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3957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第六章建安文学

一、名词解释

1、三曹:

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

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

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

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汉末魏初时期诗歌,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4、《悲愤诗》:

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论述题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

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

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

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参考答案:

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

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

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

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

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

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

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

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傲世谁堪千古秀,

清狂自比一秋心。

天罡籁以黄花瘦,

淡眼红尘冷到今。

4.简述曹操诗歌思想内容及创作成就。

一.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造的全盛局面。

借古题写新事,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却用悲凉苦恨之调。

二.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特别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本色质朴大抒情浓郁,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悲歌慷慨,气韵沉雄。

如《短歌行》写得高远阔大,有君临天下之气度,与坚若磐石的信心和意志,能激发起读者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

简述曹丕诗歌的特点。

一.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了便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

如《燕歌行》全诗清词丽句,情思婉转,缠绵动人,准确成功地表现了一个思妇在漫漫长夜中牵念夫君的无限情意。

二.曹丕的抒怀之作,写得清俊悲凉,带有拟作性质,然更主要的是藉以抒发战乱中的一种苍凉情怀。

三.抒发志向记叙军旅的作品,如《黎阳作》气势高昂却亚于曹操。

简述王粲诗歌艺术特点。

王粲诗歌的艺术特点在于抒情深切,慷慨悲凉,文辞秀丽,局面阔大,抒情深切不但指情语凄婉动人,而且指诗中景物描写都笼罩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感情色彩。

取景开阔宏大,具有豪放之美。

试论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

曹操的诗歌创作分前后两个时期:

一.前期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如《白马篇》通过一个青年英雄的机智勇敢英勇卫国的精神,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憧憬。

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的爱国勇士形象,颂扬了他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也寄托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二.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倍受压抑的郁愤心情。

典型代表是《赠白马王彪》,全诗充满了悲苦之辞、愤慨之音。

艺术成就:

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是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

一.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充实。

举凡军旅政事,宴游送别,咏史游仙,抒情抒志,无不发之于诗。

曹植用他的笔描绘了广阔的社会人生,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齐高,辞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就是说他的诗歌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

三.曹植诗歌语言华美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声色。

如《盘石篇》生动再现了大海的宏阔气象。

曹植在文人有意为诗方面,有一个大跨度质的飞跃。

四.注重对称回环之美,注意语言锤炼方面。

如《赠丁仪》均是对偶工整、声韵对称和谐的精工之句。

《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写时光易逝。

他还善于起调,工于发端,往往在全篇之首用一警策之语,振起全诗。

如《野田黄雀行》开头用惊风险浪的情景和画面预示了环境的险恶,起到强烈的烘托作用。

五.曹植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博得极高的评价,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试论五言《悲愤诗》内容及艺术特点

一.深刻真实地反映了汉末苦难动乱的年代,艺术再现了诗人惨痛的人生经历。

全诗长540字。

第一段写董卓之乱,诗人及难民被掳后的非人遭遇。

第二段主要写在匈奴时想念父母,被赎归时又不忍割舍孩子的肝肠寸断的巨大痛苦。

二.蔡琰的五言《悲愤诗》在艺术上获得了极大成功。

首先,它是一位女诗人在亲身经历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其感情描写心理活动刻画真实细腻复杂微妙,在诗歌史上实属罕见。

其次,能够注意细节的描绘,气氛的渲染,对烘托主题起到了良好作用。

另外,全诗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有史诗般的效果。

 

第七章正始文学

一、名词解释

1、正始文学:

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

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

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

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2、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3、《与山巨源绝交书》:

文章篇名,曹魏正始间嵇康写给山涛的一封信。

这是一篇与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书。

文章申明自己不愿当官是为了远祸全身。

提出做官“必有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

二、论述题

1、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

其内容一是抒写孤苦寂寞和忧生惧祸之情;二是讽刺时政,揭露社会丑恶腐败;三是表现饮酒、求仙生活。

艺术特色一是长于抒情,二是工于比兴;三是精于用典;四是善于曲笔。

具体手法一是将象征手法与寓意的不确定性结合起来,再加上典故的多义性,使诗作寓意深邃难明;二是用多种比兴构成完整的意境,使寓意藏而不露。

风格深隐含蓄,所谓“阮旨遥深”、“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试论正始思潮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玄学思潮对正始士人心态及诗歌创作影响更为重大。

一.正始诗人,往往都是崇尚老庄的士人,他们大畅玄风,建立玄学理论,开始了一个思想史上的新时代。

建安诗人在悲歌慷慨的抒情中得到感情满足,而正始士人则在玄思妙想中领悟人生。

玄学的基础是老庄思想,因而正始诗人在追求自然,心与道冥的同时,把老庄的人生理想自然而然地带入到诗中来。

有的在诗中创作了一个庄子逍遥游式的理想境界,诗人可以徜徉乎其中。

二.人与自然的亲和感,表现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开拓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把人对自然的态度引向审美的层次,成为后世山水诗的思想滥觞。

三.玄风对正始诗人的另一影响,就是文学创作的哲理化倾向。

建安诗人已发现了文学对人生做哲理的思索和哲学的观照,从诗歌的抒情向诗歌的哲理发展,在诗歌中注重表现哲理。

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

它们非一时一地之作,既有统一的文学特征,每首又各具特点。

一.《咏怀》诗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

作者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深入,因而也就更沉痛。

在圣人有情无情的玄学命题争论中,显然阮籍是持圣人有请之论,从痛哭兵家少女,常作青白眼可看出,所以他认为明君圣人对面人世短促也无可如何。

二.阮籍的诗还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

被人称为“玄远”“响逸而调远”。

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

三.《咏怀》诗,融哲理、情思与意象为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不但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而且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

试论嵇康诗的特色

嵇康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文。

一.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

如《赠兄秀才入军》。

他追求一种自由自在,与自然相亲,心与道冥的理想人生。

嵇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清远的境界。

二.嵇康的部分诗歌中还有一种峻切之语。

对险恶的世道人心发出一种愤激的批判,锋芒犀利。

三.嵇康在四言诗中另辟蹊经。

他的四言诗,继曹操之后为四言顶峰,情调高远,语言流畅,表现了作者很强的语言功力。

 

第八章两晋文学

一、名词解释

1、太康体:

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

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代表。

其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代表着当时诗坛的主流。

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指主要活动于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八位诗人的并称。

他们是:

张载、张协、张亢兄弟,陆机、陆云兄弟,潘岳及其侄潘尼,还有左思。

3、左思风力:

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

语出钟嵘《诗品》。

左思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

他的诗承建安风骨,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

气势雄健,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左思风力”。

4、玄言诗:

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作品。

代表作家有东晋孙绰、许询。

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诗味不浓,但其中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

5、游仙诗:

两晋之际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神仙之说相混合,寄寓仕宦失意、惧祸避世的情绪和苦闷情怀。

名为“游仙”,实为咏怀,抒发怀才不遇和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郭璞的诗形象鲜明,比喻贴切,词采清新,气势挺拔,寄兴深远,较之当时盛行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要高出一筹。

二、论述题

1、西晋太康前后文坛的主要创作倾向如何?

代表作家是谁?

参考答案:

主要创作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大盛;二是雕章琢句,追求词藻华美与对偶工整。

只有左思独树一帜,以矫健的笔力抒写了寒士的不平,直接继承了建安风骨。

代表作家即“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2、试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

左思《咏史》八首是中古咏史诗的杰作。

其艺术特点,一、八首诗各自独立成章又互相承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诗的形式可以容纳更丰富的内容;二、继承了建安诗人抒情与言志相结合的传统,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将咏史与咏怀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三、表现上更加富于变化,如比喻、对照、比兴、议论等多种手法兼用,进一步丰富了咏史题材的艺术表现力。

3、列举两晋诗歌有代表性的重要现象?

参考答案:

太康体,左思风力,玄言诗,游仙诗。

试论太康诗歌的内容特点和艺术形式特点。

内容特点:

一.“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诗品》)没有胸怀天下的巨大抱负,没有面对历史的深沉思索,转而在儿女之情中表现绮丽情思。

二.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

如陆机,古诗十九首,他拟作十二首;他的《短歌行》简直就是曹操原诗的翻版。

艺术特点:

(“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一.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

张溥称傅“新温婉丽”。

二.追求新的技巧,注意排偶。

典型的是陆机。

他的诗中对句占主要篇幅。

三.描写更细腻。

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为陆机与潘岳。

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一.左思的诗歌有一种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大胸怀。

如《咏史》一、三,没有刻意的调饰有艳丽的辞藻,全部思想感情喷发而出,大气磅礴,所以被成为胸次高旷,笔力雄迈。

二.诗歌中充满着一种悲愤不平之气。

他的诗歌对门阀制度的批判极其强烈,对贫士失志极为愤慨,一股磊落不平之气喷发而于诗中。

如《咏史》其二比兴手法表达了这种感情。

三.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诗品),就是指他诗歌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刚健有力。

他一改班固创为《咏史》时的质木无文,打入自己的身世之感,情感激烈深切,借古人之事,抒个人情怀,使咏史有了新的飞跃。

简述游仙诗的渊源及内容的二种不同倾向。

一.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

在《离骚》中,当屈原对现实不满时就幻想神游天界。

以“游仙”为诗名,始于曹植的《游仙诗》。

二.游仙诗内容有二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如汉乐府《长歌行》。

另一种是愤世嫉俗之言。

如曹植《游仙诗》。

试论郭璞《游仙诗》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一.郭璞的游仙诗有两类内容。

一类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

”如《游仙诗》其一。

另一类内容,则是在承继传统上求仙长生之主题,以高蹈轻举、复食采药为主旨。

如《游仙诗》其六。

二.郭璞的游仙诗感情真实,坎壈咏怀。

另外,郭璞诗情采斐然,描写生动,色泽丰富。

如“风生梁栋间,云出窗户里。

 

第九章陶渊明

一、名词解释

1、田园诗:

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

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逐渐模糊。

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二、论述题

1、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两类。

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三方面:

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还有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穷困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时政的关心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

值得注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写,两类诗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2、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

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

二是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

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含微木)等。

3、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答案: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对诗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不仅开创了田园诗,而且前所未有地将日常生活表现得情趣盎然,富有诗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他创造了平淡自然的诗歌意境,为后人树立了诗歌艺术的更高标准。

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也有很多创造,一是用新鲜活泼的内容给四言诗这种呆板僵化的形式注入新的生命;二是发展了五言咏怀组诗,根据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命题,如《咏史》、《饮酒》、《咏贫士》、《归园田居》等,分类更加细致,在组诗的内部结构安排方面,有较前人更具匠心。

陶诗不为时人所重,唐代田园诗派兴起,奠定其地位,赵宋以后陶渊明备受推崇,确立了一流大家的地位。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一.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

平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意味隽永。

平和淡泊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

最能代表作者冲淡之美的诗,是《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二.形成陶渊明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在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

三.就诗歌语言而言,陶诗的特点是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他不用夸张的铺排和绮丽的色彩,和的对仗、典故,他的诗句魅力,在于全是以他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言语,在于内在感情力量。

如《闲情赋》写得多么绮丽多姿,说明他不是不会用华丽的辞藻,但他的审美趋向不在于此,而在于以自然语创造出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

简述陶渊明的思想及人生境界

一.少年的陶渊明,好学不拘。

一方面“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一方面“学不称师,文取皆达。

二.陶渊明达到了一种物我一、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

他领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机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所,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

没有用语言赞美自然,而自然的美去从心里流露出来。

面对人生的苦患,以老庄的无为的玄学人生观去对待,还靠儒家的思想力量。

陶渊明摆脱了人间世俗的烦恼,在精神上真正到达与自然合一的境界,由此而创造了格高千古的优秀诗篇。

第十章南朝诗歌

一、名词解释

1、陶谢:

指东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

杜甫有“焉得诗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之句,即指此二人。

他们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但陶多写田园,而谢多刻画山水;陶诗语言朴实自然,谢诗则讲究词藻与对偶,崇尚绮丽,风格并不相近。

2、元嘉三大家:

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的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

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是谓“宋初三体”,诗风差异明显,共同之点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

3、永明体:

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

又称新体诗。

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度阶段,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和陈代的阴铿。

4、宫体诗:

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一种诗风。

大都描绘闺情声色,清绮靡丽,伤于轻艳,格调不高。

倡导者是梁简文帝萧纲,徐陵、庾信父子是代表作家,其创作风格流丽轻艳、“辑裁巧密”,被称为“徐庾体”。

风气所至,陈时陈后主与江总亦有此类创作。

徐陵编有《玉台新咏》,只收“艳诗”,可说是宫体诗的合集。

5.永明文学”重文学特质的发扬,重个人情怀的抒发,而且逐渐由情怀抒发转向重娱乐。

同时创造了一种清新的美的理想。

更重要的,是在诗歌形式上的探索

二、论述题

1、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参考答案: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

他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鲜明的辞采,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一、一些佳句显示了他工于摹画的高超本领和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创造。

二、多按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形法将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

三、多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模式来写,结构比较单调,影响了诗歌意境的浑成和完整。

2、试述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一、反映社会的不平,抨击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抒发贫士不遇的苦闷和愤世嫉俗之情;二、描写边塞争战生活,抒写报国的壮志,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三、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苦难,妇女题材;四、另有游宦思乡、抒写爱情、感伤年命和写景咏物的作品。

3、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参考答案:

鲍照诗歌分五古与乐府两大类,继承汉魏乐府诗形式及传统,笔力雄健,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工于写景,长于比兴,声调抑扬顿挫,句式长短不齐;奇特瑰丽,气象雄浑,风格豪迈俊逸,雄恣奔放,颇富浪漫色彩。

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风骨,代表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一是对边塞诗的创新,增加了边塞风物和征人边愁的内容。

二是对七言体的创制,他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并取得高度成就的诗人,变七言歌行逐句韵为隔句韵,又开创了杂言式七言歌行。

另外,模仿南朝乐府的小诗和边塞题材的诗歌对唐代五绝的形成颇有影响。

4、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

参考答案:

一是着重表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扩大了山水诗的题材范围;二是在写景方面突破了谢灵运全面铺写的格局,精心选择和剪裁景物,形成了较为圆融的意境;三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融进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情境交融,尤其一些写景小诗,空灵纯净,颇有唐风。

5、什么是新体诗?

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

参考答案:

齐代诗人沈约总结了前人对声韵的研究成果,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作诗应避免八种声律上的毛病,声律与对偶互相配合,就形成了具有格律的新体诗。

因为出现于齐代永明年间,所以又叫永明体。

它是古诗发展到近体的过渡形式。

谢脁的新体诗,词采华美,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已有全篇似唐人者。

新体诗的代表作家除谢脁外,还有沈约、王融、何逊、阴铿等。

简述元嘉诗歌创作新特点。

一.山水题材大量进入诗歌创作,并且改变了东晋诗歌以山水作为玄思载体的倾向。

正式奠定了中国山水文学的根基。

谢灵运的山水是最突出的代表。

二.诗歌创作由东晋的哲理化改变为重抒情,抒发了强烈的感慨。

三.元嘉诗歌出现了对不同创作个性的追求。

四.元嘉诗歌的新变还表现为对诗歌形式的有意探讨。

简述宫体诗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

所谓宫体诗,是指一种讲求声律、对偶与辞采华美的轻艳丽靡之风,这种文风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天监八年以前,可视为宫体诗的先导阶段。

此时尚为永明文学时期,永明体在声律、对偶上已经为宫体诗准备了条件。

第二阶段是天监八年至中大通三年宵纲为太子以后,徐陵成《玉台新咏》,是宫体诗的高峰期。

第三阶段为宫体诗尾声期,以陈后主及其身边文士为主,波及隋及唐初。

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

一.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

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先叙述登游缘起或路线,接着是具体描写局部景物,最后议论或感慨。

二.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和非常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某一景观的情思韵味,朝着景物与情思交融的方向发展。

如《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传达出诗人心中一种难以言喻的对生命的惊喜。

三.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他能注意到诗中描写之画面的色彩和谐与明暗对比。

试论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在南朝诗人中可谓最高。

一.他的乐府诗有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之美。

他把惯用比兴、善叙他人他事的乐府诗,发展为一种直接抒写自己感情、叙说自己遭遇的诗体,把浓烈的抒情与构辞的美丽融为一体,来表现自己的澎湃情怀。

如乐府《白苎舞》。

二.语言也很有特色。

被称为“雕藻淫艳,倾炫心魂。

”如《拟行路难》其三;注意吸收明间口语;善运用奇特大胆的想象和比喻。

三.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拟行路难》是以七言为主的杂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