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2180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docx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汇总

专题讲座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焦玉明(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小学高级教师)

新课程理念把对人的关注放到了首位,强调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出发,作为立体完整个体的学生,掌握多少学科知识只是他们发展的一个方面,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崭新时代中,仅仅“满腹诗书”,“学富五车”是远远不够的。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

具有对知识技能的灵活应用能力、在复杂世界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等等,成为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新课程改革纲要顺应时势的发展需求,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学习目标的三个层次,即: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和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升华。

这一新学习目标的提出是对传统的知识技能目标论的重大超越,带动了学生走出知识本位的狭小空间,从“人”的成长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课程体系中每一门学科的学习目标都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展开,而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三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指导着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则集中地以信息素养的形式予以体现。

过去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最常用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果的评价,以确定他们已经具有的能力和水平的层次,因此通过这一评价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时间点上的学生情况。

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流动的变化的过程,仅仅对静态时间点的把握,无法全面了解一个学生。

另一方面,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判断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终结性评价所能把握的仅仅是在这一时间点上学生的信息能力的情况以及在能力表达中所间接反映出的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

因此,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被逐步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倡过程性评价成为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

在进行评价前我们要先弄明白几个定义:

一、明确什么是评价、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一)首先明确评价的含义

《辞海》中对评价的解释:

“衡量人或事物的价值”。

平常我们对人或事物作出主观的“是好是坏”的判断,实际上就是一种评价行为,而“好”与“坏”,就是进行价值判断所获得的结果。

评价的含义包括:

第一,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评价对象的判断过程;

第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计算、观察和咨询等方法的复合分析过程。

由此可见,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它本质上是一个判断的处理过程。

Bloom将评

价作为人类思考和认知过程的等级结构模型中最基本的因素。

根据他的模型,在人类认知处理过程的模型中,评价和思考是最为复杂的两项认知活动。

他认为:

“评价就是对一定的想法、方法和材料等做出的价值判断的过程。

它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

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评价就是指,通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

其中,所谓评价者,也称为评估人,主要是对某个对象进行评价的主观能动体。

评价具有反馈、激励、调控、选拔等多方面功能,而过去我们最看重的是评价的选拔功能,甚至认为这是评价的唯一功能。

(二)过程性评价

从字面上看,过程性评价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需要理会学习的结果。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

其实,过程性评价主要指的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部分无法用纸笔测验检测的学习成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所进行的评价。

它主要是通过非考试测验的手段来完成的。

要达到这个目标,使用传统的纸笔测验的手段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如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指出:

“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纪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这些方法其实都是过程性评价的方法。

(三)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

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评判。

它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

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某种外部原因结果的评价,或者用于判别每个特殊的学习者是否获得某些能力,是否可以继续进行某种课程。

终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某一种学习经历结束之后进行,即学习者不再继续这项学习了。

但这种终结是模糊的。

有时一个最终的测验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教学者)认识自己的实力、弱点,并改正自己的学习(教学)。

终结性评价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还是必须的。

二、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在理念上有本质的区别

1.在价值取向上。

形成性评价虽然对学习过程有一定的关注,实际上还是属于目标取向,评价的是一个较小的时间阶段的学习效果与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程度。

过程性评价既重视学习成果的价值,同时又注意到学习的过程也是反映学习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强调过程的价值,采取过程性与目标性并重的取向。

2.在评价内容上。

形成性评价虽然列出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但这类学习的结果是渗透在学习过程中的,没有相应的方法,无法评价这种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

因此,实际形成性评价所评的只是智能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内容,主要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过程性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这种理念由于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而得到落实。

3.在评价方法上。

形成性评价倾向于量化的评价工具,强调客观性试题和标准化测验。

过程性评价既支持从外部对学习成果进行“量化”的测量,同时倡导而且更加重视“质性”的方法,强调内部的、开放的评价过程,将评价“嵌入”到教学的过程中,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包含了多样的方法和策略。

4.在评价的功能上。

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诊断作用。

过程性评价则全面重视评价的功能,包括确认学习质量、进行诊断导向和学会评价等三个方面。

5.在评价主体上。

形成性评价没有注意发挥学生的作用,学生只是被评价的客体,是被动的。

过程性评价主张评价主体和客体的整合,通过师生间共同的“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共同判断这种渗透于学习过程中的成果价值,不断地进行反馈从而使学习过程得到不断的优化,同时也共同构建对评价的理解和把握。

可以认为,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三、过程性评价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性评价,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

过程性评价是即时性的,多次的和动态的,它旨在发现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及时的调整和解决,以追求最佳的效率和效果。

过程性评价主张内外结合的、开放的评价方式,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叉和融合,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

过程性评价涉及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利用评价的结果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诊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影响教学导向;为学生的学习确定步骤,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方法;理解和掌握评价的方法,作为与终身学习相呼应的一个方面,实现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它的特点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1.全面。

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更能全面地发挥评价的各种功能。

过程性评价既关注学习的效果,还关注学习的情态动机和方式过程,不试图用过于刻板的标准来衡量所

有的学生,而是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去判断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符合人的多元智能的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2.及时。

过程性评价是与教学同时进行的共时性评价,评价和教学相互交叉和融合,教师和学生民主互动和协商,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有利于及时地肯定学生的成绩,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改错纠偏,查漏补缺。

3.灵活。

过程性评价不过分追求目标的标准化和方法的规范化,不过分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不过分追求评价环境和程序的正规和严肃,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才能。

4.深入。

过程性评价采用包括质性评价在内的各种评价方式,从学生本身,从同辈伙伴,从教师家长等不同的角度获得评价信息,不像传统的评价只能测量可量化的、相对来说属于浅层次的学习效果,可以深入到学习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学习进行描述和评价,对学习质量的评价层次更高也深入了。

5.回流。

过程性评价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价值、学习质量作判断,还对学习的过程有明显的回流作用,导向学习过程的不断修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

通过回流作用,评价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交互融合,成为学生发展的必由途径。

6.可持续。

不像终结性评价那样,过程性评价不是间歇式地进行,而是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在学习之前、之中、之后都不间断地进行着。

随着评价理念的逐步树立和对评价方法的逐步掌握,学生将评价作为学习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成为促进自己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手段。

过程性评价不是对微观意义上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也不是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评价,而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或者说是人生命意义上的学习评价。

这种理念由于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而得到落实。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和实践,评价将成为促进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与成绩的确认,还是诊断和改进学习的途径,还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目标。

让学生经历评价的过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过程性评价理念的又一新颖之处。

四、过程性评价的原则

实施过程性评价时,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全面、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以下一些评价原则将有助于达到评价目的,进而实现整个教学的目标,充分体现“在过程中评价”和“评价过程”。

1.在教学进行前提出预期。

在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任务往往是真实的,而学生又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控制权。

为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途,在教学进行前,预先通过提供范例、制定评价量规等方式使学生对自己要达到的结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将是非常有效的。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主动地使自己的工作与任务的预期要求看齐。

2.评价要基于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

在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学的组织者要尽可能地从“真实的世界”中选择挑战和问题,并在评价时关注学生在实际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展示表达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热情和纪律、信息规范和准则、诚信意识和行为以及评价的能力。

评价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使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上,而不仅仅是判断学生的能力如何上,真正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评价”和“评价学习过程”的原则。

3.评价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

既然过程性评价是一个进行中的、嵌入的过程,那么它也应该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目的是衡量学生的表现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或者要求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努力方向。

事实上,评价是促进整个学习发展的主要手段或工具。

4.学生对评价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

要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学生需要有机会制定和使用评价的标准,使他们在思考和反思中发展自身的技能。

学生应该知道如何回答和解决诸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已经取得了进步?

”、“我们如何才能得到提高?

”、“我们怎样才能达到优秀?

”之类的问题。

因此,只要有可能,就要尽量鼓励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并使他们对评价的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从而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五、过程性评价的工具

在过程性评价中,评价的内容应该围绕着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展开。

包括根据任务要求分析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工具有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合理应用信息工具来有效地表达相关问题答案的能力;对活动过程中相关信息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的协作,交流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涵盖了信息素养的全部意义,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目标。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可以采用制定量规表来进行。

1.制定评价量规。

在制定评价量规之前,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量规?

所谓量规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主题制定的经过量化的评价指标。

量规表的使用可以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

在制定量规时,首先要将上述的评价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将其分割为若干个能够客观反映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维度,或者是多个可以观测的行为指标,然后为每个维度或行为指标制定能体现具体表现水平的标准,并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等级水平,或者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不同的指标建立不同的权重。

评价量规的设计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由学生自主来完成,这主要根据任务的内容和评价的要求来确定。

在以教师为主的评价量规的设计过程中,提倡鼓励学生加入到量规表的制定中来。

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的积极

性;另一方面,通过对评价过程的介入,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把握评价的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根据评价的内容来反思自己的学习,促进学习的进步。

用评价量规评价学生的学习和作品创作是我们又可以借鉴的很好的评价方法。

量规作为一个评价工具,是课程与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评价与课程、教学的一体化注入到课堂中去,不同于过去将评价排斥于课程与教学之外或将评价视为外在的监控的传统评价观。

它在课堂中的运用将推动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保证课程与教学的良性循环。

而且,使评价贯穿于整个课程与教学,可以随时发现和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和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之前-------量规的“目标导向”作用。

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般在目标分析和任务、问题设计确定以后,就可以依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主要内容设计教学的量规。

在设计量规的过程中,有助于教师深入思考和更加明确细化教学目标。

同时量规的设计使教师要同时考虑到教学目标和学习的结果,这符合了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使教学更加有效。

使用量规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量规,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清楚学习的具体要求,这种可视化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

(2教学过程中------量规的“脚手架”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量规指导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提倡小组协作学习,单靠一个教师的力量很难对每个小组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教师就可以把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和问题通过量规的形式呈现给每个小组,小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自然可以得到一些解决,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指导。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量规可以用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当学习的“脚手架”

(3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量规支持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量规可以不断地记录和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有效评价信息,并将获得的信息和资料用于判断学生的学业情况,从而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量规可以成为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的依据和评价工具,从而在整个评定过程中保持客观性,减少主观性和盲目性。

并且量规使教师更容易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他们得到这个等级和他们做什么可以获得提高。

量规是一个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适于学生自评和互评。

通过量规这样一个开放的评价工具,家长和其他人员也可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当中来,保持动态开放的评价体系。

使用量规的目的主要不是给学生分类,而是为了让学生清楚学习的目标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反思。

使用量规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学习是有效的”,“还存在什么缺陷”,从而引起学习的反思。

下面我们来看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量规表

评价等级及标准

评价方式

A

B

C

个人

评价

同学

评价

教师

评价

参与

程度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至少一半的学生参与小组活动,为小组活动献计献策。

少有举手发言,较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合作

情况

小组成员显示出了极好的倾听能力和领导能力,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的方式共享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小组成员显示出了一定的交互能力;他们能认真地倾听他人的观点,显示出了一定的讨论和选择能力。

参与了讨论、工作,并对最终成果进行了评价,对评价过程只是旁观。

创新

情况

有创新意识,成果有前瞻性、独特性、价值性。

有创新意识,成果有独特性。

学习中能开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

态度

能刻苦钻研,积极主动交流、思考回答问题,努力争取最出色的完成任务。

能认真听讲,参与交流,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能认真听讲,在同伴帮助下完成任务。

自主

探究

有强烈的求知欲,不断提出许多与任务相关的问题,并努力寻找答案。

能在遇到问题时独立寻找解决办法,不放弃。

能够提出与主题相关问题,希望找到答案。

能在遇到问题时自己进行探究或与同伴讨论寻求解决途径。

能提出问题,但有时偏离主题或不作进一步的思考。

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些探究,但缺乏毅力,喜欢依赖同伴。

2评价资料包

评价资料包是按一定目的收集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最终作品的一整套材料,可以和学生成长手册结合起来,这种评价资料包在客观上有助于促进个人的成长,而学生也能在自我评价中逐渐变得积极起来。

评价资料可包含各种形式的学习材料,如:

参与各种活动的录像、各种作业、自己的自评表、教师和学生的评语等。

评价资料包使学生能在一段时间后检查自己的成长,凭借这些资料,教师能辅导和支持学生达到自己的目的。

六、过程性评价的形式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指的是课程实施意义上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课堂活动获得发展的过程。

信息技术课程过程评价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标准,具体到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展示表达、

自主探究、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热情和纪律、信息规范和准则、诚信意识和行为八大方面。

但作为一名执教者来说,如果每节课都面面俱到每个学生都评,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讲,给他一节课的时间也未必能完成,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讲,如此细的评价标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很多都是想都不会去想的,更别说留意自己在课堂中的这几类表现,而且,完成一张表格的勾勾划划也吸引不了这些喜欢新鲜事物的小孩子。

因此,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形式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激发其继续学习的欲望非常重要。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形式:

1.表格式。

这是最标准化的过程评价形式,在课堂设计时就预先设计好该堂课过程评价的表格,可以是电子表格也可以是纸制表格。

电子表格更加适用于已经掌握了一定计算机操作的学生,而纸制表格则更加方便学生经常对照评价表内容来反思自己课堂学习的情况。

(例如:

张健的《使用计算机》课堂自评表

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班_____________姓名

要求:

单项选择,在符合的选项下面打“√”。

2.平台式。

同样也是表格式,但是统一地放在平台上,而且评价指标也是具有普遍性的。

因为是统一的软件平台,所以评价指标也十分详细,考虑周全,并且可以由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评价指标的多少,学生可以提前查看评价指标的要求,虽然该评价也是在课堂学习结束后进行,但由于学生事先已经知道评价标准,因而评价结果还是能够很好体现真实性的。

但其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平台中的过程评价内容必须事先由老师放上去,其增加过程也比较繁琐的,必须一项项指标选过去,有时还要输入新添加的内容,无疑增加了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

从实践来看,如果教材不变的话,可以组织一部分教师专门进行针对每课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指标,统一做在平台中,然后还可以让教师自由添加删减指标,这样既能对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又能让教师灵活调整,体现教学个性。

(例如:

李杰老师的学生自评系统截图)

1.选择课程页面

2.学生自我评价页面

3.完成提交后的提示页面

4.管理员教师查看评价结果页面

5.学生自我评价结果直方图显示页面

3.口头评价式。

所谓口头式就是没有表格,只是由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或后给予评价指标,由学生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老师出示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然后由学生在评价的基础上评选出各个评价指标做得较为出色的同学,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例如,一位老师就尝试了几堂类似的课,在“我为小区添路灯”教学中,设计了四个评价指标,分别从美观、新颖、合作、表达四方面让学生进行评价,先由小组长组织自我评价和互评,再在班级中进行评价汇报,同时推荐四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然后由教师颁发小花奖励学生、颁发奖牌奖励小组。

这种形式由于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又因是层层递进评价,公平公正性能够很好的体现。

但其也是有缺陷的,比如评价指标不如表格式的详细,学生自我评价由于时间和性格的局限而没有很好的体现。

再如:

张健老师在讲《使用计算机》一课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口头评价语言有:

“你们都非常聪明”、“同学们不光练习做得又快又正确,而且能够很好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我们来为这些小组的表现鼓鼓掌吧。

(鼓励做得快,合作好的小组)”。

运用的评价形式也不同,有口头式的;有表格式的评价表;还有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可谓评价形式灵活多样。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张健老师那样运用比赛的形式对学生参与的某个过程进行技能与参与行为的评价,使评价落到实处。

七、课堂上教师常用口头评价语言

(一)教师对回答正确的评价语言。

1.太棒了!

“你的回答真精彩!

2.老师为你的出色表现而自豪!

3.你的进步真神速!

4.老师向你学习!

5.你的表现让大家刮目相看!

6.说得真不错(真了不起),大家都要向你学习(请继续努力)!

7.你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小天才)。

8.回答得真好!

非常有创造性!

9.像***这样的学习态度,特别好,不但理解,还有自己的见解!

10.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你真行。

11.大家都喜欢你的回答,你的见解真独特。

12.这种方法很有新意,说明你动了脑筋。

13.这位同学的发言很完整,声音也响亮。

14.同学说得(演示的)既„又„,我们一齐向他学。

15.他的表现真不错,大家给他一些鼓励!

16.你还行,不过还需努力。

争取回答得更出色。

(二)教师对回答错误的评价语言。

1.你的回答很完美,只要在„„地方改一改那不是更完美吗?

2.你的脑筋动得可真快,要是在„„说得更清楚具体些,那该有多好呀!

3.今天你的表现可真棒,已经举手发言了好几次,而且一次比一次进步,不过回答问题前要听清楚问题,行吗?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