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0473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docx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

最近几年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精编含答案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以一个小孩的视角展开故事,以儿童的善良、纯真,折射出成人世界的世态炎凉、虚伪冷酷。

B.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C.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D.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以细腻的笔触写了“我”在少年时代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答案】D

【解析】【分析】D.“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错误,应是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及留恋。

故答案为:

D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因一个喷嚏而丧命的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都是文学作品中小人物的经典形象。

B. 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舍生取义”“一鼓作气”分别出自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儒家经典《孟子》、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中的《曹刿论战》。

C.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 易安(李清照)诗风婉约;幼安(辛弃疾)词风豪放;昌黎(韩愈)之才,堪称“百代文宗”;“诗佛”王维,“诗中有画”;少陵野老,落笔即成“诗史”。

【答案】B

【解析】【分析】B: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故选B。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3.温州钟灵毓秀,有许多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

下列诗句与温州“民俗风物”无关的一项是(   )

A.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东晋·谢灵运《登池上楼》)

B.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南宋·赵师秀《约客》)

D. 何用游山双不惜,棕鞋也似笋鞋轻。

   (清朝·方鼎锐《温州竹枝词》)

【答案】B

【解析】【分析】A.池上楼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中山公园积谷山西麓,为纪念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建造,因其有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传世,后人遂称该楼为“池上楼”。

B.本诗句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

陆游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C.赵师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

南宋诗人。

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

D.温州竹枝词始于宋:

在刘禹锡等人的倡导下,温州历代有不少诗人,纷纷学写竹枝词,也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不乏意韵俱美的佳作。

在清同治年间,温州前后出现了四位诗人,他们是郭钟岳、钱子奇、方鼎锐、戴文俊。

他们互相应和,留下《东瓯百咏》、《温州竹枝词》、《瓯江竹枝词》三部书,共三百多首,这是温州竹枝词创作的高峰。

故选B。

故答案为:

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理解诗句内容,明确是否体现温州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选出合适的选项。

4.观察《西游记》连环面,完成下列题目。

(1)图A选自《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________》。

请从以下提示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

将上述回目补充完整。

行者   大圣   窃人参果   五庄观   天竺国   闹天宫

(2)李卓吾评点八戒的“吃”:

“凡形容八戒饮食处,都俗,且重复,可厌!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结合上述图文及《西游记》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

【答案】

(1)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果

(2)示例一:

我不赞同这种看法。

《西游记》里说他是“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的角儿。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的吃相:

吃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不知其味;通天河、陈家庄、女儿国等地,通过与唐僧等人的“吃相”、“吃法”的比较——唐僧先念斋经再吃,猪八戒放开喉咙,大吃特吃,还连呼“添饭,添饭”。

情节上虽同为写吃,看似重复,实则是以夸张的手法写猪八戒在“吃”上大显神威,把一个害了馋痨的猪八戒描写得可谓有声有色,让我们看到一个率真可爱、不掩饰真性情的“吃货”形象,造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效果。

同时,作者极尽夸张地刻画取经路上好吃、贪嘴的猪八戒,为与取经后胃口变小的净坛使者形成对比反差,象征着八戒身上的世俗欲望被摒除的过程,隐含着《西游记》的主题,所以本书写到八戒饮食处,并不“都俗,且重复,可厌”。

示例二:

我赞同这种看法。

《西游记》里说他是“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的角儿。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的吃相:

吃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却白着眼胡赖”问悟空和沙僧吃的是什么,什么味儿;三清观里八戒“不论生熟,拿过烧果来,张口就啃”;通天河、陈家庄、女儿国等地,通过与唐僧等人的“吃相”、“吃法”的比较——唐僧先念斋经再吃,猪八戒却放开喉咙,大吃特吃,还连呼“添饭,添饭”。

在重复的情节中,让我们看到一个粗鄙、嘴馋、贪婪的形象,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八戒饮食处,确实“都俗,且重复,可厌”。

   

【解析】【分析】

(1)由题干中的“万寿山”可知此山中有个道观—五庄观,由此可以知道孙悟空曾在里面偷吃人参果的事件。

(2)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人物在作品中的主要特点,结合题干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本题中不赞同,可以从八戒这个人物形象跟主题表达的关系上分析;赞同就单纯从他的吃相难看上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⑴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果

⑵示例一:

我不赞同这种看法。

《西游记》里说他是“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的角儿。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的吃相:

吃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不知其味;通天河、陈家庄、女儿国等地,通过与唐僧等人的“吃相”、“吃法”的比较——唐僧先念斋经再吃,猪八戒放开喉咙,大吃特吃,还连呼“添饭,添饭”。

情节上虽同为写吃,看似重复,实则是以夸张的手法写猪八戒在“吃”上大显神威,把一个害了馋痨的猪八戒描写得可谓有声有色,让我们看到一个率真可爱、不掩饰真性情的“吃货”形象,造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效果。

同时,作者极尽夸张地刻画取经路上好吃、贪嘴的猪八戒,为与取经后胃口变小的净坛使者形成对比反差,象征着八戒身上的世俗欲望被摒除的过程,隐含着《西游记》的主题,所以本书写到八戒饮食处,并不“都俗,且重复,可厌”。

示例二:

我赞同这种看法。

《西游记》里说他是“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的角儿。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的吃相:

吃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却白着眼胡赖”问悟空和沙僧吃的是什么,什么味儿;三清观里八戒“不论生熟,拿过烧果来,张口就啃”;通天河、陈家庄、女儿国等地,通过与唐僧等人的“吃相”、“吃法”的比较——唐僧先念斋经再吃,猪八戒却放开喉咙,大吃特吃,还连呼“添饭,添饭”。

在重复的情节中,让我们看到一个粗鄙、嘴馋、贪婪的形象,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八戒饮食处,确实“都俗,且重复,可厌”。

【点评】⑴本题考查《西游记》经典情节的积累。

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路过万寿山。

八戒会同悟空、沙僧,瞒着师傅偷吃人参果,闯下大祸。

悟空还逞强,毁果毁树。

恼怒了镇元子大仙,把唐僧师徒捆绑在五庄观大殿前受罚。

镇元子要唐僧医活仙树,方可放他们上西天取经。

悟空在观音的帮助下,医活了人参果树,唐僧师徒才顺利西去。

⑵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5.实验中学九年级

(1)班组织了一次“与小说人物对话”的读书活动,请你按照相关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

都是你们惹的“祸”】在小说人物艺术画廊中,一个个鲜活的、个性突出的人物穿越时空,永远飞翔在文学的天空。

这不,简·爱和林黛玉就这样相遇了,她们同是寄人篱下的孤女,惺惺相惜。

可偏偏来了个多事的猪八戒,他硬是要对两人做一番评头论足。

于是吸引了一群好事之徒的热议,她们的“粉丝”竟然互相攻击起她们来了,请你为她们写出相应的理由。

①简·爱的“粉丝”:

我不喜欢林黛玉,理由是:

________。

②林黛玉的“粉丝”:

我不喜欢简·爱,理由是:

________。

(2)【活动二:

我为你正名】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刻画往往带有作者明显的感情倾向,以致作品中的人物与历史中的原型有很大的出入,曹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试结合你的阅读感受和学习历史的体会,谈谈你对曹操的认识。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________。

历史中的曹操:

________。

(3)【活动三:

他的心思向谁说】范进、孔乙己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一个喜极而疯,一个悲惨而死,这天他们结伴而行,来到了法院,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控诉,请你帮他们拟好诉讼词。

【答案】

(1)任性,多愁善感,不坚强,动不动就流泪;太桀骜不驯了,太坚强独立了,缺乏女性的温柔

(2)是一个诡计多端、嫉贤妒能、生性多疑的奸雄;是一个胸襟坦荡、有雄才大略、求贤若渴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3)略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林黛玉和简·爱的评价,所不同的是要写出人物的缺点。

这就需要考生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有一个自己独特的认识,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

(2)本题除了考查小说中曹操的人物形象,还考查历史中的曹操,这就不仅需要学生要有一定的历史宽度,还要能把准确的表达出来。

(3)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内在的思想性理解能力。

范进和孔乙己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用名著中人物的口吻,去揭示批判封建科举才是关键,学生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才能做好此题。

【点评】本题先后考查了分析人物优缺点;正确评价名著中人物形象和课外知识延伸扩展。

这类题型的意义在于强化阅读的个性化体验,唤醒阅读在个人精神成长中的独特滋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一是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

《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二是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①________》。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②________》,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③________》,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三是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例如: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1)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忆江南 大江东去 酹江月                                   

B. 忆江南 酹江月 大江东去

C. 忆秦娥 大江东去 酹江月                                   

D. 忆秦娥 酹江月 大江东去

(2)下列选项中,属于“沁园春”这一词牌的是(   )

A.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        

B.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

C.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        

D.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段的阅读理解能力。

题干所给文段主要叙述词牌的缘起,告诉我们词牌是怎么来的。

结合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文中所举的一些完整例子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结合文中一些句子使用的关联词起到的引导作用,以及前后句的逻辑关系。

所以,我们能得出《忆江南》、《大江东去》和《酹江月》的答案。

(2)本题针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感悟。

文段主要介绍词牌的来源,通过词牌的来源,我们就可以知道词作的一般格式。

题干给出的《沁园春》的词牌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类似的格式,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答案D。

故答案为:

(1)A

(2)D

【点评】把握词牌名即可。

7.2018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8周年,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

“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

”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

(60字左右)

(2)微信公众号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公众号,请你仿照例子再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

栏目一:

风雨历程

栏目二:

________

栏目三:

________

(3)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

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颁给艾青!

但结果未能如愿。

假如艾青荣获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

(80字左右)

【答案】

(1)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

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

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

《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2)诗海漫步;仰望星空

(3)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解析】【分析】

(1)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艾青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

诗集有《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

(2)做本题时从三个方面设计活动:

一是围绕活动的目的和主题设计,二是设计的活动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三是设计活动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

比如:

诗海漫步;仰望星空;光的赞歌;黎明太阳等等。

(3)大笔写意,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

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

人物事迹点到为止。

示例:

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故答案为:

(1)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

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

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

《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2)①诗海漫步;②仰望星空;

(3)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人物“推荐诗歌”的推荐语。

答题时应注意,挑选艾青诗歌的名篇,背诵出精彩句段,点明诗歌主旨和思想感情,充满感情渲染气氛。

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

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

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

《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2)本题考查设计公众号栏目。

答题时应注意, 设计栏目和艾青诗歌内容生平经历是紧密相关的,所以,解答时应有整体意识。

为活动确定主题,可选角度较多,主题一定要明确、醒目,语言表达准确。

(3)本题考查拟写人物颁奖词。

答题时应注意,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

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坚强的意志、崇高的思想品质等,最好能体现一定的哲理。

表达方式上,需要将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

8.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明末清初________(人名),字________,号________。

(2)描写西湖的诗句有很多,如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是“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是“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是“________,________”。

(3)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展现出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陶庵梦忆;张岱;宗子;陶庵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关于张岱的文学常识。

张岱是明末清初人,明代文学成就最高之一,著有《陶庵梦忆》,字宗子,号陶庵。

据此回答。

(2)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杨万里《晓初净慈寺送林子方》:

(3)读懂文章,理解文意。

湖面上雾气弥漫,自上而下混为一体,全是白茫茫一片。

故答案为:

⑴陶庵梦忆;张岱;宗子;陶庵;

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⑶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的积累,考生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对诗文的总结、归类。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结合题意进行回答。

9.班里举行“猪年话猪”语文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以下材料。

   作为六畜之一,十二生肖之尾,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财富和吉祥。

   想想我们小时候用来攒钱的零钱罐,是不是大多为胖乎乎的小猪造型?

最迟在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成功地将野猪驯化为家猪,猪从而成为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人们常以所拥有的猪的数量多寡来作为标度地位和富裕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尺。

因此,猪也就成为了财富的代名词。

   胖乎乎的小猪憨态可掬,一向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唐代,猪是莘莘学子祈求金榜题名的吉祥物。

相传进士们相约,如果以后他们中间有人出将入相,才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笔将此人的名字题于大雁塔上,因“猪”与“朱”,“蹄”与“题”谐音,所以每当有人赶考,亲友们都赠送红烧猪蹄,预祝“朱笔题名”,后来这一作法逐渐演变成人们在新年时互赠火腿的习俗。

(1)小宇采用部首查字法查“畜”字,应查的部首为________;在“作为六畜之一”一句中,“畜”字的读音是________。

(2)阅读以上文字,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财富和吉祥”这句话的主干是“猪代表财富和吉祥”。

B. “憨态可掬”“莘莘学子”“出将入相”三个短语的结构都不相同。

C. 划线词“驯化”“驯养”“标度”“标尺”的词性相同,都是动词。

D. “如果以后他们中间有人出将入相,才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笔将此人的名字题于大雁塔上”一句中的“才”应该改为“就”。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以鲜明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完成下边的人物资料卡片。

人物

猪八戒

下凡前的天界官职

①________

武器

②________

取经成功后的封号

③________

【答案】

(1)田;chù

(2)C

(3)天蓬元帅;九齿钉耙(九齿钉钯);净坛使者

【解析】【分析】

(1)用部首查字法查“畜”字,应查的部首为“田”;在“作为六畜之一”一句中,“畜”字的读音是“chù”。

(2)C项有误。

“标尺”是名词,不是动词。

(3)在《西游记》中,猪八戒还有以下几个名号:

①天蓬元帅:

在天庭中,主管天河,手下还有几十名天神猛将,地位很高,被玉皇大帝封为“天蓬元帅”。

②猪悟能:

猪八戒在天庭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了人间,投错了猪胎,便以“猪”为姓,因为他将来注定是要成为唐僧的弟子,与悟空同辈,观音菩萨给他取了法名“悟能”,因此叫“猪悟能”。

③净坛使者:

唐僧师徒取经功德圆满,因猪八戒在取经过程中贪吃好睡,玩心未泯,故如来封他为“净坛使者”。

故答案为:

⑴田;chù;⑵C;

⑶天蓬元帅;九齿钉耙(九齿钉钯);净坛使者

【点评】⑴本题考查汉字的部首及常见基础字读音的辨析能力。

考生要注意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形近字、多音字、形声字要多加留心,注意辨识、熟记和积累。

⑵本题考查语法知识和病句的修改能力和辨析能力。

考生要注意平时基本语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选项的内容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⑶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能力。

考生要注意名著常见的考点:

作者、人物、情节、体裁、片段等的掌握,名著的考查常是多元的、具体的、细致的,因此要求考生要阅读原著。

10.“诗词大闯关”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让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

(1)补写诗句。

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2)请从下面13个字中找出一句七言诗句。

风 花 落 入 少 春 散 多 城 笑 满 知 洛

(3)看下图,请用王维《竹里馆》中的两句诗来描述画面。

(4)请根据语境写一句古诗文名句。

中考在即,小玲总是无法静心学习,但又想实现自己远大的目标,她的父亲选用了《诫子书》中的“________”来告诫她,一针见血。

(5)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汲取灵感,如“杨千帆”这一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