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3340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docx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2

高一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

非省一级重点中学组100分,试题共有五大题,25小题。

省一级重点中学为120分,试题共有六大题,28小题。

(非省一级重点中学组不必做附加题)

2.考试时间为2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据报道,用10B合成的10B20有较好的抗癌作用。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BF3和CF4一样,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B.10B20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C.10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

D.10B和10B20互为同位素。

2.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第16列元素均有最高价氧化物RO3B.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在第2列

C.第15列元素均有气态氢化物RH3D.第1列元素均能形成M+

3.国际上已禁止民用产品使用石棉制品,避免吸入石棉纤维而诱发肺病。

某种石棉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Ca2MgxSiyO22(OH)2,式中x、y的值分别为

A.8,3B.5,8C.3,8D.8,5

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H2O2与MnO2充分作用后,转移2NA个电子

B.标准状况下,22.4升SO3含NA个分子

C.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混合气体中质子总数为0.8NA

D.标况下,NO和N2O的混合气体共aL,其中氧原子数约为

5.科学家最近发现两种粒子:

第一种是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

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中子”不显电性

B.“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其质量比氢原子大

C.第二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

D.第二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

6.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Fluid)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

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利昂等。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形成,引起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改变

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D.超临界二氧化碳可用于中药、香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

B.向Ca(C1O)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

C.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8.在浓度均为3mol/L的盐酸和硫酸各100mL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质量之比为3:

4。

则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A.5.6gB.8.4gC.11.2gD.1.8g

9.碘元素有多种价态,可以形成多种含氧阴离子IxOyn—。

由2个IO62-正八面体共用一个面形成的IxOyn—的化学式为

A.I2O94—B.I2O106—C.I2O118—D.I2O1210—

10.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B.1mol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转移6mol电子

C.CO2和COS结构相似都是非极性分子

D.硫化羰熔点可能较高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可能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给2分,多选、错选都给0分。

11.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

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2g氢气

C.配制200mL4.6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9.2mol/L,

12.在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的X和Y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XY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3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若Y的原子序数为m,X的原子序数一定是m±4

C.X和Y可属于同一周期,也可属于两个不同周期

D.X和Y一定不属于同一主族元素

13.1996年,范克(Fwnk.J.E)等人提出用H2O和H2SO4为原料进行热化学循环制氢法:

从理论上讲,该循环中,lmol原料H2O能制得氢气

A.0.25molB.0.5mo1C.1molD.2mol

14.现有两种不含结晶水的盐,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分别是:

20℃50℃

X的溶解度35.7g46.4g

Y的溶解度31.6g108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采用重结品法使X、Y混合物分离

B.若把108gY的饱和溶液从50℃降到20℃,析出的Y是76.4g

C.存20℃时,X、Y都可以配成溶质质帚分数为25%的不饱和溶液

D.两种盐在某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15.如右图所示,某硅氧离子的空间结构示意图(虚线不表示共价键)。

通过观察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键角为120°B.化学组成为SiO32—

C.键角为109°28’D.化学组成为SiO44—

16.科学家预言超级原子的发现将会重建周期表,2005年1月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Al的超原子结构Al13和Al14,并在质谱仪检测到稳定的Al13I—等,Al13、Al14的性质很象现行剧期表中的某主族元素,已知这类超原子当具有40个价电子时最稳定(例Al原子具有3个价电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14有42个价电子,且与IIA族元素性质相似

B.Al13有39个价电子,且与卤素性质类似

C.Al13在气相中与HI反应可生成HAl13I,且化学方程式为Al13+HI=HAl13I

D.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问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

17a.(非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必做)向用盐酸酸化的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与加入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下图中的

17b.(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必做)Na3N是离子化合物,它和水作用可产生NH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和Na3—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

B.Na+的半径大于Na3—的半径

C.Na3N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生成两种盐

D.在Na3N与水的反应中,Na3N作还原剂

18a.(非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必做)航天飞机用锅粉与高氯酸铵(NH4C1O4)的混合物作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B.从能量变化上说,该过程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C.上述反应的还原产物是氯气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18b.(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必做)Fe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Fe(NO3)3、Fe2(SO4)3、NO2、N2O4、NO和H2O,当NO2、N2O4、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1:

4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6B.2:

15C.2:

3D.16:

25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5分)

19.(6分)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金属钒及其化合物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

钒元素广泛分散于符种矿物中,钾钒铀矿的主要成分可用化学式表示为K2H6U2V2O15,测定其中钒元素含量的方法是:

先把矿石中的钒元素转化为V2O5(钒元素的化合价不变),V2O5在酸性溶液里转化为VO2+,再用草酸(H2C2O4)等测定钒。

总反应可表示为:

(1)请将上述反应配平。

(2)现有钾钒铀矿样品10.2g,用上述方法来测定钒的含量,结果消耗0.9g草酸,那么此钾钒铀矿中钒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钾钒铀矿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20.(8分)化学键的键能是指气态原子间形成1mol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

如H(g)+I(g)→H—I(g),△H=-297kJ·mol-1,即H—I键的键能为-297kJ·mol-1,也可以理解为破坏1molH—I键需要吸收297KJ的热量。

一个化学反应一般都有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

(KJ·mol-1)

键能

键能

键能

键能

H—H

436

Cl—Cl

243

H—Cl

432

H—O

464

S==S

255

H—S

339

C—F

427

C—O

347

C—Cl

330

C—I

218

H—F

565

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数据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

①半径越小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即键能越大)(填“能”或“不能”)②非金属性越强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填“能”或“不能”)。

能否从数据找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试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

(2)由热化学方程式H2(g)+C12(g)→2HCl(g),△H=-185KJ·mol-1,并结合表上数据可推知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设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态)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之间的关系是,由热化学方程式2H2(g)+S2(s)→2H2S(g),△H=-224.5KJ·mol-1,以及表中数值可计算出lmolS2(s)气化时将(填“吸收”或“放出”)KJ的热量。

21.(5分)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关于超重元素核稳定性理论认为:

当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数目达到某一“幻数”(奇异的、有魔力的数)时,这个核将是特别稳定的。

在周期表中铀以前的元素中具有2、8、20、28、50、82个质子或中子的核子是特别稳定的,中子数126也是一个重要的幻数。

氦、氧、钙、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幻数,具有这种双幻数的原子核更为稳定。

科学家们用计算机算出下一个具有双幻数的元素将是含114个质子和184个中子的第114号元素X(称为超重元素)。

若己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发生变化,该元素X就是第周期第族元素,其最高氧化物的分子式为,再下一个具有双幻数的超重元素是质子数为164、中子数为318的164号元素Y,它应是第周期第族元素。

22.(6分)已知A、B、C是短周期元素形成的三种中学常见单质。

M、X均由A、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X不论做氧化剂还是还原剂,都不会给溶液反应体系带来新的杂质。

它们之问反应的关系如下:

试问:

(1)写出化学式:

A;C;

(2)写出X的电子式;

(3)Z是(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4)写出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3a.(非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必做)(6分)利用图示装置,选用适当试剂可完成实验A、B、C,所用试剂和所得结论列于下表中。

实验试剂及结论表

所用试剂

实验

实验结论

A

稀盐酸

小苏打

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

B

KMnO4

氧化性:

KMnO4>C12>Br2

C

SO2有漂白性

请填完整表格①一⑥空:

①②

③④

⑤⑥

23b.(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必做)(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共同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

(1)利用I、II装置制取气体(K2关闭,Kl打开),甲同学认为:

利用II装置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等气体,其理由是。

乙同学认为:

将II装置作简单改进(不改变装置),也可收集O2和NO等气体,但

不能收集NO2气体,则改进的方法是,将II装置再作简单改进(不改变装置),还可收集NO2气体,则改进方法是。

(2)利用I、III装置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l关闭),如证明氧化性:

KMnO4>C12>Br2,则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C中加,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

24.(7分)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利用NaHCO3、NaCl、NH4C1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

以下A、B、C、D四个装置可组装成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装置。

装置中分别盛有以下试剂:

B:

稀硫酸;C:

盐酸、碳酸钙;D:

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水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

0℃

10℃

20℃

30℃

40℃

50℃

60℃

100℃

NaCl

35.7

35.8

36.0

36_3

36.6

37.0

37.3

39.8

NH4HCO3

11.9

15.8

21.0

27.0

—①

NaHCO3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3

77.3

(说明:

①>35℃NH4HCO3会有分解)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字母)。

(2)A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D温度在30℃~35℃,原因是。

(4)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浸在冷水中,析出NaHCO3晶体。

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杂质(以化学式表示)

(5)将锥形瓶中的产物过滤后,所得的母液中含有(以化学式表示),加入氯化氢,并进行操作,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1。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5a.(非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必做)(10分)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丢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

为确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现操作如下:

①量取25.00mL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乙溶液15.00mL,共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224mL。

②另取15.00mL乙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甲溶液25.00mL,共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112mL。

上述气体体积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则根据上述操述及实验数据填空:

(1)写出上述过程所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甲是,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的少量溶解忽略不计)

(3)将nmL的甲溶液与等体积的乙溶液按各种可能的方式混合,产生的气体体积为VmL(标准状况),则V的取值范围为。

25b.(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必做)(10分)将mmolNa2O2和NaHCO3的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250℃,使其充分反应,混合物中Na2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

(1)当X=1/2时,容器中固体产物(写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为.

(2)若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为O2和H2O,则X的取值范围.

(3)当0

六、附加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20分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必做)

26.(7分)

(1)硫酸(H2SO4)分子的结构式为,请你仿照此结构画出下列酸的结构:

;亚硫酸(H2SO3);焦硫酸(H2S2O7);过硫酸(H2S2O8)。

这四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2)磷和氢能组成一系列的氢化物,如PH3,P2H4,P14H16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PH3。

PH3称为膦,它是一种无色剧毒的有类似大蒜臭味的气体。

它可由NaOH和白磷反应来制备,同时有含+1磷的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生成,其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2H4的沸点比PH3(填“高”或“低”),原因是。

27.(4分)同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

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它的电子式为:

(2)A溶于水后,溶液呈性(酸、碱或中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A与铜或铜的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CuH。

CuH是一种难溶物,它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9分)不同卤素原子问可以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卤素互化物,其通式为:

XX’n(n=1,3,5,7;且非金属性X’>X)。

卤素互化物大多为强氧化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卤素互化物中,沸点最低的应是(写分子式,下同)。

(2)若n=7,则最可能生成的卤素互化物应为。

(3)某卤素互化物与水的反应为C1Fn+H2O→HClO3+C12+O2+HF,若ClFn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5,求n的值。

(4)现将23.3gBrCln溶于水,再通入过量SO2,生成HBr、HCl、H2SO4等三种酸,然后向该混合酸溶液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后,过滤,最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结果可生成77.3g沉淀,求n的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2.D3.B4.C5.C6.B7.D8.C9.A10.B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可能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给2分,多选、错选都给0分。

11.C12.C13.C14.AD15.CD16、D17a.C17b.AC18a.D18b.A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5分)

19.(6分)

(1)21422;

(2)10%;K2O·V2O5·U2O6·3H2O或K2O·V2O5·2UO3·3H2O(各2分)

20.(8分)

(1)①不能(1分)②不能(1分)与相同原子结合时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共价键,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

(1分)

218-330KJ·mol-1(1分)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的差(1分)

吸收(1分)4.5(1分)

21.(5分)七ⅣA(1分)XO2(1分)八ⅣA(1分)

22.(共6分)

(1)H2、S(2分)

(2)

(1分)(3)极性(1分)

(4)SO2+2H2S=3S↓+2H2OH2O2+H2S=S↓+2H2O(每空1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3a.(非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必做)(6分)

①Ca(ClO)2溶液②浓盐酸③NaBr溶液(或其他含Br一的溶液④浓硫酸⑤Na2SO3(或其他可溶性、不溶性的亚硫酸盐⑥品红溶液(每空1分)

23b.(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必做)f6分)

(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NO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同时NO与氧气反应(1分);

将II装置加满水(1分):

在II装置中加难挥发的有机溶剂(1分).

(2)KMnO4固体(1分);NaBr溶液(1分);溶液呈橙色(1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24.(7分)

(1)CADB(1分)

(2)饱和NaHCO3溶液(1分)除去CO2中的HCl(1分)

(3)温度超过35℃,碳酸氢铵开始分解,温度太低,反应速率降低,不利于反应进行(1分)

(4)NaCl、NH4C1、NH4HCO3(1分)

(5)NaHCO3、NaCl、NH4C1、NH4HCO3(1分)结晶(1分)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5a.(非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必做)(10分)

(1)CO32-+2H+=CO2↓+H2O,CO32-+H+=HCO3-,HCO3-+H+=CO2↑+H2O(不按上述顺序书写或未写CO32-+2H+=CO2↓+H2O也给3分)(共3分)

(2)盐酸(或HCl)(1分)0.8mol·L-1(2分)1.0mol·L-1(2分)(不要求有效数字位数)

(3)0≤V≤8.96n或[0,8.96n](2分)

25b.(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必做)(10分)

(1)Na2CO3;NaOH;(2分)0.5mmol0.5mmol(2分)

(2)1/3≤X<1/2(3分)

(3)n=m(1-3X/2)(3分)

六、(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20分为附加分,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必做)

26.(7分)

(1)

亚硫酸(各1分,共4分)

(2)

(1分)高(1分)

P2H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大(1分)

27.(4分)

(1)

(2)碱(1分)NH4H+H2O===NH3·H2O+H2↑(1分)

(3)CuH+HCl=CuCl+H2↑(1分)

28.(9分)

(1)C1F(1分)

(2)IF7(2分)

(3n=3(过程正确,结果正确3分;过程错误,结果正确1分;过程正确,结果错误1分)

解题过程提示

由C1Fn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5可得下列配平的方程式

所以有:

(4)n=3(过程正确,结果正确3分;过程错误,结果正确1分:

过程正确,结果

错误1分)

解题过程提示

设BrCln有xmol则

两式相除得

用合分比定理化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