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4032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8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docx

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二

2013高考作文备考:

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

(二)

议论文

2014-05-0617:

31

2013高考作文备考:

作文读写大讲堂12个主题类别

(二)

专题七 “90”后宣言

【主题说明】

我们叛逆如蜜罐一样的生活,于是我们便跑到院子里数天上的星星,面对深邃神秘的夜空,多想在上面写下属于自己的诗行。

涧外山边有烂漫的花草,但我们不想采摘;人生征途有许多的扶手,但我们笑着拒绝。

我们只想自己去体验生命中的独特风景!

我们被打上各种标签。

我们总被视为“叛逆”“非主流”“脑残”“火星人”。

事实是,我们有勇气追寻属于自己的天空,有勇气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有勇气对陈规说“不”,这是我们的青春,我们自己做主的青春。

谁说我们能写出童年的天真,少年的可爱,却勾勒不出青春那闪亮的轨迹?

我们“90后”的青春更精彩!

选文一

孺子不可教也

我之前总是被前辈打量着,等到“90后”长大到足以成为一个词,我立刻用银簪在自己身后划了一条大河波浪宽,忙不迭地跳到河岸,站在双手环胸的那一排老朽里,对彼岸的“90后”表示出好奇、理解、不满来,还有一点怵然的敬畏。

我之所以不愿在“90后”的群体里潜伏,是出于势利的考量——“90后”的名声,到底还是不太好。

我的一位好朋友是学生会的小领导,和我同岁,都是89年的。

他把手下的小马仔明确地按年代界限分成“可用”和“不可用”两拨。

每次见了我都捶胸顿足地咆哮道:

“‘90后’和我们差距怎么那么大,那!

么!

大!

‘90后’怎么那么不成熟啊!

不!

成!

熟!

他觉得我们下一代是自私的。

他们对机会的嗅觉很灵敏,做事之前把自己的利益得失计算得太厉害。

“90后”的父母那一代人妥协惯了,结果也没有过得多好,就教下一代可以放纵自己的自私。

我很不希望看到比我小的一代人,在发表意见的时候,总是习惯这样的句式:

“人都是自私的……所以……情有可原。

”“90后”不断地争取获取信息的权利。

我上小学的时候,大多数父母认为买电脑才能跟上时代,甚至认为玩电脑游戏有助于智力开发。

但“90后”出生后,父母和社会,开始向他们屏蔽信息。

所以,“90后”很分化,也很分裂。

在学校和家里是一套语言和生活方式,在网络上,又是另一套语言,生活方式更是热闹得让人瞠目结舌。

“90后”是混血的一代。

这在中国的古老社会里还没人见过。

然而,“90后”自己却不承认不成熟,他们觉得自己是圆熟的。

成功的一切路数,尽管还没有亲身实践,但已经烂熟于心。

“90后”的理想大多是成功学宣传的那一套,“成功”的标准如此单一。

为了这个前路,他们默认了社会的不公,认为是成功的代价之一。

我曾经给一个作文竞赛当评判,题目类似于“我的理想”。

很多同学的理想都是考一类大学、做白领丽人、出国等等。

评分最高的,是一篇《我想成为有钱人》。

当然,我承认她写得很好很感人,因为她来自贫困家庭。

结尾,她激烈地说: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一定要在一类大学有一席之地……”念这篇作文的时候,一片寂静。

我心里五味杂陈,对于下一拨人如此切近却不易实现的“理想”,我知道不能轻视和嘲笑,但也欣慰不起来。

老实说,当我评论“90后”的时候,我心虚得要死。

因为真理总喜欢停留在年轻的那一岸。

青春的盘子里,菜换了一轮又一轮,无敌的是盘子本身。

【赏析】

半调侃半认真,蒋同学老练的文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不无担心,不无忧虑,也不无惶恐,不无心虚。

对于“90后”,1989年出生的她,不论怎么评价也不过分,不论怎么评价也不充分,年龄使然。

但我还是觉得这篇文章的名字应该改一下,叫《孺子,不!

可教也!

》这样格调可以更高一些,给人希望也会更大一些。

选文二

“90后”,垮掉的一代?

有人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看着不顺眼。

他们怪异,从外表到思想,无一例外。

他们以怪异的发饰标新立异,头发的颜色五彩缤纷,发型五花八门,装束更是挖空心思,无奇不有,即使五大三粗的男子汉也毫不例外;怪僻,当然是他们的性格,甚至说是刁钻古怪也无不可。

娇气,痞气,脾气,样样俱全;手懒,口馋,散漫,面面俱到。

有缺点?

免提,老虎屁股摸不得!

欲沟通,免谈,石狮子屁股没门。

总而言之,可一言以蔽之曰:

怪僻。

自私,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责任意识极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我承担责任,对不起,本女士抑或本先生可没那个习惯!

有时间,还得去聊聊天,追追星呢。

况且,你管得着吗?

你是狗咬汽车管得宽!

他们冷漠,他们顽劣,他们……瞧,“90后”这些小青年,啧啧,没法啦。

其实,你这样认为,是只看到了表面,没有看到实质。

“90后”中有这么一群人,但不能代表绝大多数“90后”成员。

也许你又会说,想当年,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火红的年代锻炼了响当当的英雄。

你会说,看呐,一个雷锋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你会说王进喜的“石油工人一声吼”,多么激动人心。

也许,你会对钱学森那样的爱国科学家的经典故事如数家珍;也许,你会对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传奇故事津津乐道。

再不然,你会夸赞“60后”打恶除暴的英雄公安局长任长霞。

是的,这都是事实,但这不是你认为“90后”不可救药的证据。

恰好说明,我们这代人,也应该有我们自己无可替代的优点。

古人诗中说得好,“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人的特点,他们怪异、他们娇气,你想想,如果在一个温饱都达不到的社会里,能娇气起来吗?

在这群“90后”中,你可知道,背着萨克斯走天涯的少女杨红站在卢森堡的舞台上,吹奏了《梁祝》和《多彩茉莉花》,引来了这个萨克斯的故乡——卢森堡经久不息的掌声,她不得不登台谢了三次幕,大写了一个“才”字。

你可知道,“捡破烂”的“十佳少年”谭海美捡破烂既是为了攒钱读书,又要帮爸爸还账?

他彰显了一个“立”字。

你可知道年仅18岁的少年史力超创作出一部反映当代政治生活的30万字长篇小说《变局》,这让很多大作家也自叹不如,他表现了一个“智”字。

你可知道优秀少年崔彤,用自己不倦的歌声唱了一百多天后,最终唤醒了已成为植物人的爸爸?

她精心打造了一个“孝”字。

请你看过来,让那在偏见上定格的心充满感动吧。

在我眼中,“90后”不仅仅是祖国的接班人,更是年轻的一代,是有为的一代,是勇于担当的一代。

【赏析】此文先抑后扬,辩证地对“90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识深刻,见识高远。

“90后”有自己的不足,但不能以偏概全,以某些缺点掩盖了所有特点,以个别人的缺点当做整个群体的标签。

“9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年轻的一代、有为的一代、勇于担当的一代”。

升格作文版

作文题目

对于“90后”,有人说是天马行空,有人说是无拘无束,有人说是自我膨胀,有人说是个性张扬,有人说是叛逆造反,有人说是顺应自然……这些都是别人说的,作为“90后”的我们自己,如何看待这些评价?

如何评价自己的言行举止?

请以“‘90后’是否真的叛逆”为话题,从“90后”的视角,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不限主题,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从立意上说,“90后”自己的视角,当然是否认“叛逆”,支持“个性”,但不能只打口号,没有依据,所以事理分析是很关键的。

写作可以通过辩证分析,指出“90后”的一些现象、一些问题,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这些问题、现象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认识,消除误解。

从文体上说,不适宜写记叙文,因为记叙文过于含蓄,不容易把主题显示出来;也不适于议论文,因为议论文又过于直来直去,有些呆板生硬。

适合写散文、随笔,以中学生的口吻,我手写我口,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但不能一味抒情,议论是重点,把人说得口服心服才是硬道理。

从语言上说,语言应有“90后”的特点,如果写得拖沓、枯燥、无文采、无情感,那基本与高分无缘了。

语言要有张力,要富于文采,饱含深情。

原文在线

叛逆?

这是青春的颜色

浅浅常色

你别总像个旧社会的姨太太好不好?

千辛万苦的好不容易扶了正,就忘了自己是什么出身,成天骂别人狐狸精!

(语言泼辣,更有“90后”张扬的特点。

此话一出,怕又有人要给我扣上“叛逆”“不敬”的帽子,指责“90后”的孩子嚣张不懂事了。

别发火,我发誓绝对没有讽刺贬低的意思,我是想说——

青春期嘛,谁都经历过。

青春期的孩子,总是看起来一副想要跟全世界作对的样子,其实只是想证明自己与众不同,证明自己已经有情感有思想不需要大人帮自己决定一切——归根结底,也只不过想证明自己长大了而已。

想当年,爷爷曾和太爷爷对骂到不可开交,爸爸曾放火烧了长舌邻居的麦秸垛,哥哥曾用弹弓打烂了新房六扇玻璃窗,而我,只是用沉默拒绝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事,这就是“叛逆”了吗?

(爷爷、爸爸和哥哥的例子很有意思,说服力也很强,例子浅显易懂,但引人入胜、引发思考。

我只是不喜欢地方特色太过浓郁的二人转和咿咿呀呀的京剧,喜欢摇滚和周杰伦的Rap;不喜欢光秃秃的手指和模式化的学生头,喜欢长指甲和披肩长发;不喜欢千人一律、肥大拖沓的校服,喜欢牛仔裤和格子衬衫;不喜欢学究式的课本和古文,喜欢安妮宝贝和韩寒……(用“不喜欢……喜欢……”的句式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尽显“90后”的风格特色,有一定的代表性。

)只是这样,便是“叛逆”了吗?

好吧,我姑且承认,那么我要说,叛逆便是青春最正常的颜色,而所谓“80后”“70后”“60后”们,你们想想自己的青春难道就不曾叛逆?

(扣上小标题“浅浅常色”,这些看似出格的特点其实就是“90后”的基本风格,也是青春期每个孩子都可能有的,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嗤之以鼻!

灼灼绚色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不是要拆你们的台啊,各位叔叔伯伯,学者大师们千万不要动气,我的意思是说——

(和前一部分结构上遥相呼应,也显示小匠心独具。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

时代在发展,这是任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我崇拜孔子,因为他是一代儒家大师,开创了仁政治国的学说,独创精辟的教育理念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我崇拜鲁迅,因为他的文章是刺向旧社会的匕首、投枪,用一支笔写尽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唤醒麻木、迂腐的国人,其深邃卓越的思想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可我也崇拜韩寒,为什么不行?

且不论他是否过于偏执激烈,不可否认,他的很多文字是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当然不只韩寒,还有郭敬明,他用精致、细腻的文笔触动了每个青春期孩子敏感、热情的心。

(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孔子是,鲁迅是,韩寒、郭敬明也是。

我承认祖辈、父辈曾吃过的苦、受过的难,可生在如今殷实富裕家庭的我仍在努力实现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我感激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不畏艰难,可处在和平安定社会的我也在尽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如果这样说仍然觉得我是一个自大狂、叛逆者,那自信以至叛逆就是青春最绚烂夺目的光环,孕育着颠覆世界的巨大能量,让新的世界焕发新的光彩!

(照应小标题“灼灼绚色”,指出自信,一直让人误解的叛逆正是青春最炫目的色彩。

青春是缤纷的万花筒,是明丽的画,而叛逆,只是一抹刺眼但不可或缺的色彩。

对于我们,最需要的是宽容、理解,且让时间证明一切吧。

(呼应题目,再次呼唤理解,叛逆不是这个群体的代名词。

问题诊断

此文语言富于文采,有自己的特色,但也难免有一些问题:

其一,虽然前后两个部分,一个是谈“常色”,一个是谈“绚色”,但其实所谈内容都差不多,都是写的自己类似叛逆的性格,看似有一定层次,实际上极为接近;其二,把“90后”的特点与青春期结合起来,虽说有一定联系,但并不是必然,说理还是没有说透,升格稿应着力在这个角度进一步分析透彻。

升格示例

“叛逆”是正在成长的“标志”

当我呱呱坠地之时,没有人说我叛逆,你们眼中只有我的俊美;当我咿呀学语之时,没有人说我叛逆,你们眼中只有我的可爱;当我蹒跚学步之时,没有人说我叛逆,你们眼中只有我的顽皮;当我初进学堂之时,没有人说我叛逆,你们眼中只有我的乖巧。

(连用四个“当……”,句式整齐,先声夺人,蓄势待发。

)可为什么,当我步入青春,稍懂人事,刚刚有了一点自己的思想,刚刚尝试着体现自我价值之时,你们却说我叛逆了呢?

(紧扣话题,反问一句,引人深思。

是不是感觉你们的权威性在渐渐丧失?

是不是感觉你们的控制权在渐渐减少?

是不是感觉我忽然不再唯命是听?

是不是感觉我忽然不再唯言是从?

当发现我开始对你们所说的话表示怀疑,当发现我开始对你们所做的事表示异议,你们就接受不了了,你们就开始诉苦、诉屈、诉怨,你们觉着我变了,变得不再是以前那个可爱、乖巧,特别孝顺的“好孩子”了,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特别叛逆的“坏孩子”了。

(切中肯綮,振聋发聩,一针见血,见解深刻。

其实,我还是我,我只是成长了。

我承认我有犯错的时候,我往往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但不去尝尝那枚果子怎么知道是甜还是酸?

况且不论是酸是甜,总之尝了就是一种体验。

难道你们忘了我小时候给我讲的故事了吗?

想当年,爷爷曾和太爷爷对骂到不可开交,爸爸曾放火烧了长舌邻居的麦秸垛,哥哥曾用弹弓打烂了新房六扇玻璃窗——因为年轻,他们都在尝试中成长、成熟,为什么到了我这儿,就贴上了一个刺眼的标签——叛逆?

(用例鲜活,分析到位,极具说服力与反驳性。

每个人都要从“幼稚”发展为“成熟”,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不是瞬间完成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成长的过程,也是年轻人与成年人磨合的过程。

(观点非常新颖,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适应了我的顺从,适应了我的臣服,忽然有一天,发现你们的话对我已然不起作用,你们怎能不怒、不恼、不火?

这是人之常情,我理解。

但这时你们也应意识到,我已不再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的小孩子,我开始有我自己的思想有我自己的情感了。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磨合的过程就是冲突的过程,也许,有一天我会变成了你;也许,我永远不可能变成你,我就是我。

你们喜欢二人转和京剧,而我却喜欢摇滚和周杰伦的Rap;你们喜欢整齐干净的手指和中规中矩的学生头,而我却喜欢涂满色彩的长指甲和染上颜色的披肩长发;你们喜欢西服、领带,而我却喜欢牛仔裤和格子衬衫;你们喜欢朱自清和鲁迅,而我却喜欢韩寒和郭敬明……

(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阐释两代之“隔阂”“代沟”。

因此,你们眼中的“叛逆”,正是我成长的“标志”,你们不应对我指责、斥骂与控诉,你们应该对我宽容、理解与欣慰——孩子在长大,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了!

(对应题目,也是对话题的完美诠释,表达了自己的主旨,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升格小结

此文用“我”与“你们”呼告的方式,表达了看似“叛逆”的言行正是成长的标志这一鲜明主旨,回答了话题的问题。

升格文章没有就原文“常色”与“绚色”作深入的挖掘,而是独辟蹊径,从全新的角度对原文进行了提升。

相比原文,升格稿明显厚重了许多,语言虽不及原文张扬,但因为分析的透彻、说理的充分而更显大气。

语言多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张力,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感染力!

同题作文版

本场考题

“80后”有“80后”的心声,“90后”有“90后”的梦想,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但是往往被人误解。

作为“90后”的一代青年,你时而张扬,时而沉默,哪一面才是你最真我的体现?

请以“真的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思路引擎

“真的我”是一个命题作文,不需要再为文章设计题目。

“真的我”重在写出内心的感受,“真的”就不是“假的”,就不是“别人的”,而是自己的。

“我”也不见得就是说我这一个体,也可以说这个群体,这个群体的心声。

这种写作容易写得千人一面、万口一词,所以如何写出新意、写出诚意很关键。

如果在内容上不能出新,也可以考虑一下在表达手法、结构布局等方面出新。

佳作选萃一

真的我

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不断刷新。

在各色的人群中,我是最炫目的“90后”。

不同的是,我并没有那么实实在在的另类生活。

因为我生活在宁静的村庄,这里远离喧嚣的城市,也远离“另类”的新流。

“90后”的集体标签是什么?

是自我、嚣张、叛逆、个性张扬、不知恩图报……可这似乎太以偏概全了吧。

在我看来,“90后”的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划分为很多种:

有个性极其张扬的“杀马特”新新人类,他们打扮另类奇特,身上打很多小孔,套上各种钉圈,语言也很让人难以理解,性格孤僻、冷漠。

有时尚达人的城市“90后”,他们喜欢说个性的话语,喜欢穿出自己的风格,他们接受各种最潮的事物,他们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们的照片里常有国外的风景。

也还有很多“90后”,他们和我一样,要比上面的这两类人“逊”很多,他们遍布县城、乡镇,上最普通的学校,过最基本的生活,高中毕业的下一个路口离大学很远,离社会很近。

我身上似乎还有“80后”的气息,当然更多的仍是“90后”的味道。

虽然我生活在封闭式的校园,每天过着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但是,我仍极力使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虽然我常把历史当新闻,但我仍要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因为,我要我的滋味!

我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不会人云亦云地去追捧明星、哈日哈韩,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有必要改变自己来讨好别人。

我虽然很自我,但我也需要朋友。

不幸的是,我这人说话直来直去,不会说自己不认同的话。

因此,并未赚得太好的人缘。

我有自己心仪的男生。

我喜欢他坚韧的意志和纯洁的心灵,喜欢他幽默的语言与高洁的品德。

对他,我有一种不可言状的微妙的感觉,不过,这些我只会放在心里。

老师曾对我说过,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偶尔停下来幻想一下就好。

我明白,学习,才是我现在的主流。

我喜欢漂亮的衣服、可爱的蝴蝶结。

我也喜欢火星文,喜欢那些个性却很直白的流行句子,喜欢它们的阳光与快乐,偶尔调皮一下,用带火星文的句子给同学写个小纸条。

我很好强,我不喜欢爸妈整天拿我同别人家的孩子比来比去。

我想我是独一无二的,不是别人的复制品!

我是“90后”,不像上几代的人对父母的关心只存在心里,不敢表达。

我会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大声说,我爱你们。

看着他们神色慌张涨红的脸,我会大声地笑。

我是“90后”,我也有责任感,我也懂得感恩,当大地震来袭,看着无数逝去的生命也会泪流不止。

我是“90后”,若干年后也会“OUT”,但既然现在是属于我们的,我就要把自己的青春涂上最绚丽的颜色。

我是“90后”,小小的、卑微的、安静的一粒细沙。

我握着自己的舵盘,驶向远方……

【简评】

朴实的语言,像蓝天下飘着的白云,像风吹花落的声音,而这嫩嫩的声音,似宣告,又似倾诉,但都无一不在表现着“90后”的朝阳之气。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时代,我们将何去何从?

如果我们能坚持,最终会赢得高贵生存的权利;如果我们放弃坚守,那么我们将蜕变为平庸。

充满朝气的语气和昂扬的姿态,让我们看到这个时代人同样具有敢于拼搏和奋斗的决心,也让我们真正认识到“90后”的风采。

(刘琦)

佳作选萃二

真的我

我们都是乖孩子——耳朵里塞着耳机,躺在床上看漫画。

我们也是非主流。

写火星文,拿手机自拍,其实这些做法是我们内心思想的流淌……

我们多愁善感,我们喜欢幻想,我们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们不喜欢笑,却每天笑个不停。

我们让人觉得变幻莫测,琢磨不透。

我们喜欢郭敬明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喜欢哼着歌刷牙。

我们喜欢曾轶可的《狮子座》,她的绵羊音也许会让成年人受不了,可我们就是喜欢。

这就是我们“90后”,一代标新立异的孩子。

进入青春期的我们,难免叛逆。

可谁的青春不叛逆呢?

与父母顶撞,同老师反抗,这些都不是我们的本意。

在我们这个年纪,我们害怕父母的不重视,担心世界把我们忘记。

于是,我们特立独行,努力使自己与众不同。

叛逆并不能定义为缺点,叛逆是青春的标签。

我们有梦,也有理想。

不过我们并不过多地考虑结果。

即使没有果实,只是开花就让我们的生活灿烂。

面对社会的责问家长的不满,我们宣告:

我们都是好孩子,是自己的代言人!

“5•12”汶川大地震,我们也捐款捐物,我们也力所能及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我们的真诚和爱心。

我们“90后”新生代的沉着镇定、坚强勇敢不得不让抱有成见的人刮目相看。

一个个和我年龄相仿的英雄不是让人们敬佩不已、感动不已吗?

那些直面灾难、毫不退缩,奋不顾身、舍己救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90后”不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出了最好的“90后”宣言吗?

奥运赛场,已经有我们“90后”拼搏的身影。

足球场上,已经有我们“90后”洒下的汗水。

上海世博会期间,大量的“90后”充当了世博园区内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投入到了世博园区的服务中,他们的表现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好评。

谁说我们“90后”承担不起生活的苦难和社会的责任?

还记得那几个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的“90后”大学生吗?

当他们义无反顾地为了救人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当无数同学和亲人的眼泪随风飘洒,一切都不必再用语言述说。

一百多年前,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挥毫写下了大气磅礴的《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愈挫愈勇、愈折愈强,走向伟大繁荣的希望。

我们深知自己的使命,我们也不会辜负所有人的期望。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我们燃烧自己的青春和理想,挥洒不尽的激情和力量。

在这广阔的蓝天,我们注定会成为展翅翱翔的雄鹰!

【简评】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抒发对青春的畅想,内容充实,文笔流畅,使读者看到“90后”的坚强与渴望,不失为一篇佳作。

文章层次清晰,内容丰富。

从一开始表达“90”后的个体特点,诸如叛逆、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到后来,叙写这个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价值,从而让人们对“90”后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也正是所要表明的立场。

全文语言丰盈、流畅、自然,多用短句,读来琅琅上口,有一种气势美感。

(高亚芹)

专题八 有书的日子

【主题说明】

有书的日子是幸福的,因为有书,我们快乐充实;有书的日子是富有的,因为有书,我们拥有精神食粮;有书的日子是充满希望的,因为有书,我们梦想花开……在有书的日子里,以书为友,生活甘美如饴;在有书的日子里,挑灯夜读,与古人对话;在有书的日子里,遨游书海,畅想未来。

人生有梦书作枕,莫待用时方觉少。

选文一 

只有一本书的日子

父亲被安排在郊区劳教,我们全家也就随父亲住到了郊区。

房子只有两小间加一个更小的厨房,极其简陋,一家八口人挤着住在里头。

白天里,哥哥姐姐上学去了,我和两个弟弟在家。

这栋房是那种一长排的宿舍房,傍着山坡盖起来的,一打开门就看见山。

天晴时,我们整天都在山上,找野果和野毛栗子吃,要不就到溪水里抓螃蟹小虾,有时也帮外婆捡柴。

除了肚子饿以外倒也一点不觉得“苦日子”有什么苦。

可是下雨天就有些无聊了,江南的淫雨要落好几个月,三个人呆在没有任何一件玩具的家里免不了吵吵闹闹,有时还小小地打一架。

虽然总可以想出点花样来玩,比起晴天来到底差远了。

忽有一日,我们得到了一本小人书,是哥哥或姐姐借了别人的,忘记还给人家了,于是落到了我们手里。

啊,那一天真是一个充满了欢欣喜悦的日子!

我们三个人并排坐着,我拿着书,将那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

看不懂的地方就问外婆,外婆对三国的故事是很精通的。

终于我们将每一个细节都搞得清清楚楚了。

我们一致认为,最值得喜欢的人物是张飞,每次我翻到黑脸汉子出场那一页,三个人就要欢呼起来:

“张飞!

”那骑在马上,双手握着丈八蛇矛的形象是多么的威风,多么的扬眉吐气啊,简直百看不厌!

当然关公也是很好看的,一个长胡须的红脸汉子(外婆说他是红脸),不论摆出什么姿势都令我们羡慕不已。

只有刘备没有什么印象。

我记得那本书很厚,封面是彩色的,里面是黑白的。

我们一连看了好多天,兴奋也一点点地下降。

然而只要翻到张飞那一页,尤其是骑在马背上打仗的场面,仍然忍不住要欢呼:

“张——飞!

”黑脸的大胡子的张飞是我们三个人的偶像。

后来当然又找到了一些其他的好玩的事。

可是只要一静下来,三个人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

看图书去!

于是拿了那本书到厨房后面的山坡下去欣赏。

厨房傍着山坡,中间只隔了一条下水沟,这里是最不受打扰的地方。

每次我们都要在那里消磨一个多钟头。

总是那同一本书,总是那同样的欢呼,三个人一起看书是何等的畅快!

“到后面去。

”这句话成了我们三个人的暗语。

后来那本书就总放在那里的一张破凳子上,隔一阵我们就要去那里充一充电。

那大概是我们儿时看的时间最长的一本书。

到后来封面都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