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1145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docx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综合测试题4

专题四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下列服装在中国开始流行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装②长袍马褂③列宁装④唐装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

【答案】B

【解析】西装是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长袍马褂是传统的服饰;列宁装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流行的服饰;唐装流行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

2.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

“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倡导婚姻自由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D.反清革命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前两句诗反映了“易服”,后两句诗反映了“废止缠足”。

3.下面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女青年群体流行的服装图片。

导致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变化的相同的原因是()

A.政治观念的影响B.审美情趣的变化

C.生活水平的提高D.国际潮流的影响

【答案】A

【解析】20世纪50年代流行苏式服装是因为受“一边倒”外交政策影响;20世纪60年代流行绿军装是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故A项正确。

4.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

①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②社会变革的推动

③“欧风美雨”的影响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解题时注意“社会原因”这一限制条件,①不符合,②、④反映中国社会政治思想观念的变化,③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5.我国人民的服装由单调走向时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国际形势的影响

B.服装产业的发展

C.纺织业的发展

D.经济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服装的变化是人民思想观念变化的表现,而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6.“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许多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

恒源纱厂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

D.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材料是说,因为工作时间长和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招募女工的时候要求是天足。

因此正确的理解是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而“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不能体现招工歧视女工。

而C、D不能从材料中得出。

7.(20世纪30年代)武汉西菜业已形成很大规模,且生意兴隆,而中菜却不是很景气。

当时武汉有大中型西菜馆26家,小型西菜馆更多……形成了吃西餐的风气。

不能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A.当时的中国人具有“崇洋与尝鲜”心理

B.对外开放较早

C.当时的中国政府鼓励西餐业发展

D.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

【解析】西餐业在中国的发展与外国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近代化和中国人的爱好分不开,但这种餐饮文化的发展并没有得到当时中国政府的支持与鼓励。

8.上海外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的西洋式建筑。

这种现象反映了()

A.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B.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

C.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D.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答案】A

【解析】上海外滩的西洋式建筑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侵入而出现,明显是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9.光绪年间的《嘉善志·风俗类》记载:

“乾嘉时风尚淳朴,咸同而后染苏沪风气,城镇尤甚,男女服饰厌旧喜新。

”这反映出当地()

A.思想观念完全西化B.服饰等级之别消失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乾嘉”指乾隆嘉庆时期,“咸同”指咸丰同治年间,引文指称前后两个时期城镇风气转变较大。

A项说法过于绝对,须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封建社会实情;C项易被考生错选,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始于鸦片战争后(道光年间),并且引文不涉及自然经济的问题。

引文主要反映的是外国时尚服饰对当时中国影响较大,旧习俗受到冲击。

10.下列礼仪体现民主共和精神的是()

①三跪九叩②长拜作揖③鞠躬④握手

A.①②B.③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②体现的是贵贱尊卑、等级森严的封建礼仪。

③④显示的是平等、自由的文明精神,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11.黄遵宪曾作诗曰: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这是在描写()

A.电话B.汽车

C.电报D.火车

【答案】D

【解析】诗中所述之物具有准时、运载量大的特点,相比之下只有D项符合题意。

12.1876年,《申报》报道:

“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

”这反映出()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注意时间是1876年,当时火车仅仅出现在个别大城市,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出行方式,A项错误;从材料“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说明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担忧,故B、D两项错误。

13.假如王名生活在1915年的上海,在假日和家人外出游玩,他可以坐()

①轮船②火车

③汽车④飞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记忆的能力。

做题时注意题干中“1915年”这一限制。

1920年,我国的民航业才拉开序幕,因此排除④。

14.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

汽车

公共

汽车

有轨

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

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该表反映了上海()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表中只体现了汽车从无到有的情况,不能体现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且当时的汽车主要是进口的。

15.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交通工具更新的表现,错误的是()

A.近现代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较显著

B.20世纪50年代以后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代步工具

C.整个民国时期,人力车与电车、公车汽车长期并存

D.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20世纪初

【答案】D

【解析】1865年4月,中国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轮船业得以发端。

16.清末有人说:

“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

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

”依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

①近代工业的发展

②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

③节省时间的考虑

④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可使用排除法作答,④说法错误,晚清政府并没有提倡太多的学习西方的“移风易俗”措施,且材料无法体现。

材料重点说明此君乘坐电车的目的是“人权平等”和“节省时间”,①是问题的根本原因。

17.甲午战争期间,如果你是前线将领,有十万火急的军情要向朝廷报告,你当时会采用哪种方式()

A.通过驿站传递B.通过轮船传递

C.通过有线电报传递D.通过无线电报传递

【答案】C

【解析】首先必须知道甲午战争的时间是1894~1895年,其次要了解四个选项的传递方式产生的时间。

驿站古代就有,轮船与火车是清邮政运送邮件的方式,有线电报产生于1877年,无线电报是1906年才创设的。

由于当时军情紧急,当然是越快越好,所以通过有线电报传递是最快、也是最好的方式。

18.“具大神通,经纬纵横。

匪夷所思,惯传消递息,捷于影响。

穿河贯汉,事更离奇,欲报平安,暗牵线索……纵万里关山信不迟,笑鱼笺雁帛,无斯火速……”这段材料说明通讯工具具有什么特点()

A.传达信息快B.信息传播的准确

C.信息传播的内容丰富D.电讯业发展迅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必须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其次还必须利用“纵万里关山信不迟……火速……”这一关键信息,综合分析得出答案。

19.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6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

“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

”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

A.信息速递功能B.娱乐教化价值

C.政府喉舌功能D.商业广告价值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遐迩贯珍》月刊认为,西方商家借报纸向大众宣传其货物,从中获利,中国如果能效仿,也能够从中受益。

可见,材料信息说明报纸具有商业广告价值。

故选D项。

20.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

“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

”这则材料蕴涵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

A.上海开风气之先

B.中国的电影首先在上海出现

C.中国人开始拍摄电影

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了电影在上海的播映,A、C、D三项未在材料中反映。

21.辛亥革命时期,我国不可能存在的社会现象是()

A.到邮电局发送电报

B.到影院里观看电影

C.在家拨打有线电话

D.在家里看电视节目

【答案】D

【解析】北京电视台是我国第一家电视台,其诞生是在1958年5月1日,故D项符合题意;我国出现邮电局、电报、电影、电话均早于1911年辛亥革命,故A、B、C三项符合史实。

22.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

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

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

A.“电光电影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

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

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

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

【答案】C

【解析】1909年清帝并没有退位,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

23.关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广播事业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是由中国人开办的

②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在哈尔滨开播的

③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是中央广播电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是由外国人开办的,①叙述是错误的,通过观察题目选项,排除①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24.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助理陈梁认为“……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也已经被网站、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破……”这段话说明通讯手段发展的趋势是()

A.数字化B.多元化

C.网络化D.日常化

【答案】B

【解析】结合题干所给的材料内容,即可得出“多元化”的趋势。

25.漫画《吃的变迁》,反映了建国60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发生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我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D.我国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答案】A

【解析】漫画反映的是物质生活的改善,而这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中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几乎全带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洋铁皮等;在偏僻乡村,农民依然“昼出耕田夜绩麻”,靠手工业纺织、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需求。

——毛佩琦主编《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当时”所处的社会阶段特征和经济特征。

(6分)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的服装,留给人民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补丁了……那时候流行的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1981年,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除掀起空前的议论外,也开启了中国服饰与世界时装文化的亲密接触。

1980年,《庐山恋》上映后,正当红的女主角张瑜穿着牛仔裤给《大众电影》五月刊拍摄封面,之后牛仔热潮在中国越掀越高……

2001年APEC会议全体与会领导人打破惯例,不穿西装改穿“唐装”亮相,引起全世界无数人对于“唐装”的追捧,2002年电影《花样年华》大热,张曼玉将旗袍演绎到一种极致,旗袍由此风靡世界。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服装的特征,并说明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

(6分)

(3)一百年前,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几乎全带一个“洋”字,一百多年后,中国传统服装引起世界的追捧,由此说明了什么?

(2分)

【答案】

(1)社会阶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特征:

近代经济和传统经济并存;外国商品占领中国主要市场;农村仍然是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特征:

20世纪60年代,朴素(或艰苦朴素);20世纪80年代,中西结合。

原因:

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

(3)说明:

只有国力强盛,国家的传统元素才受人关注。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格至汇编·互相问答》摘要

提问人

籍贯

提问内容

回答要点

某君

广州

请问照相新法。

详细介绍

某君

烟台

西人饮苦酒(啤酒),言能补身,不知用何料何法制成,能否多饮?

发表专文详细介绍

友人

金华

西国如何治疗烧伤、烫伤?

介绍具体方法

友人

上海

美国近有人以电线传声,数十里之远能闻知何人言语,此事甚奇而不可能,何理?

中国人能造否?

传声电器,新发明,不久之新法,介绍原理。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现象。

(不得照抄原文)(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经济、思想文化原因。

(4分)

(3)你如何看待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

(2分)

【答案】

(1)人们开始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逐渐推广;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旧的生活陋俗逐步革除;(若学生全面回答材料中中国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及社会习俗变化的具体表现,可同样给分。

)中国开始兴办铁路事业。

(2)西方工业文明新潮的冲击;西风东渐,科学技术的传入;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

(3)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重要表现;是历史的进步(或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

到1911年中国铁路的修筑简况: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投资状况怎样?

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4分)

(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交通工具的哪些方面?

交通工具的变迁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3)仔细分析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

【答案】

(1)以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和清政府贷款投资为主,中国人自筹自建铁路仅占很小比例。

说明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强,中国铁路修筑权大量丧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方面:

铁路、水运、航空。

影响:

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3)只有首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

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

材料二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项目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报纸总印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

(小时)

280.799

647762

2332164

2931682

3381466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

(小时)

38056

91572

383513

526483

585007

互联网开户(户)

7213

3014518

9021717

(1)根据材料一,请按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定一个标题。

(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中四种传媒的发展速度,哪种最快?

说明了什么问题?

并根据材料分析互联网的普及是否影响了其他传媒的地位?

(5分)

(3)为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

(3分)

【答案】

(1)图一报刊、图二电影、图三电视、图四互联网。

标题:

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神的来源——大众传媒的变迁)等。

(2)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

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讯事业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促进了其新的发展,传统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更多的读者和观众。

(3)到图书馆查询、互联网查询、书面问卷调查、民间访谈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