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3507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8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docx

年产80万吨冷轧车间设计方案

第一章冷轧现状及产品主要用途

1.国内外冷轧生产现状

国内:

2008年第一季度,国内冷轧薄板的产销都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发展.1月份,2月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消费量的下跌主要受到了一些客观原因,冷轧薄板的进出口,库存也有所牵制.继2月末3月初各产生消费企业稍做调整之后3月份的冷轧薄板市场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1生产

从08年,一季度国内冷轧薄板生产情况来看,有个明显的转折.2月份继1月份直线下滑,与07年12月份147.5万吨的冷轧薄板产量相比,08年1月.2月的该品种钢材产量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5.5%与-9.94%.

造成这一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

(1)1.2月面临春运高峰,钢铁生产原料铁路运输相对紧张

(2)钢厂进入新旧年交接,生产检修较为集中,利正常生产.

(3)2月份,全国普遍出现的雪灾更是加重生产劣势,钢厂的正常生产节奏被打乱.

但随着开春交通运输的恢复,生产检验的减少,雪灾的结束,3月份全国冷轧薄板的统计产量缓和了08年度开始以来的不利统计显示3月份产量达到了144.96万吨,虽然没有超过2007年12月份,但也达到历史较高水平与2006年.2007年同期89万吨,128万吨相比分别增加了62.9%,13.25%.

预测:

从2006年至2008年月统计产量趋势来看,冷轧薄板生产总体呈上涨趋势.经过08年1季度的调整,目前,冷轧生产恢复稳定,加上1.2月份的非正常减产,预计4.5月份在维持3月生产水平的基础上,产量略有上升.

2进出口

我国冷轧薄板的进口基本稳定,进出口变化小于出口量变化和国内冷轧薄板的出口起伏较大相比,自2007年半年以来进口量略趋稳定,与06年初相比有所下降,这主要原因是国内冷轧线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给率有所上升.

08年1.2月份冷轧薄板进出口量明显下降,另一重要原因是客观因素至使得国内下游企业消费量下降.

从趋势看国内冷轧薄板的出口量,起伏非常之大,尤其是2006年至2007年5月,出口量处于历史高峰.2006年之前上升趋势可以看作是国内冷轧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的结果,而07年5月之后的逐步下降可以理解为国内冷轧薄板下游企业的蓬勃发展,国内供给增大,出口相应减少.

目前,国际市场价格高涨,有利于出口和国内价格稳定,当国际市场价格同步抬升.目前,美国,德国市场冷轧板卷价格已经上升至1000美元/吨以上,欧盟,独联体的FOB出口报价也是以达到1000美元/吨而且洲市场整体表现一般后期有望向高位靠拢,3月份国内冷轧出口报表水涨船高.近期1.0MM冷卷(FOB)报价在950美元/吨,就这个价格资源量也非常紧张,预计4月份价将有可能突破1000美元/吨.我国冷轧板卷出口报价已经超过国内市场价格,后期国内钢材出口量有望增加,同时也有利于国内的价格稳定和提高.

3市场价格

进入07年以后,冷轧产品的价格逐步上升,08年以前更是有较大突破.冷轧产品出口价格的变化比国内价格变化更为强烈.预计4.5月份还会继续攀升.

钢铁产品价格的升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到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另外加上08年1.2月份各种原因致使得全国冷轧薄板生产不济,1至4月份全国主要城市板材市场冷轧产品库存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上述因素成了钢材市场供给紧张价格上扬.

总结:

政策稳定,上下游供需平稳,上半年全国有新增冷轧产能,因而5月份冷轧薄板市场整体变化较小,4月份不会太大,但由于一季度客观原因造成的冷轧产品生产相对薄弱,预测5月份冷轧生产力度会有加大,产销,库存量略有增加.进出口情况相对稳定,短期内冷轧薄板市场价格下降可能性非常小.

国外:

国外冷轧窄钢也持高速增长,2003年国外其冷轧窄钢产量为230.6万吨左右,2006年产量为461万吨2007年1-8月份国外某国冷轧窄带钢产量为414万吨,较其上年增长28.5%预计全年产量在620万吨,较上年增加160万吨由于以前该国冷轧窄钢企业的冷轧机基本是650以下,产品宽度大都在520MM以下,所以600MM以上的冷轧带钢除个别企业生产外整体产量非常少.而1米以上冷轧板时由于轧宽带钢或冷轧薄板机组供给的.从2005年开始,随着热冷中宽带产能迅速增加1300万吨520~900MM这一宽带钢获得了充足的原板供应,一些企业开始上马冷轧中宽带钢产线,到2006年国外某国冷轧中宽带钢产能已达到200万吨,考虑到冷轧中宽带钢多为今年新建应能达产需要一定时间2005年预计产量20万吨.2006年产量在70万吨左右.目前,国外生产冷轧窄带钢的企业有上万家基本是中小型钢铁企业及民营企业,它们的生产规模普通较小一般在1-5万吨.国外一些大的钢铁企业正在逐步淘汰冷轧窄带钢产能,同时部分有一定规模的民营钢厂也要上马冷轧中宽带钢项目.冷轧窄带钢产能正向小型民营企业集中.近几年国外冷轧宽带钢的产能不足以刺激冷轧带钢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冷轧带钢产量和消费量在国外冷轧板带材的生产比重和消费比重在逐年升高.

3.国内冷轧机组的基本情况

序号

 

 

 

 

 

钢厂和机组名称

产品规格

生产能力

投产时间

 

 

(mm)

(万吨)

 

1

宝钢2030五机架连轧

0.3~3.5×900~1830

210

1990

 

(无头轧制)

 

 

 

2

宝钢1420五机架连轧

0.18~0.55×700~1200

70

1998

 

(CDCM)

 

 

 

3

宝钢1550五机架连轧

0.3~1.6×700~1400

100

2000

 

(CDCM)

 

 

 

4

武钢1700五机架连轧

0.5~3.0×700~1500

120

1978

5

武钢1250HC可逆轧机

0.18~0.55×700~1100

12.5

1990

6

鞍钢1700五机架连轧(已改造,CDCM)

0.3~3.5

150

2001

 

 

800~1500

 

 

7

鞍钢1700、1200可逆轧机

 

30

1964

8

本钢1676四机架连轧

0.5~3.0

70

1997

 

(CDCM)

700~1500

 

 

9

宝钢益昌1200五机架连轧机组(已改造)

0.2~0.8

77

2000

 

 

700~1000

 

 

10

攀钢1220四机架连轧机组

0.25~2.5

70

1996

 

 

600~1100

 

 

11

无锡长江薄板1#、2#可逆轧机

0.2~2.3

50

1997

 

 

660~1320

 

 

12

南钢冷轧薄板厂1200可逆轧机

0.35~2.0

10

 

 

 

600~1050

 

 

13

天津薄板厂1200可逆轧机

0.5~2.0

15

1993

 

 

600~1250

 

 

14

沈阳薄板厂1200可逆轧机

0.4~2.0

10

1965

 

 

600~1050

 

 

15

海南鹏达1420四辊可逆轧机

0.18~0.5

10

1995

 

 

600~1280

 

 

 

合计

 

972

 

注:

表中所列冷轧机组为1200mm以上宽带轧机(带钢宽度1000mm以上),不含冷轧不

锈钢和冷轧硅钢专业轧机。

 

2.冷轧薄板的发展

钢的冷轧是在19世纪中叶始于德国,当时只能生产宽度20~25mm的冷轧钢带。

美国1859年建立了25mm冷轧机,1887年生产出宽度为150mm的低碳钢带。

1880年以后冷轧钢带生产在美国,德国发展很快,产品宽度不断扩大,并逐步建立了附属设备,如剪切,矫直,平整和热处理设备等,产品质量也有了提高。

宽的冷轧薄板是在热轧成卷带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首先是美国早在1920年第一次成功轧制出宽带钢,并很快由单机不可逆轧制而跨入单机可逆轧制。

1926年阿姆柯公司巴特勒工厂建成四机架冷连轧机。

我国冷轧宽带钢的生产开始于1960年,首先建立了1700mm单机可逆式冷轧机,以后陆续投产了1200mm单机可逆式冷轧机,MKW1400mm偏八辊轧机,1150mm二十辊冷轧机和1250mmHC单机可逆式冷轧机等,70年代投产了我国第一套1700mm连续式五机架冷轧机,1988年建成了2030mm五机架全连续式冷轧机。

现在我国投入生产的宽带钢轧机有26套,窄带钢轧机有524套。

在这50多年中,我国冷轧薄板生产能力增加了30多倍,生产装备技术水平已由只能生产低碳薄板而发展到能生产高碳钢,合金钢,高合金钢,不锈耐热冷轧薄板,镀锌板,涂层钢板,塑料复合薄板和硅钢片等。

现在我国轧钢生产能力已经发展到3000多万吨/年,但面对越来越高要求的用途方面却仍有不足,所以只有不断改进现有轧制技术和设备,才可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3冷轧产品的用途

1.冷轧普通带钢(GB716-83)主要用途:

冷轧普碳带钢适用于制造自行车,缝纫机农机等配件及五金制品.

2.冷轧优质带钢(GB3526-83)冷轧冷轧低碳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中低碳钢号(0.81008A1)为材质经冷轧而成冷轧低碳带钢按其表面质量为1.2.3.3组。

按其制造精度分为普通精度(P),厚度较高精度(H),厚度高精度(J)宽度较高精度(K)宽厚度较高精度(KH)五类带钢:

按其软硬程度分为特软(TR),软(R)半软(BR).低硬(DY)冷硬(Y)五类带钢,按其边缘状态可分为切边(a)不切边(ba)两种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冲压件.钢段及其他金属制品.

3.冷轧碳素结构带钢(GB3522-83)冷轧优碳带钢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为材料,经冷轧而成。

因冷轧带钢可轧制的比热轧带更薄且有较高尺寸精度和较高强度主要用途用于冲压机械零件,金属制品和制造结构iou件等。

4.冷轧弹簧钢,工具钢带钢(GB-3525-83)为了不同需要带钢有多个品种,按制造精度分为普通精度(P)宽钢有多个品种。

按制造精度分为普通精度(P)宽度精度较高(K)厚度精度(J)宽度和厚度精度较高(KH)共五种主要用途用于制造弹簧,力具,带尺等制品

5.手表用冷轧碳素工具钢带钢(GB3528-89)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手表机芯零件及其他工具。

6.冷轧不锈钢带钢(GB4239-84)冷轧不锈带钢以热轧不锈带钢为坯料.经进一步冷轧制成,它与热轧相比具有较高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质量好,光洁并有较高的强度所以可以代替较厚的热轧带钢用于同一用途,以节省刚才的用量,经济意义重大。

7.锯条用冷轧带钢采用碳素结构钢和碳素工具钢,钢为材质经冷轧制成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木工锯条及其他锯条。

8.无碳不锈钢带钢主要用于制造电真空元件中无碳不锈钢结构件和在磁场条件下不易磁化的零件。

9.冷轧高电阻电热合金带钢(GB1234-85)主要用途用于工业炉中发热元件及一般电阻元件。

10.电工用冷轧硅带钢(片)(GB2521-88)冷轧硅钢片又称冷轧电工带钢是用含0.8%-4.8%的电土硅钢为材质经冷轧而成冷轧硅钢片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带钢。

冷轧电工带钢具有表面平整。

厚度均匀,盛装系数高冲片性好等特点,且比热轧电工带钢磁感高,铁损低,用冷轧代替热轧带制造成电机或变压器其重量和体积可减少6%-25%若用冷轧取向性能更好。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电机和变压器,通常晶粒无取向冷轧带钢用于电机或焊接变压器等。

晶粒取向冷轧带用于电源变压器用水冲变压器。

11.晶粒取向冷轧薄带也和称电讯用冷轧硅钢片。

薄钢片尺寸精度高,表面平整,厚度均匀叠装系数高且磁感高铁损低等物理性能主要用途用于制造工作频率在400HZ以上各种电源变压器脉冲变压器磁放大器,变换器等铁芯。

4冷轧生产基本工艺流程

冷轧带钢生产线技术解析

冷轧的关键工序:

一为酸洗、二为冷轧、三为热处理、四为平整。

酸洗是为了去除对冷轧有害的原料钢卷表面上的氧化铁皮;冷轧是生产冷轧板带钢的关键工序;热处理在冷轧工序中有二个作用,一是消除冷轧带钢的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软化金属,改善塑性,以便于进一步进行冷轧或其它加工;二是改善组织结构,产生所需要的晶粒大小和取向;平整是精整工序中十分重要的工序,它可以改善带钢的性能,提高钢板的成形性能,提高钢带的平直度及改善钢板的表面状态。

冷轧工艺的定义:

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各种形状),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这是生产钢材最常用的生产方式,冷轧即是在常温下完成的轧制过程,其所使用的原料为热轧加工成的板带(卷)。

2、酸洗工艺

带钢冷轧前必须酸洗,清洗其表面氧化铁皮,因为氧化铁皮在冷轧时会损坏轧辊表面,而导致带钢表面产生缺陷。

通常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通常是3层结构:

外层为Fe2O3(三氧化二铁),中层为Fe304(四氧化三铁),内层为Fe0(氧化铁)。

先进的冷轧厂多采用高速运行的连续酸洗机组或推拉式酸洗。

以连续酸洗为例,是将带钢连续地通过几个酸洗槽进行酸洗。

为使作业线上过程连续,将前一个热轧带钢卷的尾部和后一个钢卷头部焊接起来,酸洗后带钢按需要的卷重、卷径切断带钢并收卷。

连续酸洗机组除完成清除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任务外,还有几个作用:

(1)   用圆盘剪将带钢侧边剪齐。

(2)  调节钢卷的质量,根据生产要求将大的热轧钢卷分成小卷,或把几个小钢卷合并成一个大卷,以提高冷轧机的产量。

(3)  检查并剔除对以后各工序有害的带钢表面缺陷。

(4)  在酸洗好的带钢表面上涂上一层油,起防锈和润滑作用。

2.1连续酸洗机组根据工作性质分成3段:

入口段:

上料、拆卷、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破碎、矫正、剪头、剪尾、工整焊接;

酸洗段:

酸洗、冷热水洗以及烘干;

出口段:

剪切、涂油以及最后卷取(收卷)。

2.2酸洗工艺

酸洗段可以采用硫酸酸洗、盐酸酸洗两种方式,但由于盐酸酸洗具有更多的优点,所以我们以盐酸的酸洗机理来说明。

盐酸溶液与氧化铁皮的化学反应为:

FeO+2HCl=Fe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盐酸溶液能较快地溶蚀各种氧化铁皮,酸洗反应可以从外层往里进行。

盐酸酸洗是以化学腐蚀为主,盐酸酸洗对金属基体的侵蚀甚弱。

因此,盐酸酸洗的效率对带钢氧化铁皮的结构并不敏感,而且酸洗后的板带钢表面银亮洁净。

酸洗反应速度与酸洗前带钢氧化铁皮的松裂程度密切相关。

带钢连续盐酸酸洗与硫酸酸洗相比较,有下列优点:

(1)盐酸能完全溶解3层氧化铁皮,因而不产生酸洗残渣。

而用硫酸酸洗时,就必须经常清刷酸槽,并中和这些黏液;硫酸不易除去压入板面的Fe2O3,从而会产生相应的表面缺陷。

(2)盐酸基本上不腐蚀基体金属,这样,经盐酸酸洗后板面平滑、银亮,无酸洗痕迹,不会发生过酸洗;盐酸酸洗的铁损比硫酸酸洗低20%;硫酸酸洗时,金属铁在酸液中溶解时会生成氢,氢扩散进入板面,会引起氢脆,而盐酸酸洗就很少产生这种缺陷。

(3)氧化铁很易溶解,易于除去,故不易引起表面酸斑,这也是盐酸酸洗板面特别光洁的原因之一。

而硫酸铁因会形成不溶解的水化物,往往使板面出现酸斑。

(4)盐酸酸洗速率较高,特别在温度较高时,盐酸酸洗时间与硫酸相比有很大差别。

(5)废盐酸和清洗废液可以完全再生为新酸,循环使用,从而解决了废酸污染问题。

因此,硫酸酸洗工艺已基本淘汰。

2.3带钢酸洗会产生的缺陷和防止手段:

普碳钢带经酸洗、水洗和干燥后,其表面应呈灰白色或银白色。

但因操作不当、酸洗工艺制度和某些机械设备不良的影响,往往会造成带钢的不同缺陷。

这些缺陷主要有:

酸洗气泡、过酸洗、欠酸洗、锈蚀、夹杂、划伤和压痕等。

这些缺陷占冷轧产品缺陷的2%左右,其中主要是欠酸洗、过酸洗和酸洗气泡等。

(1)酸洗气泡。

酸洗气泡是由于酸与裸露的金属作用生成氢气所造成的。

它在冷轧时会发生噼啪的爆炸声,它的外观特征是呈条状的小鼓泡,破裂后呈黑色细裂缝。

经过轧制后,气泡裂缝会延伸扩大,致使产品的力学性能(冲击韧性)降低。

酸洗气泡产生的机理是:

金属和酸产生化学反应时,生成了部分氢原子,它渗透到金属的结晶格子中,并使其变形,变形后使氢更向金属内扩散,其中一部分氢原子穿过金属并分子化,从酸液中逸出,部分氢原子的分子化在晶格变形产生的“显微空孔”边界上,或金属的夹杂及孔隙中进行,氢在空孔中的压力可达到很大值(几十兆帕),使金属中产生了引起氢脆的内应力。

防止产生气泡的措施是:

调整酸液的浓度;控制酸洗时溶液的温度和带钢表面平直状态等。

(2)过酸洗。

金属在酸溶液中停留时间过长,使其在酸溶液作用下,表面逐渐变成粗糙麻面的现象称为过酸洗。

过酸洗的带钢延伸性大大降低,在轧制过程中,很容易断裂和破碎,并且造成粘辊。

过酸洗的带钢即使轧制成材也不能作为成品,因为它的力学性能大大降低了。

产生过酸洗的原因是:

机组连续作业中断,使酸洗失去连续性,或因带钢断带处理时间过长等。

防止措施是尽量密切全机组的操作配合,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3)欠酸洗。

钢带酸洗之后,表面残留局部未洗掉的氧化铁皮时称为欠酸洗。

欠酸洗的带钢(或钢板),轻者在轧制之后产品表面呈暗色或花脸状;严重时氧化铁皮被压入呈黑斑。

此外,氧化铁皮的延伸性较差,故在轧制后因延伸不均使产品出现浪形或瓢曲等缺陷。

有时铁皮可能牢固地贴附在轧辊表面,直接造成轧制废品增多等。

造成欠酸洗的原因是:

氧化铁皮厚度不匀,较厚部分的氧化铁皮需要较长酸洗时间,同时其中的Fe0分解成了较难溶解的Fe2O3(Fe3O4);带钢波浪度和镰刀弯较大,在酸洗过程中,起浪部分或弯起部分没有浸泡在酸液中通过,造成漏酸洗;酸洗前机械破鳞不完善,特别是带钢两边端铁皮未被破碎等。

实际生产中欠酸洗多出现在带钢的头尾段和两侧边缘。

根据实测数据,欲酸洗掉大块红色铁皮需要3~4倍的酸洗黑色氧化铁皮的时间,此时已洗掉铁皮的带钢将会形成过酸洗。

因此处理欠酸洗的方法是:

预先平整好板形,对于铁皮较厚,而面积又不大的带钢,可采用先局部酸洗一次,而后再过酸洗线的方法去锈。

(4)锈蚀。

原料酸洗后表面重新出现锈层的现象称为锈蚀。

锈蚀形成的原因是:

带钢(钢板)酸洗后表面残留少许的酸溶液,或带钢清洗后没有达到完全干燥而使表面重新生锈。

此外,带钢在酸洗后于高温的清洗水中停留时间过长,也会产生锈蚀现象。

带钢锈蚀处的钢板表面在轧制之后呈暗色,它促使成品在库存时再次锈蚀,从而降低成品材的表面质量,严重时使产品报废。

防止锈蚀的措施是严格执行酸洗、清洗操作规程,及时给表面涂油,并应堆放在干燥的地方。

(5)夹杂。

带钢在酸洗后表面出现深陷的星罗棋布的黑点疵病称为夹杂。

它是由于热轧时氧化铁皮被压入所形成的。

这样的缺陷不可能采取酸洗法除去。

当它经过冷轧后,黑点便扩展延伸呈黑色条状,大大降低了成品钢板的冲击性能。

(6)划伤。

带钢在机组运行过程中新出现的划伤,是由于卷取辊、弯曲辊的表面出现质硬的异物,或带钢的浪形及折棱与导板成线接触,或带钢在拆卷过程中拍打折头刮板等,使表面划出新的伤痕。

另外也有部分伤痕出现在热轧后冷却和卷取的过程中。

带钢的划伤可分为上表面划伤和下表面划伤。

划伤的原料经冷轧后,在成品带钢表面将形成宽而长的黑条。

带钢划伤深度超过带钢厚度允许公差一半时,轧制后不能消除。

防止划伤的措施是经常检查机组的滚动部件和导板,维护好设备。

(7)压痕。

压痕是指带钢(钢板)表面呈凹下去的压迹。

压痕形成的原因是:

并卷焊时的焊渣没有吹净,被带钢带到拉辊上,而后在带钢表面压出了痕;拉辊在带钢表面滑动造成粘辊,使带钢表面造成压痕;热轧过程中压下失灵,突然压下停车,而后抬起压下轧制等。

压痕深度超过带钢厚度允许偏差一半时,冷轧之后,压痕不能消除。

总之,上述带钢表面缺陷,只要精心操作,严格执行酸洗工艺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时检查和维修设备,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3、轧制工序

钢板的冷轧作为一种生产工艺,几十年来经过了多种演变,它由单机架非可逆单张轧制,到成卷可逆轧制,发展到多机架的全连续轧制。

冷轧不同于其他的轧制方法,它是将冷坯在常温下进行轧制,与热轧相比,冷轧轧制时金属变形抗力很大。

冷轧的道次压下率小,轧制设备要求也就特别高。

冷轧能够轧制出高精度及性能优异的板带钢产品,其主要特点为:

(1)可以生产厚度较簿的产品(分为板带钢与箔材),板带钢厚度在0.10-4.0之间;宽度在600—2500之间;箔材厚度为0.002-0.2毫米,宽度为200-600毫米。

(2)冷轧板带钢表面质量高,不存在热轧常出现的麻点或压入的氧化铁皮等缺陷,同时还能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要求轧制出不同表面粗糙度的板带钢。

(3)能够保证产品的尺寸精确,厚度均匀,板型平直,同板差不超过0.01-0.03毫米,完全能够达到高精度公差的要求。

(4)冷轧产品的性能及金属组织能够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如对电磁、深冲性能的要求等。

具有代表性的冷轧产品是:

金属镀层簿板(包括热镀锌板带、电镀锌板带、电镀锡板带等)、深冲钢板(以汽车板为典型)、电工用硅钢板、彩涂钢板、不锈钢板及特殊的冷轧板带钢等。

3.1轧机分类

冷轧带钢轧机可分为:

二辊式、四辊式、六辊式、及其他多种多辊式。

随着市场对冷轧产品需求的迅速增长,冷轧生产从简单的单机架可逆轧制,向可逆式、多机架连轧发展。

冷连轧生产工艺技术随之得到迅猛的发展。

按照冷轧产品品种、规格,有三机架、四机架、五机架连轧机及以生产镀锡原板为主要品种的六机架连轧机等。

最高轧制速度可达41米/秒。

目前五机架连轧机组使用最为广泛。

而且连轧机的生产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从常规的连轧机组发展到全连续式冷连轧机组,即将带钢的头尾焊接在一起,进行“无头轧制”,使连轧机组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3.2冷轧工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防止办法

3.2.1带钢跑偏

在连续作业机组中,由于机组设备的安装精度、传动辊子的磨损,特别是带钢板形等因素的影响.带钢运行时往往会产生跑偏现象。

带钢跑偏会影响带卷的质量,甚至损伤机组设备。

因此,带钢跑偏控制是很重要的。

减少带钢跑偏主要有以下4个措施:

(1)保证机组设备的安装精度和传动辊子的良好表面形状。

(2)改善带钢板形,提高带卷质量。

(3)选择合适的机组工艺参数。

机组速度和张力对带钢跑偏有较大的影响,增加机组张力能改善带钢跑偏现象,提高机组速度则易产生带钢跑偏现象。

(4)机组中安装跑偏控制装置,控制带钢跑偏在一定范围之内。

(5)合适的前后张力调整和轧制速度调整。

带钢跑偏控制装置一般有3种形式:

刚性机械导向装置、定心辊装置和自动校正装置。

其中自动校正装置一般由带钢位置检测系统和自动校正装置本体组成。

带钢位置检测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检测带钢跑偏位置,并转换成某种信号通知校正装置。

常用的带钢位置检测系统,按其控制方式主要可分为气液控制系统和光电液控制系统两种形式。

3.2.2宽度及厚度偏差

原料带钢宽度偏差是指带钢全长内偏离公称宽度的数值,实际生产中带钢宽度往往是中间窄两头宽,有时中间窄得剪不着边,两头宽得剪下的毛边超过了允许宽度。

实践证明,带钢宽度超过最大允许偏差时,剪边过宽,入碎边剪后不易被剪断,往往造成碎边剪出现事故。

相反,当带钢宽度过窄时,剪边过窄,在带钢中心出现偏离时,可能出现空过圆盘剪而造成空剪窄尺,当带钢在连续酸洗作业下运行时,往往会出现跑偏事故。

厚度偏差是冷轧工艺的大忌。

由于轧制过程中轧件温度不均匀和张力波动,通常头部较尾部厚O.15~0.20mm;有时由于操作方面的原因,带钢某段出现一边厚一边薄,或一段厚一段薄的现象,或者出现带钢全长超厚现象,这些都会给并卷焊接及冷轧造成困难。

因此,对于不同厚度的原料带卷,其厚度偏差都有具体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