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0719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

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中国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都进行了反抗和斗争,但是无一能够取得胜利,这样就为认识到只有中国的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打下了基础。

二、重点和难点:

1.评价太平天国的纲领和其失败;

2.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纲领的评价;

3.百日维新述评。

三、计划课时:

2课时

随着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背景

(1)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拼命搜刮百姓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

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正如天地会的《万大洪告示》所说:

“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2)鸦片输入引起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又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3)土地兼并加剧,地租剥削率日高

老百姓“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田赋负担实际增加一倍以上。

这些负担归根到底,仍然落到了农民的头上。

(4)人民反抗彼伏此起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1842年至18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

清政府调兵各处镇压,但群众斗争彼伏此起,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反抗。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2.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进程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

1843年,洪秀全开始创立拜上帝会。

随后,他从家乡广东进入广西。

为了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2)金田起义后,势如破竹,迅速发展

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随后,太平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6省。

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太平军在进军的征途中,坚决镇压和打击官僚、豪绅、地主;焚烧衙门、粮册、田契、借券,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

太平军纪律严明,所过之处,“以衣物散给贫民……谓将来概免租赋三年”。

这使太平军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定都后北伐、西征,很快达到全盛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等战场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

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

不久,他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它的主要内容是:

(1)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

(2)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

(3)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4)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并“与番人竞雄”,但严禁鸦片入口,强调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洪秀全看到后,几乎逐条加以批示,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都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

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三)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太平天国起义者们想要建立一个以“天王”为首的农民政权。

但是,在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的基础上,虽然可以建立暂时的劳动者的政权,但它最终还是会向封建专制政权演变的。

1.天京事变的发生及危害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思想在蜕化,一些人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政治上争权夺利。

太平天国诸王在建都后不久就大兴土木,建立豪华府邸。

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

1856年8月,杨秀清借“天父下凡”,逼天王到东王府封其为万岁。

洪秀全表面答应,但回府后立即密令韦昌辉、石达开火速返回天京。

韦昌辉在接到密令后,立即率精兵赶到天京将杨秀清及其眷属杀死。

11月底,石达开回到天京。

洪秀全命他提理政务,但又处处牵制,引起石达开的不满。

1857年6月,石达开带走太平军的二十万精锐部队,脱离了太平天国,孤军作战。

由于没有建立根据地,粮食、武器等补给困难,军心逐渐涣散。

1863年5月,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安顺场)陷入清军包围被消灭。

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2.进行力挽危局的苦斗但无力回天

为重整纲纪,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在1859年又封洪仁玕为干王总领朝政,形成新的领导核心。

但是,这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挽回败局。

将领们都“各顾自己,不顾大局”。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未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却采取滥封爵赏的办法,大肆封王,从而使矛盾更加尖锐复杂。

洪秀全本人的保守和迷信思想也越来越严重。

他信天不信人,处理军政事务强调“认实天情”。

当天京被湘军包围时,他拒绝了李秀成提出的“让城别走”、另辟新根据地的建议,坚持死守天京。

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

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这次起义历时14载,转战18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

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尤其是当中外反动派勾结起来向太平军举起屠刀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同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组织和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英勇的斗争。

5.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

1.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不能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3.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保留了封建纲常伦理原则

开始时,他们把儒家经书笼统地斥之为“妖书”。

后来,他们对儒学的态度有所变化,主张将《四书》、《五经》删改后加以利用。

不过,删去的主要是与太平天国宗教不相容的内容,而把儒学中的纲常伦理原则保留了下来。

4.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承认不平等条约,这是正确的。

但他们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而是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这说明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一)洋务派的形成及其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1.洋务派阵营的构成

(1)以奕?

为代表的满族中央权贵派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

其中奕?

集朝廷大权于一身,倚靠着文祥、宝鉴、董询等人为左右手,并开始重用汉族官僚。

(2)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实力派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所谓清王朝的“四大中兴名臣”,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奕?

认为,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是“心腹之害”,俄国是“肘腋之忧”,英国是“肢体之患”,所以“灭发(指太平天国)、捻(指捻军)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2.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对洋务派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学”,特指“中国的文武制度”,也就是封建制度;“西学”特指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其它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的是所谓"长技"。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二)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

1.兴办军用工业以自强

1890年以前,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20多个军工局厂。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

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次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

2.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

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以及交通运输落后等困难,需要解决,因此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重点是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铁路、电讯等事业。

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都是李鸿章筹办或控制的。

这些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3.建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地军队纷纷改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

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湘军也用洋枪装备的军队。

1874年,日本派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之议随之兴起。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

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

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要有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

为此,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主要有三种:

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

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但是,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2.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

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与此同时,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还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

虽然其中大部分是有关近代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理的自然科学书籍,内容浅近,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3.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不再被当作“奇技淫巧”受到排斥,而是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

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持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

他们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运动进行时,清政府已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而洋务派官员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仰赖外国,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枪炮轮船有的质量低下。

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其管理也是由政府“专派大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人并无发言权,往往还要承担企业的亏损。

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

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维新运动的背景条件

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而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的,正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

他们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日本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学。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为变法维新的思潮,并于1898年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2、维新派的活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即:

(1)向皇帝上书如康有为曾先后7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着名的是他在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

(2)着书立说如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如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

(3)办学会着名的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4)设学堂重要的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主持的长沙时务学堂等。

(5)办报纸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新力量,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二)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当时,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斥之为“异端邪说”,指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是“名教罪人”、“士林败类”。

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1.要不要变法

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有的人甚至主张“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洋务派官僚张之洞也在《劝学篇》一书中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

而维新派则根据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他们提出,“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只有维新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挽救中国所面临的危亡局面,以图求存和自强。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守旧派与洋务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

维新派则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作了批判。

谭嗣同指出:

“君,末也;民,本也。

”严复甚至认为,国家是“民之公产”,王侯将相不过是“通国之公仆隶”,而专制帝王则是“窃国者耳”。

他们又认为,“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即首先要为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士绅争取政治地位。

只有君主立宪制度才是当时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守旧派反对西学,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斥之为“奇技淫巧”。

洋务派虽认为西方的军事和技术可以学习,但坚持封建的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三纲五常绝对不能触动。

而维新派则痛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因此要救中国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

针对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口号,维新派一针见血地驳斥道:

“牛体安能马用”?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三)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百日维新的内容

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富有爱国心、想要有所作为但又无实权的年轻的光绪皇帝也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来救亡图存,并从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手中夺取统治大权。

1898年6月11日,他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百日维新”。

其内容归纳起来,包括下列数端:

·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

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广办邮政,修筑铁路;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开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各类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

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着,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但是,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

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改良方案。

2.百日维新的失败

(1)慈禧太后控制用人大权

维新派经过光绪皇帝推行的温和的改革,遭到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光绪皇帝所颁布的新政命令,由于中央和地方守旧官僚们的抵制,大多未能付诸实施。

聚集在慈禧太后周围的守旧势力力图对维新派进行反击和镇压。

(2)袁世凯告密促发政变

(3)光绪皇帝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