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9913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docx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诸暨何铁勇金百炼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

——以诸暨市店口一小为例

□诸暨市店口一小何铁勇金百炼(执笔)

[摘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受到了影响,而学校的环境教育缺少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和环境意识,环境教育主题提炼成为农村环境教育的突破口。

通过实践,初步形成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提炼环境教育主题的四条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班队活动、社区家园实践,有效提升了农村孩子的环境素养,提高了参研教师环境教育素质,觉悟了家长的环境意识。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主题提炼,环境教育,环境素养,环境意识

一、研究背景

(一)店口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环境受到了影响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是实现现代化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

加速城镇化步伐、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已成为我国基本战略方向和必然选择。

店口镇位于诸暨北部,素有“五金之乡”称誉,综合经济实力位居绍兴市首位,浙江省“百强镇”第4位,全国“千强镇”第18位。

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却给店口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2008年前,无“三废”治理设施或使用坩锅炉等落后生产工艺的家庭作坊式“小熔炼”有1000余只,大量废气无序排放使店口镇的空气污染指数常年高度超标;数百家作坊式的酸洗、电镀小企业违规操作、随意排放,使店口的地下水严重污染,汞、铬、锌、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数十倍,无法饮用,同时导致数百亩良田的土壤及河道、湖泊的水质受污染。

过度的开发建厂,使店口的山林和湖泊面积逐年减少。

对大量产生的生活、工业垃圾处理落后,重复污染严重。

店口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加强公民环境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开展环境教育是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小学生正处在行为习惯养成和环境教育的最佳期,通过环境教育,使小学生获得环境知识,掌握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参与意识,习得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和习惯,对于实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店口一小接纳了该学区内的本地孩子和外来建设者子女近2000名,是店口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教育主动与社区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进行小学生环境教育,培养能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小公民”,以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以一个社区影响整个街道,对推进我镇城镇化建设,促进店口镇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教育主题的提炼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的突破口

但是,这项工作在我们农村起步较晚,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与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像我们店口这样从农村快速走向城镇化,社会的文明程度、环境保护意识和学校环境教育落后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警示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固定的环境教育教学计划,随意性很强。

2、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村民环境意识差,没有正确的环境道德观与参与意识。

3、农村的小学生不能接触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出于安全考虑,各种考察、调查、访问等社会实践总是被搁置一边,在学生和社会实践之间砌了一堵厚墙,又由于场地有限,学生难以接触生产实践。

4、学生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差。

在农村小学开展环境教育,问题自然很多,困难客观存在,但作为未来世界主要的教育者,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做好他们的环境教育工作。

我们认为,对环境教育主题的提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现实性、实践性,尤其是我们城镇化进程中的店口,环境问题随处都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如影相随,毫无疑问是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突破口。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让少年小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

二、文献综述

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七十年代就把环境教育列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造,对其民族环境意识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且正逐步渗透到学校日常管理的各个领域。

国内目前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工作起步较早,发展快,我国的环境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

但从总体上看,国内对学校环境教育的研究还比较多地关注社会发展常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对社会转型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很少涉及,且对以主题提炼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深入度不够,我们的研究团队通过网络开展文献检索,几乎没有检索到具有推广价值的同类研究的相关信息,因此这是一块尚待深入研究的新领域。

三、课题创新之处及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特定背景是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社会环境问题严重于一般的农村地区,但又社会治理、民众意识及教师素质、硬件设施又滞后于城市水平。

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逆的变革,因地、因时、因材对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店口环境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性和可复制性,是一个具有高度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以主题提炼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符合农村实际。

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水平及对环境实践的主动性,达到道德环境的内化,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环境教育的模式,为整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服务。

四、研究内容及操作措施

(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渠道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客观地说,在当下的农村全面、正式地开展环境教育是十分困难的:

师资缺乏、教材缺乏。

但有一门学科是可以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过渡阶段,那就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综合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的三条线索的第一条就是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使他们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同时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提高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我们根据当地实际,强调学生的探索和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1、以调查研究的方式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调查研究学习既是环境教育的手段又是环境教育的方式。

调查研究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环境研究专题,强调学生通过实践调查,增强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各种基于自然的、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的课题皆可以进行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水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了《关于水的调查研究》这个教育主题:

(1)在全班征集环保研究课题;

(2)按自愿报名的方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3)初步查找有关资料,商讨初步的研究计划;(4)按计划进行实践问卷、实地考察调查,收集数据与资料;(5)分析整理数据和资料,撰写调查研究报告;(6)推广调查研究结果,说服全班同学接受该方面的环境行动(节约用水)。

此外,光污染和噪音污染也是城镇化后的新问题,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关于噪音和光污染的调查研究》。

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课题研究能力、作文撰写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被唤醒,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了环保活动之中,并在小范围内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2、以实践体验的方式融入环境教育主题

这里说的实践体验主要是包括课堂上的手工制作、实验及走出教室,参与农村、社区、企业等社会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程每学期都安排有专门的手工或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劳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因此,可以巧妙运用这些课渗透环境教育。

在手工制作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好好利用废旧物品。

如,利用废旧的卡纸制作各种贺卡;或用纸箱、易拉罐制作出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用一些防水的废旧物品制作鸟巢、环保衣服等等。

在实验课中,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些物理现象或环保相关的一些处理过程。

如:

让学生做水蒸气形成的实验,体验感受地球上水的循环演变过程;利用一些泥沙、沙粒和煤炭等材料,做泥水过滤成澄清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到我们每天用的每一滴可食用的澄清水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珍惜并节约水资源的习惯。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实践,如:

结合学校大队部的活动——种植小白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记录自己种的小白菜的成长情况。

结合学校开展的走进社区,做社区小主人的活动,让社区环保小卫士的同学们,调查研究社区用水或噪音等问题。

3、与信息技术整合宣传环境教育主题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的信息伦理。

信息技术教育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

如学校网站“环保时空”栏目的更新,环境小报的制作、环境资料的查找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可以充分本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如:

让学生制作“保护地球”为主题的电子报刊,画“节约水资源”为主题的电子画,制作环保相关主题的网站等。

如下图所示:

 

还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优势,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如《关于水的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中,学生上网查询有关的资料,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状况及水污染的概况;学生还上网查询了解到污水过滤过程,治理污水的方法等,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做了铺垫。

在《关于噪音的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中,学生上网查询到不同的声音分贝数对人体、生物等的不同影响,了解噪音的危害,然后提出具有说服力的事例等

新一轮课改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增设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中已初步展露了他的优越性,我们让综合实践活动担负起环保教育的重任,实践证明,这样一种教育形式使素质教育充满了生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环保教育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实施空间。

如何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

(二)其他学科中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环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小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具有机会多、号召力强等特点,因此,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小学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我们要求老师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提炼教育主题,达到渗透目的。

(1)科学学科

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通过科学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信念。

在不影响做实验的情况下尽可能节约使用实验用品。

例如在做人教版六年级《吹泡泡》的实验中,需要用洗衣粉或者肥皂做成吹泡泡的水,老师给每一组都分发了一定量的洗衣粉、肥皂,每一组的实验都做得非常成功,但有的组的洗衣粉、肥皂没有用完,有的组洗衣粉、肥皂用完了。

看到这个现象,老师只说了一句话:

“我们的实验都做得很成功,有的组,老师给的材料用完了,可有的组还有剩余,对此你想说点什么呢?

”有的同学说:

“在不影响我们做实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可能节约使用材料。

”有的同学说:

“我觉得用多了洗衣粉、肥皂、水,这是一种浪费,这是不对的。

”还有的同学说:

“制作过多的洗衣粉水、肥皂水增加了污染”。

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对保护环境有了新的认识,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了,这要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要好的多。

六年级有一个单元是《环境和我们》,三年级有《地球上的水 》, 讲地球上水的分布,淡水资源非常有限,水的污染非常严重,以及被污染的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人类面临的水资源危机等;六年级讲到:

酸雨都会使得森林、湖泊遭受破坏;臭氧层空洞直接危及人类健康;温室效应的气体的增加使得地球逐年变暖,海平面逐年上升……所有这些环境问题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的问题。

所以,科学课的教学非常有利于环境教育的进行,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环境教育与科学课教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内容为平台,将保护环境渗透其中,使它们水乳交融,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内部各要素的关系;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逐步为学生构建一座生态环境的高楼大厦。

(2)语文学科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安排学生搜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就某一环境问题进行演讲或辩论,编写故事,写建议书等。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树立环境意识,并在生活中成为保护环境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语文科具有形象性和贴近生活的特点,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渗透一些环境教育知识。

语文课巧用“插图”,感知形象,感受美好的环境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多达几百幅,教材插图就是“物”,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

例如利用《桂林山水》的插图制作成投影片或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清澈的湖水、翠绿的山峰,倒映在水中的山影、树影。

当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美丽的插图在学生中所唤起的感觉,会产生一种愉悦之情,这种审美体验,慢慢地沉淀为有益的营养,继而使其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

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

在地球上,除了桂林山水外,还有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森林,还有沟壑纵横的田野、熙熙攘攘的城镇、马达轰鸣的工厂和矿山……他们会由衷地感叹:

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多么美好——蓝天、白云、绿水、鸟语、花香,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人类追求提供了精神方面的条件。

古老、慈爱的地球,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千万种生命,她宽容、忍耐,为人类无私地奉献了一切。

既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那么,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自己身边事做起,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3)数学学科

数学是与环境教育有间接、隐性关联的学科,它在环境技能、环境情感与价值观培养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为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数学技能的发展在实现环境教育的计算技能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离不开数学。

不管是介绍环境知识还是做出环境决策,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在学习“年、月、日”以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小实验:

预测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天浪费几杯水。

回家后,学生根据老师要求进行实验:

先往一个纸杯中注满水,用大头针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让水漏进水槽内,开始计时。

结果发现:

35分钟一杯水就漏完了。

课堂上,老师提出:

如果坏了的水龙头和这个水杯漏水的速度相同,那么1小时漏掉几杯水,8小时漏掉几杯水,1天漏掉几杯水?

当学生算出1天漏掉40多杯水时,学生的神情惊呆了,眼睛瞪大了。

老师接着提出: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

这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

有的说:

看来以后我关水龙头时一定要拧紧。

有的说:

回家后我要告诉爸爸,他时常不拧紧水龙头……

还有一位老师上了一节数学活动课:

统计几个快餐店一周用去快餐盒的数量,猜测一年用去的快餐盒堆起来多高,铺起来有多大。

学生们用自己身边的操场作标准,猜铺起来大约有两个操场大;用家乡的山作标准,猜大约400多米。

接着老师拿出快餐盒,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

当学生发现一年的快餐盒堆起来相当于一架飞机飞行高度的61倍,堆起来相当于10多个大型公园时,孩子们是目瞪口呆——与自己的猜测相差十万八千里!

学生的心灵受到强有力的震憾。

我想这节课后学生的环境意识一定会大大加强。

(4)品德与生活学科

小学思想品德课可以进行环境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

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开展活动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如我们的柴少曼老师在一节品德公开课上执教的《一滴水说起》一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观看水在自然界的奇观,到水在人体内的比重65%和对动物、植物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到水的重要;从让学生切苹果活动,到动画介绍“地球上的淡水分布情况”,到感受南方水资源不容乐观,从师生的对话中,媒体的生动描述,让学生明白水资源的匮乏,从而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最后让学生知道“南水北调工程”以及“看广告,谈感想”、“自己设计广告语”和“节水标志的张贴”的设计,课堂上看似师生间随意的对话、简单的活动,但就是在“随意”、“简单”中使学生得到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升华。

教师在整堂课中把环境教育和品德教育有机得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5)美术学科

美术在环境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视觉冲击力强。

在绘画课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如,我校美术教师宣晓燕在教学五年级《地球的新生》这一课时,准备了两张漫画,第一张画的是:

地面上有许多树桩但没有一棵完整的树,就连剩下的最后一片树叶,也早已枯黄得残缺不齐。

然后,上面飞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它们正在伤心地流着泪。

看完这张画,宣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小鸟为什么会这样伤心?

”学生们都抢着问答:

“树都被砍光”“小鸟的家没有了。

”接着,宣老师又出示第二张画,画面上是一片树林,但这些树一棵棵都耷拉着脑袋显得无精打采,眼里充满了无限的惆怅,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有几棵树已被虫子咬得千疮百孔,已是痛苦不堪的样子。

没等看完这幅画,学生们都已坐不住了,个个都想为这张画添画些什么。

他们很明白这树林里少了什么,需要什么。

通过这两张漫画的欣赏,使学生更加形象更直观地了解树和鸟的关系,以及鸟护树,树养鸟的道理,从而使学生懂得了保护树木,爱护鸟类的重要性。

又如,手工课是美术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

以往学生常购买材料制作,现在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废旧材料制作——用铅笔屑、瓜子壳拼贴装饰画,用易拉罐、饮料瓶制作椅子、花篮,用包装盒制作建筑模型……这样既节约经费,又可以开动脑筋,变废为宝,体现环保意识。

在手工课中渗透环境教育,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手工课中的《撕纸画》、《综合纸版画》、《树叶贴画》等等。

在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教育学生懂得利用废物,变废为宝,并使学生亲身感受废物利用的乐趣,有最初的成就感。

同时教育学生不应随意乱扔垃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在生机勃勃的活动中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寓环境教育于孩子们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各种参与能力的目的。

1、在庄严神圣的节日中演绎主题

借助于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师生收集、整理了大量有角色、有事件、有情节环保故事,如《地球生物链》、《白天鹅之死》、《国家大熊猫》、《母亲河的呻吟》、《青蛙,人类的朋友》、《大海的呼唤》等,利用晨会课的时间,这些环保故事进行绘声绘色的讲演,使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视听中学到了环保知识,悟出了道理。

在植树节时组织“我和小树一起长”植绿护绿活动,学生在校园的角落边或在自己的家园附近种植各类树苗。

同时,及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观念,切实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2、在丰富多彩的班级、少先队活动中唱响主题

利用少先队活动渗透环保教育,既丰富了少先队教育内容,又普及环保知识的目的。

学校每逢植树节,爱鸟周、节水日、地球日等纪念性节日,都要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宣传活动,在活动中主要分“唱、答、讲、做”四步,“唱”就是让低年级小同学唱环保小学生;“答”就是在中年级进行环保知识口答;“讲”就是高年级学生通过观察,撰写调查论文在主题队会上演讲;“做”就是动员全体学生人人动手给树木浇水,利用废物进行小制作。

学校还充分发挥雏鹰假日小队作用,要求他们开展环保系列活动,利用暑假在店口五金城开展了向商户和游人散发自办的环境保护小报的活动,收到了很好效果。

两周一次的班队活动除了学校另有安排外,我们自己还开展了如《我们共同的家园》、《小蝌蚪找妈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等活动。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意识到自己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3、在生动活泼的兴趣小组活动中寻找主题

课内外的渗透教育,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也促使同学们产生了积极要求参与环保活动的强烈欲望。

各个班级鼓励学生在家种养一些自己喜欢的好种易养的植物、小动物,这主要是在班级中建立生物角,生物角里有各种花草,还养过小白兔、乌龟等动物,指导学生搜集各种资料,精心照管。

并观察其生长过程,写成观察日记,能掌握一些种养知识,发展观察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热爱生物的感情,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4、在形式多样的校外活动中实践主题

我们认为:

小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他们有自身的特点和多种需要。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他们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环保教育的机地融合于实践活动之中,积极引导小学生参加环保实践体验活动,能使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

同时,在活动中,又能促进小学生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我们在班级中主要开展如下实践活动:

(1)成立环保护卫小队。

组织学生对家中即将扔掉的或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看到的被扔掉的那些可回收物品如饮料瓶、易拉罐、废电池等收集起来,定时卖给废品回收处,既教育了孩子又积攒了班委费,真是一举两得。

(2)成立环保调查小队。

小记者们根据前面的考察情况,分别在不同区域进行环保调查:

调查白塔湖的水污染情况,查明污染源,并开展一系列保护白塔湖活动;进行“白塔湖垃圾来源分析”,最后形成调查报告;进行“校园门口垃圾来源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

确立“清洁小卫士”(主要是班级的卫生监督员),不仅做好班级的卫生监督工作,而且在早上和中午时间督促那些在校门口吃早餐或零食的同学乱扔垃圾的现象。

(3)全班学生拟写环保标语。

在保护白塔湖活动的系列活动中,我们学生自己为家乡河自拟自写标语,并且在白塔湖附近进行张贴或立牌。

如“为了保护白塔湖,请不要望那里到垃圾”、“保护白塔湖是店口人民应尽的义务”、“保护白塔湖,人人有责”、“为了保护白塔湖,请你不要随便扔垃圾”、“请附近工厂禁止往湖中排放污水”……

对于其他重大环境教育日,我们也自己拟写标语,并评选出最佳标语在学校、校门口及其附近进行张贴。

如:

“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种树种草,有利环保”、“我环保我自豪”……

(4)学会认识各种绿色标志、学会选择环保产品,如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绿色日用品等。

要求学生在双休日与家长一起逛商店、超市,在那里去找有绿色标志的环保产品,同时还可以对家长进行环保宣传,回校后在课间或午休时间进行交流。

(四)积极带动家庭参与环境教育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升环境教育的作用,增强社会的共同责任感,我们把环境教育工作延伸到家庭中。

在家长会上,引导、指导家长做好榜样,平时多关心、指导、帮助、沟通,并创设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

在家长广播中,学校有计划地就如何创造好的家庭环境做了专题讲座,同时让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生活中的契机,进行环境学习、宣传活动。

以孩子的言行打动家长的心,推进环境教育的开展,使家长认识到了环保教育的开展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许多家长甚至和学生一起在社区参与环保宣传等事例举不胜举。

通过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小手拉大手活动,许多家长的环保意识更强了,大街小巷、社区环境质量较原有了改善。

如校小记者采访过许多家长,有好几位家长这样说:

“我们店口社区如今有这么好的环境,还得归功于店口一小学生,正因为有他们的环保行动,才使我们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强了,参与环保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