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2773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

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龙海市2009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颜厝镇土地整理项目。

2、工程位置:

本项目区位于省龙海市颜厝镇马州村,东经117°42′58″-117°43′36″北纬24°28′24″-24°29′03。

3、质量标准:

合格。

4、施工容:

4.1土地整理:

本项目涉及土地整理总面积905亩,整理后耕地面积达到90.57亩。

4.2农田水利工程:

本项目灌溉渠系,以灌排分开方式布置排灌沟渠,并且全部实现自流灌溉,渠道配水方式按续灌方式进行。

4.2.1灌溉渠道:

灌溉渠道采用M7.5浆砌条石,新建农渠15条,长度为4115m。

4.2.2排水沟:

田间排水系统共新建农沟2244m,以承担项目区农田的排水任务。

排水沟全部采用干砌块石护砌。

4.3田间道路工程:

布置原则为:

田间道至少通达田块,生产路通达格田,田间道单独成网,并对外相通,生产路依赖田间道形成网络,使项目区交通不便的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

4.3.1田间道:

田间道通行农用汽车和农业作业机械,路面宽3.0m,路基宽度(含路肩)为3.6m。

路面高程。

路面高程一般高出高田面0.5m。

路肩高度应按两侧的田面高程来确定。

道路纵坡。

田间道大部分路段沿着原地面修筑,路面纵坡设计最大不超过8%。

路面结构。

田间道路面结构设计为砂砾路面厚10cm、碎石垫层厚20cm、压实路基20cm,路肩顶宽30cm,上部H为实际M5.0浆砌石路肩高度,底部采用干砌块石,高度为30cm。

新建田间道3792m,整修田间道15m。

4.3.2生产路:

生产路路面宽2.0m,高出地面0.3m,山土夯筑,砂砾石路面。

新建路面2.0m宽生产路1718m。

 

第二章关键项目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意图与现场勘察了解施工现场条件及周围环境,确定本工程施工的最佳调配方案,充分发挥我司技术力量与大型土方施工机械的施工能力,拟订施工方案,确定工期指标、劳动力指标、主要材料消耗指标、成本指标、编制详细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土地平整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1熟悉工程环境

工程开工前,施工人员应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物进行详细的踏勘。

初步了解所在位置及周围环境,初步确定跨越线路的措施。

1.2场地障碍物拆迁已完成。

1.3临时道路的修建

施工便道充分利用原有道路,适当修筑临时道路。

1.4耕植土保护

对原有耕植土进行保护。

1.5设置安全标志

自弃土场至施工现场道路交叉处、行人较多处、转弯处以及道路条件较差处等树立警示标志。

在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提示标志,确保现场安全生产。

1.6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并报批。

1.7开工报告

上述各项条件具备后,即可按程序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开工报告。

开工报告的容根据有关规定及现场监理的要求办理。

2、场地清理

2.1进场后现场实测清表工作量,按程序报业主批准后方可开始清表工作。

2.2场地清理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被清理的挖方地段、填方地段和取土场不得有不符合要求的树根杂、腐植土、淤泥等杂物。

2.3填方场地清理完后,采用机械翻松30cm,并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

对清理树坑和清移障碍物所留下的孔洞,应选用合适的填料分层回填并压实。

2.4场地清理的同时,开挖纵向临时排水沟作为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系统。

2.5挖填交界区表土清理完后,将填方区表土松30cm厚,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

2.6场地清理、旧路的挖除应与土方工程进度相适应,以保证已清理的地块在填土前不受污染、雨水浸泡和受冻。

3、施工测量

3.1接收检查控制点

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的组织下,对沿线控制点点位进行交桩,然后根据设计图控制点成果一览表中的数据认真检查控制点,现场控制点不能满足施工测量需要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再加密或补测控制点。

3.2放样及检查

放样前,计算逐桩坐标并与设计图核对,核对无误后,据此放样,并抽样检查。

检查不合格分析找出原因,检查合格进行下一步工作。

3.2.1水平测量:

将测量资料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复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3.2.2逐桩进行水平测量,测出地面高程,并标明填挖高度。

4、土方调运方案

4.1施工准备

清表:

在施工前,清除施工围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20cm的草皮和表土。

清除下来的垃圾、废料及不适用的材料和草皮、表土、树木等堆放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

4.2土方开挖

4.2.1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报告和开挖工程断面图;

4.2.2土方开挖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

4.2.3施工中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

4.2.4雨季施工。

4.2.4.1雨天(指24小时降雨超过10mm)应停止施工。

承包人应做好保防措施,在已填筑区域和料场周围及部开沟导排雨水,以便雨后能迅速恢复施工。

只有当料场及填筑面积水、泥浆等全部排干后才能重新开始填筑施工。

5、质量检查和验收

土方开挖前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土方开挖前,承包人应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各项质量检查和验收。

5.1用于开挖工程量计量的原地形测量部面的复核检查。

5.2按施工图纸所示进行开挖区周围排水和防洪保护设施的质量和验收。

5.3土方开挖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土方开挖工程完成后,承包人应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各款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5.3.1开挖基础面检查清理的验收

5.3.1.1按施工图纸检查基础开挖面的平面尺寸、标高和场地平整度;

5.3.1.2取样检测基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3.1.3本款规定的基础面检查清理与填筑前的基础清理作业是检验目的和性质不同的两次作业,未经监理人同意,承包人不得将这两次作业基础一次完成。

5.3.2永久边坡的检查和验收

5.3.2.1永久边坡检查和验收;

5.3.2.2边坡永久性排水沟道的坡度和尺寸的复测检查。

5.3.土方填筑、平整的监督、质量检查和验收

5.3.3.1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土料场开挖和现场填筑中进行监督和指导。

5.3.3.2土方工程的质量检查与取样试验要求按照相应规规定的有关容和办法进行。

5.3.3.3填筑工程完成工后承包人就通知监理人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应按相应规容和办法进行。

5.3.3.4经监理人检查后,认为质量不合格,承包人应按监理人指示对工程缺陷部分进行返工、修理或补强的一切施工费用均由承包人自行负担。

5.3.3.5除承包人的日常质检工作外,在必要时,监理人可对有疑问部位试验项目进行复查,监理人可指令承包人在监理人监督下进行试验,并向监理人提交试验成果资料。

承包人不得以此要求发包单位增加额外支付。

5.4全部土方填筑工程完成后,承包人应负责编制竣工验收报告。

竣工验收资料中应附有全部质量检查记录和文件以及对工程缺陷的处理成果资料。

第二节道路施工方法

本项目道路包括田间路、生产路。

田间路宽3m,垫层为碎石垫层200厚,砂砾石路面100厚,浆砌石路肩宽度为3.6m;路面高程一般高出高田面0.5m。

路肩高度按两侧的田面高程来确定。

田间道大部分路段沿着原地面修筑,路面纵坡设计最大不超过8%。

田间道路面结构设计为砂砾路面厚10cm、碎石垫层厚20cm、压实路基20cm,路肩顶宽30cm,上部H为实际M5.0浆砌石路肩高度,底部采用干砌块石,高度为30cm。

生产路路面宽2.0m,高出地面0.3m,山土夯筑,砂砾石路面。

1、施工流程:

1.1田间道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路床验槽→地面原土打夯机夯实→砂砾石路面铺设→回填压实度检验→交工验收

1.2生产道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路床验槽→地面原土打夯机夯实→砂砾石路面铺设→回填压实度检验→交工验收

2、土方开挖施工:

由于开挖深度较浅,拟安排反铲挖掘机、自卸汽车配合挖装运土,在接近基底20m围,由人工辅助开挖修坡、修底。

3、原土夯实:

采用轮胎式振动压路机碾压4~6遍,具体碾压参数届时由现场确定。

在构筑物边角碾压机械不易压实及靠近构筑物1m围不宜采用压路机压实的部位,辅以小型打夯机夯实。

4、垫层施工

垫层的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料,铺设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需要碾压的应按要求进行碾压。

5、砂砾石路面施工:

5.1路基填压实作业:

填料在铺料、平整、洒水润湿,并要求洒水后进行碾压压实,碾压遍数通过试验确定。

拟选用YZ-12T振动碾,采用进退错距法,进行施工碾迹搭压宽度不应小于0.1m,碾压时行驶速度为2km/h。

搭接位置不小于平行路轴线方向0.5m,顺道路轴线方向行驶,机械碾压不到的边角部位,采用12马力蛙式打夯机夯实,局部人工木夯夯实。

在路肩施工完毕后施工,即可用汽车运砂、碎石料至施工地段上进行路面面层施工,用人工运至现场工作面上进行摊铺,摊铺的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再用振动压路机压实。

碎石的质量应符合规要求,且级配良好、不得有超粒径的现象发生,不得含有石粉、碎石里不得含有风化石或软石。

5.2路面层施工

5.2.1准备工作:

包括放样、布置料堆、整理路槽和拌制泥浆。

泥浆按水土体积比0.8:

1—1:

1进行拌制,过稀或不均匀,都将直接影响到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5.2.2摊铺碎石料:

将事先准备好的石料按松铺厚度一次铺足。

松铺系数为1.2~1.3左右按设计要求的宽度及厚度进行摊铺。

5.2.3初步碾压:

初碾的目的是碎石颗粒间碾压紧,但仍包留有一定数量的空隙,以便泥浆能灌进去。

因此以选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为宜。

碾压遍数不超过2—4遍(后轮压完路面全宽,即为1遍),碾压至碎石无松动情况为度。

5.2.4碾压:

待表面已干而部尚处于半湿状态时,再用三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并随时注意将嵌缝料反匀,直碾压到无明显轮迹及在碾轮下材料完全稳定为止。

在碾压过程中,每碾压1~2遍后,即撒铺薄层石屑并扫匀,再进行碾压,以使碎石缝隙的泥浆泛到表面与所撒石屑粘结成整体。

5.2.5质量要求:

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松散、弹簧等现象。

用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

面层与其他构筑物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施工完的路面外观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规要求。

第三节农田水利施工方法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应切实注意与其它工程施工顺序的配合与衔接,如与道路的交叉过水涵管位置与高程,避免二次开挖,渠道与新修道路伴行时,必须待道路路面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渠道两侧的衬砌及渠底砼的浇筑,避免道路工程压实时侧压对水利工程的破坏。

农田水利工程应视整个工程进展情况有计划地进行。

一、砌石工程施工方法

砌石工程贯穿于项目的每个分项,包括沟渠、渡槽、涵管等工程,故施工工艺极为重要。

1、石料

1.1砌体石料必须质地坚硬、新鲜,不得有剥落层或裂纹。

其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设计规定。

1.2石料从采石场专门开采,表面的泥垢等杂质,砌筑前应清洗干净。

1.3石料的规格要求

粗料石:

包括条石、异形石,要求棱角分明,六面基本平整,同一面最大高差不超过1.0cm,其尺寸视料场择优选定,但其长度宜大于50cm,块高宜大于25cm,长厚比不宜大于3。

粗料石的外露面,宜修琢加工,保持大致平整。

块石:

一般由成层岩石爆破面成或大块石料锲切而得,要求上下两面大致平整且平行,无尖角、薄边,块厚宜大于20cm。

2、胶结材料

2.1砌石体的胶结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和混凝土。

水泥砂浆是由水泥、砂、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

用作砌石胶结材料的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和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的骨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

2.2水泥:

应符合国家标准及部颁标准的规定,水泥标号不低于275号;水位变化区、溢流面和受水流冲刷的部位,其水泥标号应不低于325号。

2.3水:

拌和用的水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4水泥砂浆的沉入度应控制在4~6cm,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为5~8cm。

3、砌筑要求

3.1挡墙基础按设计要求开挖后,进行清理,并请工程师进行验收。

3.2已砌好的砌体,在抗压强度未达到2.5Mpa前不得进行上层砌石的准备工作。

3.3砌石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砌筑时,石块宜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外搭砌。

砌体的砌缝宽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类别

砌缝(cm)

条石

块石

砂浆砌石体

平缝

1.5~2

2~2.5

竖缝

2~3

2~4

3.4在铺砌前,将石料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

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至18小时之给予养护。

继续砌筑前,将砌体表面浮碴清除,再行砌筑。

3.5砂浆砌石体在砌筑时,应做到大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稳定;严禁石块无浆贴靠,竖在填塞砂浆后用扁铁插捣至表面泛浆;同一砌筑层,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不得存在顺流向通缝,上下相邻砌筑的石块,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

必要时,可每隔一定距离立置丁石。

3.6雨天施工不得使用过湿的石块,以免细石砼或砂浆流淌,影响砌体的质量,并做好表面的保护工作。

如没有做好防雨棚,降雨量大于5mm时,应停止砌筑作业。

4、砌筑方法:

4.1、浆砌石体砌筑

4.1.1一般要求

①砂浆必须要有试验配合比,强度须满足设计要求,且应有试块试验报告,试块应在砌筑现场随机制取。

②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

③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Mpa后才可继续施工;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震动下层砌体。

④勾缝砂浆标号应高于砌体砂浆;应按实有砌缝勾平缝,严禁勾假缝,凸缝;勾缝密实,黏结牢固,墙面洁净。

⑤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灰浆厚度应为2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

⑥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搓。

⑦砌石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有关的规定。

4.1.2块石砌体

①砌筑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座浆,且将大面朝下。

砌体基础扩大部分,若做成阶梯形,上级阶梯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1/2,相邻阶梯的块、毛石应相应错缝搭接。

②砌体应风皮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③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为20-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块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间不应相互接触。

④砌体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的石料砌筑。

⑤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

拉结石必须均匀分布、相互错开,一般每0.7m2墙面至少应设置一块,且同皮的中距不应大于2m。

拉结石的长度,若其墙厚等于或小于400mm时,应等于墙厚;墙厚大于400mm时,可用两块拉结石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2/3。

⑥砌体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

4.1.3干砌石体砌筑

(1)一般要求

①砌石工程应在基础验收及结合面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②砌筑前,在基础面上放出墙身中线及边线。

放样立标,拉线砌筑。

③干砌石使用材料应按施工图纸要求采用合适的砌筑料。

石料使用前表面应洗除泥土和水锈杂质。

④砌体缝口应砌紧,底部应垫稳填实,与周边砌石靠紧,严禁架空。

⑤宜采用立砌法,不得叠砌和浮塞;叠砌是指用薄石重叠,双层砌筑,浮塞是指砌体的缝口,加塞时未经砸紧。

石料最小边厚不宜小于15cm。

不得有通缝和上下层垂直对缝,错缝不得小于10cm。

砌筑时缝隙不应大于2cm,三角缝不应大于3cm,表面平整度不应大于3cm。

明缝要用小片石填塞紧密,一般以手拉不出为宜。

⑥不得使用翅口石和飞口石。

翅口石是指一边薄一边厚的石料,上下两块薄石部分互相搭接而成;飞口石是指石块的边口很薄,未经砸掉即砌上。

⑦不得在外露面用块石砌筑,而中间以小石填心;不得在砌筑层面以小块石、片石找平。

⑧在梯形沟、渠的施工中,宜先底后坡,由中间后两边,由下而上砌筑。

对矩形而言,可先侧墙后底部。

⑨干砌石体铺砌前,应先铺设一层厚为100-200mm的砂砾垫层。

铺设垫层前,应将地基平整夯实,砂砾垫层厚度应均匀,其密实度应大于90%。

5、养护

砌体外路面,在砌筑后12-18h之间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路面的湿润。

养护时间:

水泥砂浆砌体一般为14天,混凝土砌体为21天。

6、砌石表面勾缝

勾缝砂浆采用细砂,用较小的水灰比,采用425号水泥拌制砂浆。

灰砂比应控制在1:

1至1:

2之间。

清缝在料石砌筑24小时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的二倍。

勾缝前必须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

勾缝砂浆必须单独拌制,严禁与砌石体砂浆混用。

拌制好的砂浆向缝分几次填充并用力压实,直到与表面平齐,然后抹光。

砂浆初凝后砌体不得扰动。

勾缝表面与块石应自然接缝,力求美观、匀称,砌体表面溅上的砂浆要清除干净。

当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应刷洗干净,至少用浸湿物覆盖保持21天,在养护期间应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避免碰撞和振动。

二、砼工程施工方法

本工程砼工程施工贯穿于渠道、渡槽、放水口、分水闸等工程,因此砼工程施工也极为重要。

1、砼施工

砼根据设计要求的标号,必须先做配合比试验,确定各种材料单位用量,现场施工还要每天测定沙子、骨料的含水率,如有变化要调整配料单。

运输过程中若产生分离现象,还要二次拌合入仓。

出料每班要做塌落度试验,另外根据规定每200m3砌体要做一组(三个)试块,测定其是否达到设计强度。

沙卵石从当地料场采购,经试验人员分析鉴定,验收合格方可收入本工程使用,并由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

浇筑前应做好施工准备,选好拌和平台,砂、石子按需要量运到现场拌和机安装位置附近堆放,水泥由仓库提供。

2、模板工程

根据钢筋砼结构构件的特点,进行模板及支撑的设计,计算出各种规格的模板及模撑的加工数量,模板制作在现场加工厂进行。

模板安装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安装方法。

模板及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不致发生不允许的沉陷及变形,模板的侧面必须平整,接缝紧密,不得漏浆。

模板安装好以后要仔细检查各部件是否牢固,在浇筑砼的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现象,要及时修整加固。

拆除模板时一般应遵循强度控制的规定,拆模应按顺序操作,避免较大的振动及碰伤,保证砼表面完整美观。

3、钢筋工程

所有钢筋表面均应洁净,对粘着的油污、泥土、铁锈在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尚可结合冷拉工艺过程来进一步除锈。

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

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或小波浪形,且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少3%,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其冷拉率对于Ⅰ级钢筋控制在4%之,对于Ⅱ级钢筋控制在1%之。

根据钢筋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切断钢筋,钢筋下料长度可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砼的养护

采用洒水养护,应在砼浇筑完毕后12~18小时开始进行,其养护期时间按下表执行,在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应洒水养护时间至少28天以上;大体积砼的水平施工缝则应养护到浇筑上层砼为止;

砼所用的水泥种类

养护时间(天)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14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大坝水泥

21

三、渠道施工方法

1、农田水利工程水渠系统,修筑前应检验其轴线位置,高程放样,不得超挖,如有超挖情况,应予回填,回填时必须掺石灰等,并予夯实。

2、水渠两边渠堤采用人工夯实,每层填筑厚度不得超过20cm,分层多次夯产,渠侧采用稍超填方式,超填3cm。

3、水渠底应视天气情况欠挖3-5cm为宜,以保证衬砌和底板砼浇筑时土质新鲜,不被水泡或晒裂。

水渠底及水渠堤及渠底是否压实,要做到表面平整,砌体稳定,密实,造型美观大方,运行坚固实用,具体操作如下:

3.1固定作业人员,边坡修坡整齐到位,不得有凸石、超修等现象。

边坡底铲除到位,不得有超铲、欠铲现象。

3.2衬砌时应挂双线,板底密实,确保边坡坡度符合设计。

3.3衬砌必须保证缝砂浆饱满密实,严禁使用灌浇浆法及干砌勾缝办法,砌筑时用瓦刀将缝拖匀。

3.4渠道底开挖或填土后要充分压实:

采用电动或柴油振动机夯压辅以人工夯实,夯压方向平行渠道轴线,各段要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

上下层分段位置要错开。

夯压不到的死角,辅以人工进行夯实。

3.5修坡:

渠道全断面开挖或填筑完毕后,进行削坡清理,用蛙式打夯机对边坡进行夯实。

4、砌石:

渠道、排水沟做法主要由干砌块石、浆砌条石、浆砌块石。

具体做法可参照本节第一点砌石工程施工方法。

四、涵管施工方法

1、人工挖沟槽

1.1开挖前由测量人员按设计图上的排水管位置、管底高程定出中心线桩并标记高程。

根据开槽宽度,撤开槽灰线,槽底宽一般采用管径外皮之外每边各加宽30cm。

不得超挖,如有超挖情况,应掺石灰等回填并夯实。

1.2挖至槽底面设计高程后挂中心线,检查宽度和高程是否平顺。

2、涵管安装

2.1铺设所用的混凝土管必须符合标准并具有出厂合格证,不得有裂纹,管口不得有残缺。

2.2有混凝土平基的排水管道的铺设采用“四合一”法施工

2.2.1“四合一”施工,即平基、稳管、管座、抹带四个工序合在一起的施工方法;

2.2.2在垫块上稳管,然后灌注混凝土基础及抹带;

2.2.3先打平基,等平基达到一定强度,再稳管、打管座及抹带。

施工时应根据工人操作熟练程度,地基情况及管径大小等条件,合理地选择铺设方法。

一般小管径者应采用四合一施工法。

大管径者,污水管应地垫块上稳管,雨水管亦应昼在垫块上稳管,避免平基和管座分开灌注。

雨季施工或地基不良者,可先打平基。

排水管道安装质量,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⑴纵断高程和平面位置准确,对高程应严格要求;

⑵接口严密坚固,污水管道必须经闭水试验合格;

⑶混凝土基础与管壁结合严密、坚固稳定。

⑷凡暂时不接支线的预留管口,应砌死,并用水泥砂浆抹严,但同时应考虑以后接支线拆除的方便。

2.3接口工序是保证质量的关键,不能有丝毫马虎。

抹箍前先将管口洗刷干净,保持湿润,砂浆应随拌随用。

2.4为保证管和管座连接一体,在接口处使砂浆与管壁粘接牢固。

五、涵洞施工方法

1、基础开挖

开挖前,要求对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进行复核,确定无误后才进行开挖。

本涵洞地处山凹处,开挖前必须在基坑开挖线周围挖好排水槽,以防雨水对基坑的冲刷,开挖采用PC200挖掘机作业,基坑砌筑面两侧各加宽1m的工作面围,采取1:

0.5放坡开挖,当挖至高于设计标高0.3~0.4m时,用人工配合继续开挖修整成型。

对硬土和软岩石基础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小炮松动开挖。

开挖后必须在基坑四周挖好排水槽,出口方向作好集水坑。

当在原有灌溉水流的沟渠修筑时,应开挖临时通道保护好灌溉水流。

2、垫层与基础

涵洞基础为干砌块石基础。

施工时在基础面上铺上一层5-10cm厚水泥砂浆,再做浆砌筑。

基础浆砌块石用料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砂和石。

要保证砂浆有良好的和易性,一般以手捏成团后不散为宜,做到随拌随用,并在3~4小时使用完毕,若气温超过30℃时,在2~3小时必须用完。

涵底铺砌密实平整。

3、砌筑基础、墙身

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采用挤浆法施工,所用砂浆用砂搅拌机拌制,砌筑分层分段进行,用细铁丝和木杆按设计位置和标高挂线,每层30cm~50cm。

先砌角石,然后砌边石或面石,最后才填腹石。

面石和角石要选择表面较平、尺寸较大的石块,浆砌时长短相间并里层石块咬紧,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cm。

三角缝切圆直径不得大于7cm,砌筑砂浆缝不得大于4cm,做到砂浆饱满、咬合牢固、涵面平顺、沟凹缝平缝压槽。

选用块石应质地坚硬,不易分化,无裂纹,石料表面无污渍,形状大致方正,无锋凌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