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4167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docx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专业课教室桌椅的人机功效设计和分析

班级工业设计硕研16级

姓名李航

指导教师王晓娜

日期2017年1月3日

 

山东科技大学

一、前言3

二、目的和要求3

三、任务3

四、内容4

1.1人类功效学的研究方法4

1.2分析对象——人类工作状况分析4

1.3动作和姿势4

2.1办公室人机功效风险因素6

2.1.1动作及受力分析6

2.1.2工作效率分析8

2.1.3安全与健康分析9

2.1.4疲劳与事故分析11

2.1.5易损关节大体解剖12

3.1生理及心理需求分析14

3.1.1人是“人——机——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环节14

3.1.2人体感觉通道15

3.1.3人体视觉及其特征15

3.1.4视觉系统的生理构造及成像原理15

3.1.5听觉系统的生理构造16

3.1.6人体心理与感知行为系统16

4.1人与系统的可靠性分析17

4.1.1人机系统的整合问题17

4.1.2设备人机尺寸分析18

4.1.3设备布局分析20

4.1.4物理环境分析21

5.1设计改进24

一、前言

办公室一族包括机关工作人员、科研人员、白领阶层等,他们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

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员由于长期接触办公桌椅、电脑,保持着一种姿势,如果办公室桌椅设计不当,会导致他们在使用过程中肌肉骨骼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手腕病等,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伤害。

据统计,成年人颈椎病和腰椎病的发病率已达到60%左右,而办公室职员中的发病率更高达90%以上。

因此,为这个特殊群体创造一个更适合他们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和要求

1、运用“人机工程学”课中所学的知识,研究人与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应用相关理论、原理、数据和方法来设计以达到优化人类和系统效能的目标;

3、具备撰写人机工程设计和分析说明书和配图说明等书面方式呈现设计结果的能力;

4、能够就方案设计和改进进行总结概括,能够清晰表达观点;

5、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搜罗信息、集思广益、理论联系实际,对方案进行最优化处理。

三、任务

1、完成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分析

2、完成人与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3、完成设备人机尺寸分析

4、完成物理环境分析(照明环境、噪声环境、振动等)

5、对影响人机功效的问题进行设计改进

6、编写设计报告书

四、内容

1.1人类工效学的研究方法

人类工效学的研究主要运用人体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同时结合系统工程,控制理论,统计学等方法。

同时也建立了一些独特的研究方法,以探讨人、机、环境要素间复杂的关系问题。

如测量人体各部分静态和动态数据;调查或直接观察人在作业时的行为和反应特征;对时间和动作的分析研究;测量人在作业前后以及作业过程中的心里状态和各种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观察和分析作业过程和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差错和意外事故的原因;进行模型实验或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运用数字和统计学的方法找出各变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发展成有关理论。

1.2分析对象——人员工作状况分析

图(1-1)

1.3动作和姿势

动作和姿势的分析方法很多,主要有:

(1)照相方法;

(2)用望远镜追随被写体;(3)利用行动记录器的方法;(4)记录动作对象物动态的方法;(5)观察动作的记录方法。

作业姿势主要分为立位姿势、椅坐姿势、平坐姿势、卧位姿势等。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图(1-1)在办公场景中的椅坐姿势。

姿势分析:

自然坐姿;自然坐姿有坐高、坐姿眼高、坐姿颏下高、坐姿胸骨上缘高、坐姿肩峰高、坐姿大腿缘高、坐姿大转子点高、坐姿枕后点高、坐姿颈椎高、坐姿肩胛骨下角高、坐姿肘高等。

图(1-2)。

姿势

·身体姿势·一些姿势会要求增大用力程度以增强血流

·不变化的姿势·视觉疲劳

图(1-2)人体坐姿测量

工作时姿势的影响

图(1-3)

不良的姿势(手腕撑在了托盘的边缘)好的姿势(打字时,手腕浮动)

图(1-4)不正确的脖子姿势(弯曲、反常的脖子)

导致原因为:

(1)显示器太矮、太高或太远;

(2)显示器与键盘对其;(3)视力不好;(4)工作时,脖子夹着电话。

图(1-5)长时间工作会导致手指酸痛、僵硬。

2.1办公室人机工效风险因素

2.1.1动作及受力分析

(1)不舒服的背部姿势:

背部没有靠在椅子背上,而是向前倾

图(2-1)

共同原因:

地盘安置离桌太长、坐的太高、习惯性懒散、经常需要手取常用的物件。

图(2-2)

(2)腿部不良姿势:

椅子紧贴着腿的下部,膝部放在了坐垫的边缘,脚放在了椅脚上

图(2-3)

共同原因:

椅子太高、椅子太低、将椅盘安放的太远。

(3)肩部不良的姿势:

肩部或耸起。

图(1-10)

共同原因:

靠手调整的太高、键盘/鼠标太高。

(4)不良的手臂姿势:

肘部的前伸角度小于90度。

图(2-4)

常见原因:

键盘/鼠标太远、键盘/鼠标太高或太矮。

(5)笨拙的手部腕部姿势:

手腕在伸展,弯曲或向一侧偏离时

图(2-5)

常见原因:

键盘/鼠标放置太矮,太高或太远;键盘/鼠标的不合适的形状或尺寸;低劣的打字/鼠标使用技巧。

2.1.2工作效率分析

水平作业范围

手的运动为中心的情况:

手的作业或者手指尖的作业,很多情况下都是弯曲肘关节来进行的。

因此,考虑手的作业时,必须以肘关节为中心来考虑。

手的作业通常在桌面或者作业台这样的水平作业面上进行,水平作业范围可以进一步分为正常作业范围和最大作业范围。

前者是手指上腕轻轻地靠近体测,弯曲肘的状态,是手能自由到达的范围。

后者是指尽量伸展上肢能达到的最大范围。

人作业时最常使用的机械部分,必须放置在正常作业范围内,附属作业部分可以沿着最大作业范围的边线配置。

如果放到范围之外,从作业效率上说也不合理。

关于水平作业范围,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巴恩斯(Barnes)教授就进行了研究。

他以男子50人的人体测量为基础,确定了左右两手的正常作业范围以及最大作业范围,结果如图(2-6)所。

之后,美国海军的斯夸尔斯(Squires)探讨了巴恩斯的作业范围,重新提出正常作业范围,如图中带圈实线所示。

这个范围和巴恩斯提出的相比,略呈扁平状,并且左右有切角。

这个作业范围,不单单是指尖到达的范围,而且必须是用手握东西、用指尖捏东西等动作都能达到的范围。

[1]

图(2-6)水平面作业范围(单位cm)

工作时状态分析

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办公桌椅时通常要进行以下活动:

读、写、操作电脑。

坐姿不正确或劳累过度容易引发颈椎、腰椎病等。

在读写时,人们通常身体向前倾斜,低头伏案工作,颈部、背部和肩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操作电脑时,人们通常保持上身直立或者靠在椅子的靠背上,肩部自然放松下垂。

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下人们办公姿势的不同,我们需要合理的设计办公桌椅,让它更符合人体需求,让人们的工作环境更加舒适,提高工作效率。

2.1.3安全与健康分析

    安全人机工效学是安全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全人机工效实验是该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安全人机工效实验围绕作业环境与作业活动模拟、作业人员心理、生理、劳动负荷等参数变化需要通过大量实验进行研究,因此有必要建立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人机工效实验室。

灾害或事故发生的原因当中,人机不适合的情况时有发生。

图(2-7)是工厂安全事故发生件数和成因的例子。

为防止事故发生,排除缺乏适应性的人,配置有适应性的人,使人和机械、环境匹配,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但从工效学的角度上,首先应该发现人-机系统的不合适情况,然后从机械方面加以改善。

但是,由于对人类的诸多特性还没有判明,因此,作为实际的解决方法,除了改进机械的工效学设计,在人的因素方面也同样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填补人机之间的间隙。

图(2-7)工厂安全事故起因与件数

为防止灾害,工效学方面的对策主要有:

(1)改良构造,使机械或器具的操作不勉强,不伴有危险。

(2)人的诸特性之中,有必要充分考虑有关刺激和精神状态,紧张及其之后的迟缓、生理节奏、作业者的适应性等诸多条件。

(3)还要考虑其他和作业相关的工学方面防止事故发生的有关要素,如作业空间、作业时间、作业顺序、管理等。

健康:

职业病发生的因素

职业病的发生常与生产过程和作业环境有关,但除了环境危害因素对人的危害程度,还受个体的特性差异的影响。

在同一职业危害的作业环境中,由于个体特征的差异,个人所受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

这些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健康状态和营养状况等。

职业病是影响工人健康、威胁工人生命的主要危害。

人体受到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有害因素危害时,不一定都发生职业病。

职业病的发病过程,还取决于下列三个主要条件:

一:

有害因素本身的性质

有害因素的理论性质和作用部位与发生职业病密切相关。

如电磁辐射透入组织的深度和危害性,主要决定于其波长。

二:

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

物理和化学因素对人的危害都与量有关(生物因素进入人体的量目前还无法准确估计),多大的量和浓度才能导致职业病的发生,是确诊的重要参考。

有些有害物质能在体内蓄积,少量和长期接触也可能引起职业性损害以致职业病发生。

认真查询与某种因素的接触时间及接触方式,对职业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三:

劳动者个体易感性

健康的人体对有害因素的防御能力是多方面的。

某些物理因素停止接触后,被扰乱的生理功能可以逐步恢复。

但是抵抗力和身体条件较差的人员对于进入体内的毒物,解毒和排毒功能下降,更容易受损害。

办公室人员职业健康

在办公室工作也存在这隐患:

如在电脑前工作时间长了感觉颈、肩部酸痛、视觉模糊、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犯晕等。

另外,在办公室长时间工作出现肌肉骨骼损伤(MSD)的情况逐渐普遍。

肌肉骨骼损伤(MSD)的形成

图(2-8)

电脑前避免MSD的12项建议:

(1)靠背应给下背充分的支撑。

(2)显示器的顶端应与人的视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或略高于人的视线。

(3)将显示器的强光最小化减少眼部的疲劳。

(4)坐在离显示器一臂的适当距离。

(5)双脚着地休息,但不要摇摆。

(6)用文件夹持器,最后将其放在与显示器同等高度的地方。

(7)手腕放直,与前臂。

鼠标和键盘成相对一直线。

(8)放松手臂和肘,并靠近身体。

肘间约成90度。

(9)显示器和键盘放在使用者的正前方。

(10)使用合适的键盘合鼠标盘以方便实现手腕正确的姿势。

(11)确保工作表面的稳固。

(12)经常小憩一会,放松肌肉和促进血液循环。

2.1.4疲劳与事故分析

疲劳的定义

1.疲劳就是在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功能的变化,也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自觉疲劳和效率变化的现象。

2.疲劳是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平衡不能维持,即高位和低位的代谢反应平衡不正常的现象。

疲劳感是人对疲劳的主观体验,而作业效率下降是疲劳的客观反映。

疲劳的特点

1.疲劳可能是将身体的一部分过度使用之后发生的,但并不是指发生在身体的这一部分,可能出现在整个身体上。

2.疲劳不仅使作业能力降低,同时也有作业意志减弱的迹象,这种现象主要是人体自动无意识限值和对休息的需要而产生的。

3.人体疲劳后,具有恢复原状的能力,而不会留下损伤痕迹。

4.有一种疲劳状态是由作业内容和作业环境变化太小引起的,当作业内容和环境发生改变时,疲劳可减弱或消失。

5.从有疲劳到精疲力竭,感觉和疲劳有时并不一定同步发生。

疲劳的积极作用

疲劳是劳动生理的一种正常表现,它起着预防机体过劳的警告作用。

人的大脑皮层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当一个区域经过太久的兴奋过程后,兴奋区就会进入抑制状态引起整个机体失调,在血液和肌肉及其他许多器官中,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而达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所以,疲劳是人所共有的现象,它是提醒人们应该休息,告诫人们不可过于劳累而影响身体健康。

疲劳的消极作用

疲劳引起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引发事故

1.睡眠休息不足、困倦引起事故

2.疲劳造成心绪不宁,思想不集中,心不在焉,对事物反应淡漠、不热心,视力听力减退等。

从而造成工作时的事物,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疲劳的改善和消除

1.工间休息:

长时间作业能使工作效率降低、事故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2.合理的膳食:

疲惫的工作要消耗大量的蛋白质和糖,饮食中应该注意加以补充。

3.坚持正常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这样即符合人体生物规律的要求,也能减轻人体的生理紧张。

4.脑体结合:

消除脑力疲劳最积极的方法是体育锻炼,尤其是放松式运动项目如散步等,可以促进大脑营养状况改善,调节其功能有助于大脑的镇静与放松。

5.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

提高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是减轻疲劳、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的根本措施。

2.1.5易损关节大体解剖

据介绍,有医生研究发现,用笔记本电脑的人,对手的伤害更大些。

这是因为,笔记本电脑的键盘是直接放在桌面上,位置相对要高。

手腕放高了,对手腕的损伤就越大;而同样鼠标位置越高、离身体越远,对手、肩关节的损伤也就越大。

鼠标摆放的最理想的位置应该是,在坐下的时候,上臂与地面能够平行。

1.手

手的生理结构

人手是由骨骼、动脉、神经、韧带和肌腱组成的复杂的结构,因此人类的双手能做复杂而灵巧的捏、握、抓、夹、提等动作。

人手共包括27块骨骼,数量超过人体骨骼总数的1/4。

指末节皮肤的乳头层内,有十分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及感受器,仅0.001的皮肤即可产生触觉,通过手灵敏的触觉就可以识别物体的形状、软硬、粗糙程度等。

[2]

图(2-9)避免上肢疲劳示意图图(2-10)人手部的生理结构

手是人类主要的劳动器官,非常容易受外伤以及重复性积累损伤疾病的伤害,特别是使用设计不当的手工具会导致多种手部、上肢甚至全身性伤害,例如滑囊炎。

腱鞘炎等(图2-11)。

图(2-11)腕关节动作状态

2.肌肉骨骼失调

一—般办公室人体工效相关的肌肉骨骼失调的征兆

一—肘部发炎

一—肩部拉紧

一—胸廓出口综合症

一—尺骨综合症

一—腕管综合症

一—背部紧绷

图(2-12)腕部管道的横截面腕部管道与正中神经的伸缩相关联[3]

据专家介绍,近年来,关节炎患者中,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久坐一族”。

“办公族”、“电脑族”的手腕、手肘、肩关节,“开车族”的膝关节、踝关节都是最容易受损的关节。

虽然大多数关节炎症状出现在年事增高以后,但人体关节早在20多岁起就开始发生变化,40岁以上的人,关节都会发生退行性病变。

3.1生理及心理需求分析

3.1.1人是“人——机——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人体作为人机系统中的操作者,与外界发生联系主要依赖于三个子系统,即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

人在操作过程中,机器通过显示器将信息传递给人的感官系统(如眼睛、耳朵等),然后经过中枢感官系统(如手、脚等)操纵机器的控制器,改变机器所处的状态,如图3-1所示。

[5]

图(3-1)

由此可见,机器传达的信息,通过“人”又反馈到机器,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人机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线、噪声、振动等)也将不断影响和干扰次系统的效率。

因此,人机系统从广义上来讲,又可称人——机——环境系统。

3.1.2人体感觉通道

人体最常用的感觉通道为视觉通道、听觉通道以及触觉和其它通道,其中视觉通道接受接受和传达了80%的外部信息刺激。

3.1.3人体视觉及其特征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

人的两眼可以感受到光波只占整个电磁光谱的一小部分,其波长为380-780nm(图3-2)

图(3-2)人眼可见光谱

3.1.4视觉系统的生理构造及成像原理

视觉系统由眼睛、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组成。

眼睛是视觉的感受器官,人眼是直径为21-25mm球体,其基本构造如图3-3所示。

光线由瞳孔进入眼中,瞳孔的直径由有色的虹膜控制,使眼睛在更大范围内适应光线强度的变化。

进入眼球的光线通过起“透镜”作用的晶状体聚焦在视网膜上,眼睛的焦距依靠眼周肌肉来调整晶状体的曲率实现,同时因视网膜感光层呈曲面状,能补偿晶状体光率的调整,从而使聚焦更为迅速而有效。

在眼球内约有2/3的内表面覆盖着视网膜,它具有感光作用,但视网膜各部位的感光灵敏度并不完全相同,其中央部位灵敏度最高,越到边缘越差。

落在中央部位的映像清晰可辨,而落在边缘部分的则没有那么清晰。

眼睛还有上下左右共六块肌肉能对此进行补救,因而转动眼球便能审视全部视野,使不同映像可迅速依次落在视网膜中灵敏度最高处。

两眼同时观物,可在两眼中间产生映像,反映出物体与环境相对的空间位置,因而人眼能分辨出三维空间。

图(3-3)[4]

图(3-3)人眼生理构造及成像示意图

3.1.5听觉系统的生理构造

人耳大体可分为外耳、中耳、与内耳三大部分,包括了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

前庭半规管、耳蜗等结构(图3-4)

图(3-4)人耳生理构造

外耳郭手机声波,然后经过外耳道放大传导至骨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至前庭、耳蜗,耳蜗将声音转换成生物电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中枢,形成听觉。

听觉的物理特性:

1.音调、响度与音色

2.听觉区域与频率的关系

3.频率响应

4.双耳效应

5.掩蔽效应

3.1.6人体心理与感知行为系统

人的心理,是人的心思、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的总称。

用现代心理学的语言解释,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感、意志、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活动的开端。

感觉与知觉特征: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感觉的类型大体可分为:

视觉、听觉、化学感觉(嗅觉和味觉)、皮肤感觉、本体感觉等。

本体感觉能告知操作者躯体正在进行的动作及其相对于环境和机器的位置,而其他感觉能将外部环境的信息传递给操作者。

人的感觉器官同时接受内外部环境的刺激,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进而传入神经,将其转至大脑皮质感觉中枢,便产生了感觉,这就是感觉产生的全过程。

此外,感觉还具有以下特征:

1.适应性2.相互作用

3.对比4.余觉

4.1人与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人和机器相比较,虽然机器也有失灵、故障等不可靠的地方,但是,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机器按照设定的条件工作,一般讲是比较可靠的,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也比较容易预测;而人则不然,虽然工作条件、环境条件没有变化,但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有时动作不准确、不协调,由此导致工作质量下降、操作失误、违章等,这是人的不可靠性的一面,是人特有的秉性。

人固然有不可靠性的一面,但是与机器不同的是人有思维,有判断能力,有学习能力,人有无限的潜能。

通过培训,可使潜能不断释放,不但工作能力可以不断提高,而且能够自己发现失误,及时纠正失误,还能发挥创造性,改善和提高整个运行系统的可靠性,这也是人特有的秉性。

为了提高工作系统的安全,除了提高系统硬件的可靠性和改善工作环境以外,重要的是要同时认识到人的可靠性的一面和不可靠性的一面,然后采取措施来提高人的可靠性,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

4.1.1人机系统的整合问题

人的活动无处不在,人的差错也相应的随处可见。

例如,播音员的一次口误、文秘人员的笔误等等。

笔者要讨论的人机系统不是这一类现象,而是例如核电站、飞机、汽车等需要人进行连续监视或操作的一类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操作复杂,人的差错影响较大。

人机系统的整合问题正是这一类系统安全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把人的差错概率和机器可靠性数据这两种独立得到的数据相结合起来计算系统的总可靠性是非常困难的。

影响这种困难局面的因素有人的纠正能力、人和机器的独立性等等。

人机交互界面的形成

显示装置是人机系统中,将机器的信息传递给人的关键部分,人们根据显示信息来了解和掌握机器的运行情况,从而控制和操纵机器。

人机信息交互系统的模型,如图4-1所示。

图(4-1)人机信息交互系统模型

4.1.2设备人机尺寸分析

手、足的大小

机器通过人的手足来操作的情况非常多,如方向盘,曲柄,键盘等,都需要考虑手的大小来确定尺寸。

此外,手套、袜子、鞋子等是直接将手或足的尺寸与产品结合的例子,如图(4-2)。

图(4-2)

人体手足尺寸是操纵器尺寸设计的基本依据。

GB/T10000——1988给出了中国成年人的手部(图4-3)和足部(图4-4)基本尺寸。

图(4-3)人体手部尺寸测量

图(4-4)人体足部尺寸测量

桌子和椅子

椅子除了使用方便和牢固之外,必须具有减轻疲劳、让人感觉舒适的效果。

姿势好就心情稳定,这是人们一般的想法。

但要用定量的方法证明它很困难,往往只能把它作为概念性的东西来描述。

在矢野一郎先生的著作中,写着这样一段富于启示的话:

“猫腰的人,不但影响内脏的健康,在性格方面也容易变得内向和精神忧郁,变得神经质,因情绪急躁而产生神经衰弱。

近来社会上因说话带刺造成不愉快的情况很多,这与日本人的不良姿势不无关系。

[6]市场上销售的很多号称坐着舒服的“安乐椅”实则都是易疲劳的椅子。

过去考虑桌子和椅子时,是以桌子为主,椅子为辅。

而在椅子中,认为座面重要,靠背充其量只是做到累时靠一下而已。

可是如果以人为中心考虑,那么重要的应该是椅子,而桌子则是从属的。

另外,在椅子中,靠背是机能的要点,座面则是从属部分。

这是因为靠背能防止姿势不自然,而座面只起支持人体重量的作用。

根据过去的观点,按其重要性排列的顺序为:

桌子;座面;靠背,可是从人类工效学的观点来看,恰恰相反,顺序应为靠背;座面;桌子。

基于这种认识,设计的观点也应随之改变。

在这办公用家具中得到了应用。

1971年4月,日本重新修订了办公用家具的规格,修改了全部尺寸,如图(4-5)所示。

如桌子高度,过去是74cm,现在改成70cm和67cm,分两类是因为男子和女子的平均身高相差10cm的缘故。

根据人类工效学的研究,办公和作业用桌的高度,成年男子以68—70cm为宜,女子以66—68为宜。

男女一起工作时,可以通用70cm的桌子。

过去因为桌子过高,办公人员每日受到看不见的疲劳的折磨,现在这种情况可以缓解。

图(4-5)作业用椅子和桌子的机能尺寸

4.1.3设备布局分析

在这个商业竞争激烈的年代,一个公司的形象早已占据了重要位置,企业形象里的企业装饰尤为重要。

现在大多数办公空间的设计都太过追求商业化,让本来已经是商业运作的空间商业味道更浓,设计只满足了空间的功能性,缺少了设计的味道,没了艺术的气息,商业、艺术与文化的结合不够,缺少给空间赋予灵魂。

因此,在空间功能分布合理的情况下,如何在工装空间里展现企业文化展现艺术美感,掺入地域文化的研究就非常有意义。

20世纪,室内空间设计在飞速发展。

“传统”概念向模糊化发展,世界流行共性化,室内空间设计师越来越注重“共性化”的创造。

室内空间设计更有几种引人注目之处。

如大型复合商业设施的升级,历史文化的香味,自然材料的应用,高科技的应用,中国在近50年里室内空间设计有了很大的发展

现在的世界流行风格就是人类民族传统风格的各层反映。

如今的各国设计师正以企业在本地的发展速度和文化基础创造出地域风格。

这种地域风格里有很大的百分比是国际流行风格。

她的香味飘进了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每一位空间设计师对她都有不同的反映。

办公空间的布局、通风、采光、人流线路、色调等等的设计适当与否,如何很好的结合企业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