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3563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docx

优选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第2课时法律保障生活共3篇

《法律保障生活》导学任务单

【学习目标】

1.通过事例探究法律的特征,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初步形成自觉的按照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通过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体会法律的美好,理解法律的作用。

3.通过事例分析,引导学生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情感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_____、_____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_____。

(2)法律是由国家_____的。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_____,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_____的。

(3)法律是由国家_____保证实施的。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_____、习俗_____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

(4)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_____。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_____。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_____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_____。

(5)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_____,保护着我们的_____,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_____。

(6)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_____,应该履行的_____。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法律也为我们_____、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_____教育人向善。

(7)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_____,又受到法律的_____。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_____、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_____。

【互动探究】

任务一:

事例探究法律的特征,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初步形成自觉的按照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探究活动一:

谈一谈:

我的一天当中经历了哪些规则,根据这些规则的性质,并根据教材90页探究与分享进行分类探究。

探究活动二:

通过观看高官落马视频,思考这段视频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任务二:

通过事例分析,引导学生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情感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探究活动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

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

以上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

任务三:

通过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体会法律的美好,理解法律的作用。

探究活动四:

我国旅游法规定,旅游者应当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对于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在我国,行人违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各地根据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行人闯红灯行为处五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罚款。

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

你的看法是什么?

探究活动五:

观看让天价宰客付出代价的新闻视频思考:

视频中的事件,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互动训练】

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有()

①道德②法律③纪律④信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与道德不同。

它的特征有()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法律对本国公民有普遍约束力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

A.法律靠社会舆论、信念保证实施

B.法律靠习俗、经济力量保证实施

C.法律靠教育和行政力量保证实施

D.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这体现了法律的()

A.保护作用

B.教育作用

C.指引作用

D.规范作用

5.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这体现了法律的()

A.保护作用

B.教育作用

C.指引作用

D.规范作用

B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一显著特征的有()

①中学生李某因旷课受到学校的警告处分

②张某等人在电影院结伙斗殴,被公安机关给予警告的处罚

③王某因盗窃巨额财产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④赵某因不赡养父母而受到当地群众的谴责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表现在()

①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②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④我们享受的权益需要法律保护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法律道德社会秩序

2、制定或认可制定或认可国家制定

3、强制力信念教育

4、约束力特权享有权利法律责任

5、行为生活社会环境

6、权利义务评判指引

7、约束保护惩恶扬善保护神

互动探究

探究活动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探究活动二: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每一部法律的实施都离不开警察、法庭、监狱、军队。

它们是法律实施的坚实后盾,也是法律权威的坚实保障。

探究活动三: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也正因为法律具备了以上特征,法律才承担得起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的能力。

探究活动四:

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就是让我们懂得不能触犯法律的底线。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教育、引导他人向善。

探究活动五:

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对保护神。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互动训练

A卷

1、答案:

A

解析:

①②③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④是调节人们行为的力量之一。

故选A。

2、答案:

C

解析:

①②④是法律的特征,故选C。

3、答案:

D

解析: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故选D。

4、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的材料是法律的规范作用的表现,故选D。

5、答案:

A

解析:

法律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体现了法律的保护作用。

故选A。

B卷

1、答案:

B

解析:

被公安机关给予警告的处罚和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都体现了国家强制力,②③符合题意。

李某受到的是学校的纪律处分,赵某受到的是道德的谴责,①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的保护作用,①符合题意,故选A。

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理解法律的作用,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3.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法律的作用和特征

难点:

法律的作用和特征

【学法与教法】情景导学法、互动探究法、学案导学、讲授法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多媒体呈现故事

1823年,在英格兰一所大学的一场足球比赛中,一位队员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动作:

他跳起来用手接住队友的传球,直奔对方球门,把球扔了进去。

双方对这个进球是否有效争执不下,因为当时没有规则可依。

后来,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英国足协制定了“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足球规则,后来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规则,一直延续至今。

这个规则是针对场上球员,守门员除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第二课时《法律保障生活》。

【新知导学】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新知先学】

一、法律的特征

1.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________,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________。

2.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________或________的。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________。

(2)法律是由____________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____________。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为什么说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________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________,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________;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________。

二、法律的作用

法律________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________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________的社会环境。

(1)规范作用:

①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________,应该履行的________。

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③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________,指引、教育人向善。

(2)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________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________。

【小题反馈】

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

(  )1.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  )2.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每个公民都享有同样的权利。

(  )4.我国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的制裁措施。

(  )5.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要点探究解决问题

探究一 法律的特征

材料一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材料二 吴大爷年过七十岁,多病缠身,丧失了劳动能力。

他的三个儿子相互推诿,都不给吴大爷赡养费。

邻里乡亲纷纷指责吴大爷的儿子们是“不孝之子”,但他们无动于衷。

在乡亲们的支持下,吴大爷将三个儿子告上法庭。

法庭判决三个儿子按时给吴大爷赡养费。

三兄弟懊悔地说: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乡亲们说:

“还是靠法律才能解决问题。

”为什么乡亲们的指责没有起到作用,而法庭判决起了作用?

材料三 2016年1月12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受贿案,认定被告人李东生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00万元。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法律的哪些特征?

 

(2)你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知识拓展

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

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使之成为法律。

探究二 法律的作用

材料一 在一次道德与法治课上,某班同学围绕法律问题展开讨论,经过激烈的争议出现了以下三种观点:

甲:

法律是可爱的,因为它保护公民的权利。

乙:

法律是无情的,因为它与惩罚紧密相连。

丙:

法律是神圣的,因为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材料二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对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韩增义腐败案作出一审宣判:

被告人韩增义受贿金额达1617万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50万元。

(1)请就材料一中甲、乙、丙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2)韩增义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说明法律具有什么功能?

 

(3)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法律的几个作用。

 

课内总结课外拓展

【课堂小结】

【课外拓展】

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的不同点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而道德则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纪律规章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制定的。

(2)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而道德则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和维护的;纪律规章则是依靠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来维持和维护的。

(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道德则会是因为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而异;而纪律规章则只要求本单位本团体本组织的成员或者进入一定场合的人们必须遵守。

 

参考答案

【新知先学】

一、1.行为规范 社会秩序

2.制定 认可 基本形式 国家强制力

普遍约束力

3.任何人 保护 义务 法律责任

二、规范 保护 有序 权利 义务 准绳 制裁

保护神

【小题反馈】

1.√ 2.× 3.× 4.× 5.√

【要点探究】

探究一

(1)材料一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材料二说明了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材料三说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探究二

(1)甲的观点只看到法律具有保护公民权利的一方面,而没有看到法律惩治犯罪的另一方面。

乙的观点只看到法律惩治犯罪的一方面,而没有看到法律具有保护公民权利的另一方面。

丙的观点是片面的,认为法律是神圣的,正确。

但法律的神圣不仅仅因为它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还因为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3)①规范作用:

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②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法律保障生活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的作用。

2.初步培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自学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3.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学习重点: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学习难点:

理解法律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

1.法律的特征

(1)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       ,它们共同    人们的行为,    社会关系,    社会秩序。

 

(2)法律是                  的。

经过一定的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        的两种基本形式。

 

(3)法律是             。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        作后盾,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      特征。

 

(4)法律                       。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        ,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    。

每个公民都    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       ,都必须承担相应的       。

 

2.法律的作用

(1)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    ,应该履行的    。

 

(2)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    做什么,    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3)法律为我们       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    ,        人向善。

 

二、合作学习

1.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2.法律的规范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法律的保护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三、复习巩固

1.下列选项体现“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一观点的(  )

A.中学生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B.张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处分

C.许霆因“ATM机盗窃案”被判有期徒刑5年

D.新闻媒体对“问题奶粉”给予曝光

2.对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家领导干部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公民享有的权利平等,履行的义务不平等

D.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法的制定”是国家机关依照其职权范围通过一定程序制定法律规范的活动。

我国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①制定 ②颁布 ③实施 ④认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林肯说: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则是隐藏的法律。

”这句话揭示了(  )

A.道德与法律一样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C.法律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全民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D.道德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5.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可判处死刑。

这体现出我国法律(  )

A.通过

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最有效的方法

C.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6.“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

国家兴法治,兴旺又发达。

权益受侵害,维权要靠法。

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又利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维护社会稳定 

②法律指引、教育人向善 

③法律惩恶扬善,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④法律无所不能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四、能力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漫画说明了什么道理?

 

(2)你知道法律有哪些特征吗?

 

(3)我们中学生能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