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0331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docx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二章

第二章商品、货币和市场

一、单项选择

1、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

A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B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C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D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2、在简单价值形式:

1只绵羊=2把石斧中()

A绵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B绵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C绵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D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3、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是()

A金属货币B纸币     C价格标准  D价格

4、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同方向同比例变化D始终一致

5、一个商品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的价值形式为()

 A简苹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6、劳动产品要成为商品就必须是()

A用于自己消费的产品   B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产品

C满足他人需要的产品   D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7、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劳动二重性理论     B剩余价值理论

C商品二因素理论     D价值规律理论

8、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

A可以是观念上的     B必须是现实的

C必须是金属货币     D只能是纸币

9、通货膨胀是指()

A商品供过于求,物价下跌的经济现象

B商品供不应求而造成的个别商品物价上涨现象

C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而引发的纸币贬值,物价水平上涨

D由于纸币发行量与实际需要相适应,而使物价稳定

10、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以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相交换,是因为它们()

A价值量相等B效用相同C都具有自然属性D都具有社会属性

1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社会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

C必要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2、价格标准的作用是()

A衡量和计量商品的价值量    B衡量和计量金属货币的数量

C衡量和计量价格的数量    D衡量和计量纸币的数量

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货币有使用价值        B货币有价值,是商品

C货币是金银          D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14、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即()

A市场经济   B市场机制   C市场调节   D市场竞争机制

1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城乡之间的矛盾

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矛盾 D工农之间的矛盾

16、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

A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调节货币的流通量

B一般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C不能起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D可以起蓄水池作用

17、商品不同于一般劳动产品的特点是()

A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B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有价值

C是生产者为自己生产的产品

D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是为他人生产的产品

18、相等体积的黄金和木块,黄金的价值大于木块,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黄金的使用价值大     B生产黄金的劳动耗费大

C黄金的重量大        D黄金可以充当货币

19、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B一般等价物

C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特殊等价物

20、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是在()

A社会主义条件下     B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

C纸币流通条件下     D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

二、多项选择

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

A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B二者的内涵不同C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E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

2、货币()

A是专门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B是价值的体现和化身C的出现,使商品内部的矛盾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D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E的基本职能是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3、下列几种情况中,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A商品的赊购赊销B上缴租金、税收C购买商品D领取工资E支取利息

4、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受下列因素影响()

A它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成正比B它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C它和劳动生产率高低成反比D它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E它和自然资源利用情况成反比

5、市场机制主要包括()

A供求机制B竞争机制C价格机制D价值机制E货币运行机制

6、在商品经济下,价格()

A形成的基础是价值B受供求关系的影响C受纸币发行量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D直接受银行利息率变动的影响E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7、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分工的存在B伴随私有制的产生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C随生产力发展和个体劳动有了可能性D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E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

8、价值形式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包括()

A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E相对价值形式

9、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

A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B是劳动产品C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的需要D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E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来满足他人的需要

10、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二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二者之间存在着矛盾,作为商品生产者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才能获取价值E二者之间的矛盾通过商品交换得到解决

三、判断题

1、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2、当一定时期的M2

上升,表明这个时期社会总需求减少.

3、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4、价值是商品内在的、本质的属性,也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5、商品经济基本矛盾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6、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7、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8、信用卡是货币.

9、政府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发行纸币。

10、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在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出现。

四、简答题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

2、为什么说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3、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和形成过程中有何作用?

4、商品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5、货币有哪些职能?

6、怎样理解商品二因素?

它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怎样?

8、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什么是通货膨胀?

9、为什么说货币并没有消除商品内在矛盾,相反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发展了?

10、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

7、怎样认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五、论述题

1、试述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怎样看待市场经济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3、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什么关系?

4、为什么说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5、试述市场机制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六材料题

材料一:

上海市中心气象台为200多

家企业提供有偿气象信息服务,

一家企业一年收费最高20万元。

气象信息服务在很多时候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更多的则是为企业减少和避免损失。

宝钢每年向气象台支付6万多元,获得包括即时天气信息(每3小时更新一次)等在内的15项气象信息。

上海铁路局、电力部门和华东地区电网、大型水库也出资购买气象信息。

在日本,气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一家,一年的此项收入就高达3亿美元.据德尔菲气象定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

98。

请用第二章相关原理分析气象信息能不能成为商品?

材料二:

2003年12月携程旅行网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7560万美元,2004年3月4日灵通网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资860万美元。

这些钱和2000年三大门户网站上市分别融资7000美元的幅度,表明中国的互联网越来越值钱了。

与获得融资相比,三大门户网站2003年的盈利更让人兴奋:

新浪收入1.1430亿美元、净利润4160万美元,首次年度盈利的利润已经超过了中国IT业领头羊联想集团利润的1/4;网易收入6547万美元、净利润3900万美元;搜狐收入8040万美元、净利润2640万美元。

互联网的收入来自两个部分,一是网络广告和传统媒介广告收入,二非广告收入。

非广告收入中包括无线增值服务和电子商务、企业服务等。

如在新浪、搜狐的收入结构中,广告收入分别占36%和37%,其他为非广告收入。

请分析为什么互连网能赚钱?

一、单项选择

1.B2.C3。

B4。

B5。

B6。

D7。

A8.B9.C10。

A11.D12。

B13。

B14。

A15.A16.C17.B18.B19.B20。

D

二、多项选择

1。

ABCE 2。

ABCD3.ABDE 4.BC 5.ABC 6.ABCE7。

AB8.ABCD9.ABCDE 10。

ABCD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

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其内容和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即实行等价交换.

②价值规律的形式是指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即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商品按其价值进行交换,正是通过价格的波动而作为一种必然趋势得到实现的。

2

①因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人类劳动才能形成价值。

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的一种社会形式.

②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是,只有当有用物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

所以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3

生产要素包括主观生产要素和客观生产要素.

主观生产要素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客观生产要素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客观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第二,客观生产要素通过影响劳动效率影响价值的创造;第三,客观生产要素价值的转移影响着商品价值的形成;第四,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际,知识可以作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独立的要素参与价值的创造.

4

(1)商品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2)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比率.(3)价格还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5

①货币有五大职能,即:

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价值尺度职能;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流通手段职能;作为社会财富一般代表贮存起来的贮藏手段职能;主要用于清偿债务、缴纳赋税和租金等方面的支付手段职能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世界货币职能.

②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6

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②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③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④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形成价值。

7

(1)货币的起源。

①孤立的一个商品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有和其他商品交换时,才能被其他商品表现出来。

②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从历史上看,价值被表现的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

在第四种价值形式下,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表现.③价值形式发展历史表明,货币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发展过程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8

(1)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的规律。

(2)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②待售商品的价格水平;③一定时期内同一货币单位的流通速度.

(3)货币流通规律在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其计算公式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流通速度

在金属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其计算公式是: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运行商品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流通速度

由于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所以,纸币流通规律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

(4)通货膨胀。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它所代表的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这种现象叫通货膨胀。

9

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产生以后,充当商品流通手段,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克服了商品直接交换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大大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但是,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条件下,使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成为两个独立的行为,这就会出现买而不卖和卖而不买的现象,引起买卖的脱节,从而加深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条件下,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如果有的人到期不能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带来了商业危机的可能性.

10

(1)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生产不同的商品的劳动,其复杂程度不同,可把复杂劳动折合成多倍的简单劳动,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量决定。

(3)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能力,它通常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衡量,或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多,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单位商品价值量就越大,因此,商品价值和生产该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五、论述题

1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并科学论证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马克思指出,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抠纽"。

这是因为:

①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从而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方面的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马克思在把劳动二重性理论运用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说明了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创造新使用价值的同时,转移了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了包括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新价值,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③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其他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再生产、平均利润、资本主义地租等理论,从而建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体系。

2

市场经济的历史作用表现为:

(1)市场经济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商品经济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促进了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它是社会经济基础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但从经济形式的角度看,商品经济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商品经济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迅速增长,使社会生产的发展从缓慢走向飞跃;商品经济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使社会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商品经济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社会从愚昧走向文明。

商品经济对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3)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主要因为:

第一,市场经济追求价值,克服了自然经济条件下个人的和地域的局限,给生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刺激力和迅速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在调节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上,容易被人们广泛接受。

第三,市场经济形成了一种“神奇而伟大”的社会尺度-————价值。

第四,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社会经济形式,为人类经济活动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第五,市场经济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进行提供了灵活的经济机制和经济杠杆。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根源于商品经济基础的基本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化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的具体表现。

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市场经济难以完全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第二,市场经济的运行带有盲目性性和波动性;第三,市场经济导致人们收入差距扩大。

市场经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一目标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使它难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当生产力不够高度发达时,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而当生产力高度发展时,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就充分暴露出来。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市场经济必将作为一种历史的经济形式而退出历史的舞台。

3

①商品经济是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和进行经济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则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②其区别是:

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最早的商品经济是简单商品经济,它作为商品经济,虽然也通过市场发生经济联系,市场机制也起一定作用,但这种市场交换只是零星地分散在各地,没有在整个社会范围形成统一的市场,也没有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取得主导地位,也就不可能在全社会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

到了资本主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囊括了整个社会各角落,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不仅发展起来消费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而且发展起来资金、技术、劳务、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形成一个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调节在社会范围内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在这种状态下,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

第二,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作为不同的方式各自对应不同的概念,侧重回答不同的问题。

商品经济通常是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提出来的,它是同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相对应的,侧重回答为什么进行生产和采用什么形式进行生产的问题。

市场经济通常是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提出来的,它是相对于自给经济、计划经济而言的。

市场经济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配置。

③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其主要表现是: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

但是,市场经济的存在,意味着市场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这要以商品经济发展为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为前提条件。

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是较高程度发展的商品经济.

4

这是因为,自然经济是与低下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形式,产品经济是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形式,在生产力虽有一定发展但尚未充分发展的阶段,社会经济形式只能采用商品经济形式.从物质技术基础看,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时期,生产工具主要是手工工具,而产品经济的物质基础则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要想从手工工具时期不经过机器生产时期,直接跳到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根本不可能的。

再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看,自然经济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组织生产和分配,排斥生产的社会化,产品经济则以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基础,在全社会范围内来组织生产和分配,要想从范围狭小的自然经济直接过渡到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生产和分配的产品经济,同样也是不可自会的。

产品经济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为前提条件的,而这一前提条件只有通过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才能创造出来。

总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能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地向前发展。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这一规律决定了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5

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自动协调经济运行的机制,就是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价格机制是价格形成和变化的机制。

价格以市场为基础,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值和单位货币价值量是决定商品价格的两个因素。

除此之外,商品的供求关系也影响着价格的水平。

供求机制是制约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及其相互关系变化的机制。

如果市场需求超过市场供给,就是卖方市场,价格就会上涨,供给就会增加,需求就会相应地减少;如果市场供给超过市场需求,就是买方市场,价格就会下跌,供给就会减少,需求就会相应地增加.

竞争机制是买卖双方围绕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相互争夺的经济联系.竞争机制反映的是竞争活动与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经济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

竞争既存在于流通领域,也存在于生产领域。

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等多种机制,它们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共同发挥对市场的调节作用。

其中价格机制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市场机制在微观上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在宏观上,调节社会生产的重大比例关系,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社会经济协调地运行和发展.

六、材料题

材料一:

气象信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成为商品。

比如本案例中,气象信息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气象信息是无价的,不是说它不值钱,而是其价值难以估计,问题是如何保证其质量,气象信息只能说是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预测的结果,精确程度不断提高,但必然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使之与现实有差距.

  但公共气象信息不是商品。

材料二:

互联网领域里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它属于高科技含量的服务劳动。

这种高科技含量的劳动不但是生产性劳动的范围的一般扩大和延伸,而且是复杂劳动。

因此,互联网能赚钱就不再令人费解了,这也恰巧符合马克思关于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的观点.

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服务劳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这是理论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是指体力劳动,因而在知识和信息等经济要素日显重要的条件下,劳动价值论过时了.其实,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本来就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即智力劳动或知识劳动在个人和社会中所占的比重会日趋增大。

在现代社会中,如马克思所预料的,创造价值的劳动越来越依赖于智力劳动。

也有人认为劳动价值论不承认有形或无形的生产要素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重要作用。

这是一种误解。

劳动价值论一直强调,土地、资本、知识、信息之类的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直接构成要素,并且是活劳动创造商品新价值的重要经济条件,主张活劳动创造价值,并不否定不同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各自作用。

马克思认为纯粹的商品的流通不创造价值,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创造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