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2281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三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含答案

限时训练

题组一 句子补写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4个字。

(5分)

萧伯纳说: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这话的立足点是占有,所以才会有__①__和已得到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

如果__②__,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是可以反其意而说的:

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二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__③__。

解析: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瞻前顾后”,①处,根据前面的“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及后面“已得到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可知,该处应该填“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等相关内容;②处,根据后面“我们是可以反其意而说的”“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及前面的“立足点是占有”可知,此处可以从“创造”的角度来说;③处,根据前面“寻求和创造”及“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可知,此处可填“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等内容。

答案:

①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 ②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 ③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字。

(5分)

雾霾的危害之大,几乎人所共知。

因此,“严重雾霾天给学生们放假”的呼吁成了大多数父母们的共同心声。

但是,__①__。

众所周知,雾霾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行业,私家车的大量使用,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总之,__②__,其中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雾霾高发的根源。

所以,治理雾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__③__。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补写时要联系上下句,揣摩整段话表达的主题,从而补写出符合要求、适合语境的句子。

①处根据“但是”一词,联系“危害之大”,词句应该是说明“给学生放假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②处,是对上文雾霾发生原因的总结,考虑上下文,必须把各行业和个人囊括进去。

③处,考虑责任问题,除政府之外,那就是企业和每个人的责任。

答案:

①雾霾天给学生放假也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②雾霾的发生是方方面面的机构和个人行为所致 ③也是企业和每个人的责任(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断。

那么__①__?

首先,__②__,万事万物都存在这种关系,比如自然界的天地、四季、山水、风火等,都有阴阳之别。

其次,阴阳两种属性尽管是对立的,__③__,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阴阳互相配合,才能化生万物。

再次,阴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泰与否、损与益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上所述可见,阴阳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解析:

通读语段,可知语段主要讲阴阳之间的关系。

从“其次,阴阳两种属性尽管是对立的”来看,②句应该是讲“阴阳是互相对立的”;再从③空后面的内容来看,可知③空应该填“但也是相互配合的”等相关内容;而①句是对全语段的总领,结合后面的问号可知,应该是问阴阳是什么关系。

答案:

①阴阳二者是什么关系呢 ②阴阳是互相对立的 ③但也是互相依存(统一或配合)的(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谚语有云: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然而,__①__,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

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延长寿命等,总之,__②__。

其实,只要愿意,__③__,你可以做慈善,帮助困难之人,你可以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你还可以绽放一个动人的微笑,说出一句由衷的赞美。

答案:

①我们并不习惯给予 ②给予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③你可以用各种方式给予(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

从取向上说,__①__,“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

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__②__。

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

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

__③__。

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答案:

①“读薄”偏重于求深度 ②“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 ③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5分)

对隐身材料来说,对某种探测手段的隐身性能好,__①__。

例如,对激光探测的隐身性能好,一般对红外探测就不能隐身。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研制兼容型隐身材料。

当然,__②__,出现科幻电影中的隐身衣、隐身房子等。

总之,从发展前景看,__③__。

答案:

①往往对另一种探测手段的隐身性能就不好 ②隐身技术和隐身材料还会发展到别的领域 ③隐身技术和材料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

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因为雄性蟋蟀能发出“蛐蛐”的声音,__①__。

蟋蟀大多长着黑褐色的外壳、粗壮的后腿、比身体还要长的细丝状触角。

白天,它们一般躲藏在洞穴中,夜晚才出来活动。

__②__,所以经常被人们抓来进行斗蛐蛐儿比赛。

但是,蟋蟀喜欢吃植物的根、茎、叶、种子和果实,__③__。

答案:

①所以人们也叫它们蛐蛐儿 ②蟋蟀们很好斗 ③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性(是农业害虫)(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柠檬是世界上最有药用价值的水果之一,它富含维生素C、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奎宁酸、柠檬酸、苹果酸、橙皮苷、柚皮苷、香豆精、高量钾元素和低量钠元素等,__①__。

维生素C能维持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间质的生成,并保持它们正常的生理机能。

人体内的母质、黏合和成胶质等,__②__。

当维生素C缺少了,细胞之间的间质——胶状物也就跟着变少。

这样,细胞组织就会变脆,失去抵抗外力的能力,人体就容易出现坏血症;__③__,如预防感冒、刺激造血和抗癌等作用。

解析:

第一空由下文的功能可知,应从对人体的益处角度组织答案;第二空由后面的标点符号及人体的需要可知,此处应从对维生素C的需要角度来组织答案;第三空由后面的预防感冒等可知,它还有更多的用途,以此作为答案即可。

答案:

①对人体十分有益 ②都需要维生素C来保护 ③它还有更多用途(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社交、业余生活、饮食起居诸方面,__①__。

细想想,这些习惯无一不是一点一滴慢慢形成的。

每个人都在不自觉地按着自己的习惯行事,__②__,坏的习惯带来不好的结果。

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但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不同只在于坏习惯的形成往往是不知不觉的,好习惯的形成则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主观努力。

坏习惯形成了,改掉颇不易;好习惯形成了,一旦松懈下来,__③__。

我们应该明白习惯对人生成功的意义,并学会用好习惯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一生。

解析:

第①处结合前文内容以及后文内容“这些习惯”,此处意思应是“都有自己的习惯”;第②处结合后文“坏的习惯带来不好的结果”,此处意思应是“好的习惯带来好的结果”;第③处联系前文内容“坏习惯形成了,改掉颇不易”,此处意思应是“却比较容易丢掉”。

答案:

①都有自己的习惯 ②好的习惯带来好的结果 ③却比较容易丢掉(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10.(2017·广州一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在传统的人机交互系统中,用户身处真实世界中,通过鼠标、键盘、显示器等传统设备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进行交互,__①__。

而在新开发的虚拟现实系统中,用户被完全包裹在计算机生成的世界中,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仿佛融为一体。

置身于虚拟世界中的用户,__②__,而是通过更为自然而友好的交互方式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

研究人员为了增强人机交互的效果,__③__,来更好地实时监测参与用户的行为,并对其行为做出反应。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解答时,根据横线前后文,围绕关键词补全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即可,注意每空不超过15个字。

①处,结合前后文,可知此处处于转折的前一句,应和“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仿佛融为一体”句式相近,内涵相反。

故此处应填入“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完全隔离”。

②处,后文说“而是通过更为自然而友好的交互方式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也就是说此处是对用户的交互方式的叙述,应该对应于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

故此处应填入“无需通过传统的交互设备”。

③处,结合后文“更好地实时监测参与用户的行为”,此处应是某种举措用以形成监测的效果,故此处应填入“优化参与用户行为的监测系统”。

答案:

(示例)①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完全隔离 ②无需通过传统的交互设备 ③优化参与用户行为的监测系统 (5分,第①句1分,第②、③句各2分。

意思对即可。

题组二 语句复位与排序题

11.(2015·湖南卷)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说着,进入石洞来。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

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________,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

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

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

解析:

本题从选词填空的角度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文段开头从游踪说起,先是“进入石洞来”记所看景象。

接下来,又有景象映入眼帘,此句用“再进数步”开头,就与前一句“进入石洞来”形成前后呼应。

横线后面,是“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所以横线的最后应是“雕甍绣槛”,前面两个短语比较,显然“两边飞楼插空”与“雕甍绣槛”联系更紧。

“平坦宽豁”是眼前之景,放在“渐向北边”之后,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答案:

C

1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________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A.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嫣然一笑。

B.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嫣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

C.对虚伪的笑,不必怒目而视,要报之以嫣然的微笑;对阴冷的奸笑,也当笑颜相迎。

D.对阴冷的奸笑,为什么不可以还以笑颜?

对虚伪的笑,为什么不报之以嫣然微笑,而一定要怒目而视?

解析:

B项,从“虚伪的笑”到“阴冷的奸笑”,语意由轻到重,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

答案:

B

13.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于是贾赦贾政等在前导引,又是两个老婆子秉着两把羊角手罩,鸳鸯、琥珀、尤氏等贴身搀扶,________,便是这座敞厅。

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

A.邢夫人等在后围随,从下逶迤而上,不过百余步,至山之峰脊上

B.至山之峰脊上,不过百余步,邢夫人等在后围随,从下逶迤而上

C.不过百余步,从下逶迤而上,邢夫人等在后围随,至山之峰脊上

D.从下逶迤而上,邢夫人等在后围随,至山之峰脊上,不过百余步

解析:

从前面的文字,贾赦贾政等导引,鸳鸯琥珀等搀扶,即可知首句应该是“邢夫人等在后围随”。

再者,从叙述上看,应该是按行走态势—行程距离—到达位置这个顺序。

答案:

A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地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

名山大川,熟于心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

________________。

一个成功的画家,画的技能已达到化境,也就没有固定的画法能够拘束他,限制他。

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画得熟练了,何必墨守成规呢?

但初学的人,仍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为是。

A.游历不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B.游历虽然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但是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C.行万里路是必须的,通过游历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让游历成为绘画资料的源泉

D.游历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因为游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

解析:

整个句子是因果关系,前一分句是递进关系,所以排除B、D两项;C项是目的关系,也排除。

答案:

A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我曾多次来过西安,也曾多次感觉到过,而且说出来过:

西安是一块宝地。

在这里,中国古代文化仿佛阳光空气一般,弥漫城中。

唐代著名诗人的那些名篇名句,很多都与西安有牵连。

谁看到灞桥、渭水等等的名字不会立即神往盛唐呢?

谁走过丈八沟、乐游原这样的地方不会立即想到杜甫、李商隐的名篇呢?

__________________

A.这里到处都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

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B.这里是一个梦和诗的世界:

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

C.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D.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

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是写弥漫在西安的诗,整体的思路是:

从神往盛唐——想到杜甫、李商隐的名篇——处处是诗。

C项说“这里到处是诗”,对上文进行了小结,与上文的衔接最为紧密。

答案:

C

16.(2016·顺德模拟)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不止一位先贤指出,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没有机会向他人讲述,他绝不会感到快乐。

一个人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幸,如果有向心爱的人倾诉的机会,他的痛苦自然会减轻。

________________。

没有任何人倾听,绝对的孤独,快乐会成为失望,痛苦会成为绝望!

A.没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没有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

B.没有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没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

C.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快乐没有人分享的绝非真正的快乐

D.快乐没有人分享的绝非真正的快乐,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

解析:

从连贯上讲,“有……没有”是一致的句式表达;从意思和结构上讲,先说“快乐”再说“痛苦”是对前文的自然衔接和对下文的提示。

答案:

B

17.(2014·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

解析:

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

这是一段写游踪的文字,语段的中心是“箕山”。

那么紧跟着的应该是登山,所以首选④;④句的结尾已经登到“箕顶”,那么下面应该紧连②句;②句写出了“空旷”之势,所以应该紧连⑤句;再看③;③句中的词语“遗址”,与后面句子连接紧密,所以③句应该在最后。

这样答案应为D。

答案:

D

18.(2014·广东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D.⑤④③①⑥②

解析:

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

这类题宜结合排除法来做。

通读材料,可发现文段是“总分”结构,通过举管弦乐的例子来说明“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

再看选项,首项不是④就是⑤,寻找两项的共性——“物理学家们”,它在④的句首,在⑤的句末(由事实引出物理学家),可见⑤是提出观点,并且引出“物理学家的窘困”;④顺承⑤继续阐明窘困所在,④引出关于“声音”的介绍,⑤在④前,这样排除A、B;观察C、D差异,③④以及②⑥两组的先后关系是重点,只需要判断一组即可。

③是举证,首次提到“管弦乐”;④由“物理学家”引出“声音”,而“管弦乐”是“声音”的一个表现,所以应该先④后③。

其实,此时答案已能明确,不过为准确起见,我们继续看后面几句,①⑥②均为对管弦乐的阐释部分。

①中的“然而”表示对③“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意思表述的转折,并将句意过渡到“人脑对音乐的感知”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

因此此题选D项。

答案:

D

19.(2014·辽宁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

②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

③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④告诉你的朋友,很怀念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光,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等

⑤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

⑥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

A.⑤⑥①②④③B.⑤③②⑥①④

C.⑥③②⑤①④D.⑥⑤①④②③

解析:

首先明确语段的话题就是“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确定首句⑥,然后从正反方面明确作用③②,最后是具体做法⑤①④。

答案:

C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年轻时不擅长把握自己,做什么事都走极端显得过度。

太急切地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过于胆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审势,看准了再做;二适度,得体地表现。

古语说:

“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孤寂。

惟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①不太得体 ②就容易太夸张激昂 ③就害怕见人 ④机会来了也显不出你 ⑤常滥情失控 ⑥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

A.③①②⑤⑥④B.②①③⑤④⑥

C.②⑤①③⑥④D.③②①⑤④⑥

解析:

“太急切地表现”和“太过于胆怯”分别引领着三句话,可以肯定,另外两个“就”领起的句子应该放在相对应的位置,最后是两种不同的性格缺陷导致的不良后果。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