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1724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青树下的小学人教(部编版)

1、青树下的小学

教材简析:

课文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这是一所美丽的、充满欢乐的学校,反映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个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

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

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凤尾竹摇晃(huàng)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自豪、赞美)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讨论交流。

2、(出示句子):

(1)课题:

我们的民族小学

(2)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3、谁呢读好这几句话?

各自练习读,赛读。

五、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名读生字卡片。

做游戏巩固字词。

(1)“贴字”游戏:

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

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

(2)玩找字游戏:

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学生自己识记,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师范写。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2)学生练写,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所来自大青树下小学的美。

知道了作者是怀着自豪赞美之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自豪的情感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

(感受学校的美和团结)

1、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2、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3、指导朗读:

早晨的校园多美啊,难怪作者会如此的喜欢他们的学校。

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

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读,交流评议。

△读读说说,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感受学生上课的认真及下课玩耍时的快乐)

引:

还有哪些地方让小作者感到自豪的?

1、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豪的理由,如:

上课时这所学校的孩子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

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读一读。

(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步摇了,鸟儿步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指名读,评议

师:

难怪窗外十分安静啊,正是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1、小作者喜欢那儿的课间活动吗?

你从哪儿看出来?

那就来读一读吧!

(出示句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指名读,评议,齐读。

2、孩子们,让我们带着感情,放飞我们的想象,一起来读一读2、3自然段吧。

△第四段(进一步感受自豪之情)

1、(出示句子):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指名读,齐读。

2、齐读全段。

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读着读着,我们都已被这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深深地吸引住了。

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背一背,深深地记到我们的心里去吧!

自由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四、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

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

教师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板书设计:

美丽

大青树下的小学友爱(自豪赞美)

和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一》名师精品教案

一、文本教学解读

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是统编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旨在引导学生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两句例句第一句是课内的,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句是课外的,选自泰戈尔的《职业》,“更夫”是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意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

指导学生交流时,一要紧密结合本组课文展开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阅读中有意思的地方,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言。

二要适时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养成积累有新鲜感语句的好习惯。

“词句段运用”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供8个成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共同特点是都带有身体器官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成语的结构特点,从而促进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第二部分选取的三句话,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停顿、重音和语气,表现出对句意的准确理解。

三个句子都来自学过的课文,比较容易理解。

第一句需要通过正确的停顿深入体会句意;第二句是通过读对重音“一点儿”来感受人物的“不懂”;第三句是要读对语气,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认知和看法。

第三部分编排了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名字中或能体现出活动特点,或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眼就能记住。

教师可结合本班兴趣小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给自己的兴趣小组取名,开展招募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清代袁枚的《所见》,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所见》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

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学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2.积累和身体有关的成语;通过正确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句子体会句意;结合学习经验给兴趣小组取名。

3.正确朗读《所见》,背诵积累。

教学重难点:

1.养成积累新鲜感的句子的习惯。

2.抓住句子中的节奏和重音,

把句子读得更好。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活动一:

找找“有新鲜感”的语句。

(1)回顾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如: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

(2)展示课前收集的本单元其他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语句。

如句1: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选自《花的学校》

句2: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选自《不懂就要问》

2.活动二:

交流“有新鲜感”的语句。

(1)出示第一句,说新鲜感。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提示:

这句话新鲜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树枝、鸟儿、蝴蝶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窗外的静,同时也说明了同学们不仅读课文时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而且声音还十分好听,读得让人入迷。

(2)出示第二句,说新鲜感。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提示:

“更夫”是个有新鲜感的词,是指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的人,是一种职业。

“提了灯去追逐影子”把更夫打更枯燥的工作写得生动而令人向往。

(3)小组合作说说自己找到的很有新鲜感的语句“新鲜”在什么地方。

提示:

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中找到的有新鲜感的语句,不必要求学生说得具体明确,能言之有理即可。

3.活动三:

选选“有新鲜感”的语句。

步骤一:

小组交流自己课外收集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各自说说新鲜在哪里。

步骤二:

小组讨论评选小组中最具有新鲜感的语句。

步骤三:

小组代表交流小组最具有新鲜感的语句“新鲜”在什么地方。

步骤四:

收集积累有新鲜感的语句。

4.活动四:

开办“有新鲜感”句子超市。

步骤一:

准备一份有新鲜感句子“采购单”,课外采集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

步骤二:

小组合作对“采购单”上的有新鲜感句子进行分类上架。

可以根据自己对句子的理解进行分类,如:

用了有新鲜感词语的句子,用了有新鲜感修辞手法的句子等。

步骤三:

带上自己的“购物清单”,去采集有新鲜感的句子并和同伴交流“新鲜”在哪里。

步骤四:

整理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活动一:

火眼金睛。

步骤一:

出示8个成语,指导正确认读。

步骤二:

再读成语,说发现。

要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可以提示学生圈出每个成语中代表人身体部位的字。

提示:

这些成语中都带有身体器官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

步骤三:

举一反三,说说还有哪些这样的成语,自主积累成语。

2.活动二:

看谁读得好。

(1)出示3句话,学生自由朗读。

(2)同桌互读,讨论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提示:

第一句“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指导学生正确停顿: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第二句“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指导学生读对重音“一点儿”,突出“不懂”。

第三句是人物说的话,要关注提示语“笑了笑”,朗读时要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肯定,为了“学问”挨打也值得的决心。

(3)同桌练读,相互纠正。

(4)展示朗读,交流评价。

3.活动三:

招兵买马。

步骤一:

说说自己平时接触过哪些兴趣小组或者兴趣班。

步骤二:

出示课文中出现的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猜一猜这是什么兴趣小组,说一说自己怎么猜出来的。

提示:

关注“泡泡”提示。

步骤三:

请成立一个兴趣小组,并为兴趣小组取名,写在老师下发的“招募板”上。

步骤四:

把自己设计的兴趣小组“招募板”贴在讲台上,招募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板块三日积月累

1.活动一:

古诗我会读。

通过借助注音自己读、同桌互读、老师范读等方式,将《所见》读正确、读通顺。

提示:

把前鼻音“振”和“蝉”读正确,“忽然”不能读成“突然”。

2.活动二:

古诗我会说。

(1)自己读一读古诗,你从古诗里读到了哪些人、物?

他们都在干什么?

提示:

从古诗里能读到有牧童、黄牛、树林和鸣蝉。

牧童骑着黄牛在唱歌,蝉在树林里鸣叫,牧童想去捉蝉。

(2)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画了什么,试着连起来说一说。

提示:

引导学生能大致说出“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可以了。

如:

夏天的树林里,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听到树上的蝉叫,忽然停止歌声想去捉蝉。

(3)借助插图,根据古诗的文字说说古诗大致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

学生根据字面理解意思,或者借助图片理解意思。

诗意大致是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捉蝉。

这一切叫袁枚看见了,袁枚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

3.活动三:

古诗我能读。

步骤一:

圈出古诗中的动词,读一读整首古诗,动词读得重一点。

步骤二:

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读一读古诗,思考哪里需要停顿,试着做一做标记。

再读给同学听。

提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械。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步骤三:

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可以加上动作。

4.活动四:

古诗我会背。

(1)出示古诗(去掉动词):

牧童()黄牛,

歌声()林撼。

意欲()鸣蝉,

(2)出示动词补充古诗:

()骑(),

()振()。

()捕(),

()闭口立。

(2)多形式背诵古诗。

步骤一:

和同桌你一句我一句互背。

步骤二:

看着投影仪上的插图,试着背诵古诗。

步骤三:

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播放笛声和蝉鸣声,配乐入境背诵。

步骤四:

同桌一人扮演牧童,一人扮演袁枚。

“牧童”做动作,“袁枚”背诵古诗。

三、教学资源链接

(一)语文知识

停顿:

指语音上的间歇。

一般分语法停顿、强调停顿(逻辑停顿或感情停顿)、结构停顿。

语法停顿是指句子中一般的间歇,反映句子的结构关系。

朗读时常依据标点符号的要求来停顿。

强调停顿是指句子中特殊的间隔。

或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或为了加强语气,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故作朗读停顿;或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给听者以思考的余地,便于理解、接受,从而增强朗读的语言效果。

又可叫逻辑停顿或感情停顿。

结构停顿是由文章的层次结构决定,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等所作的停顿。

重音:

和停顿一样,重音也是朗读的基本技巧之一。

重音又分词的重音、语法的重音、感情的重音。

重读要强调的词或者词组,我们称为重音。

(二)拓展阅读

职业

泰戈尔

清晨的钟敲了十下,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我每天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着:

“手镯,亮晶晶的手镯!

”他没有什么急事要做,没有哪条街道非去不可,也没有什么时间非要回家。

我希望我是一个小贩,整日在街上混日子,叫着:

“手镯,亮晶晶的手镯!

”下午四点,我放学回家。

我从一家门口看见一个园丁在那里掘土。

他用他的锄子,想怎么挖,便怎么挖,他的衣服落上了尘土,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被雨淋湿了,没有人会骂他。

我希望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土,没有人来阻止我。

天一黑,妈妈就送我上床睡觉。

我从敞开的窗口看见更夫走来走去。

小巷漆黑冷清,路灯就像一个脸上长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立在那里。

更夫摇着他的灯笼,他的影子随之一起移动,他一生从没有上床歇息过。

我希望我是一个更夫,整晚在街上行走,提了灯笼去追逐影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