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4397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docx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练习

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

考点突破  考点1 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应用

考向1大气受热过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

(1)~(3)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

C.③D.④

(2)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可能位于(  )

A.吉林省B.河北省

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解题思路

答案 

(1)B 

(2)C (3)D

1.气温

(1)影响温差的因素

(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⑤其他因素

下垫面反射率:

反射率高,气温低。

盛行风:

盛行风由较低纬吹来,气温高;盛行风由较高纬吹来,气温低。

人类活动:

受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气温高于郊区。

2.大气受热过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大气受热过程与全球变暖

(2)大气受热过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

③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大气受热过程与太阳能资源

①高海拔地区

②内陆地区

  变式演练

(2019·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考)读我国某地冬、夏季山谷、山顶气温日变化图,回答1~3题。

1.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

A.鄂B.晋

C.黑D.新

答案 C

解析 根据气温信息可知该地纬度较高(冬季气温很低),可排除鄂和晋,根据最高温出现在当地时间14时左右,可排除新疆。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

B.山顶气温日较差大于山谷

C.山顶气温日较差冬季大于夏季

D.夜间的大气比白天稳定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一所示为冬季,图二所示为夏季,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顶,排除A项。

山顶气温日较差小于山谷,排除B项。

山顶气温日较差冬季小于夏季,排除C项。

夜间山顶气温高于山谷,上热下冷,形成逆温层,大气较稳定。

3.野生蓝莓是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多分布在该地较高的山坡上,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水分充足B.冻害轻微

C.土壤肥沃D.人类破坏少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冬季山地较高处气温较高,蓝莓不易遭受冻害。

  

考向2大气受热过程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2019·全国卷Ⅱ)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据此完成

(1)~(3)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

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

(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

A.日出前后B.正午

C.日落前后D.午夜

解题思路

答案 

(1)C 

(2)D (3)A

 

1.热力环流的形成

(1)热力环流的成因:

地面受热不均。

(2)常见热力环流:

城市风、山谷风和海陆风等。

2.大气受热过程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地区间气温差异大(小),单位距离气压差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风力大(小)。

3.逆温的生消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变式演练

(2019·北京朝阳上学期期中)三七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主产区位于我国云南文山州。

图一为小明同学暑假去云南文山拍摄的三七种植照片,图二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一中尼龙网的用途是(  )

A.削弱aB.削弱b

C.增强cD.增强d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尼龙网覆盖于三七上方,可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读图可知,a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会变化;b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少;c为大气逆辐射,d为地面辐射,尼龙网对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的直接影响很小。

2.推测三七的生长习性是(  )

A.耐高温B.喜强光

C.喜温湿D.耐干旱

答案 C

解析 云南文山州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通过尼龙网可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降低,这说明三七不耐高温、不喜强光;当地降水较多,通过尼龙网降低地面温度,可减少蒸发,说明三七喜湿,不耐干旱。

考点2 大气运动与降水

考向1影响降水的因素

(2019·北京高考)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

下图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海陆位置

C.植被覆盖率D.地形条件

解题思路

答案 D

 影响降水的因素

1.大气运动对降水的影响

(1)热力环流与降水

形式

对降水的影响

城市风

城市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城市降水多于郊区,形成雨岛效应

山谷风

盆地和谷地地区,在夜晚,山谷盛行上升气流,形成夜雨

湖陆风

白天,湖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减少;夜晚,湖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

(2)大气环流与降水

形式

对降水的影响

高气压带

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低气压带

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

信风带

一般少雨;大陆东岸地区多雨

西风带

多雨

极地东风带

少雨

2.海陆位置:

近海受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

暖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寒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少。

5.天气系统与降水

(1)受锋面、气旋影响,降水多。

(2)受单一气团、反气旋影响,降水少。

  变式演练

(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下表中甲、乙为欧洲西部某地(50°N,5°E)和南美洲西部某地(45°S,72°W)的气候资料。

据此回答1~2题。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甲地均温/℃

13.2

11.3

6.3

8.1

10.2

甲地降水/mm

161

339

509

232

3860

乙地均温/℃

4.8

9.2

16.1

12.2

11.1

乙地降水/mm

164

84

95

140

1260

1.甲地降水远比乙地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风带来丰富水汽B.靠近海洋水汽充足

C.沿岸暖流增温增湿D.山地阻挡多地形雨

答案 D

解析 读表可知,甲地7月均温低,乙地1月均温低,故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根据甲、乙两地位置可知,两地均位于西风带,且靠近海洋,排除A、B两项。

乙地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甲地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C项错误。

甲地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受安第斯山脉阻挡,处于西风的迎风坡;乙地位于欧洲西部,地势起伏小,所以甲地降水比乙地丰富,故D项正确。

2.乙地降水量冬季较夏季更丰富的原因主要是(  )

A.气压带、风带的移动B.暖流影响

C.地形阻挡D.冬季西风更为强劲

答案 D

解析 中纬度南北温差冬季比夏季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冬季大于夏季,冬季西风强盛,水汽更多,所以冬季降水多于夏季,D项正确。

考向2大气环流的应用

(2018·江苏高考)公元399~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

A.1~5月B.5~9月

C.9~12月D.11月~次年3月

解题思路

答案 

(1)C 

(2)B

 

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使各气压带、风带控制或交替控制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水热特征,从而形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动物迁徙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热带草原地区有明显的干湿季,导致动物发生大迁徙,这种现象在东非高原最为典型。

赤道穿过肯尼亚中部,因此肯尼亚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之下。

冬半年(北半球)的时候赤道低气压带主要控制肯尼亚南部,因此南部降水多,草肥水足,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当赤道低气压带北移时,降水区域也随之向北移,南部逐渐进入旱季,草枯水竭,而北部则是草肥水足,因此南部草原动物就往北迁移。

3.气压带、风带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会影响洋流的流向,进而对海洋航行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海洋航行中尽可能做到顺风顺水。

4.气压带、风带对海洋渔业的影响

受盛行风影响的地区,海域风浪大,不利于捕鱼作业;受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捕鱼作业;受高气压带影响的地区,海域风浪小,多晴朗天气,方便捕鱼作业。

  变式演练

(2019·全国高考冲刺押题卷)每年秋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下称加州)易出现山林火灾。

下图为2018年11月加州山火分布示意图,此次山火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圣安娜风”特指秋冬季节从大盆地向西南扫过加州的一种风,对所经过的山林火灾影响极大。

据此完成1~3题。

1.形成“圣安娜风”的气压或风带是(  )

A.陆地冷高压B.副热带高压

C.盛行西风D.极地东风

答案 A

解析 “圣安娜风”形成于秋冬季节,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因此不可能由此形成“圣安娜风”;西风带在北半球吹西南风,图中风向不吻合;极地东风主要影响高纬度地区,因此排除;秋冬季节北美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冷高压。

2.到达加利福尼亚州着火点的“圣安娜风”的性质是(  )

A.低温干燥B.高温干燥

C.低温湿润D.高温湿润

答案 B

解析 “圣安娜风”原本低温干燥,但越过山脉后,空气下沉增温,性质变得高温干燥,容易诱发山林火灾。

3.秋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林区多火灾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多雷电天气 ②多受焚风效应影响 ③多枯枝落叶

④多家庭燃木取暖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 雷电天气属于强对流天气,秋季该地很少发生;对林区的树木保护意识强,家庭燃木取暖可能性不大;这里夏秋季节炎热干燥,林木枯死,山林中有大量干燥的枯枝落叶,再加上“圣安娜风”的焚风效应影响,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考点3 气候

考向1气候类型

(2017·全国卷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

(1)~(3)题。

(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

(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3)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

解题思路

答案 

(1)D 

(2)A (3)B

1.影响气候的因素

2.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图解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3.气候的描述技巧

(1)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2)描述气温时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大小,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

(3)描述降水时要指出冬夏降水的多少、年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或小。

  变式演练

(2019·四川资阳中学一诊)多肉植物指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在土壤中水量减少时满足植物生存需要。

非洲某地分布着1000多种当地特有的多肉植物,一年中一些时间植物在休眠,但只需短暂的雨季或几场大雾,就万物复苏、百花齐放。

下图为非洲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据材料推测该地为图中(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信息“多肉植物……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可知,多肉植物分布在较为干旱的地区;结合材料“只需短暂的雨季或几场大雾”,多肉植物分布区雨季短,多大雾。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刚果盆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排除A项;乙地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较长,排除B项;丙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炎热干燥,排除C项;丁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影响时间短,雨季短,受寒流影响,易出现大雾,D项正确。

2.该地短暂雨季的形成原因是(  )

A.西南风B.西北风

C.赤道低气压D.东南风

答案 B

解析 该地位于30°S以南,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向为西北风,B项正确。

考向2气候资料的判读

(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

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 下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1)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

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2)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

说明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及降水较多的原因。

解题思路

答案 

(1)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

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

 气候资料判读方法

第一步:

从图表或文字材料中获取月均温与降水信息

第二步:

依据最热、最冷月均温判断所属温度带

第三步:

依据降水特点,结合热量,确定气候类型

  变式演练

(2019·考试大纲猜题卷)下图为甲、乙两地某年气候资料统计图,图中月均温累加值是指当月平均气温与该月以前各月月均温累加值。

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甲、乙两地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

B.甲地气温的年较差比乙地大

C.乙地最冷月大约在4月

D.乙地月均温最高约为25℃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甲地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气温最高月为7、8月,平均气温约为20℃;乙地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约为-18℃,气温最高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约为25℃;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

2.下列有关甲、乙两地降水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B.乙地春季干旱,夏季易发生洪涝

C.甲、乙两地降水差异是受地势影响

D.受赤道低压控制,甲地降水丰富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小,所以甲地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乙地春季降水量少,气温回升快,所以春季干旱,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易发生洪涝;甲、乙两地降水差异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甲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带来大量降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都非常适宜发展种植业

B.甲地光热条件较乙地好

C.甲地盛产优质牧草

D.乙地不适宜播种耐旱作物

答案 C

解析 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甲地光热条件较乙地差,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可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牧草;乙地降水集中在7、8月,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宜种植耐旱作物。

考点4 天气系统

考向1锋面系统

(2015·全国卷Ⅱ)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

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

(1)~

(2)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17时B.17~18时

C.18~19时D.19~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

解题思路

答案 

(1)C 

(2)B

 锋面天气特征

1.冷锋与暖锋

 

2.典型准静止锋

  变式演练

(2019·晋冀鲁豫中原名校第三次联考)下表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北侧两气象站监测的一次冷锋前后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单位:

℃),甲气象站位于山麓,乙气象站位于山坡,两气象站海拔相差约600米。

据此完成1~3题。

日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甲气象站

-5

-4

-1

2

0

4

2

-1

-2

乙气象站

-1

0

3

4

5

4

0

-3

-5

1.最可能出现降水的时间是(  )

A.17日之前B.18~19日

C.20~21日D.23日之后

答案 C

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0日后两气象站气温都出现了明显下降,说明冷空气已经过境,且20日甲气象站均温较高,说明可能出现降水天气。

2.甲气象站18日前气温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下垫面性质

C.纬度位置D.地形

答案 D

解析 据表格信息可知,两气象站平均气温在0℃左右,可判断此时该地受西北季风影响,冷锋过境前以晴天为主,由于冷空气逼近,暖空气在山前堆积增温,所以甲气象站18日前气温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3.甲气象站海拔低,但20日前气温低于乙气象站的原因是(  )

A.甲气象站受冷空气影响早

B.乙气象站海拔高,不受冷空气影响

C.冷锋过境后,空气湿度增大

D.乙气象站降温快,冷空气下沉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甲气象站位于山地北侧山麓,海拔低且位置相对乙气象站偏北,因此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早,气温相对较低;冷锋过境前由于冷空气逼近,暖空气被迫抬升加剧逆温,使乙气象站气温较高。

考向2气旋和反气旋

(2018·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的云团。

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上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解题思路

答案 

(1)主要源地:

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

与北方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1.气旋和反气旋的判断方法

2.锋面气旋

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于冷暖气团频繁相遇,锋面系统活跃,当与气旋系统结合时,形成锋面气旋。

受气旋辐合上升气流影响,锋面上的气流上升更加强烈,往往带来云雨甚至造成暴雨、大风天气。

(1)不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锋面气旋的中心一定是低气压中心。

(2)锋面的移动方向与所在半球气旋的水平气流方向一致。

(3)受海陆分布的影响,锋面气旋主要形成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4)成熟的锋面气旋系统往往左侧为冷锋系统,右侧为暖锋系统,即“左冷右暖”判断原则。

  变式演练

(2019·四川宜宾一诊)下图为某时刻澳大利亚及附近海域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

hPa),图示区域天气系统正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向西运动。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的气压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

A.1月B.4月

C.7月D.10月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出现高压中心,印度洋出现低压中心。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陆地形成高压。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7月为冬季。

2.图示时刻的天气系统造成了该国某区域数千家庭停电,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

A.东北部B.东南部

C.西北部D.西南部

答案 B

解析 据题干可知,受该天气系统的影响,造成数千家家庭停电,说明该天气系统引起某种自然灾害,从而造成停电现象。

读图可知,澳大利亚东南部受强低压中心控制,且等压线密集,出现狂风暴雨,易造成电力设施破坏,故B项正确;东北部和西北部处于高压控制区,等压线稀疏,天气稳定,排除A、C两项;西南部受低压中心控制,等压线比东南部稀疏,因而西南部会形成阴雨天气,但不会形成狂风暴雨天气,排除D项。

3.预测珀斯(31°52′S,115°52′E)未来12小时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

A.反气旋过境,风力加强

B.气旋过境,风力加强

C.反气旋过境,降水减少

D.气旋过境,降水减少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珀斯目前受低压控制,为阴雨天气。

随着天气系统的西移,珀斯经历气旋过境,受气旋影响减弱,降水减少,故D项正确。

技能提升  运用综合思维 加强地理实践

微专题3 “大气类”等值线

1.常见“大气类”等值线图类型

(1)等温线图——气温。

(2)等积温线图——热量。

(3)等压线图——天气系统、天气状况。

(4)等太阳辐射线图——光照条件、太阳能。

(5)等降水量线图——降水量。

(6)等风速线——风速。

2.常见“大气”等值线图的判读思路——以等温线为例

(1)读数据——获取指定区域的气温及递变规律等。

(2)读疏密——判读单位距离气温变化。

(3)读走向——分析影响因素(海陆位置、地形、洋流)。

(4)读弯曲——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5)读差异——分析海陆分布、地形特点、地势高低等。

(2019·四川成都七中二诊)下图为2018年12月某日两个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