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1296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docx

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填补下列各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8年9月27日,我们看到,我国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实现太空行走,他行走的姿势宛若在太空中曼妙地起舞。

这也让我们想起了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云:

“登山则情满于山。

”古人借登山而抒怀的诗词名句有很多,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拼音组成的短语用汉字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做到准确、规范、端正、整洁。

(2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__)(2分)

A.抗震救灾工作能否做好,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作风要深入。

B.2018年10月,一场从美国发端的金融风暴席卷了世界各地,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C.书籍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百花园。

D.海协会主席陈云林率团抵达台湾后,受到了台湾同胞的亲近欢迎。

4.国家质检总局继公布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全国专项监督检查结果后,于2018年9月18日又公布了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

下面是根据检查数据而制成的表格,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至少写出两点)(2分)

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蓝天中学初三

(2)班举行“好读书,读好书”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题目。

(6分)

[名言阁]

(1)写出一句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并谈谈你的理解。

(2分)

名言:

理解:

[选择宫]

(2)下列情节按由先到后顺序排列,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2分)

A.武松打虎李逵打虎(《水浒》)

B.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西游记》)

C.到大人国到小人国(《格列佛游记》)

D.带佐立出逃搭救“星期五”

(《鲁滨逊漂流记》)

[辩论台](3)你班同学正围绕“熟悉名著内容的渠道,是观看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还是阅读名著原作?

”展开激烈的讨论,如果你是反方,针对以下正方辩词你该怎样反击?

(2分)

正方:

我方认为,熟悉名著内容的渠道应该是观看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

大多数的名著都拍成了经典的电影电视,通过观看电影电视,我们可以轻松、直观地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熟悉名著的主要人物,并且能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反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8题。

(6分)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

杨万里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6.这首诗写的是回顾对岸所见到的景象,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

(2分)

7.“嫩水新生尚露沙”写出了小河怎样的特点?

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对诗歌的鉴赏不贴切的一项是(__)(2分)

A.就全诗来看,作者采用了倒装的写法:

先写景,再写“渡”。

B.诗中写出了花、叶红绿相映的无限生机。

C.“隔江一片好人家”一句中既包括了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也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

D.这首诗营造了热闹而优美的境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4题。

(12分)

王烈传

王烈字彦方,太原①人也。

少师事陈寔②,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

盗请罪曰:

“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③。

或问其故,烈曰:

“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④而反,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王烈传》)

【注释】①太原:

郡、国名,今太原市西南。

②陈寔(shí):

字仲弓,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

初为县吏,曾入太学就读,后任太丘长。

③端:

古布帛长度单位。

④涂:

通“途”,道路。

9.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1分)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遗(________)

(2)或(________)(3)反(________)

11.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王烈“遗布一端”给盗牛者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那些争讼是非曲直的人们为什么都请王烈评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对盗牛者的所作所为有何评价?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5分)

木格花窗的眺望

李汉荣

①是松木做的,阳光照射的时候,窗棂就飘出令人惊喜的、特有的清香。

这是我们能够嗅到的乡村气息的一部分。

植物的魂灵遍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桐木的门、桦木的椽、榆木的门墩、盛米的椴木勺、舀水的葫芦瓢,就连脾气难免尖刻的菜刀也有着柔和的柳木把柄……

②就这样,一些松木来到母亲的生活中,以窗的形式帮助着母亲,也恰到好处地把一部分天空、一部分远山引进了她的日子;到了夜晚,则把一部分月光、一部分银河领进了她的屋子、她的梦境。

③站在窗前,首先看到的是一片菜园:

韭菜整齐地排列着,令人想起千年的礼仪,透出一种代代传递的肃静与活泼;白菜那白净的脸,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种永不走样的平民美貌;葱那不谙世事的单纯的手,却能在不动声色的土里取出沁人心脾的情义;花椒树,经营着浑身的刺,守着那古老的脾气——鲜美的麻,一种地道的民间味道。

④人在愁苦的时候,倚在窗前,看一眼这菜园,内心就有了春色,有了不因世道和人心的扰乱而丢失或减少的那种生的底色,也是心的底色,这就是天地生命的颜色。

⑤我能想象,母亲多少次站在窗前,看那菜园,那经她的手侍弄的植物们。

那些绿,星星点点竟绿成这一大片,要不是泥土缚了它们的脚跟,它们也许会翻过窗,走进屋子里来的。

⑥母亲曾说,她年轻的时候,也常失眠,就站在窗前,久久凝神看。

好几次看见月光从窗格里进来,就变成四四方方的,她就想这是一封封信,是从天上寄来的,静静地放在窗台,等她收阅。

我知道母亲这一生是没有收到几封信的,也许她是在想象天意里有一个夫君,等着她,却无缘相遇,就在远天远地的夜晚辗转投寄来一封封素笺。

⑦窗框上雕有简单的图案:

喜鹊、蝴蝶、莲花、仙桃。

这些中国的古老图腾,是自然里美的生灵。

人居住在它们中间,受它们庇护,也庇护着它们。

人与天地就这样互相凝视、互相友善,人也变成了自然的情义。

⑧阳光洒进来,月光照进来,星星走进来,风有时也跑进来,雨有时也会两三点跳进来,更有时,那迷路的蝴蝶也会因了惹眼的窗花飘进来,在屋里逗留片刻。

窗外墙根下,时不时就冒出几丛喇叭花藤,顺着墙壁爬上窗子,在母亲有些寂寞的窗口,吹奏起淡紫的、蓝色的音乐;那些蛐蛐们、蝈蝈们,还有根本见不到面的无名无姓的虫儿们,就伴和着唱它们的歌——那从远古一直传下来的老歌;喜鹊、斑鸠、麻雀、八哥、云雀、布谷鸟、阳雀、清明鸟……也远远近近地唱着、唱着。

从木格花窗,你抬眼可望见万里,你侧耳能听见千秋。

__

⑨我站在窗前,嗅着淡淡的松木香气和从窗外深远的天地飘来的草木风月的气息,我在想我小小的母亲,她仅是这窗里的一个小小妇人吗?

__

⑩此时,鸡叫二遍,已是深夜时分,母亲熟睡了。

我静立窗口,看见月亮偏西,泊在遥远的一个山脊上。

银河__[A]__,展开了它波澜壮阔的气象,我似乎听到天上涨潮的声音,哗啦啦的声音,它的波浪汹涌而来,拍打着夜深人静的民间,拍打着这小小的窗口,笼罩着我小小的母亲。

{11}哦,小小的窗口,小小的母亲,小小的我们,与__[B]__的天意一起,我们很小,但是,人世悠远,天道永恒……

(选自《经典美文》2018年第8期)

15.根据文章内容,从“浩荡、浩瀚、浩渺、浩大”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处。

(2分)

[A]处应填______[B]处应填______

16.把握文意,补充下列画线处内容。

(3分)

木格花窗的眺望,作者透过木格花窗,眺望到的白天的实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眺望到的晚上的实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眺望到的想象的虚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

(4分)

(1)白菜那白净的脸,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种永不走样的平民美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想我小小的母亲,她仅是这窗里的一个小小妇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叙述了一件事情来印证第②段中说的“一些松木来到母亲的生活中,以窗的形式帮助着母亲”这一句话,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第⑧段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窗外的各种景物?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透过木格花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诗意的家园图景。

而现在,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空间的拓展,不少这样的诗意家园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结合选文,联系以下链接材料,请你就“如何呵护我们诗意的家园”这一问题提出两项合理化建议。

(2分)

链接材料

材料一乡村公路的修建,为广大农村注入了新农村建设的主动脉。

不少工厂也走进了农村,如江西省南康市龙岭镇黎边村,建起了许多家具厂,但家具厂简易的喷漆作业房喷出的气味很难闻,村民们都担心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材料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靠环保部门单枪匹马、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陈中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姜堰市环保局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

(15分)

航天员都吃啥

孙立华

1961年,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遨游太空的地球人。

在此后的40多年里,先后有400多名航天员飞向太空,甚至登上了月球。

航天员每天的工作十分繁重、紧张,体力和脑力消耗都很大。

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噪声、振动、辐射等影响下能集中注意力工作,在长期远离人群时能情绪稳定,在失重脱钙等情况下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力,航天食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0世纪60年代

吃饭、喝水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在失重环境下的太空生活中,航天员的饮食却显得十分复杂且特别奇妙。

在早期苏联和美国的航天飞行中,航天员采取“嘴对嘴”的进食方式,就是将经过特殊加工的液体或半固体的食品装在类似牙膏管的容器内,进食时通过一根导管将食品直接挤入口内。

在6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的航天员都是食用铝管包装的肉糜、果酱类膏糊状食物。

到了1965年,航天员才可以选择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虾、鸡尾酒、土耳其布丁、奶油鸡汤等。

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航天食品的包装要求是:

保证在失重情况下使用,重量轻体积小。

一般有罐装(铝罐或双金属罐)、盒装(复水食品盒)和袋装(复水饮料袋、蒸煮袋、铝塑复合袋等)。

由于载人航天器上食品冷藏设备和加热装置的飞速发展,航天食品的类型和品种已接近地面膳食。

美国航天飞机上的航天员可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加热后的鲜汤等食品。

“阿波罗”l0号以后的食品有了很大的改进,主要是改进了食品的包装和增加了食品的花样,食用方式也改为用勺子吃。

美国航天飞机使用的复水盒采用硅橡胶隔膜来防止加水后漏水,使加水操作更为方便可靠。

苏联使用的复水食品包装是软塑料袋,加工比较简单。

美国航天飞机还使用复水软料袋,它的加水原理与复水食品盒相同。

救生食品可采用软塑料内包装和硬塑料外包装。

救生饮水可采用马口铁罐或塑料瓶包装。

20世纪80年代

进入80年代后,航天员吃的几乎和地球上一样丰富。

已经达到了使航天员“满意的水平”。

航天飞机中安装了更为先进的“太空厨房”,航天员在飞行中按照菜单进餐,菜单上的食品保证一周内不重样。

此外,每天还有点心和零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航天员设计了74种不同的食物和20种饮料,确保了太空食品的多样性。

在失重环境中,由于体液上涌,鼻腔充血,导致味觉神经钝化,唾液分泌发生变化。

如何促进航天员的食欲就成了研究人员热衷讨论的问题。

美籍华人王赣骏太空飞行时,为了使他有好胃口,他太太特意做了他平时爱吃的炒羊肉——“王太太炒羊肉”。

为了能让航天员在太空也吃上水果,航天食品的研究员们特制了“冻干水果”,在水分脱掉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水果的风味,种类包括菠萝、水蜜桃、哈密瓜、草莓等等,四季水果都有。

21世纪

2018年,研究人员针对太空食品首次提出了环保和绿色概念。

太空食品不仅可以在太空中加工制作,甚至一些绿色蔬菜也可以在太空船的“厨房”里进行培育生长和加工。

一些著名的酒店和厨师,可以将自己的拿手菜和招牌菜送到太空,航天员可以在太空船上摆宴会。

现在的航天食物和太空进食方式与地面上差不多,只不过由于失重,航天员可以只用嘴去吃浮在空中的东西,双手去干别的。

而且为了防止食物产生碎屑,食物都略带粘性,可以粘在盘子中。

目前,美、俄各国正在加紧研究食品的生物再生技术。

美国国家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为航天飞机研制了一种“色拉机”,它可为航天员提供莴苣、黄瓜、胡萝卜等新鲜色拉蔬菜。

(选自《海外文摘》2018年9月上)

2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航天食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航天食品的研究员们特制了“冻干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握文意,补充下列画线处内容。

(3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航天员在太空的进食方式在发生变化:

20世纪60年代,航天员的进食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航天员的进食方式改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21世纪,航天员的进食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为什么如何促进航天员的食欲成了研究人员热衷讨论的问题?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角度品味以下句子。

(3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航天员设计了74种不同的食物和20种饮料,确保了太空食品的多样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是某同学读完此文后做的读书笔记,经同学交流后,发现其中有一处不正确,这一项是(______)(2分)

A.在上世纪60年代初,航天员食用的食品种类较少,主要食用铝管包装的肉糜、果酱类膏糊状食物。

B.上世纪70年代,航天食品的类型和品种已接近地面膳食。

航天员甚至可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加热后的鲜汤等食品。

C.上世纪80年代,航天食品几乎和地面一样的丰富,航天飞机上安装了先进的“太空厨房”,能为航天员提供种类多样的食品。

D.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克服了太空失重的情况,航天员进食非常方便,并且,所有的绿色蔬菜都可以在太空船的“厨房”里进行培育生长和加工。

26.随着我国“神舟”系列飞船探索太空的深入,我国科学家掀起了研制、开发太空食品的高潮,假如你是一位太空食品研究师,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会为我国的航天员研制出怎样的太空食品?

并说明你研制时考虑的因素(两点即可)。

(3分)

太空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虑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27.亲情如歌,友情如歌,岁月如歌,生活如歌。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心弦的乐章,请以“________是一首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六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

(1)见贤思齐焉

(2)长河落日圆(3)采菊东篱下(4)会挽雕弓如满月(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7)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百年奥运梦圆北京3.C4.示例:

(1)蒙牛、伊利、光明牌液态奶中有少量批次含有三聚氰胺。

(2)三元牌液态奶未检出含三聚氰胺。

5.

(1)示例:

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理解:

我们读书读得多了,知识积累就多了,就有了写作的源头活水。

名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理解:

我们要珍惜时间,勤奋读书,以免年纪大了才悔恨当初不努力读书。

(2)C(3)示例:

我方认为,熟悉名著内容的渠道应该是阅读名著原作。

名著有的不仅是精彩的情节内容,还有优美精辟的语言,精练的遣词造句,通过名著原作的阅读,我们可品尝出其中的美感与味道,吸收原著的精髓,领略原著的风采,体会和享受经典文学的艺术魅力。

而观看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唯一能够得到的,就是单一的故事情节和苍白的人物符号。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6.过了春江偶回首7.河水清澈,流速缓慢,河中有的地方水很浅,露出了细沙。

诗人用“嫩”“新生”形容水,流露出了喜悦和怜爱之情。

8.D

(二)9.后有老父/遗剑于路10.

(1)给予;赠送

(2)有人(3)同“返”,返回11.少年时拜陈寔作老师,以道义德行著称。

12.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13.因为王烈以道义德行著称,人们在心中都很敬重他,所以请王烈评理。

(意近即可)14.做错了事有耻辱感,有改恶从善的愿望。

从他守候遗剑等待老人来寻之事,可见他已弃恶从善。

(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

王烈字彦方,是太原人。

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因为品德高尚,称著乡里。

乡里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

“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

”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

有人问这是为什么?

王烈说:

“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

既然心怀羞耻,必然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激励他改过。

”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在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惊奇地询问了守剑人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

各位有争辩诉讼是非曲直的事情,将要请王烈评理,有的走到道路上就回去了,有的远远地看到他的房子后就回去了。

王烈以品德感动人就像这样啊。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5.浩瀚浩大16.一片菜园(远山)月亮偏西,泊在遥远的一个山脊上母亲倚窗看菜园17.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菜的情态,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对于浩大的天地,母亲是小小的;但对于作者,她是一位善良、勤劳、慈祥、伟大的母亲,这里用反问的语气,更加肯定母亲在作者心中的伟大。

(意近即可)18.变成四四方方的书信似的月光给年轻失眠的母亲以慰安。

(意近即可)19.突出作者对木格花窗的喜爱之情,透过木格花窗,抬眼就可望见万里,侧耳就能听见千秋。

(意近即可)20.围绕“政府立法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大力严惩破坏乡村环境行为”等要点来答即可。

(二)21.

(1)指处于重要地位。

(2)脱掉水分,仍然保持水果风味的太空食品。

22.“嘴对嘴”(通过一根导管将食品直接挤入口内);用勺子吃;与地面差不多23.在失重环境中,由于体液上涌,鼻腔充血,导致味觉神经钝化,唾液分泌发生变化。

24.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了太空食品多样性的特征。

(说明方法1分,作用分析2分)25.D26.示例:

太空食品:

美味太空饺子;考虑因素:

(1)太空失重的环境,饺子带有粘性。

(2)中国人的膳食特点,喜欢吃饺子,有胃口。

四、写作(50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