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063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本研究课题报告Word格式.docx

教育研究已经走出高校和科研院所,走向中小学校。

中小学教师开始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成为许多中小学的办学理念和实际行动。

教育科研工作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都将教育科研作为必须抓好的一项常规工作。

教育科研和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一样,已经成为当前教师的工作职责,学校逐渐将教育科研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

教师通过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掌握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教育科研是新世纪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关键措施。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株洲市的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群众性教研教改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喜人局面。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将“科研兴校”战略作为我市“九七教育工程”和“跨世纪教育工程”的重大教育改革战略之一。

各级教研部门不断加强教育科研管理,指导基层单位做好课题研究和常规教研活动。

至2002年,我市共有36项成果获得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有近200项成果获得市级教育科研成果奖,中小学教师其承担省级课题60多项,市级课题300多项,此外还有一大批校级课题。

与此同时,学科教研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课堂教学竞赛、教学论文评优、课件制作比赛、专题研究活动、学术讲座以及教师培训等活动,都为教师参与教研教改、提升自身素质提供了平台。

尽管我市的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寻找对策。

首先,一些教师仍然认为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师“高不可攀”的事情,将教育科研“神秘化”,不敢或不愿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工作中去,使得中小学教育科研仅仅是少数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的工作,影响到参与教育科研的广度。

其次,一些人只注重和追求教育科研的表面形式,强调课题立项的级别和数量,不注重抓好科研的过程管理,使研究工作缺乏针对性,缺乏具体内容,无实质性的研究成果。

第三,将教育科研简单化。

有的学校将教育科研和日常教育工作等同起来,缺乏对学校问题的思考、论证和研究,以常规工作代替科研工作,以工作计划代替研究计划,以工作总结代替研究报告,以工作成绩的简单堆积代替研究成果。

第四,教育科研还存在弄虚作假、“泡沫化”的倾向。

不注重实际操作,不深入调查研究,不进行科学归纳;

搞重复研究,在成果上妄加水份,拼凑文章。

此外,常规教研活动也存在抓不落实、停留表面的状况,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不高、针对性不强,教师对常规教研活动有应付的现象。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我市教育科研的实际情况,也反映了我国中小学教科研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科研的现状,如何加强和改进教科研工作,应该成为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特别是专职教研人员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我市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管理部门,株洲市教科院牵头组织了《中小学教育科研模式创新研究》这一课题,参与研究的还有株洲市一中、市二中、市七中、师专附中、九方小学、荷塘小学、樟树坪小学以及芦淞区教研室、石峰区教研室等单位。

二、课题假设与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基于以下的理论假设:

在总结我市及国内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和完善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加强学校科研机构的建设,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机制,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培养一批优秀的教研骨干,营造“科研兴教”的氛围,建立教师依靠科研发展自我的新机制,促使我市中小学教育科研尽可能落到实处,做到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出发,从而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课题预期要实现的研究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减少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泡沫化等问题,使学校教育科研做到内容实在、联系实际、讲究实用、追求实效。

②通过引导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理论修养和教育智慧,培养一批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

③通过从管理制度、组织方式、队伍建设、机构完善、成果转化、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初步构建“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模式”的基本框架,并在各试点中小学实施。

④通过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模式,促进各试点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三、课题的界定

如何创新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构建一个具有较强科学性、操作性、可行性的教科研模式,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庞大的任务,也是一件值得教育科研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思考和探索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题确定之后,我们感觉到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十分宽泛,必须寻找一个切入点或者着力点。

针对我市教育科研的现状,结合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我们提出:

通过积极探索并构建“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模式”,来实现中小学教育科研模式的创新。

本课题所指的“教育科研”,既包括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遵循比较规范的操作程序,探索有价值的教育规律,追求一定的理论层次的“科研活动”,也包括以学科研讨为主要内容,形式比较灵活,侧重经验总结和实践学习的“教研活动”。

从中小学的实际出发,教研活动应该是中小学教师最主要的“教育科研”形式,但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也应该适当地参与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理论涵养和教育智慧,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视野。

“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模式”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

“教育科研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强调教育科研工作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为学校发展服务。

第二层含义是:

“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通过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

第三层含义是:

“教育科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教育科研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反对形式主义。

从结构上说,“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模式”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校本教研的范畴,包括学校发展研究、学校德育研究、学校教学研究、学校管理研究等方面。

二是校本教研的管理。

包括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管理机构的建设,教研队伍的优化等。

三是校本教研的组织,包括常规教研工作的组织、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等方面。

四、理论基础

1、教育研究方法论。

教育研究是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

教育研究的价值在于创新,创新是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

要克服中小学教育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泡沫化倾向,教研工作本身必须要创新。

必须按照教育研究或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具体实际,构建一种新的既有科学性更具操作性的教研模式。

行动研究,是西方国家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风行于70年代以来的一种教育研究方式,是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行动研究倡导“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反思的实践者”的基本理念。

目前,行动研究已引入到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科研之中,教师将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体。

“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行动研究,从学校实际及学生实际出发,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2、系统论。

系统论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其核心是强调系统的整体性。

学校教育本身构成了一个完整协调的系统,管理、德育、教学、教研是这一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其中,德育是首位,教学是中心,管理和教研是保障。

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是为德育和教学服务的手段。

教育科研通过解决问题、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对教育教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如何使这种推动作用得到尽可能发挥,需要对教育科研本身进行研究与创新。

同时,教育科研本身也是一个系统,需整体考虑教育科研的管理、组织、评价、推广等系列工作,构建一个良性发展的教育科研机制。

3、学校教育管理学。

教育科研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

抓好教育科研管理,有利于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化,有利于营造教育科研氛围,健全教育科研网络,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队伍,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

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实质上是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一种创新和探索,需要借助教育管理学的方法和手段,遵循教育管理学的基本规律。

4、课程改革理论。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是中小学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以课程改革为关键环节。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育问题,对教育问题进行反思和提炼。

“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同样要求确立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主人地位。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我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调查的研究。

弄清我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情况、基本特点以及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研究。

建立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加强学校科研机构建设,规范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常规教研活动,构建教育科研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

3、教育科研组织方式的研究。

探索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方式,包括常规教研工作的组织、课题研究的组织,其方式可采用问题诊断、反思构建、交流研讨、校际协作、研修培训等方式。

这些组织方式必须坚持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切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的原则。

4、其他研究。

建立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的合作机制研究;

校本研究的策略研究;

学校教研基本规律的研究等等。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我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发展情况,收集学校及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建议,广泛听取教育研究专家对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文献研究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论文、著作、报道等,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

通过文献研究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3、经验总结法。

株洲市的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成绩和水平位居全省各市州前列。

要从面上(全市教研的角度)和点上(学校教研的角度)及时总结我市的教研经验,为构建“校本研究模式”、深化教研工作创造条件。

4、行动研究法。

强调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本身的反思与研究,发现、分析我市学校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定改进计划,强化“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引导一线教师参与教研工作,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人,使教师将研究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七、研究过程

本课题于2002年9月被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

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至2005年底结束。

三年来,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第一阶段:

2002年9月—2002年12月,为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中心工作是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在省规划办下达课题立项通知之后,课题主持人召集课题组成员讨论拟定课题研究方案。

大家详细分析了我市及相关学校在教研教改方面的实际情况,明确了课题组成员的任务分工,确立了市教科所、市一中、市二中、市七中、师专附中、芦淞区、樟树坪小学、荷塘小学、九方小学等单位为课题的主要研究单位。

市教科所主要开展理论研究、负责课题研究的牵头组织及协调工作,承担对各中小学的课题指导工作。

各参与学校围绕课题组的总任务,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积极探索实现校本研究、创新教改工作的方法、途径。

2、组织开题论证。

2002年11月15日,课题组邀请了湖南师范大学、省教科院的有关专家、领导,对本课题进行开题论证。

课题组全体成员及实验学校的代表参加了开题会。

专家教授在充分肯定本课题的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和研究价值的同时,也对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等提出了一些质疑,对课题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

课题组同志认真听取了专家的意见。

会后,课题组成员对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充分的讨论,并重新修改了研究方案。

本课题研究方案由于比较规范和科学,被省规划办作为示范方案在“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网”上交流展示。

3、做好文献研究。

为了了解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为本课题作好研究准备,课题组认真做好了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文献研究表明,近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厚,教育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对教科研工作本身的研究与反思也一直不断,其中重点集中在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对教科研操作过程的研究、对教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研究。

有关著作与论文很多,有的是大学教授和专职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也有的是中小学校长、教师在开展教科研工作中,对自身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研究。

这说明,由于中小学教育科研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够规范、不够严谨、不够系统等问题,因此,不断改进和创新教科研工作,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授的共识。

(二)第二阶段:

2003年1月—2005年7月,为课题的具体实施阶段。

1、组织现状调查。

课题组组织的现状调查形式多样,时间安排也很灵活。

通过设计专门的问卷,全面调查了解我市中小学教科室的设置、活动开展、功能发挥、人员配备等情况。

通过座谈、访问、专题会议等形式,了解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成功经验,先进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有关部门组织的调研活动,了解行政官员、校长、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结合下校听课、调研,倾听一线教师、农村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意见。

在多渠道、全方位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发现:

我市的教科研工作由于有各级领导和校长的高度重视,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条件保障、制度管理等方面做得较好,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在省内各市州居于前列。

另一方面,也存在教科研工作发展水平不平衡,认识不够到位,追求形式和功利,研究与实际脱节,方式方法陈旧等问题。

2、开展教师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小学教科研水平,规范我市教科研工作,推进校本研究,课题组以市教科院的名义组织了多种形式的以校本研究为主题的教师培训活动。

2003年4月,课题组组织了有全市中小学教科室主任、市级课题组长、教科研骨干教师参加的培训班,邀请了湖南师大黄中益教授等专家讲课,将汇编有10余篇有关校本研究、教育科研等方面论文的专题资料作为辅导材料下发给各位学员。

通过此次培训,校本研究的理念开始被许多骨干教师和校长所接受。

课题组长丁文平同志利用参与新课程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以及学校教师培训的机会,先后在荷塘区、石峰区、芦淞区、醴陵市、茶陵县等地,以及株洲市四中、九方小学、荷塘小学等学校多次主讲《构建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机制》,向教师、校长比较系统地讲述校本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管理以及实施建议。

黄怀清、帅晓梅、付德等同志,结合自身工作,也在教师培训过程中进行了有关校本研究的专题讲座。

通过培训,为学校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的实践框架,为教师开展自主探索和自主研究做了一定的准备。

3、举行专题研讨活动。

课题组围绕不同阶段的研究任务,组织了多次专题研讨活动,从而落实研究内容,明确工作重点。

多次组织有城区中小学教科室主任参加的“教育沙龙活动”,就教科研管理、校本研究交流经验和思想,形成共识。

组织了教科室主任和骨干教师到长沙市一中参观学习,重点了解该校教科室建设情况,学习该校教科研管理的先进经验。

在株洲市二中、九方小学等学校进行了校本教研专题研讨。

围绕课题主要成果《中小学校本研究》一书的编写工作,多次召开研讨会议,拟订与修改提纲,确定章节内容,落实编写任务,选择案例和经验,整理与修订文稿。

专题研究活动人员不多,范围较小,以课题组成员为主,适当吸收骨干教师参与。

每次研讨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尽可能解决一个问题,针对性强,有一定的实效性,有利于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

4、指导基层学校的校本研究工作。

课题组核心成员,经常深入基层学校,指导教师开展校本研究工作。

这种指导主要是在两个层面上的指导。

一是理论层面和管理层面,为基层学校开展校本研究解决认识上的误区,提供方法上的指导,进行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引导发展方向,加强教研管理,为学校校本研究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一是学科层面,为学校教师开展校本研究进行具体指导,包括对教师课例的分析和指导,对教师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的分析和指导,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导和鼓励。

课题组成员,经常作为专家指导人员参加各县市区和学校组织的校本研究活动,既了解掌握了基层学校校本研究的许多具体情况,推动校本研究的发展,又为课题研究开拓了思路,获得了实践案例,积累了研究素材。

5、将校本研究作为2004年全市教研工作主题。

在课题组丁文平同志的倡议下,市教科院将2004年定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重点年”,从而使“校本研究”成为我市中小学教研工作的主题。

课题组成员牵头起草了《关于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经专家、领导反复论证修改之后,以市教育局文件形式下发给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文件从“高度认识校本研究的意义”、“大力加强校本研究的领导”、“积极探索校本研究工作方式”、“切实采取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对基层单位开展校本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和基本要求。

市教科院每位教研员都建立了一至二所联系点校,作为各学科开展校本研究的实践基地,每两周下点校一次;

一些学科组织了校本研究现场研讨交流活动。

芦淞区、石峰区、茶陵县等组织了本县区范围内的校本研究交流活动。

芦淞区还对教研员下校参与校本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明确了教研员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职责。

6、参与承办湖南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现场会。

2003年11月,省教育厅以我市芦淞区为现场召开了湖南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现场会。

课题组主要成员丁文平、黄怀清、付德、刘江波、龙洁等同志参与了大会的组织与筹办工作。

丁文平、黄怀清具体负责对现场会展示的各个单位的经验总结材料的指导、修改、提炼和完善,付德同志则负责撰写芦淞区的主体发言材料,刘江波、龙洁负责了各自单位的材料撰写、现场参观的准备、课例指导等工作。

此次大会,既展示了我市芦淞区区域性推进校本研究的初步经验,又为我市校本研究的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

课题组成员通过参与有关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开展校本研究工作的信心,积累了做好课题研究的第一手素材。

2004年,芦淞区又启动了申报“全国校本研究实验基地”的工作,付德同志具体负责起草申报材料,丁文平同志参与每一项内容的修改及最后定稿。

2004年底,芦淞区成功申报成为“全国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实验基地”。

以此为契机,付德以及芦淞区的其他同志多次参加了全国性的“校本研究项目建设”的研讨交流及培训活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芦淞区还在长沙承办的全国性校本研究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本课题组做好课题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7、积极探索校本研究的实践形式。

课题组以及实验学校的广大教师,在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大力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努力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依靠教科研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依靠教科研尽可能解决课改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具体的问题。

课题组引导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从不同层面积极探索校本研究的实践形式。

在制度建设层面,以市二中、九方小学、栗树山小学等学校为代表,制订、完善了一系列具有校本特色的教科研制度,如《学校科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科研奖励办法》、《集体备课制度》、《校本教研保障制度》等。

在区域推进这一层面,主要以芦淞区为典型,该区经过2年时间的摸索,提出了“以点带面、滚动发展”的校本研究策略、“自主探索、构建机制”与“专业引领、理论提升”相结合的实践方式、“研教统一、研培结合”的实施原则、“成长即成果”的校本研究评价理念,全面推行了课例研究,加强校本教研管理,组织教研沙龙、片组教研。

在学校推进这一层面,以白鹤小学、荷塘小学等学校为代表。

白鹤小学提出了“短周期·

小课题”的校本课题研究方式,积极开展“有效课堂”和“有效作业”的改革,广泛组织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校本研究气氛空前活跃。

荷塘小学狠抓了校本研究的管理,成立了领导小组,大力抓好教师培训,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与九方小学、黄塘小学以及攸县黄丰桥中心完小开展校际间的教研联谊活动,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学科推进层面,以小学语文为代表。

小学语文学科在帅晓梅同志的带领下,以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核心,组织实验教材的培训,转变教学理念,开展全市性的“古诗文吟诵与书写”系列活动,创造性地开展“一课多教、同题研讨”、“新课程多课型教学观摩”、“移植课例研讨”等教研活动。

8、寻求专家引领。

本课题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得到了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教科院等专家、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课题组在制订研究方案的过程中,多次咨询有关专家。

课题组多次邀请有关专家、教授来株洲进行教研骨干教师培训,参加我市小学校本研究经验交流会等研讨活动。

应区县和学校的要求,课题组出面邀请了专家教授到我市芦淞区、天元区、市七中、白鹤小学、何家坳小学、九方小学等单位,具体指导校本研究工作。

2002年12月,丁文平同志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大中心聘请为兼职研究员,经常参与湖南师大课程中心的研讨活动,在教育基本理论、基础教育课程理论以及校本研究等领域,得到了中心教授的精心指导。

付德同志利用参加全国性校本研究会议的机会,多次向国内有名的相关专家请教。

课题组的同志与许多专家已经建立了稳固长期的联系。

专家的指导高屋建瓴,常常使我们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收获。

9、注重提炼、积累研究成果。

课题组一方面做好校本研究的实践探索,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特别注重及时将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观点、见解,记录积累下来,注重对学校的实践经验进行加工提炼,形成新的观点,写成相关的文章。

目前,课题组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共计8篇,课题组的核心成果《中小学校本研究》一书已经公开出版。

10、做好成果推介。

课题组既注重按照课题研究的预设方案,将理论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校本研究实际,更强调成果的生成性,即注重及时发现、总结、提升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的实践经验,并提供交流和推介的平台。

2003年9月,在南岳召开的由省教科院基教所主办的全省中学校本研究经验交流会上,株洲市二中作为典型发言单位,其经验在会上得以交流。

2003年11月,芦淞区的校本研究经验获得参加全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现场会的与会专家、领导以及兄弟县市的同志的好评。

2005年5月,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