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60685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46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学商业银行.pptx

第九章商业银行,2023/6/25,2,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性质与职能;熟悉商业银行组织体制;了解商业银行业务范围;掌握商业银行经营体制和经营原则;了解商业银行风险类型和风险管理目标和技术。

2023/6/25,3,9.1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一、银行的起源二、现代商业银行的形成三、中国银行业的演进,2023/6/25,4,一、银行的起源,最早的银行:

威尼斯银行(1580年或1157年),货币经营业(经营货币技术性业务),银行,银行一词的来历,2023/6/25,5,二、现代商业银行的形成,

(一)形成途径最早的股份银行:

英格兰银行(1694年)

(二)现代银行与原始银行的区别,2023/6/25,6,三、中国银行业的演进,最早具有近代银行性质的机构是明末清初的票号及随后的钱庄和银号。

最早出现的银行是1845年英国人在香港和广州开设的丽如银行(东方银行)(1884年停业)。

第一家民族资本银行是1897年4月26日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

户部银行(1904)、大清银行(1908)、中国银行(1912)、交通银行(1908)。

2023/6/25,7,9.2商业银行性质、职能和制度,一、商业银行性质与职能二、商业银行组织体制三、商业银行经营体制,2023/6/25,8,一、商业银行性质与职能,

(一)性质商业银行是特殊金融企业

(二)商业银行职能1、支付清算2、信用中介3、金融服务4、信用创造5、调控媒介,2023/6/25,9,二、商业银行组织体制,2023/6/25,10,商业银行组织体制图示,2023/6/25,11,三、商业银行经营体制,1933年银行法及“格拉斯-斯蒂格尔(防火)墙”1999年11月金融服务现代化法,2023/6/25,12,中国金融业经营体制,1993年以前各银行可经办债券转让业务,大量银行资金通过国债回购、同业拆借进入证券市场(综合经营)。

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1995年通过的商业银行法进一步明确了分业经营体制。

近年出现综合经营趋势:

1999年8月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获准从事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1999年10月保险基金获准进入股票市场;2001年6月商行获准开办代理证券、金融衍生、基金托管等投资银行业务和代理保险业务;2002年2月证券公司获准以自营股票和投资基金作抵押向商行借款;2005年2月,人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制定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公布施行,鼓励商业银行采取股权多元化方式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2023/6/25,13,1933年银行法及格拉斯-斯蒂格尔(防火)墙,格拉斯-斯蒂格尔墙是世界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形成的主要标志。

1928-1929年平均增长率美国股市涨了一倍,达到25年来最高点。

存款人看到股市赚钱效应,纷纷取款购买,银行只好抛售股票应付存款兑现,导致1929年10月24日开始股市暴跌,从而引发1929-1933年世界经济金融危机。

1929年-1933年,道琼斯指数30种工业股票从平均每股365美元跌到63美元,20种公用事业股票从平均每股142美元跌到28美元,20种铁路股票从平均每股180美元跌到28美元。

美国的银行从24970家减至14208家10762家银行倒闭(仅1930年12月份就倒闭352家)。

货币供应量年均递减10%。

1933年比1929年,投资支出减少90%,失业率从3%上升到25%,GNP下降近30%。

1931年美国成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危机原因,认为银行把客户存款投资于股票引起资金链断裂是主要原因。

1933年通过银行法,其中直接规定银行业与证券业分离的条款有4条,构成了格拉斯-斯蒂格尔墙。

由于该法主要原则由当时的参议员格拉斯和斯蒂格尔提出,因此又叫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2023/6/25,14,9.3商业银行业务,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二、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原则,2023/6/25,15,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例:

美国所有商业银行合并的资产负债表,2023/6/25,16,一、负债(资金来源)业务,2023/6/25,17,

(一)自有资本,1、自有资本定义2、自有资本构成3、自有资本作用4、资本充足度,2023/6/25,18,1、自有资本定义,银行股东的投资和累积留存收益,也叫资本金或所有者权益。

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债务也被当作银行资本金。

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税后利润。

2023/6/25,19,2、自有资本构成,非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或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次级长期债券,2023/6/25,20,次级债券,偿还次序优于公司股本权益、但低于一般债务的债券。

多为商业银行发行;期限不得少于5年,且不能加速偿还;形式有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必须是未经担保的;信用评级比同一发行人发行的高级债券低1-2个级别;最后5年存续期内,其资本额须每年累计折扣(或摊提)20%,已摊销部分用于反映资本价值缩减情况且不能再作为资本金。

2023/6/25,21,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资本票据期限7-15年的固定利率小面额证券。

资本债券期限长且发行面额较大的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证券。

2023/6/25,22,3、自有资本作用,营业的必备条件;承担损失、保障债权人利益的物质基础;控制信用扩张的杠杆。

2023/6/25,23,4、资本充足度,定义资本充足率指银行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率。

巴塞尔协议规定的标准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资本总额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率不低于4。

2023/6/25,24,

(二)存款,中国储蓄率从1998年前后的37.5%升至2007年49.9%。

美国家庭储蓄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基本维持在7-10%的水平;1997年以后显著下降,2005年只有0.5%。

2023/6/25,25,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23/6/25,26,(三)借款,2023/6/25,27,二、资产(资金运用)业务,2023/6/25,28,

(一)现金资产,2023/6/25,29,

(二)贷款,2023/6/25,30,担保贷款,2023/6/25,31,贴现与(信用)贷款的区别,收取利息的方式不同期限不同流动性不同偿还人不同风险性不同,2023/6/25,32,人行贷款质量评估指导原则对贷款的分类,2023/6/25,33,(三)投资,1、投资对象主要是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分业经营的国家禁止投资股票)。

2、投资目的获取收益;分散风险;保持流动性;合理避税。

2023/6/25,34,三、中间业务,

(一)定义

(二)构成(三)国际比较,2023/6/25,35,

(一)中间业务定义,1、人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的定义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2、巴塞尔协议将中间业务表述为表外业务,2023/6/25,36,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构成,2023/6/25,37,(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国际比较,美国银行业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从1980年的22升至1996年的39。

美洲银行、花旗银行1997年分别为44、51.8,2006年分别为52.34、56.06。

我国四大商业银行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1994年至1998年在6.7-9.6之间。

2004-2005年分别为:

2023/6/25,38,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原则,

(一)传统的三性原则1、安全性2、流动性3、盈利性4、三性原则的矛盾与协调

(二)商行经营原则的发展三性+公共性、分散性,2023/6/25,39,1、安全性,

(1)定义指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即银行的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生存、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

(2)要求银行的债权和盈利性资产必须按期收回本息;银行的负债必须按契约偿付。

2023/6/25,40,2、流动性,

(1)定义银行应付客户提款和借款的能力。

(2)要求从资产流动性看,银行要持有部分变现迅速并不受损失的资产;从负债流动性看,银行能以合理的成本迅速筹集资金。

2023/6/25,41,3、盈利性,

(1)定义银行获取利润的能力。

(2)要求银行作为金融企业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又要考虑社会经济效益。

2023/6/25,42,4、三性原则的矛盾与协调,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两者与盈利性负相关。

流动性越强,安全性越高,但盈利性越低。

盈利性必须建立在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应该统筹兼顾,在追求盈利性目标的同时,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

2023/6/25,43,公共性、分散性,公共性商行要特别注重银行形象、产品形象、员工形象,以便更加贴近公众,博得顾客欢心和投公众所好。

分散性商行要把资产、负债及其他业务分散,服务对象分散,以降低风险。

一次存款的遭遇,香港银行的优质服务,2023/6/25,44,9.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一、资产管理理论二、负债管理理论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2023/6/25,45,一、资产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

(二)商业贷款理论(三)资产转移理论(四)预期收入理论,2023/6/25,46,

(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负债是资产的前提,主要取决于客户存取意愿,银行在负债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应将经营管理重点放在资产方面,通过资产结构的优化、资产期限与负债期限的协调来保持流动性和分层次的准备金。

2023/6/25,47,

(二)商业贷款理论,1、来源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

2、基本观点银行应该把资产用于正常商业周转所需要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的自偿性贷款。

同时强调贷款要用真实票据作抵押(因而该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

2023/6/25,48,(三)资产转移理论,1、来源(美)莫尔顿“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1918年)。

2、基本观点保持银行资产流动性的最好办法是购买那些信誉高、期限短、易出售的资产。

资产转移方式证券可出售;放款可转贴现、再贴现,或将抵押品拍卖。

2023/6/25,49,(四)预期收入理论,1、来源(美)普鲁克诺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1949年)。

2、基本观点贷款靠借款者将来的或预期的收入偿还。

因此,如果一项贷款将来的收入有保证,即使期限较长银行也可以接受。

2023/6/25,50,二、负债管理理论,

(一)负债管理理论基本观点银行流动性不仅能通过对资产项目的安排和调整获得,而且可以通过扩大负债获得。

强调:

以负债作为保证流动性的重点;大力发展主动负债;实现流动性与盈利性并举。

(二)负债管理理论产生背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

金融市场利率不断上升和Q条例对存款利率的限制,引起“脱媒”现象;经济迅速发展及商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大量涌现,使得一方面社会对贷款需求强烈,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激烈。

这都迫使银行重视负债管理,并以创新方式寻求资金来源;1961年,花旗银行率先发行大额定期存单,取得了显著效果;同业拆借和欧洲货币市场发展,为银行主动负债创造了条件。

2023/6/25,51,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观点单靠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难以形成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均衡,只有根据经济金融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才能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产生背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70年代以后,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负债管理在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增加等方面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西方经济出现“滞胀”,为了稳定币值和剌激经济增长,需要商行对信贷规模和结构进行调整和控制;商行业务日益综合化,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提供了条件。

2023/6/25,52,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一)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银行是生产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同时也从事提供信息服务的经营活动。

除了资产负债表内所反映的业务外,银行还应开展表外业务,以开辟新的盈利来源。

(二)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20世纪80年代起,各国放松了金融管制,金融业竞争空前激烈,同时货币政策相对偏紧,通胀率下降,使得银行存贷利差逐渐缩小,经营规模的扩大也受到抑制,迫使银行寻找新的经营思路。

2023/6/25,53,9.5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商业银行风险定义与类别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2023/6/25,54,

(一)商业银行风险定义,风险定义预期事物的不确定性。

通常有两种情况:

预期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意外收益,即风险收益;预期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意外损失,即风险损失(狭义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定义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因不确定因素导致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差,从而蒙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

2023/6/25,55,

(二)商业银行风险类别,2023/6/25,56,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定义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和处置风险,以期用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增加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增加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

2023/6/25,57,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防止和减少损失,使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风险损失产生以前,通过风险管理,以最低的损失控制费用获取控制风险的最佳效果;风险损失产生之后,通过补救措施使银行不因风险的产生而危及生存,最终确保盈利目标的顺利实现。

2023/6/25,58,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对冲风险规避风险补偿风险自留,2023/6/25,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