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0212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07 大小:14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7页
五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7页
亲,该文档总共2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下教案.docx

《五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教案.docx(20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下教案.docx

五下教案

教学内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

教时数

2

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看图导入,板书揭题

打开课本,翻到第1页,看看上面的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于什么。

好!

今天我也来给同学们讲--讲修改作文的问题。

(板书:

文章不厌百回改)

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

1、齐读:

2、提示“厌”、“百”的意思。

厌:

满足。

日:

这里是虚指,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

3、学生试说句意

4、明确句意:

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5、过渡:

为什么说文章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呢?

三、出示小资料

抗美援朝战争中,部队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

在朝鲜战场上,他每天都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动着。

于是,他写了-篇文章来歌颂志愿军战土。

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删去了许多内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

文章改短了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就是有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1、学生讨论:

魏巍为什么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

修改的结果怎样?

说明了什么?

2、教师指点:

魏巍最初选取了二十多个事例,当然都很感人;但由于事例太多,读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复修改,修改的结果,长的变短,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正说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

3讨论:

作家写作要修改,我们小学生写作要不要修改呢?

(生答:

更应该)为什么呢?

教师指点:

我们小学牛学习写作的时间不长,作文当然不可能-次就写得尽善尽美,当中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必须进行反复修改。

四、继续观察第1贝下面的图

1、图上是谁?

在干什么:

是怎么做的:

2、图上同学们修改作文时右哪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五、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1、我们写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做?

明确修改程序:

先通读全文,再逐段逐句边读原文边修改。

2、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该怎么做?

明确修改方法:

用修改符号修改。

六、观察第1页的插图,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1、教师提示:

这是-位小学生的作文《小花猫》的一部分。

文章写好后,他在上面作了修改。

2、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里面修改了几处,是怎样修改的。

3、请同学们一句-句地读,先读修改以前的。

再渎修改以后的。

想一想:

小作者为什么这样修改?

4、刚才我们看了小作者的修改,想一想:

我们自己修改作文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

5、你从小作者的修改中学到了哪些修改符号?

你还知道哪些修改符号?

6、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办?

七、总结

1、同学们打好作文草稿后应该怎么做?

2、总结谈话:

学会修改作文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习惯。

学会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反思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

教时数

2

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2、3页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

(生答:

语文课)然而,学习语文还有许许多多的渠道,你们想知道吗?

(板书课题:

多种渠道学语文)

二、初步观察第2-3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

三、分类指导观察插图

1、指导观察第2页上部和下部的-组插图。

2、指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插图,思考:

这两幅图上分别是谁,正在干什么?

(左图是两位同学正在用电脑打字,右图是两位同学在聚精会神地收看电视讲座)

3、通过以上观察,你知道在家中同学们可以利用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

4、指导观察第3页上面的两幅图。

(1)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看看图上分别是谁,在干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节-节的语文课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主渠道,我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主要从课堂学习中来。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上好每-节语文课呢?

5、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图:

(1)指导观察插图,弄清图上分别有哪些人。

在于什么,是怎么做的。

(2)指导学生说图意。

提示:

右图应安排好说的顺序,抓住中心人物的表情动作来说。

(3)同学们在学校里参加过语文学科的哪些课外活动呢?

这些活动对你学习语文有哪些帮助呢?

6、观察第2页下面的四幅图。

(1)弄清人物、地点、事情,然后说图意。

(2)教师小结:

同学们走出校园,融人社会,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们不但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要做好记录和文字整理工作,让社会活动推动我们的语文学习。

7、观察第3页的图。

(1)引导学生说出整体图意:

这四幅图的内容都是小学生在图书馆借阅课外书刊的情景。

(2)逐一说出图意。

(3)教师小结:

高尔基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记载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无沦学习哪-门学科,都离不开课外阅读,学习语文更是如此。

阅读课外书刊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希望大家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总结与延伸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

(提示从家中学语文、校内学语文、校外学语文三个方面说。

只要学生说的对学习语文有帮助的就给予肯定,对说得较好的则板书在黑板上以示鼓励)

2、总结:

“处处留心皆学问。

”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做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养成多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水平一定能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教学反思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时数

2

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谈话导人

1、冰雪融化,春天的脚步又近了。

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

今天就来读一首春风扑面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2、谁来读题。

从他的声音里你听出什么?

还可以怎么读?

你为什么这么来读。

(陶醉或发问)

二、尽情朗读诗文,读出心情,读出感受

1、情绪渲染:

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

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教材。

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

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

2、这一课中有许多生字,通过预习认识它们了吗?

(1)出示本课生字(包括二类字)认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一想怎样读能读得出彩出色。

4、读了以后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吗?

5、下面想请同学们尽情地表演或表现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好吗?

(1)、指名学生逐节朗读。

(2)、群体评议高低,个体介绍朗读理解。

(3)、再作新的朗读体验。

教师的欣赏、评点、引导有机结合在其间。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字?

哪些字感觉较难写难记?

2、重点指导下列生字。

袍、裸:

衣字旁,别写成示字旁。

鼠:

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学生描红、临写)  

教学反思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时数

2

总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上节课我就说,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

我们分小组再来次朗诵比赛,怎么样?

二、咀嚼诗歌韵味,探究表现特点。

1、同学们朗读得都很尽兴,很投入,朗读中你体会到诗歌韵味了吗?

(板书暗示:

语言——情韵)

2、请同学们先自己默读,体会,将自己的感受、发现有书上注下来。

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议一议,十分钟后集体交流。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作出评价或引导。

 [咀嚼要点]之一:

植树的场景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的植树经历。

如言:

提着水桶,扛着树苗,走向旷野——满怀激情。

挖坑,放苗,回土,浇水——一脸欢笑。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情感作者表达出来了吗?

品赏体会:

“踏”春风?

意韵:

春风是轻柔的,脚步是轻盈的。

[咀嚼要点]之二:

植树的意义

1、课文中写了几点?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 环境变美丽

2、有哪些语言特别有味?

品赏:

山岩“结束了烈日的煎熬”、“寂寞多年的荒山”、“荡漾的碧波轻抚河畔的小草”……

[咀嚼要点]之三、结尾段的色彩

1、教师引读第1.8节。

2、比较两节有什么异同?

两段能交换吗?

(学生比较并说说理由)

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4、哪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的意义之大?

(划出有关词语)(板书: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5、此刻“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

你读着呢?

三、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既恰当又不重复的词语。

( )的家园( )的树叶( )的秋天(   )的果园

(  )的家园(  )的树叶(   )的秋天  (  )的果园

2、完成课后第四题写话练习: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教学反思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2、暖流

教时数

2

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书后列出的8个词语。

3、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揭示课题

“暖流”是什么意思?

本文中的“暖流”是指天气情况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衣。

1、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2)、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自己读一读。

(3)、知名分自然段朗读,注意把句子读通,然后正音。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怎样的事?

(江主席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

3、你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文章分段吗?

(交谈前——交谈中——交谈后)

第一段:

(1)江主席来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大家都很激动

第二段:

(2-6)江主席对年轻人关怀备至,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第三段:

(7)同学们对江主席发自内心的敬佩。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你知道了什么?

(记叙文的四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从“涌动”一词你能看出了什么?

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心情十分激动)

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江主席在南开大学看到了什么?

说到了什么?

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写字指导

1、巩固生字的读音。

2、说说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

3、指导描红。

强调“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字的原则。

五、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2、暖流

教时数

2

总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书后列出的8个词语。

3、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复习。

1、 听写词语

2、 指名读第一段,说一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第二段,思考:

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主要做了什么?

(写了江主席和王辉等同学交谈。

2、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主席是怎么问的,王辉是怎么回答的。

3、结合句子谈感受。

(1)、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

平易近人:

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想同学们致意。

……和蔼……兴致勃勃……抑扬顿挫……

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背《滕王阁序》、《水调歌头》

(2)分小组朗读、讨论。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分角色读——说感受——再次有感情地读

4、课文写了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

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真实、自然、生动、形象)

三、学习第三段。

1、 齐读。

想一想,王辉为什么会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

2、反复阅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和佩服之情。

四、朗读课文

1、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

2、文中哪些词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反思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3、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时数

3

总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正确认读多音字“解”。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

“成千盈百、座无隙地、涌流、解数”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至9自然段。

3、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品词析句、想象阅读、探究体验等方法感受春光无限、儿童的活泼生机和冰心对儿童的喜爱。

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

谈话:

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

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

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

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

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

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

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

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

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

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教学反思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3、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时数

3

总第8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正确认读多音字“解”。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

“成千盈百、座无隙地、涌流、解数”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至9自然段。

3、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品词析句、想象阅读、探究体验等方法感受春光无限、儿童的活泼生机和冰心对儿童的喜爱。

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过渡导入   

1、提问: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

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

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

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

“小天使”比喻谁?

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四、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

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3、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时数

3

总第9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正确认读多音字“解”。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

“成千盈百、座无隙地、涌流、解数”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至9自然段。

3、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品词析句、想象阅读、探究体验等方法感受春光无限、儿童的活泼生机和冰心对儿童的喜爱。

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

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

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

(2):

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

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

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

“朋友,春天在哪里呢?

”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

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

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

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教学反思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4、早

教时数

2

总第10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2个只识不写的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要写梅花的深意,体会题目《早》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