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1312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docx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质量监测(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是()

A、雌:

雄=1:

1B、雌:

雄=1:

4C、A:

a=1:

1D、AA:

aa=1:

1

2、下图是某精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解,以下基因型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3、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t)为显性。

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

则哪种基因型的家鼠最可能不能存活()

A、TTB、TtC、ttD、TT或Tt

基因型

公羊的表现型

母羊的表现型

HH

有角

有角

Hh

有角

无角

hh

无角

无角

4、已知绵羊羊角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

现有一对有角羊生了一头无角小羊,这头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是

A、雌性,HhB、雄性,hh

C、雄性,HhD、雌性,hh

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的哪个过程( )

 

A、①B、②C、③D、④

6、下列哪一种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  )

 

7、在兔子的肝细胞的核中,DNA重量为4×1-12g,那么其骨髓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时,核中DNA重量为()

A、4×10-12gB、8×10-12gC、16×10-11gD、3、2×10-11g

8、某男孩是色盲,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正常。

色盲基因在该家族中的传递顺序是(  )

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

9、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10、右图是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

能证明它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理由是()

①有同源染色体②有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分别用A、a等字母表示) 

③有成对的性染色体④没有联会 ⑤有染色单体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11、下图为DNA分子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DNA一条链中的G和C通过氢键相连接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12、用32P标记的一个噬菌体侵染用15N标记的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100

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都含15NB、所有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都含15N

C、含32P的子代噬菌体占所有子代噬菌体的1/50D、所有子代噬菌体只含15N不含32P

13、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14、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分离,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15、甲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的A+C/G+T=0.8,乙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T/G+C=1.25那么甲、乙DNA分子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例分别是(  )

A、1.25和1.25B、1.25和0.8C、0.8和0.8D、0.2和0.8

16、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等人从蝾螈这种有尾两栖类内脏中提取DNA,再注入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发现约有1%的小金鱼在嘴后长有一根有尾两栖类的平衡器,这个实验主要证明DNA(  )

A、能控制生物的性状B、能进行自我复制C、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17、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

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实验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序号

子代表现型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1

与甲种一致

2

与乙种一致

乙的DNA+

甲的蛋白质

3

与甲种一致

4

与乙种一致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B、含腺嘌岭17%的样品

C、含腺嘌吟30%的样品D、含胞嘧啶15%的样品

18、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

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

A、1与3B、1与4C、2与3D、2与4

19、下图简要概括了真核细胞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图中①表示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图中②表示转录,该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中存在A-T配对。

C、图中③表示翻译,该过程离不开④

D、图中④中的密码子决定其携带的氨基酸的种类

20、有一种蛋白质由两条肽链构成,翻译成此蛋白质时共脱去126个水分子。

在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最少是()A、381个B、756个C、762个D、768个

21、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二者的不同之处有()

①参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②反应进行的场所

③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④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22、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丙的合成可能受到一个以上基因的控制

B、图示过程没有遗传信息的流动

C、过程a在核糖体上进行

D、甲、乙中均含有起始密码子

23、一个含6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中,含鸟嘌呤400个,复制数次后,共消耗周围环境中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00个。

该DNA分子共复制的次数是(  )A、3B、4C、5D、6

24、右图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1、2一般发生于RNA病毒的体内

B、过程1、3、5一般发生于肿瘤病毒的体内

C、过程2、3、4发生于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D、过程1~5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

25、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

A

全部无

全部32S

全部31P

B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数32P,少数31P

C

少数有

全部32S

少数32P,多数31P

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32P,多数31P

2、非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50分。

26、(5分)小麦的抗病和感病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红种皮和白种皮由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这两对性状是独立遗传的。

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1)请判断出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

(2)写出每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a。

①②,③。

组合

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

红种皮

抗病

白种皮

感病

红种皮

感病

白种皮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80

184

178

182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

(3)让杂交组合二后代中的感病红种皮自交,其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27、(8分)右图所示是某二倍体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细胞称为。

(2)该细胞分裂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个DNA分子,有对同源染色体。

(3)下图所示图甲为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的示意图。

请在方框内画出与之同时生成的其他三个生殖细胞的示意图(绘图时要注意染色体的形态、颜色、基因的分布等)。

(4)若该个体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交配,则其后代中理论上出现种表现型。

其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理论比值是。

28、(9分)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

遗传的系谱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基因。

(2)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结婚,其中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

(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基因,从患者的性别来看,乙病的特点是男性女性(少于、等于、多于)。

Ⅰ2的基因型为,Ⅲ2的基因型为。

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29、(12分)近期,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先后出现多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农业部迅速研究部署有关应对工作,紧急派出多批工作组赴有关省份开展该禽流感疫情排查、病毒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要获得大量H7N9禽流感病毒,(填“能”或“不能”)将病毒直接接种到普

通的培养基上,其原因是病毒只能在中增殖。

(2)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禽流感病毒的化学成分,原理是:

①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

②DNA与二苯胺试剂共热显蓝色;

③蛋白质与作用显紫色。

(3)实验分析出H7N9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为蛋白质和RNA,则证明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的

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4)请你预测H7N9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

①,则说明R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②如果蛋白质能导致禽类死亡,而RNA不能,;

③,;

④,。

(5)试写出H7N9禽流感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用类似中心法则的形式表达):

①;

②。

30、(16分)在生物体中,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请认真读图并分析下列问题:

I、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

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

(2)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是。

(4)若Ⅳ含有100个氨基酸,理论上说,要合成Ⅳ最多时可有种tRNA参与运输氨基酸。

Ⅱ、人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结合而成,一个珠蛋白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包括两条α链和两条非α链。

每一条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控制α珠蛋白链的基因位于笫16号染色体上,每个16号染色体上有2个基因控制α链的合成,如果出现有关基因缺失而使α链全部或者部分不能合成,则引起α海洋性贫血,这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各省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

下图表示该α链形成的部分过程:

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

请据图回答:

(可能用到的密码子:

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1)上述实例表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

(2)完成遗传信息表达是(填字母)过程,a过程所需的酶有。

(3)图中含有核糖的是(填数字);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

(4)决定α链的两对基因在传宗接代过程中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遗传定律?

请简要说明:

(5)若在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由此证明。

(6)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

琼海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二)

高一年级生物答案(理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A

A

A

A

D

B

B

B

A

D

D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A

A

B

B

D

D

A

B

B

C

D

一、选择题

2、非选择题 

26、

(1)感病、红种皮

(2)①rrTt×RrTt②rrTt×Rrtt③RrTt×Rrtt(3)感病红种皮:

感病白种皮:

抗病红种皮:

抗病白种皮=9:

3:

3:

1

27、(8分)

(1)初级精母细胞

(2)4 0

(3)如下图所示:

(4)4 3/4

28、(9分)

(1)常显

(2)1/2(3)X隐多于aaXbYAaXbY1/4

29、(12分)

(1)不能宿主的活细胞

(2)双缩脲试剂

(3)设法将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4)①如果RNA能导致禽类死亡,而蛋白质不能

②说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而RNA不是

③如果蛋白质与RNA都能导致禽类的死亡,说明蛋白质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④如果RNA和蛋白质都不能导致禽类死亡,说明RNA和蛋白质都不是遗传物质。

(5)①

 

30、(16分)Ⅰ.

(1)mRNA 核糖体 肽链

(2)RNA聚合酶

(3)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4)61

Ⅱ.

(1)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而直接控制性状

(2)b、c 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3)②③⑤(不完整不给分) 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4)不遵循。

这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

(5)一个密码子由3个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 (6)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3.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在毛桃的植株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是()

A、毛桃B、光桃C、1/3概率为毛桃D、1/3概率为光桃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5.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6.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4B、1/6C、1/8D、1/16

7.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

1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

1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8.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将纯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F1,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

A、1:

1B、1:

2C、2:

1D、不成比例

9.下列基因型中哪一项是纯合体()A.BbDDB.DdCcC.EERrD.AAbb

10.一对夫妇为单眼皮,丈夫的父母均为双眼皮。

这对夫妇经手术后均明显地变为双眼皮,则他们所生的孩子一定是()。

A.双眼皮B.单眼皮C.眼皮介于单双之间D.不能确定

11.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A.A与bB.Y与yC.E与ED.f与f

1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B、着丝点的分裂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D、出现四分体

13.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的场所是()

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睾丸

14.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

A、46、23、23B、46、46、23

C、0、46、0D、0、46、23

15.右图是一个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从图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

A.1B.4C.1和3D.1和4

16.母马的体细胞有染色体64条,公驴的体细胞有染色体62条。

母马与公驴杂交的后代骡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A、61B、62C、63D、64

17.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

下列各组精子中由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是()A、AB、ab、ab、ABB、AB、aB、aB、AB

C、AB、Ab、aB、abD、aB、aB、ab、ab

18.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④提取目的基因

A、③④②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

19.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不包括( )

A、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C、生存斗争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20.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

C、一个种群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D、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21.人、噬菌体、禽流感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

A.4、4、5B.5、4、4C.4、5、4D.5、4、5

2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B.DNA是遗传物质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蛋白质和DNA是遗传物质

23.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A.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B.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

C.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24.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A.0.4和0.6B.2.5和1C.0.6和1D.0.6和0.4

25.一个由N15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4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A.1/4B.1/8C.1/16D.1/24

26.基因重组的过程发生在()

A.减数分裂过程中B.有丝分裂过程中C.受精作用过程中D.不同品种嫁接过程中

27.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个A.60B.80C.120D.180

28.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和染色体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9.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D.三者能复制、分离和传递

30.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结实率低,发育迟缓 ②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④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⑤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31.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

A.DNA一条链上相邻的3个碱基B.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C.t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D.DNA分子上3个相邻的碱基对

32.某蛋白质由65个氨基酸组成,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有 ()

A.390个B.195个C.65个D.260个

33.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

A.脱氧核糖和鸟嘌呤B.核糖和尿嘧啶C.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D.核糖和胸腺嘧啶

34.真核生物染色体中DNA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

A.复制B.转录C.翻译D.转录和翻译

35.已知某物种的细胞中含有2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有24000个碱基,由这2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含有()种氨基酸。

A.8000B.4000C.16000D.20

36.正常的男性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44+XY,则21三体综合征的女患者的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A、44+XXB、44+XXYC、45+XYD、45+XX

37.在一个种群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24%,72%B.36%,64%C.57%,43%D.60%,40%

38.“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工作是测定基因组的整体序列,其序列是指()

A.DNA的碱基排列顺序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tRNA的碱基排列顺序D.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39.把小白兔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mRNA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结果能合成出小白兔的血红蛋白,这说明()

A.小白兔的RNA能指导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合成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