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2601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docx

市政污水工程施工情况总结

工程施工情况总结

XX污水管线于2005年12月1日经研究决定采用泥水平衡机械化顶管,2006年4月7日顶管机正式开始入洞。

之前,我方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施作后封闭。

2006年2月25日开始施工机顶坑,到3月20日工作坑到底后,浇筑砼底板,施作导轨、后封闭、安装后背,同时进行地上泥水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

4月7日各部位就绪,顶管机正式入洞,开始顶进。

初始,顶进土质为淤泥质粘土,管道高程偏低,即开始进行纠偏,待三根管过后,土质开始转变为粉质砂土,高程继续走低。

到顶进第六节时,刀盘电机电流突然增大,过一会有碎木随泥浆排出,继续顶进一会出泥管路便被堵住,遂检查管路,发现是碎木块将出泥管管口堵住。

泥浆无法排出,紧急疏通管路,反复进行管路冲洗,有好转,但偶尔还会发生堵塞。

将该节管顶进,顶进第7节管时,又出现管路堵塞,期间不断有碎木块排出。

此时机头内漏水,使得机头内仪表箱进水,导致液晶显示屏、传感器失灵,无法继续顶进。

经过5天维修后,又能继续顶进。

在此后的顶进过程中,不断重复漏水,电气设备损坏的问题。

直至顶进顶进第20节管时,顶力为20Mpa,124’#~122#方向第8节和第九节管口挫口严重无法顶进,挫口量达到10cm。

经研究决定将挫口位置凿开,采用钢板将两管口连接,传力继续顶进。

由于管道内操作空间小,凿管历时7天。

再次顶进时,后边8节管顶力为12Mpa,而整段管顶力达到30Mpa,仍不能顶动。

最后一节管口碎裂,无法继续顶进。

日期

事件

原因

解决办法

结果

解决日期

4月5日

刀具损坏

疑为吊装时与硬物

(如导轨,密封墙)碰撞

更换刀具

刀具更换

4月5日

4月6日

沉淀池出口堵塞

管口铁丝网被树叶堵住

拆下铁网并清理

仍需定时清理

4月6日

4月6日

入洞口架子管喷浆

架子管没有及时拆除

拆下架子管并堵住漏洞

完成

4月6日

4月8日

进洞时机头下部无法密封

导轨与后密封之间间

隙过小,无法进行密封

在机头两边砌砖墙

虽然漏浆,

但顺利进洞

4月8日

4月8日

进洞时后密封墙漏浆严重

后密封墙结构不合理

用堵漏灵封堵

情况好转

4月9日

4月9日

机头顶进时,出泥管堵塞

电动阀开闭失误,

泥浆浓度太大

拆开出泥管进行疏通,

进行反清洗

结果不理想

4月9日

4月10日

第一节管顶进

 

 

 

 

4月12日

管道堵塞

疑为大量碎木片堵塞管道

反复进行管道冲洗

情况好转,

但时有堵塞

4月13日

第一节管口处进水严重

水泥管口橡胶圈脱落

使用堵漏灵及油麻封堵

情况有好转

4月13日

密封油脂电机失灵

机头进水,导致油脂泵电机进水

烘干36小时

故障解除

4月15日

仪表盘失灵

机头内有漏水孔(设计问题),

导致仪表箱漏水

返厂休理

故障解除

4月19日

主控柜液晶显示屏失灵

疑为液晶屏质量问题

更换液晶屏

故障解除

4月18日

左下,右下纠偏传感器失灵

进水失灵

更换传感器

故障解除

4月19日

4月13日

机头漏水

设计问题

泄漏口连接软管,

导出浆液

故障解除

4月16日

进泥口橡胶管崩裂

橡胶管质量问题,冲洗时压力偏大

更换橡胶管

故障解除

4月13日

4月14日

仅依靠激光靶顶进一根管

 

 

 

 

4月16日

泥浆管路堵塞

仍为碎木片

反复清洗管路

情况有好转

4月16日

4月20日

顶进

 

 

 

 

4月24日

机头进水

纠偏频繁,密封物脱落

用堵漏灵封堵

 

 

油脂泵电机进水

机头进水,导致油脂泵电机进水

烘干12小时

故障解除

4月24日

4月25日

油脂泵损坏

疑为油脂泵质量问题

更换

故障解除

4月25日

4月26日

第八,第九节连接处管口崩裂

疑为管口质量问题

 

 

 

机头漏水

 

 

 

 

4月29日

八,九节管口错位

管口质量,土层复杂,

所在位置有拐点,

怀疑上方土层有塌方

凿掉破损管壁,

安装护口铁板

继续顶进

 

5月9日

5月9日

错位严重,管口破碎

前部管长时间静止被抱死,

顶力过大导致

开坑

 

 

 

一.人员

顶管机操作员,每班设置一名,施工中由班组长兼任。

主要任务是在操作机器的同时及时填写施工记录,并通过监视器及摄像头了解各仪表的数据和各岗位情况,处理突发事件。

注浆人员,每班两人,主要任务为预制触变泥浆,并观察泥水罐中的泥水循环情况,出现异常时(泥水溢出,泥水过少,有异物漂浮或管道堵塞等)应及时向班组长汇报。

地面泥水系统的阀门,也由注浆人员依班组长指挥进行操作。

下管人员,每班一人,主要任务为操作电葫芦,混凝土管的挂钩主要由注浆人员完成。

坑底施工人员,每班三人,主要任务是坑底阀路的操作,管路的换接,护口铁的更换及注浆的时候,注浆管各阀门的操作。

二.机械设备

现场施工设备:

坑底基座:

应测量高度后按照要求铺设,坑底应有预埋铁,导轨铺设的时候与之焊接牢固。

导轨与地面应留有至少300~400mm高度余量。

导轨宽度有两种,分别用于机头始发和混凝土管的正常顶进,以办证机头与混凝土管中心和高程一直。

坑底排水设备:

坑底四周应预挖排水沟,由于排出的泥水黏度和比重都比较大,所以排水沟具有一定深度,在排水沟最低点设置一个降水井和一台抽水泵,有条件的话,坑两边应各设一个,并定期清理坑内淤泥。

后密封墙:

密封墙应与坑壁联接牢固,上段施工机头进洞时,密封墙与坑壁分离并产生较大缝隙,导致浆液从缝隙中涌出,影响施工。

密封墙表面应与顶管机轴向垂直,左右及上下偏差不应超过3‰;

密封圈应为2~3道,中间夹有橡胶圈,用预埋螺栓固定在密封墙上,固定应牢固,内径大小要适中,上段施工进洞时,由于内径较小(顶管机直径φ1290mm,刀盘外径φ1300mm,密封圈内径φ1310mm),使得进洞时有些困难,而且在顶进过程中,密封圈与密封墙产生缝隙,最大时达50mm,但没有漏水,主要原因应为密封圈与墙体连接强度不够。

后背墙:

后背墙除应保持相应的强度以外,还应保持尺寸,左右及上下偏差应控制在1‰左右,保证顶镐的顶进方向和混凝土管的受力均匀。

起重设备:

电葫芦应有专人操作,并需配有专用吊钩用于混凝土管的吊装,注意维护

和保养。

顶管设备:

主顶设备:

顶镐需配有相应的基座。

由于二级镐的出镐长度较长,导致顶镐重心前移,可以把顶镐尾部与后背墙用钢筋焊接固定,或在镐头安装滚轮支撑架。

顶镐方向须对正,与后背墙接触良好。

机头设备:

机头设备在上一段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如下:

(1)机头内仪表箱应进行防水设计。

(2)纠偏油泵故障频繁。

(3)机尾钢套环纠偏过程中漏水。

(4)机头内进排泥管道结构不理想,容易堵塞,且疏通困难。

(5)激光靶位置应前移。

(6)损坏镐头须进行修复。

(7)机头内摄像头信号时断时续,且为黑白图像。

(8)怀疑刀盘密封圈可能失效,导致机头进水。

(9)顶管机内油脂泵位置偏低,容易进水。

机头已经返厂修理。

泥水循环设备:

地面浆液循环:

地面浆液循环主要由沉淀池,二次沉淀池,送浆泵及各个管路阀门组成。

一次沉淀池长10m,宽5m,高0.8m,分为2个部分,顶进时轮流使用,主要作用是沉淀泥桨带出的泥沙。

在施工中,由于土层复杂,变化频繁,沉淀池没有发挥出全部作用:

当地下土质为淤泥时,一次沉淀池的沉淀效果不佳,使得大量泥沙流进二沉池,由于二沉池为高2m的铁罐,而且清理时须停止施工并把二沉池排空,因此费工费时。

而当地下土质为细砂时,一沉池初始的沉淀效果明显,但当大量细砂沉淀后,导致一沉池容积减小,沉淀效果下降,而二沉池水位上升甚至溢出,导致浆液流失。

经过考虑,决定放弃一沉池,改由旋流器代替,询流器排出的泥沙直接排放到出泥地点,浆液则进入二沉池。

由于取消了一沉池,所以应加大二沉池容量,观察得出,顶进60m时,需要3m3的泥浆才能使泥水系统进行正常的循环,再加上旋流器运行时损失的泥浆,要保持正常的顶进,需要有25~30m3的浆液储量。

坑底泥浆循环:

坑底浆液循环主要包括排泥泵,与机头相连的进排泥管路,管路换向装置和2根12m长的软管。

施工中由于地下土质复杂,管路经常堵塞,所以反冲洗使用频繁,因此坑底施工人员应熟悉反冲洗流程及其各个阀门的开关状态,换管和拆卸管路时也应按照流程操作,顶进前,应把软管尽量放在两轨之间,避免在顶进过程中软管因弯曲过大而崩裂。

各阀门对流量的控制关系:

详细数据见

人员操作不熟练,对机器不熟悉。

机械改进:

材料:

管材

地址条件:

启动snb1

pn3状态

sn3状态

进泥压力

排泥压力

排泥流量

排泥流量

%

%

MPa

MPa

(缩小500倍)

m3/h

100

100

0.21

0.13

0.12736

63.68

100

90

0.21

0.13

0.1268

63.4

100

80

0.21

0.13

0.1268

63.4

100

70

0.21

0.13

0.12548

62.74

100

60

0.2

0.13

0.12

60

100

50

0.2

0.12

0.11

55

100

40

0.18

0.12

0.1

50

100

30

0.14

0.1

0.08956

44.78

 

 

 

 

 

 

 

 

 

 

 

 

 

 

 

 

 

 

 

 

 

 

 

 

启动snb1

pn3状态

sn3状态

进泥压力

排泥压力

排泥流量

排泥流量

%

%

MPa

MPa

(缩小500倍)

m3/h

100

100

0.22

0.13

0.12736

63.68

80

100

0.22

0.13

0.12712

63.56

70

100

0.22

0.14

0.12634

63.17

55

100

0.23

0.15

0.12294

61.47

45

100

0.24

0.16

0.11608

58.04

40

100

0.24

0.17

0.11168

55.84

35

100

0.25

0.19

0.10472

52.36

启动snb1,pnb1

pn3状态

sn3状态

进泥压力

排泥压力

排泥流量

排泥流量

%

%

MPa

MPa

(缩小500倍)

m3/h

100

100

0.12

0

0.17294

86.47

100

80

0.12

0

0.17294

86.47

100

60

0.12

0

0.168

84

100

40

0.06

0

0.146

73

 

 

 

 

 

 

 

 

 

 

 

 

 

 

 

 

 

 

 

 

 

 

 

 

 

 

 

 

 

 

 

 

 

 

 

 

 

 

 

 

 

 

 

 

 

 

 

 

启动snb1,pnb1

pn3状态

sn3状态

进泥压力

排泥压力

排泥流量

排泥流量

%

%

MPa

MPa

(缩小500倍)

m3/h

100

100

0.13

0

0.1733

86.65

80

100

0.13

0

0.17262

86.31

70

100

0.13

0

0.17202

86.01

60

100

0.13

0.01

0.17124

85.62

45

100

0.15

0.04

0.1631

81.55

 

 

 

 

 

 

 

 

 

 

 

 

 

启动snb1

pn5状态

进泥压力

排泥压力

排泥流量

排泥流量

%

MPa

MPa

(缩小500倍)

m3/h

100

0.22

0.14

0.12894

64.47

80

0.22

0.15

0.12408

62.04

70

0.23

0.16

0.12034

60.17

60

0.23

0.16

0.11918

59.59

50

0.24

0.16

0.114

57

40

0.25

0.19

0.108

54

 

 

 

 

 

 

 

 

 

 

 

 

 

 

 

 

 

 

 

 

 

 

 

 

 

 

启动snb1,pnb1

pn5状态

进泥压力

排泥压力

排泥流量

排泥流量

%

MPa

MPa

(缩小500倍)

m3/h

100

0.12

0

0.17346

86.73

80

0.12

0

0.17328

86.64

60

0.13

0

0.172

86

50

0.14

0.03

0.1662

83.1

40

0.22

0.14

0.12828

64.14

30

0.26

0.19

0.1151

57.55

 

 

 

 

 

三.材料

常规材料:

膨润土,PMS,粘土。

PMS使用情况:

(1)沉淀池泥浆调配

沉淀池

PMS

膨润土

粘土

比重

黏度

25kg/袋

25kg/袋

t

m3

 

 

5月6日

 

8

 

25

1.01

13.5

5月7日

6

8

 

25

1.01

15

5月8日

18

8

1

25

1.03

17

5月9日

20

8

2.5

25

1.04~1.07

17~20

(2)掘进状态下沉淀池泥浆状态变化

日期

时间

状态

比重

4月26日

9:

30

16#开始顶进

1.035

 

10:

15

16#完成顶进

1.05

 

13:

20

17#完成顶进

1.08

 

14:

47

18#开始顶进

 

4月27日

9:

55

18#开始顶进(半根)

1.065

 

3:

40

19#开始顶进

1.09

 

4:

20

19#顶进中稀释

1.07

(3)粘土

粘土为124号坑挖出的土,与PMS浆液混合后,产生絮状悬浊液,黏度和比重都很大。

四.施工流程

经统计,在正常顶进状态下,各步骤所需时间如下:

管路拆卸+护口铁调运=15分钟

下管+对接+护口铁安装=5~10分钟

管路的安装=30~50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