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0032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docx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

小米粒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

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魔力游戏——观察生米粒

1同学们,你在吃饭的时候,都见到过哪些主食?

2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它就与常吃的主食有关。

你们看,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一袋生米。

3对,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就来观察这小小的米粒。

(板书课题)

4平常,你或许没有留意过它们。

今天,我就请大家仔细地观察这小米粒。

我把它放在了小组长的书箱里,把它拿出来,前后四人一起来观察。

5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发现。

教师预设的问题有:

这小小的米粒如同什么一般大小?

每个小米粒上面都有一个缺口,那个缺口就像什么呢?

你看看它们的身上是否有花纹?

它是白颜色的,能不能说的具体一点?

用手使劲地捏一捏,能改变它的形状吗?

把鼻尖凑近它,闻见了什么气味?

把它含在嘴里,什么味道?

把鼻尖凑近它,闻见了什么气味?

再把它含在嘴里,说说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板书:

大小、形状、颜色、软硬、气味、味道)

6在观察中,有哪些好帮手帮助你获取发现呢?

(板画:

眼、鼻、口、手)

7这些好帮手帮你获得了有关小米粒的哪些特点呢?

8小声地把这些发现连贯地说一说,给你1分钟时间,自己练习。

指名说。

二、魔力游戏——观察熟米饭

1研究完生米,你们再来看看这个小袋里装有什么?

(熟米)

每当在家的时候,你是否留意爸爸、妈妈是怎样把它们蒸熟的呢?

2用你的好帮手再来细致地观察一下熟米,看看有什么发现?

每组的小组长从书箱里拿出那袋熟米,把它倒在小盘子里。

再来观察。

3哪个小组来汇报?

你们选派一位代表,来谈谈你们小组的发现吧。

再请组内和组外成员补充。

教师预设的问题有:

熟米胖了起来,你知道它为什么胖了起来吗?

米上的缺口,已经看不清了。

米身上的花纹还有吗?

它的颜色也变了,如果说生米穿着一身乳白色的衣服,那熟米就穿着……鼻尖凑近它,闻到了什么?

熟米都粘在了一起,就像……

三、我的魔力习作

1这节课上,同学们观察了生米和熟米之后,有了太多太多的发现。

想想你在这次探索与发现中又有了什么体会。

2我开始在想:

同学们用自己的小帮手去发现(板书:

发现),又用自己的大脑这个大帮手去想象,在发现与思考中,产生了独特的感受(板书:

感受)。

现在就请大家用笔具体地叙述自己的发现(板书:

具体),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板书:

真实)。

写发现时,可以参照大小、形状、颜色、软硬、气味,还有味道,也可以写其它方面的特点。

回家后,把它与你的家人共同分享,好不好?

板书:

小米粒

大小形状颜色

软硬气味味道

发现(具体)

感受(真实)、

讲评课

【教学过程】

一、提出目标,明确任务

1常言说得好,“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文章不厌百遍改”。

因此,对于我们自己写好的文章,一定要及时地修改。

今天,我们就来评改昨天的习作。

(板书:

习作评改)

2请大家回想一下,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板书:

具体地叙述发现,真实地表达感受。

二、自由朗读,体悟写法

1拿出自己的习作,读一读,把写自己发现的句子找出来。

2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教师预设的问题有:

小作者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

写生米特点的部分,小作者是围绕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描写熟米的部分中,小作者又是围绕着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3在你们完成习作时,我发现了有一位同学不是这样叙述的,我们来听一听。

请穆为铮读一读叙述自己发现的部分。

预设的问题的有:

听出来了吗?

他是怎么写的?

你喜欢哪一种?

4喜欢哪一种方法,就采用哪一种,这就叫不拘一格地叙述自己的发现。

三、品读赏析,体验成功

1很多同学的作文纸上都有红红的波浪线,这是告诉你,你写的句子十分的精彩,愿意把你写的精彩句子和我们一起分享吗?

2你们最喜欢谁写的句子?

那好,我们请他们再读一读,说说它妙在何处?

3我还搜集了几位小伙伴写的精彩的句子,想再听听吗?

听完之后,还要请你来点评。

(使用投影)

四、边读边想,读中修改

1我的电脑里还有两位小伙伴的句子,写得怎么样呢?

请你读一读。

(使用投影)

2你能再读读,帮助他们修改修改吗?

五、修改习作,交流评议

1你们可真是修改的高手,下面请你们这些修改文章的高手来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吧。

看看习作中的发现是否写得具体,感受是否真实,句子是否通顺。

2你在修改中,如果遇到了困难,可以向你的同桌请教,如果你已经修改完了,把你修改后的习作读给你的同伴听,请你的同伴说说,习作妙在何处,还有哪些美中不足之处。

3谁愿意读一读自己完美的习作?

六、作业

请将修改后的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习作本上。

光盘实录

小米粒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王振刚

师:

上课。

同学们好!

生:

老师好!

师:

同学们,你在吃饭的时候都见过哪些主食。

生:

看见米饭、馒头,面条等等。

师:

嗬!

看见得还真不少。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你们看(教师出示一袋生米)这是什么。

生:

米。

师:

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小小的米粒。

(板书课题)

师:

或许以前你没有细致地观察过他们,但这节课我们就要细致地去看一看。

小组长,请把你书箱里的小米粒盘子拿出来,前后四人组成一个小组,一起去观察吧。

(小组观察)

师:

说说你的发现吧。

生1:

我把鼻子凑进小米粒闻了闻,发现它有些面味。

师:

噢,鼻子是你的好帮手,你发现了它的气味(板书:

气味)

生2:

我发现小米粒有一个小缺口,像小耗子咬过的。

师:

哎呀,你把自己看到的又加上了想象,多精彩。

还有吗?

生3:

我发现小米粒是椭圆的。

师:

哦,你告诉了我们小米粒的形状。

它的形状有的是不相同的,但多数小米粒的确是椭圆形的。

还有吗?

生4:

小米粒的颜色有的还是半透明的呢?

师:

哦,是说它的光泽。

小米粒的颜色是半透明的吗?

生:

不是。

师:

它是什么颜色的?

生5:

它是白色的。

师:

你告诉我它们的颜色(板书:

颜色)哪一种白

生6:

雪白色的。

师:

是雪白色的吗?

你再来看一看。

哦,有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啦?

你来说一说。

生7:

我觉得小米粒是乳白色的。

师:

噢,这样说就把小米粒的颜色说得准确具体了。

再来说说它的大小。

生8:

我用手摸了摸,发现它摸起来很光滑。

师:

哦,还发现了它的特点,手可是你的好帮手。

生9:

我把它放进嘴里尝了尝甜甜的。

师:

你去尝了是吗?

你的发现可真好,用上的小帮手是什么?

生:

嘴。

师:

发现了味道(板书:

味道)用手去捏一捏,有什么发现。

生10:

我用手捏一捏,发现小米粒很硬,捏不碎。

师:

对了,你发现了它的软硬(板书:

软硬)它大吗?

生11:

我们用尺量了量,发现它长5毫米。

生12:

长是4毫米,宽是2毫米。

师:

哦,同学们还用尺子量了量,发现了它的大小。

我再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观察中有哪些好帮手帮助我们。

生13:

在观察中有这些好帮手帮助我们:

眼睛、鼻子、手。

师:

对了。

眼睛可以帮助我们去看,鼻子可以帮助我们去闻,还有口它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手可以帮助我们去摸,发现它的软硬。

这些好帮手帮助我们发现小米粒的哪些特点。

(板书:

眼睛、鼻子、嘴、手)

生14:

通过这些小帮手,我们发现了小米粒的大小、形状、颜色、味道和气味。

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小米粒的这些特点连贯地说一说。

(生练说)

师:

谁来说一说。

生15:

我发现小米粒跟小蚂蚁一样大,形状是椭圆形的,颜色是乳白色的。

它非常硬,气味像面味,味道有点淡淡的香甜。

师:

你看,她的发言当中把小米粒的特点说得多么具体。

我想问问大家,她为什么把小米粒的特点说得这么具体呢?

生:

她把小米粒的特点说得这么具体,让我们对小米粒的特点印象特别深。

师:

哦,写具体了,说具体了,就可以让我们描写事物的具体形象更生动更形象,还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观察完了生米,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是什么?

(出示熟米)

生:

熟米。

师:

我想问问大家,平常在家你留意过爸爸妈妈是怎样把米蒸熟的吗?

生1:

我看见爸爸妈妈他们先用水把米淘了三遍,然后放进锅里,再上上火煮一会儿香甜甜的米饭就煮出来了。

师:

煮一会儿,煮出来的是稀饭。

我们要把它蒸一蒸才能把它做成干饭。

同学们,小组长的书箱里还有一袋熟饭,我们把它拿出来再观察一下。

(生观察熟米)

师:

哪个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

一组:

生1:

我发现小米粒是奶白色的,比生米大了许多,它们身体很粘,紧紧地抱在一起,好像怕别人拆散它们一样。

用鼻尖一闻,它们有一股香味,用嘴巴再一尝,比生米更甜了。

师:

它们组的发现可真不少。

刚才我听他说发现熟米粒大了,如果把小米粒当作人,那熟米粒就

生:

胖起来了。

师:

谁能说说它为什么胖起来了。

生2:

也许是熟米多喝了几口水。

师:

它的身子就

生:

胖了。

师:

多有意思啊。

谁还来

生3:

我们做生米实验时,用尺子把生米一压,生米就不由自主地跑了。

我们把熟米放在桌子上一压时,它就变成两半了。

师:

哎呀,你观察米的时候还有这样的小招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还有什么发现?

生4:

我发现生米不用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它吹动而熟米吹不动。

师:

是吗?

我也来试一试。

师:

哎,轻轻地一吹,生米粒就动起来了,熟米粒动吗?

生:

不动。

师:

你的发现可真出色。

还有发现吗?

生5:

我发现生米粒是乳白色的,蒸熟以后就变成奶白色的。

师:

哦,你观察当中还进行了比较,还发现了特点,这样一说,说得多具体。

如果说生米粒穿了一件乳白色的衣服。

那熟米粒呢?

生1:

熟米粒穿了一件雪白色的衣服。

师:

你说得真好。

还有发现吗?

生2:

生米粒上有缺口而熟米粒没有了。

师:

哦,缺口看不清了,这是因为它胖了的缘故。

生3:

我们组还发现熟米长9毫米宽3毫米。

师:

老师想给你们这句加一个词,刚才在小组交流时已经说过,谁记得

生4:

加一个大约。

师:

哎,你来说说,为什么要加上一个“大约”

生4:

因为有的米粒大有的米粒小,它的形状有时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要是都一样的话不可能。

师:

对了,小米粒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加个大约,这样说起来句子就准确了。

再请最后一位

生:

我发现生米粒是尖尖的,而熟米粒的两头是圆圆的。

师:

哎呀,你真是火

生:

火眼金晶。

师:

同学们,我们再来小声地把熟米粒的特点串起来说一说。

(生自由说熟米粒的特点)

师:

谁来说一说。

生1:

我发现熟米比生米要大得多,它的形状是月牙形,形状更加像一条弧线,它的颜色变成雪白色的,它的身体软软的,我用鼻子闻了闻,它的味道更加浓了一些,我用嘴尝了尝,感觉它更加得甜了。

师:

你看,她仔细观察,用脑去想,还认真地去想,你看她说得多具体啊。

只有细看,细想,细说,让它们样样都具体,那你写出来的习作不就具体了吗?

同学们我们刚刚观察了生米和熟米大家有太多太多的发现。

想一想在这次探索与发现中你又有了怎样的体会?

生1:

我体会到了别看小米粒它小,奥妙可比它本身要多得多呢。

师:

奥妙可真多啊

生2:

我体会到了科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

师:

生活当中就蕴藏着许多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

生3:

是个小魔术师,一跳进锅里就变大了。

师:

她表演得节目大家喜欢看吗?

生:

喜欢。

师:

我也非常喜欢看。

生4:

我感觉我的小帮手就像计算机一样,只要一点我不知道的东西就出来了。

师:

小帮手给你提供了这么多的帮助,真不愧是你的好帮手。

生5:

每当我做在餐桌前看着小米粒根本没有发现这么多奥秘,而当我仔细观察一下它的秘密也是很多的。

师:

哦,你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那就要我们细致地观察,细致地发现。

还有吗?

生6:

小米粒跟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东西一样,但是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他的许多秘密。

师:

你说得真有道理。

同学们,我开始在想,我们的小帮手帮助我们发现,我们的大帮手帮助我们想象,在想象与发现中我们又有了独特的感受(板书:

感受),我请大家把你的发现具体地写出来。

把你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写自己的发现时候,可以从大小、形状、颜色、气味,味道去写,当然,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去写。

下面就把纸拿出来写吧。

(生写)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写到这。

下面我交给小组同学一个任务。

请把课前发的那两袋小米粒的塑料袋拿出来,一个同学撑开塑料袋,另一个同学把生米粒放进去。

再一个同学撑开塑料袋,另一个同学把熟米粒放进去,这些小米粒还很有用途,粒粒皆辛苦啊。

(生装米粒)

师:

下课。

讲评课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小米粒,还完成了习作。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评改,让大家分享你的习作。

同学们,回想一下,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生1:

要把小米粒的样子写具体了,最后写感受的时候写真实的感受。

师:

说自己的心理话,说真实的想法。

生2:

这次习作的要求是把你的发现写具体,把你的想法写真实,还要把句子写通顺。

师:

好。

把你们的习作拿出来吧。

请我们同学自己来读一读,找一找你所写小米粒特点的部分。

(生自读)

师:

谁来读一读你叙述发现的部分。

XX你来。

请同学听一听他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身子坐正了去听。

生1:

生米的大小像小蚂蚁,形状是椭圆形的,颜色是乳白色的,用手特别用力地去捏也捏不动,气味特别像面粉,大概是有面粉的缘故吧,含在嘴里有一点一点的甜,它的身上有一些很难发现的纹路,还有一个缺口,可能是小老鼠刻的吧。

熟米就不同了。

大小像卵特别可爱,形状像月牙,颜色是雪白雪白的,一捏就粘在了手指上,非常得粘,气味比以前更加的香了,味道很香很甜。

师:

好。

她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生1:

先写了生米大小、形状、软硬、气味和味道,然后又写了熟米大小、形状、软硬、气味和味道。

师:

噢,她先写了生米的特点,接着又写了熟米的这些特点。

我在看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发现有一位同学和她写得不一样,她是怎么写的呢?

请XX来读一读你的习作。

生2:

米有生的有熟的,生米的大小是5毫米,而熟米是生米大小的5倍,生米是椭圆形的,也熟米则很有趣,有的熟米是月牙形的,有的是卵形的,生米的颜色是乳白色的,熟米的颜色是雪白色的;生米是硬的,比石头软一点点,而熟米怎样呢,它非常软。

我闻了生米的气味,它很像面味,我闻了熟米,它的味道很香,我把生米吃在嘴里,它很香,熟米吃起来很甜。

师:

你看他不仅会写,而且会读。

读得时候多入神啊,听出来了吗?

他怎么写的。

生1:

他把熟米和生米放在一起写的。

师:

哦,把生米和熟米的特点结合在一起了。

生2:

他把生米和熟米进行了对比。

师:

对比了一下,你喜欢哪一种呢

生1:

我喜欢后面这位同学的,写得特别有对比性,前面那位同学要找特点得找好半天。

师:

我同意你的说法。

他这么写,对比性特别强,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不同。

生2:

我也喜欢,因为他生米和熟米一块比较写,让人知道生米和熟米有什么不同。

师:

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生3:

我喜欢前面同学写的,因为分着写,可以把生米和熟米各自的特点写得很具体。

师:

哦,他这样写把特点写具体了,你是不是还想告诉我们,他这样写是不是把层次表达得也更为清楚。

让我们一读特别得清楚明白。

是不是。

同学们他们都能够细看细想细说,这样他们才能把小米粒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

因为只有让他们看想说都具体,那我们写出来就具体,你喜欢哪一种就这么去写,这就叫不拘一格地写自己的发现。

很多同学作文纸上都有红红的波浪线,看到了吗?

生:

看到了。

师:

你能不能把波浪线读一读。

在你们读之前,老师想问问你们,红红的波浪线在告诉你们什么?

生:

在告诉我们这句话写得很好。

师:

对了,这句话写得很精彩。

现在就读读你那些精彩的小句子。

生1:

老师又拿来了一些熟米,它不像生米那么硬了,脚长出来了,而且长得白白胖胖了,可能多喝了几口水吧。

它身上的条纹不见了,它们抱在了一起,显然它们是好朋友。

生2:

咦,熟了的米粒怎么可以都团成球呢,而生米粒却不能。

噢,原来熟米粒很粘啊!

生3:

我惊奇地发现生米粒大小和蚂蚁一般,长大约5毫米,宽大约1毫米。

生4:

小米粒还张着嘴巴笑呢,它的一身半透明的水晶大衣和它身上美丽的花纹让我越看越觉得小米粒可爱。

生5:

绿豆就算小的了,而小米粒却比绿豆还要小。

生6:

铃,清脆的铃声一向我们就回到了座位上,小米粒要陪着我们一起上课了。

几粒小米粒跑啊,跳啊,笑啊,我们不知不觉就喜欢上它们了。

师:

多有趣啊。

生7:

我用鼻子闻了闻,它的气味有点像面味,我又轻轻地一闻,呀,坏了,我把它吸进鼻子里了。

生8:

把小米粒放在嘴里慢慢地嚼一嚼,小米粒有一点甜味,在嚼的同时嘴里发出吱吱的声音。

师:

还有声音呢?

生9:

我一摸它的缺口,它好像在告诉我说,疼疼疼,别摸这。

我听了这句话就不摸它了可是为什么会有缺口呢,会不会是小老鼠咬的呢。

师:

噢,把这个缺口写得这么具体。

同学们,刚才听了这么多精彩的小句子,你最喜欢谁写的?

生1:

我最喜欢听XXX。

师:

请XXX起立。

(大家认为写得好的同学都起立)

师:

请他们再来读,我们再来听听。

听的时候给大家提个小小的要求。

要给他们点评。

生:

我一摸它的缺口,它好像在告诉我说,疼疼,别摸这我听了这句话就不摸它了,可是为什么会有缺口呢,会不会是小老鼠咬的呢。

师:

你写的句子这么精彩,能不能声音洪亮一些,让教室里的同学都听见,你一定能读得清清楚楚。

生再读。

师:

这次读得声音真洪亮,谁来评一评。

生1:

她很有想象力,因为米粒根本就不会说话。

师:

哦。

她让米粒说话了,她把米粒当成了自己的小伙伴。

生2:

她写得很有趣味。

师:

哪句话?

生2:

疼疼疼,我感觉小米粒变成了一个小人。

师:

哦,还能让这个小伙伴说出话来,让它发出声音。

这样的句子有情有趣。

请XX来读。

生:

我用鼻子闻了闻,它的气味有点像面味,我又轻轻地一闻,呀,坏了,我把它吸进鼻子里了。

师:

谁来点评。

XXX洁白的牙齿露出来了,笑得真开心,你说说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

生1:

因为他闻一闻就算了,还再闻干什么呀,

师:

是呀,再闻把几个小米粒吸进鼻子里去了,还再闻什么呢,把后边去掉吧,你们同意吗?

生:

不同意。

师:

你们怎么都不同意,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1:

因为去掉,他的句子就无聊没有趣味了。

师:

哦,那样的句子就没有生趣了。

生2:

因为去掉就不幽默了。

师:

哎呀,风趣的小句子每个同学都喜欢。

请XXX来读。

生:

小米粒还张着嘴巴笑呢,它的一身半透明的水晶大衣和它身上美丽的花纹让我越看越觉得小米粒可爱。

师:

谁来点评。

生1:

我感觉他好像把小米粒穿上了一件花衣裳。

师:

而且这件花衣裳特别得漂亮。

生2:

她把小米粒当成了一个人来写,因为小米粒不用穿衣裳。

师:

我们一听,就觉得她对小米粒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她是那样的喜欢小米粒,你体会到了吗?

生:

体会到了。

师:

请XXX来读。

生:

咦,熟了的米粒怎么可以都团成球呢,而生米粒却不能。

噢,原来熟米粒很粘啊!

生1:

他写得很细致,但我提一个小建议。

我感觉熟米不一定全能团成球,应该是团成团。

生:

谢谢你的建议。

师:

他写得好,读得好,评得好,这就叫——

生:

三好。

生2:

我给他纠正一个字音,请你跟我一起读“熟米”

师:

他们这两个小伙伴多好,他的耳朵特别得灵敏,一听就听出问题来了。

谁再来评。

生3:

我觉得他这种自问自答的形式真好。

师:

哎,自己给自己提个小问题,小问话特别吸引我特别想听听小米粒为什么团成团了呢?

XXX来读。

生:

铃,清脆的铃声一向我们就回到了座位上,小米粒要陪着我们一起上课了。

几粒小米粒跑啊,跳啊,笑啊,我们不知不觉就喜欢上它们了。

师:

谁来说一说这句话妙在何处?

生1:

这句话的好处就是她把小米粒当作人来写,小米粒不会跑不会跳,可是她让想象让她跑跳。

师:

哦,小米粒不会跑不会跳,她把小米粒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让她跑跳笑了起来。

生2:

我觉得她特别富有想象力。

师:

她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生3:

我听完他这句话感觉小米粒真的动起来了。

师:

小米粒跑啊,跳啊,真动起来了。

请XXX来读。

生:

把小米粒放在嘴里慢慢地嚼一嚼,小米粒有一点甜味,在嚼的同时嘴里发出吱吱的声音。

生1:

她把句子写得有声音了。

师:

让句子发出了声音,这样的句子不仅有趣,而且具体。

生2:

我觉得吱吱地声音很好听,因为没有了吱吱的声音这个句子就不具体了。

所以这个吱吱的声音很好听。

师:

哎呀,你的发言比我的发言更好。

同学们,刚才大家读了习作上的波浪线的小句子,而且同学还进行了点评,特别得精彩。

我也搜集了一些精彩的小句子,想听听吗?

生:

想。

(投影出示学生1作品)

师:

谁写的。

生:

XXX。

师:

请你来读一读。

生:

我惊奇地发现:

米粒同蚂蚁一般大小,长大约五毫米,宽大约一毫米。

师:

请同学来点评。

生1:

我觉得他写得很具体,因为他把小米粒还仔细得量了量。

师:

你可真会听,而且会听会评。

其他同学也来评一评,只要把手举起来,你也很出色。

XX你来评一评,我们给他点掌声。

(掌声)

生2:

我觉得他观察得很仔细。

师:

哪里看出仔细。

生2:

他用尺量了量小米粒的大小。

师:

我请你把这句读一读,找一找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特别准确。

生2:

我惊奇地发现:

米粒同蚂蚁一般大小,长大约五毫米,宽大约一毫米。

师:

哪个词语用得特别准确。

生2:

大约。

师:

再给她一点掌声。

(掌声)

师:

这句话中XX同学观察得特别仔细,还用尺子量了量,这种方法让我们发现他有一种科学的精神。

第二位同学的句子,能猜到是谁呢

生:

XXX

师:

刚才就听到大家说喜欢他的句子。

出示:

小米粒还张着嘴巴笑呢,它的一身半透明的水晶大衣和它身上美丽的花纹让我越看越觉得小米粒可爱。

师:

我遇到了这么知音,我也喜欢这个句子。

下一位是谁的,猜一猜?

生:

XXX

出示:

咦,熟了的米粒怎么可以都团成球呢,而生米粒却不能。

噢,原来熟米粒很粘啊!

师:

又跟同学们的想法一致了,你们可真是我的知音啊。

下一个呢

生:

XXX

出示:

米的颜色像奶一样,是乳白色的,但缺口的地方却是洁白的。

师:

谁想点评?

生1:

缺口的地方不都是洁白的,大部分缺口的地方发黄。

师:

哦,你提出了一个小建议,你能帮他把这个句子改得更完美吗?

生1:

可以这样,缺口的地方有的是洁白的,有的地方是发黄的。

师:

哦,这样这个句子就更好了。

XXX,听了同学的小建议,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生:

我想说,谢谢你的建议,下次我一定把这句话修改得更好。

师:

多虚心啊,我要向你学习。

同学们,这句话经XX同学一改,出现了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生:

3个。

师:

哦,出现了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一个小米粒用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去介绍他,你觉得怎么样?

生1:

我觉得特别得具体。

师:

是怎么具体的。

生1:

把各部分的不同颜色都写得非常清楚,所以我觉得写得很具体。

师:

非常好,它们的颜色是有差别的,所以我们要选用不同的词语去描述。

在观察中有比较,有比较中有他们的特点,这样不就具体了吗?

下一个小句子,猜猜是谁的?

生:

XXX

师:

你自己来读读。

生:

熟米粒胖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猜想:

它们一定是渴极了,把盆里的水喝了个精光。

真没想到,小米粒也会胖起来,太让我惊讶了。

师:

这段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好不好?

生:

好。

师:

我来读小问题,请你们来回答。

XXX发现了什么?

生:

小米粒胖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师:

她猜想

生:

它一定是渴极了,把盆里的水喝了个精光。

师:

XXX的感受是

生:

真没想到,小米粒也会胖起来,太让我惊讶了。

师:

在这里,XXX把什么什么还有什么结合在一起写了。

生:

把发现的猜想到的还有感受到的结合在一起写的。

师:

你的感受能力可真强。

XXX是把你的看到的想到的及感受结合起来写的,而有的同学则不是这样写的,先集中写自己的发现,然后写自己的感受,同样是在课堂上,可大家观察生米和熟米却有不同的感受,读读你的感受,XXX,你来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