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0069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

必修①第二单元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 理解“以、而、焉”3个词语。

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1、朗读法2、问答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积累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一:

导入课文,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

“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

张仪、苏秦、诸葛亮。

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论语》子路篇中说“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古代有很多有名的谋士如魏征劝谏唐太宗、邹忌讽齐王、触龙说赵太后,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名臣,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位为国努力的谋士烛之武。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请学生读注释1,《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

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秦晋围郑背景(适时补充给学生)。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

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

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

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

也需要向外扩张。

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

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

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让学生自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说(yuè)     

 

四、题解

退:

使动用法,

使-----撤退

师:

军队

 

五、            讲解课文

(一)  讲解第一段

   1、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

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

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领读,齐读)

2、提问:

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

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尝试背诵)

(二)讲解第二自然段

1、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领读,齐读)

2、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

之:

助词,

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

无能:

不能。

已:

同“矣”。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是:

这。

(判断句)

3、提问:

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

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

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

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齐读)

(三)串讲第三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学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

(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①“夜……秦伯”:

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亡郑只对晋有利:

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舍郑会对秦有益:

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

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探究“三巧”游说艺术

1)以“利”巧攻心理。

 2)以“害”巧析形势。

 3)以“史”巧施离间。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亡:

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

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

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

名词活用做状语;陪:

通假字,通“倍 ”;   

 共:

通假字,通“供”;厌:

通假字,通“餍”;     

说:

通假字,通“悦”;阙:

通假字,通“缺”或“掘”;

5、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四)串讲第四自然段

1、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

“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齐读,然后指名学生读)

2、提问:

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

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

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六、尝试背诵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分析烛之武形象

板书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智退秦师

         第一步、欲扬先抑  以退为进

          第二步、阐明利害  动摇秦君

          第三步、替秦着想  以利相诱

          第四步、引史为例  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全文。

2、对文中的文言字词提问。

二、亮点探究

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

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

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

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

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2.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学习:

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

“不知”才是实质。

“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

“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

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5.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探究学习:

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

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

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三、烛之武形象探讨:

提问:

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

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

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

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

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

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1、词类活用、

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

出行的人;今义:

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

把……作为;今义:

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

那人;今义:

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

离开;今义:

往,到)

5.完成课后练习,一词多意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而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尝试把这篇文章改编成课本剧。

荆轲刺秦王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培养文言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古代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

1、阅读法 2、讲授法  3、讨论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布置预习:

1.诵读课文,注音注释。

2.创新设计,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画卷上,有一位人物,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

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他是谁?

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各种评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荆轲刺秦王》,去一感荆轲的侠士形象。

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下这篇文章的出处。

1、简介《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后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

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

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

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整体感知及字词解析:

(一)、解题并梳理文章脉络

1.《荆轲刺秦王》这个标题是编者加上去的,你们觉得关键词是哪一个?

(“刺”)

2.本文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阅读时抓住“刺”,即可把握文章的脉络。

(一)刺之由:

(“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故事开端。

(二)刺之备:

(“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故事发展。

(三)刺之时:

(“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故事高潮。

(四)刺之果:

(末段)——故事结局。

(二)、刺之由

1.字词解析

①进兵北略地:

向北

②则虽欲长侍足下:

则,那么。

虽,即使。

足下,您,指荆轲,表对说话对象的尊称。

又如:

《陈涉世家》中“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

③微太子言:

如果没有。

又如:

《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

④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这不仅是个省略句,还是个倒装句,经过调整后的语序是“秦王(以)千斤金,万家邑购之”

⑤诚能得樊将军首:

果真。

又如《陈涉世家》中: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也表示假设关系。

⑦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

走投无路;困,处境困窘。

今义,贫穷。

古今异义。

(三)、刺之备

1.为行刺做了哪些准备?

“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和“易水送别”五个场面。

2.字词解析

①皆为戮没:

读wèi,被。

②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③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④将军岂有意乎:

是否

⑤既已,无可奈何:

事已至此

⑥太子迟之:

以……为迟

⑦仆所以留者:

……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及字词解析

(一)、易水送别

1.朗读文章第9段

要求读准字音,学生常常将“太子和而歌”中的“和”读成hé,应读hè,解释应和。

2.字词解析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来,表目的

③既祖:

已经

④又前而为歌曰:

前,上前。

为,wéi,作。

⑤发尽上指冠:

向上

⑥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接近,登上

⑦终已不顾:

回头

3.概括这段文字所写的内容。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易水送别

4.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并中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自由讨论。

明确:

悲、壮

“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白衣戴白帽意味着荆轲此去凶多吉少,可谓是生人做死别。

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

我们的习作中常见的外貌描写是“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十分漂亮,也不十分丑陋”,外貌描写是为中心服务的,不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

“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其中音乐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渲染悲壮气氛。

“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

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所要表现的是荆轲,为什么要写送行的宾客?

正如《口技》中的“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写观众的表情是为了突出口技人技艺高超。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只用一个动作就突出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刚毅性格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5.有感情地诵读第9段

(二)、厚遗蒙嘉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11-13段内容。

厚遗蒙嘉

2.字词解析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泛指用作礼物的玉帛等物;(今义)货币

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确实

③燕王拜送于庭:

“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即“于庭拜送”。

④使使以闻大王:

使,派。

使,使者。

⑤乃朝服:

穿上上朝的礼服。

(三)、廷刺秦王

1.字词解析

①以次进:

按照

②秦武阳色变振恐:

脸色

③群臣怪之:

感到奇怪

④前为谢曰:

为,wèi,为之,替(秦武阳)。

谢,谢罪。

又如《唐雎不辱使命》中: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⑤图穷而匕首见:

穷,尽、完。

见,通“现”,露。

又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⑥秦王还柱而走:

⑦箕踞以骂:

箕,两脚张开,如同簸箕。

踞,蹲或坐。

箕踞,以示轻蔑对方。

又如《醉翁亭记》中的: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翼”解释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第13段哪些字音重读?

并简析原因。

学生稍作思考,点名回答。

明确: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中的加点字重读,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引起了众人的猜疑,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形势非常危急。

“荆轲顾笑武阳”中的加点字重读,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使秦君臣上下疑窦消除。

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

 

3.第14-16段要用什么样的语速读?

学生讨论思考。

明确:

14、15段读荆轲的动作语速快,“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

读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语速也要快,“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

读群臣语速慢,个个呆若木鸡。

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

16段眼看着秦王要成为荆轲的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

这一部分语速急促,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

 

4.第17段哪些字音重读?

并简析原因。

学生稍作思考,点名回答。

明确:

“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和英雄虎胆。

 

(四)课后作业:

试总结荆轲这一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

讨论: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

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

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明确:

思想:

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

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

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

深沉,刚毅,慷慨。

准备信物,深谋远虑。

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

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

工于心计,善于言辞。

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

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

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派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明确: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

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

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二、人物分析小结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战国策》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

荆轲“顾笑武阳”、“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其次,善于用侧面描写,烘托荆轲的形象,使之更加鲜明。

易水边送行者的“垂泪涕泣”、“嗔目,发尽上指冠”,秦武阳的临场惊恐,秦王的“目眩良久”,都起了反衬作用,使荆轲的机智、刚毅、镇静、勇敢和自我牺牲的性格特征更加凸现出来。

所以我们写人物首先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还要善于描绘个性化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才能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人物性格及形象塑造的方法

1、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

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际”,此其一。

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

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

“朝见”秦王时,秦武阳怯阵,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

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

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

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2、精炼传神的人物语言

    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轲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

“激樊献首”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知以谋,使得梵於期甘心自刎献头。

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

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时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

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3、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

    一是“易水诀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