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2655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四 酸和碱.docx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四酸和碱

2020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四:

酸和碱

考点一:

酸碱度

1.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A.胰液7.5~8.0B.胆汁7.1~7.3

C.血浆7.35~7.45D.胃液0.9~1.5

2.某石油化工厂化验室的实验员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计算出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你觉得应该选择实验序号的数据。

(2)若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为100g,请计算该残余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考点二:

常见的酸和碱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

吸取液体药品

C.

过滤D.

稀释浓硫酸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可用水扑灭

B.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8.65mL氯化钠溶液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必须在天平两盘各垫一张质量相同的称量纸

D.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可以将瓶内的水换成细沙,作用相同

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可表示为:

2NaCl+2H2O

2NaOH+X↑+H2↑。

电解一定质量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为Cl2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C.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不变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能放出大量的热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收集二氧化碳B.

稀释浓硫酸

C.

给液体加热D.

量取9.5mL水

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和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硫酸钙、氨水、锌B.硫酸、熟石灰、氮气

C.盐酸、纯碱、金刚石D.硝酸、烧碱、氨气

6.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属于

A.混合物B.纯净物C.氧化物D.碱

7.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干冰、冰都属于氧化物B.

都是碱

C.

都是化合物D.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

8.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残留的稀盐酸,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最好选用的物质是

A.Ca(OH)2B.CaOC.NaOHD.CaCO3

9.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稀硫酸除铁锈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食醋除去水垢

10.氢化钙(CaH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H2,是野外工作人员便携燃料的来源。

课外小

组同学利用H2与金属钙反应制取CaH2(见图)

(1)反应所需H2可利用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2)洗气瓶中m、n应依次选择下列试剂的_____、_____(填序号)

ANaHCO3溶液BNaOH溶液C浓硫酸

(3)为防止钙被氧化,在加热钙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

(4)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氢气密度比空气_____(填“大”或“小”),试从微观探析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5)为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与玻璃管中Ca或CaH2反应,在导管末端还应该连接一干燥管,所装试剂为_____。

11.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和技能。

(1)实验室常用较浓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下图中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序号)。

(2)某未知气体X可能含有CO、

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I.加热时,

能与

反应生成

Ⅱ.20℃时,

溶解度分别为:

0.165g,2.1g。

①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气体X成分的猜想与探究:

猜想1:

只有CO猜想2:

只有

猜想3:

既有CO又有

②实验时,先往装置中通一段时间的

,再通入气体X后加热,实验中有下列变化。

变化1:

A中玻璃管内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变化2:

B瓶增重;变化3:

C中出现浑浊。

根据变化________(填“1”“2”或“3”),可知猜想1不成立。

③根据上述变化仍无法确定气体X的成分,还需要测定________(填序号),并进行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a实验前A中CuO的质量bB瓶增重的质量cC瓶增重的质量

讨论和反思:

④C中用

溶液而不用

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从环保的角度,该装置还应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表示反应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若往D、E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均显蓝色;D与E两种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C与E的溶液反应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2)D的名称是_____,D在生产中的用途是_____(举一例)。

(3)E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写离子符号)。

(4)B可能是_____,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考点三:

中和反应

1.根据下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B.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

C.用酚酞溶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这些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E的化学式是_______。

(2)B→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任意写一个)

(3)列举A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用途_______。

3.为测定某工厂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下列实验:

取49g废水样品于烧杯中,再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此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_______

4.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未经处理,会造成污染.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废水处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试计算:

(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020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四:

酸和碱参考答案

考点一:

酸碱度

1.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A.胰液7.5~8.0B.胆汁7.1~7.3

C.血浆7.35~7.45D.胃液0.9~1.5

【答案】D

2.某石油化工厂化验室的实验员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计算出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你觉得应该选择实验序号的数据。

(2)若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为100g,请计算该残余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答案】

(1)②

(2)7.35%

考点二:

常见的酸和碱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

吸取液体药品

C.

过滤D.

稀释浓硫酸

【答案】A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可用水扑灭

B.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8.65mL氯化钠溶液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必须在天平两盘各垫一张质量相同的称量纸

D.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可以将瓶内的水换成细沙,作用相同

【答案】D

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可表示为:

2NaCl+2H2O

2NaOH+X↑+H2↑。

电解一定质量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为Cl2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C.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不变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能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C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收集二氧化碳B.

稀释浓硫酸

C.

给液体加热D.

量取9.5mL水

【答案】A

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和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硫酸钙、氨水、锌B.硫酸、熟石灰、氮气

C.盐酸、纯碱、金刚石D.硝酸、烧碱、氨气

【答案】B

6.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属于

A.混合物B.纯净物C.氧化物D.碱

【答案】D

7.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干冰、冰都属于氧化物B.

都是碱

C.

都是化合物D.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

【答案】A

8.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残留的稀盐酸,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最好选用的物质是

A.Ca(OH)2B.CaOC.NaOHD.CaCO3

【答案】D

9.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稀硫酸除铁锈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食醋除去水垢

【答案】A

10.氢化钙(CaH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H2,是野外工作人员便携燃料的来源。

课外小

组同学利用H2与金属钙反应制取CaH2(见图)

(1)反应所需H2可利用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2)洗气瓶中m、n应依次选择下列试剂的_____、_____(填序号)

ANaHCO3溶液BNaOH溶液C浓硫酸

(3)为防止钙被氧化,在加热钙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

(4)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氢气密度比空气_____(填“大”或“小”),试从微观探析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5)为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与玻璃管中Ca或CaH2反应,在导管末端还应该连接一干燥管,所装试剂为_____。

【答案】Zn+2HCl=ZnCl2+H2↑置换BC先通入氢气CaH2+2H2O=Ca(OH)2+2H2↑小氢分子比空气中的分子都小碱石灰

11.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和技能。

(1)实验室常用较浓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下图中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序号)。

(2)某未知气体X可能含有CO、

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I.加热时,

能与

反应生成

Ⅱ.20℃时,

溶解度分别为:

0.165g,2.1g。

①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气体X成分的猜想与探究:

猜想1:

只有CO猜想2:

只有

猜想3:

既有CO又有

②实验时,先往装置中通一段时间的

,再通入气体X后加热,实验中有下列变化。

变化1:

A中玻璃管内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变化2:

B瓶增重;变化3:

C中出现浑浊。

根据变化________(填“1”“2”或“3”),可知猜想1不成立。

③根据上述变化仍无法确定气体X的成分,还需要测定________(填序号),并进行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a实验前A中CuO的质量bB瓶增重的质量cC瓶增重的质量

讨论和反思:

④C中用

溶液而不用

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从环保的角度,该装置还应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D酒精灯

2bc20℃时,

的溶解度比

的溶解度大,能吸收尽二氧化碳在C装置右边导管处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

12.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表示反应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若往D、E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均显蓝色;D与E两种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C与E的溶液反应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2)D的名称是_____,D在生产中的用途是_____(举一例)。

(3)E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写离子符号)。

(4)B可能是_____,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答案】A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CO32−铁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

考点三:

中和反应

1.根据下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B.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

C.用酚酞溶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答案】D

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这些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E的化学式是_______。

(2)B→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任意写一个)

(3)列举A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用途_______。

【答案】H2HCl+NaOH=NaCl+H2O等改良酸性土壤或制波尔多液等

3.为测定某工厂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下列实验:

取49g废水样品于烧杯中,再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此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_______

【答案】410%

4.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未经处理,会造成污染.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废水处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试计算:

(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答案】

(1)2.2

(2)解:

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1744

x2.2g

  x=5.85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7%。

答: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