切忌慌乱中急踏制动踏板,以避免车辆横甩发生更大的险情。

5、行车中轮胎突然爆裂时的正确做法是保持镇静,缓抬加速踏板,紧握转向盘,控制车辆直线行驶,待车速降低后,再轻踏制动踏板。

6、轮胎气压过低时,高速行驶轮胎会出现波浪变形,温度升高而导致爆胎。

7、避免爆胎的正确做法是定期检查轮胎,及时清理轮胎沟槽里的异物,更换有裂纹或有很深损伤的轮胎。

二、转向突然不灵、失控时的应急处置:

1、驾驶人发现转向不灵时,正确的做法是:

尽快减速,在安全地点停车,查明原因。

2、装有动力转向的车辆,驾驶人突然发现转向困难,操作费力,应尽快减速,选择安全地点停车,查明原因。

3、转向失控后,若车辆偏离直线行驶方向,应果断地连续踩踏、放松制动踏板,使车辆尽快减速停车。

4、当车辆转向失控,行驶方向偏离,事故已经无可避免时,应尽快减速,极力缩短停车距离,减轻撞车力度。

5、高速行驶的车辆,在转向失控的情况下使用紧急制动,很容易造成翻车。

6、驾驶人发现转向突然不灵,但还可实现转向时,应低速将车开到附近修理厂修好后再行驶。

7、转向突然失控后,若车辆和前方道路情况允许保持直线行驶时,不可使用紧急制动。

三、制动突然失灵时的应急处理:

1、制动时车轮最容易抱死的路面是冰雪路面。

2、制动防抱死装置系统(ABS),可以有效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动器的效能。

3、安装防抱死装置的车辆制动时,可用力踏制动踏板。

4、未安装制动防抱死装置的车辆,在冰雪、湿滑、砾石路面或者比较光滑的路面上制动时,要轻踏或间歇踩踏制动踏板。

5、未安装制动防抱死装置的车辆,驾驶人发现汽车偏离方向时,应立即松开制动踏板,待方向得到控制后再踏制动踏板。

6、行车中制动突然失灵时,驾驶人要沉着镇静,握紧转向盘,利用“抢挡”或驻车制动进行减速。

7、下坡路制动突然失灵时,可采用的办法是:

将车辆向上坡道方向行驶;用车身靠向路旁的岩石或树林碰擦(或用前保险杠侧面撞击山坡);利用道路边专设的避险车道停车。

8、下坡路制动失效后,若无可利用的地形和时机,应迅速逐级或越一级减挡,利用发动机作用控制车速。

9、制动失灵后,驾驶人应立即寻找并冲入紧急避险车道;停车后,拉紧驻车制动器,以防溜动发生二次险情。

10、制动突然失灵,避让障碍物时,要掌握“先避人,后避物”的原则。

11、制动时前车轮抱死会出现丧失转向能力的情况,后车轮抱死可能会出现侧滑甩尾的情况。

12、为发挥最大制动作用,使用驻车制动器时不可将操纵杆一次性拉紧。

13、出现制动失效后,应以控制方向为第一应急措施,再设法控制车速。

四、发动机突然熄火应急处置:

1、行车中发动机突然熄火后,若不能再次起动,应开启右转向灯,将车缓慢滑行到路边停车检查。

五、车辆侧滑时的应急处置:

1、最容易发生侧滑的路面是下雨开始时的路面。

2、车辆速度超过每小时60公里时,紧急制动易导致侧滑或甩尾等危险情况。

3、车辆发生侧滑时应立即松抬制动踏板,同时向侧滑的一方转动转向盘,并及时回转进行调整,修正方向后继续行驶。

4、车辆在泥泞路上发生侧滑时,应向侧滑的一侧转动转向盘适量修正。

5、车辆因转向或擦撞引起的侧滑,不可使用行车制动。

6、转弯时速度过快,车辆容易冲出弯道或侧滑。

7、车辆在泥泞、溜滑路面上紧急制动时,易产生侧滑,甚至造成翻车、坠车或与其他车辆、行人相撞。

8、车辆在泥泞、溜滑路面上猛转方向时,易导致行驶方向失控,甚至造成翻车、坠车或与其他车辆、行人相撞。

六、车辆碰撞时的应急处置:

1、行车中与其他车辆有迎面碰撞可能时,应先向右侧稍转方向,随即适量回转,并迅速踩踏制动踏板。

2、行车中与其他车辆已不可避免地发生正面碰撞时,应紧急制动,以减少正面碰撞力。

在迎面相撞发生的瞬间,迅速放开转向盘,并抬起双腿身体侧卧于右侧座上,避免身体被转向盘抵住。

3、车辆发生撞击的位置不在驾驶人一侧或撞击力量较小时,正确的做法是:

紧握转向盘,两腿向前蹬,身体向后紧靠座椅。

4、车辆在会车、超车或避让障碍物时,车辆之间或与其他物体容易发生刮碰现象,所以应加大车辆间的横向间距。

5、车辆撞击无法避免时,驾驶人应当尽力避免侧面相撞。

七、车辆倾翻时的应急处置:

1、车辆向深沟连续翻滚时,身体应迅速躲向座椅前下方,抓住转向盘管等将身体稳住,避免身体滚动受伤。

2、发生缓慢翻车有可能跳车逃生时,应向翻车相反方向跳车。

在车中感到不可避免地要被抛出车外时,应在被抛出的瞬间,猛蹬双腿,增加向外抛出的力量,借势跳出车外。

跳出车外落地后,应力争双手抱头顺势向惯性力的方向多滚动一段距离,以躲开车体,增大离开危险区的距离。

3、车辆突然发生侧翻时的正确做法是:

双手紧握转向盘,双脚钩住踏板,背部紧靠座椅靠背。

八、车辆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

1、发动机着火,正确的做法是:

迅速关闭发动机,用覆盖法灭火,用灭火器灭火。

2、车辆燃油着火时,可用于灭火的是:

路边沙土、棉衣、工作服等。

3、救火时的正确做法是:

脱去所穿的化纤服装,注意保护暴露在外面的皮肤,不要张嘴呼吸或高声呐喊。

4、使用灭火器灭火时的正确做法是:

人要站在上风处,尽量远离火源,灭火器瞄准火源。

5、车辆发生火灾时,应设法将车辆停在远离城镇、建筑物、树木、车辆及易燃物的空旷地带,及时把事故情况和地点通报给救援机构。

6、含酒精的防冻液着火时,可立即用水浇泼着火部位,以冲淡酒精防冻液的浓度。

7、驾驶人在逃离火灾时,应关闭点火开关、电源总开头和百叶窗,并设法关闭油箱开关。

九、车辆落水后的应急处置:

1、车辆行驶中突然落水,由于外部水的压力较大很难开启车门时,应当在车落稳后,开启车窗或敲碎侧窗玻璃游出。

2、车辆落水后,驾驶人自救的正确方法是:

迅速用手动方式开启车门;等待水浸满驾驶室,使内外水压相等;用大塑料袋套在头上,将脖子匝紧。

3、当车辆不慎落水后,驾驶人应保持冷静,并告知乘员不要慌张,做好深呼吸,待水快浸满车厢时,开启车门或摇开车窗逃生,只要浮出水面,就会有更多的获救希望。

十、高速公路紧急避险:

1、在高速公路行驶中,发现前方有人或动物突然横穿时,应果断采取损失小的避让措施,避让措施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2、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紧急情况,不要轻易急转方向避让,应采取制动减速,使车辆在碰撞前处于停止或低速行进状态,以减小碰撞损坏程度。

如果急转向,极易造成侧滑相撞或在离心力作用下翻滚的事故。

3、雨天在高速公路行驶时,随着车速的增加,轮胎与路面之间形成水膜,轮胎悬浮,附着力变小,容易发生“水滑”现象。

在高速公路行车避免发生“水滑”现象的正确措施是:

避免使用花纹沟槽浅的轮胎,不要使用气压过低的轮胎,要控制车速,尽量低速行驶。

雨天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发生“水滑”现象时,应握紧方向,逐渐降低车速。

4、在高速公路遇突然情况必须停车时,应迅速逐渐向右变更车道停车,严禁在行车道停车。

5、车辆在高速公路发生故障需停车检查时,应在紧急停车带停车。

紧急停车时,驾乘人员应迅速转移至车辆右后侧护栏以外路边,等候救援。

6、车辆如果因故障不能离开高速公路行车道时,正确的做法是:

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行驶方向后方150米处设立警告标志;在夜间需开启示宽灯和尾灯。

7、在高速公路除遇异常情况停车外,应选择服务区停车。

8、大雾天在高速公路遇事故不能继续行驶时,正确的做法是:

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尾灯;尽快从右侧离开车辆;尽量站到防护栏以外。

9、车辆在高速公路意外碰撞护栏时,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握紧转向盘,适当修正。

十一、遇横风时的应急处置:

1、车辆行至高速公路隧道出口或凿开的山谷出口处,容易遇到横风,驾驶人感到车辆行驶方向偏移时,应双手稳握转向盘,适当减速。

如果已引起车辆偏离行驶路线,应握稳转向盘,微量进行调整。

十二、紧急情况处置的原则:

1、遇紧急情况避险时,应沉着冷静,坚持先避人后避物的处理原则。

2、在车速较高可能与前方车辆发生碰撞时,驾驶人应先制动减速,后转向避让。

3、高速时急转向,极易造成车辆侧滑相撞或在离心力作用下倾翻的事故。

4、当前轮制动抱死时,驾驶人转动转向盘并不能改变车辆行进方向。

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置知识

E、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置

驾驶员对事故现场应采取的正确处置方法是:

(1)立即停车——凡是发生交通事故都要立即停车,肇事后逃跑,甚至置伤亡人员或国家财产不顾,只为了逃脱个人罪责而跑掉,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也是极不人道和违反社会公德的恶劣行为,其结果只会受到法纪的加重处罚。

所以驾驶员肇事后必须马上停车。

(2)立即抢救伤员和物资——停车后应首先检查有无伤亡人员,如有死亡人员,确属当场死亡而无丝毫抢救希望者,应原地不动,用草席、篷布、塑料布等物覆盖。

如有受伤人员,应立即进行抢救。

如果受伤者伤势较轻,可暂留现场等待交警处理。

如果伤势较重,应拦截过往车辆,送就近医院抢救。

靠近市区的还可以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或请医院派车前去抢救。

同时要用白灰、石头、绳索等物将伤员倒位描出。

如一时无过车辆或救护车,也可动用肇事车将伤员送医院抢救,但要将肇事车各个车轮的着地点以及伤员倒位描出,做好标记,并要留人员看护现场。

若无人伤亡,应迅速抢救物资和车辆。

(3)保护原始事故现场——保护现场对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了解事故情况,正确处理事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场保护的内容有:

肇事车停位,伤亡人员倒位,各种碰撞碾压的痕迹,刹车拖痕,血迹以及其他散落物品均属保护内容。

现场保护方法是:

寻找现场周围的就便器材,如石灰、粉笔、砖石、树枝、木杆、绳索等,设置保护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标围现场时,应尽量做到不妨碍交通。

如果车辆通行确实有可能使现场受到破坏和危及安全时,可以暂时封闭现场,中断交通,待交警到现场勘察完毕后,再行疏通。

(4)及时报案—— 在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及时亲自或委托他人向肇事点辖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案,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号码,全国统一为122.报告内容有:

肇事地点、时间、报告人和姓名、住址、肇事车辆及事故的死伤和损失情况等。

交警到达现场后,一切听从交警指挥并主动如实地反映情况,积极配合交警进行现场勘察和分析等。

(5)现场急救——交通事故发生时,轻者造成皮破血流,重者肢残骨折,甚至死亡。

交通事故伤员的抢救,主要是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两部分。

院前急救在我国目前还属薄弱环节。

据研究,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有50%左右发生在事故的瞬间,大约有35%发生在伤害后的一二个小时内,大约15%的死亡发生在伤害后的7天之内。

因此,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能挽救许多生命,交能防止伤情恶化,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和残症的发生。

急救的基本方法是止血、包扎、固定、搬动和心肺复苏。

在实施具体急救时,首先应控制和制止大出血和疏通呼吸道,然后是固定脊椎和骨折肢体,最后可进行针对性的包扎和作心肺复苏等工作。

F、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

一、刑法:

1、机动车驾驶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

2、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机动车驾驶人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民法通则:

1、机动车驾驶人在紧急避险时,对因自然原因引起的损伤不承担民事责任或只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2、机动车驾驶人撞伤行人或者由于过错侵害他人财产和人身安全的,应承担交通事故民事责任。

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1、交通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可以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是:

扣留车辆或驾驶证,拖移机动车或收缴非法装置,检验体内酒精、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含量。

但是不可以就地逮捕或者拘役。

2、具有被盗抢嫌疑不能立即放行的车辆,交通警察可以当场扣留。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需要调查核实机动车来历证明的,机动车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在30日内不来接受处理的,不受扣留机动车时间限制。

4、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可以扣留机动车驾驶证至作出处罚决定之日止。

5、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公开拖车查询电话,并通过标志牌或者其他方式告知当事人。

6、交通警察可以收缴擅自安装的警报器、标志灯具等非法装置。

7、交通警察对酒后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当强制检验车辆驾驶人体内的酒精含量。

对酒后行为失控的驾驶人,交通警察现场可以采取使用约束性警械措施。

8、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对违法的机动车驾驶人处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作出处罚决定。

9、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非本辖区机动车有违法行为记录的,可以将记录违法行为的信息、证据转至机动车号牌核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10、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扣留的拼装或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后,予以收缴并强制报废。

11、记分分值满12分的机动车驾驶人经考试合格后,原记分分值予以消除。

四、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1、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当事人已办理机动车保险的,可以根据记录交通事故情况的协议书向保险公司索赔。

2、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当事人应当在提出请求后10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事故证据。

3、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又未提供交通事故证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拒不撤离现场的,交通警察予以强制撤离。

5、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抢救伤者,同时应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

6、当事人驾驶车辆发生事故后故意损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交通事故全部责任。

7、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权利人、义务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损害赔偿的,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调解参加人因故不能按期参加调解的,应当在预定调解时间24小时前通知承办的交通警察,请求变更调解时间。

8、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现场的行为。

9、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警察进行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交通事故当事人事后报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未予受理的,当事人可以就交通事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五、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1、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2年的不得申请驾驶证。

依法撤销驾驶许可未满3年的不得申请驾驶证。

2、已持有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增加大型货车准驾车型的,应当在申请前最近1个记分周期内没有满分记录。

3、申请机动车驾驶证考试,每个科目考试1次,可以补考1次。

申请人在考试过程中有舞弊行为的,取消本次考试资格。

考试员对各科目考试结果应当场公布,并出示成绩单。

4、机动车驾驶人应当于驾驶证有效期满前90日内,向核发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

申请换领驾驶证时,应当地填写《机动车驾驶证申请表》,需提交的证件和资料有:

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机动车驾驶证。

超过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1年以上未换证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注销其驾驶证。

5、驾驶人户籍迁出原车辆管理所管辖区的,应当向迁入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

6、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应当在15日内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为期七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教育。

接受教育后,车辆管理所应当在二十日内对其进行科目一考试。

7、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每1年提交一次身体检查。

在记分周期结束后15日内,提交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

8、机动车驾驶证记载的驾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