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3739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学年八年级物理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考生注意:

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小明自从上初中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由于不注意保护眼睛,发现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原来越来越近了,说明小明已患上视眼,原因是看物体时晶状体所成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小明应佩戴对光具有作用的眼镜来校正.图1是用眼镜看书上的字的情形,小明的眼镜应该是图中的.(填字母)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请写出一条保护眼睛建议或措施。

图1图2

2.如图2,右面为幻灯机,左图为其原理图。

当放映幻灯片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像距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____像(“实”或“虚”)。

3.如图3,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透镜,可用来矫正眼(填“近视”或“远视”);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cm.图3

4.弹簧测力计是测量_______(选填“力”或“质量”)的工具,它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就越大。

如图4所示,物体受到的拉力为____N;与物体受到的拉力平衡的另一个力是物体受的_____力。

5.滑板车是中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在运动中受到阻力,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滑板车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人与车自身的重力和力.图4

6.伞兵从飞机舱跳出,刚开始时,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若人与伞的总重为700N,

受到空气阻力为300N,则伞兵

受到合力为N,方向是;一段时间后匀速下落,空气阻力增大到N时,它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7.我们看杂技表演时,看到演员从高处跳下落在绷床上,又被弹起如图5.请你写出演员在表演时涉及到的2个物理力学知识.

  

(1)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

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

_________________.

图5

二选择题(共27分。

8—16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17—19题为多选题,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B.凸透镜有虚焦点,凹透镜有实焦点

C.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9.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0.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成像规律相同

A.照相机B.投影仪

C.放大镜D.近视眼镜

11.下列物体所受的重力可能为30N的是

 A.一辆汽车   B.一只铅笔 

 C.一个装满书的书包  D.一位小学生

12.一个小球用绳子悬挂于天花板下,对小球施力的物体是

 A.只有地球   B.只有绳子   

C.天花板和绳子 D.地球和绳子

1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在空中匀速下降,甲的速度是5m/s,乙的速度是3m/s,它们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A.3:

2B.3:

5

C.5:

3D.1:

1

14.如图6,弹簧测力计及细绳的重力不计,砝码重G=50N,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所受到的合力为

A.50N,50NB.0N,0N

C.50N,0ND.0N,50N

15.下列各种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图6

A.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在地面上向前滑行

B.扔出去的手榴弹

在空中运动

C.匀速下落的降落伞

D.从高空中下落的石块

16.重为G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若苹果在空中所受阻力小于G,则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

A.等于GB.等于0

C.大于GD.小于G

17.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18.小李同学对力的相关知识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如果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B.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C.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9.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脚将毽子踢出后(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毽子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脚给它的踢力

B.毽子飞行时受到的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C.毽子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毽子下落过程中越来越快,重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三作图题(共8分)

20.完成图7中的光路图

21.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8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22.如图9所示,重5N的小球静止在由竖直的墙壁和平直的地面组成的墙角.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23.在图10中画出物体A受的重力和斜面B受压力的示意图

图9图10

四.简答题(共4分)

24.如图11所示,将一张纸平铺于阳光下的地上,取一凸透镜把太阳光会聚于纸上一点,照射一会儿:

(1)观察纸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把一根火柴放在这点照射,结果会怎样?

(2)在森林里,如果随意丢弃饮料瓶,除了造成环境污染外,当瓶中进入雨水后,还有可能引

起什么严重后果,为什么?

 

图11

五.计算题(共12分)

25.(6分)体积为100cm3的实心铝块,通过计算说明能否用量程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它的重力?

(ρ铝=2.7×103㎏/m3,g取10N/㎏)

 

26.(6分)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N.一块砖的质量为2.5kg,用这条绳子一次最多能匀速吊起这样的砖多少块?

(g取1

0N/kg)

 

六、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7.(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要让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这样做的目的是.

(2)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在图12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若将光屏与蜡烛位置互换,则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3)在图12所示实验中,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应将光屏向(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图12

28.(6分)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他的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图13

①;②

(2)错误改正完毕,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是。

(3)当蜡烛固定在f<u<2f的某一位置时,你是

如何找到像的确切位置的:

(4)最后小明又换用了另一块透镜,发现用它来观看远处的东西清楚多了,可见小明的眼睛存在视问题,你认为该透镜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的理由是。

29.(6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14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挂上钩码。

1)在探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或者状态进行研究。

(2)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3)探究两个力的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4)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目的是为了探究

(5)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14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

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答出一条即可).

 

图14

30.(6分)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O

l

2

3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O

9.O

12.0

15.O

18.O

21.O

24.O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O

l

2

3

4

5

6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O

lO.5

12,0

13.5

15.O

 

 

图15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选壤“大"或“小”)。

(2)如图15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汁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均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

在拉力相通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近前方发散D略

2.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实3.凸远视20

4.力形变量2.2重

5.相互运动状态支持6.400竖直向下700

7.

(1)现象:

人落在蹦床上,蹦床发生形变;物理知识:

__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______

(2)现象:

___人被蹦床弹起_______;物理知识:

__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___.

二、选择题(共27分。

8—16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17—19题为多选题,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中)

三、作图题(共8分)略

20

21

图7图8

2223

 

图9图10

四、简答题(4分)

24.

(1)观察到纸烧焦.如果是火柴,会点燃.

(2)这是因为装水的饮料瓶相当于凸透镜;它能使太阳光会聚于焦点,使焦点的光最集中,温度最高;可点燃枯草、枯枝和树叶等易燃物. 

 

五计算题(共12分)

25.解:

m=2.7kgG=2.7N2.7N<5N能用测力计测量它的重力

 

26.解:

G1=25Nn=F/G1=120N/25N=4

 

六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7.

(1)同一高度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放大缩小(3)靠近透镜远离透镜

28.

(1)①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放反了②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烛焰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3)在大于2f的地方移动光屏

(4)近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使远处物体的像会聚在视网膜上

29.

(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不考虑(3)大小

(4)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二力是否平衡(5)测力计测量前没有调零;或两侧绳与轮摩擦不等;或测力计读数误差(合理即可)

30.

(1)正比大

(2)BA

(3)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考生注意:

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小明自从上初中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由于不注意保护眼睛,发现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原来越来越近了,说明小明已患上视眼,原因是看物体时晶状体所成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小明应佩戴对光具有作用的眼镜来校正.图1是用眼镜看书上的字的情形,小明的眼镜应该是图中的.(填字母)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请写出一条保护眼睛建议或措施。

图1图2

2.如图2,右面为幻灯机,左图为其原理图。

当放映幻灯片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像距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____像(“实”或“虚”)。

3.如图3,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透镜,可用来矫正眼(填“近视”或“远视”);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cm.图3

4.弹簧测力计是测量_______(选填“力”或“质量”)的工具,它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就越大。

如图4所示,物体受到的拉力为____N;与物体受到的拉力平衡的另一个力是物体受的_____力。

5.滑板车是中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在运动中受到阻力,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滑板车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人与车自身的重力和力.图4

6.伞兵从飞机舱跳出,刚开始时,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若人与伞的总重为700N,

受到空气阻力为300N,则伞兵

受到合力为N,方向是;一段时间后匀速下落,空气阻力增大到N时,它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7.我们看杂技表演时,看到演员从高处跳下落在绷床上,又被弹起如图5.请你写出演员在表演时涉及到的2个物理力学知识.

  

(1)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

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

_________________.

图5

二选择题(共27分。

8—16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17—19题为多选题,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B.凸透镜有虚焦点,凹透镜有实焦点

C.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9.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0.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成像规律相同

A.照相机B.投影仪

C.放大镜D.近视眼镜

11.下列物体所受的重力可能为30N的是

 A.一辆汽车   B.一只铅笔 

 C.一个装满书的书包  D.一位小学生

12.一个小球用绳子悬挂于天花板下,对小球施力的物体是

 A.只有地球   B.只有绳子   

C.天花板和绳子 D.地球和绳子

1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在空中匀速下降,甲的速度是5m/s,乙的速度是3m/s,它们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A.3:

2B.3:

5

C.5:

3D.1:

1

14.如图6,弹簧测力计及细绳的重力不计,砝码重G=50N,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所受到的合力为

A.50N,50NB.0N,0N

C.50N,0ND.0N,50N

15.下列各种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图6

A.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在地面上向前滑行

B.扔出去的手榴弹

在空中运动

C.匀速下落的降落伞

D.从高空中下落的石块

16.重为G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若苹果在空中所受阻力小于G,则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

A.等于GB.等于0

C.大于GD.小于G

17.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18.小李同学对力的相关知识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如果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B.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C.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9.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脚将毽子踢出后(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毽子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脚给它的踢力

B.毽子飞行时受到的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C.毽子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毽子下落过程中越来越快,重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三作图题(共8分)

20.完成图7中的光路图

21.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8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22.如图9所示,重5N的小球静止在由竖直的墙壁和平直的地面组成的墙角.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23.在图10中画出物体A受的重力和斜面B受压力的示意图

图9图10

四.简答题(共4分)

24.如图11所示,将一张纸平铺于阳光下的地上,取一凸透镜把太阳光会聚于纸上一点,照射一会儿:

(1)观察纸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把一根火柴放在这点照射,结果会怎样?

(2)在森林里,如果随意丢弃饮料瓶,除了造成环境污染外,当瓶中进入雨水后,还有可能引

起什么严重后果,为什么?

 

图11

五.计算题(共12分)

25.(6分)体积为100cm3的实心铝块,通过计算说明能否用量程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它的重力?

(ρ铝=2.7×103㎏/m3,g取10N/㎏)

 

26.(6分)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N.一块砖的质量为2.5kg,用这条绳子一次最多能匀速吊起这样的砖多少块?

(g取1

0N/kg)

 

六、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7.(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要让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这样做的目的是.

(2)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在图12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若将光屏与蜡烛位置互换,则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3)在图12所示实验中,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应将光屏向(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图12

28.(6分)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他的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图13

①;②

(2)错误改正完毕,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是。

(3)当蜡烛固定在f<u<2f的某一位置时,你是

如何找到像的确切位置的:

(4)最后小明又换用了另一块透镜,发现用它来观看远处的东西清楚多了,可见小明的眼睛存在视问题,你认为该透镜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的理由是。

29.(6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14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挂上钩码。

1)在探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或者状态进行研究。

(2)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3)探究两个力的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4)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目的是为了探究

(5)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14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

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答出一条即可).

 

图14

30.(6分)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O

l

2

3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O

9.O

12.0

15.O

18.O

21.O

24.O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O

l

2

3

4

5

6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O

lO.5

12,0

13.5

15.O

 

 

图15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选壤“大"或“小”)。

(2)如图15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汁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均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

在拉力相通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近前方发散D略

2.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实3.凸远视20

4.力形变量2.2重

5.相互运动状态支持6.400竖直向下700

7.

(1)现象:

人落在蹦床上,蹦床发生形变;物理知识:

__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______

(2)现象:

___人被蹦床弹起_______;物理知识:

__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