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社会保障学-(B卷).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4607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社会保障学-(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社会保障学-(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社会保障学-(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社会保障学-(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社会保障学-(B卷).doc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社会保障学-(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社会保障学-(B卷).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社会保障学-(B卷).doc

姓名:

       报考专业:

           准考证号码:

               

密封线内不要写题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

科目名称:

社会保障学(□A卷√B卷)科目代码:

838

考试时间:

3小时满分150分

可使用的常用工具:

√无□计算器□直尺□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

注意:

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5分)志愿失灵

2、(5分)社会保障参量改革

3、(5分)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标准

4、(5分)发展中的贫困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15分)比较社会保障中的有限政府模式与有效政府模式。

2、(15分)什么是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其实现的障碍是什么?

3、(15分)为什么要实行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4、(15分)对于如何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凯恩斯主义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有何不同?

试比较说明。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20分)如何认识失业治理与就业促进的关系?

2、(20分)如何看待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转?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73岁的付达信老人在2008年曾为入狱养老故意抢劫被抓,法院经审理判处其2年徒刑,老人终于如愿入狱养老,但他在宣判时抱怨法院判得太轻。

老人因家穷一辈子没娶亲,年纪大后又干不了活,入狱前已两年没吃上肉。

在监狱里,老人什么都吃,3个月胖了10斤。

一年半后,付达信提前出狱,住进了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灵官镇敬老院。

然而,面对《中国周刊》记者,付达信说,“我不想减刑”,“这里的生活赶不上监狱”。

对上述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并联系实际,就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谈谈你的看法。

2021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保障试题B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5分)志愿失灵——是美国教授萨拉蒙对社会组织自身的局限性进行的精确概括,主要表现在:

筹资失灵、管理失灵、定位失准和规则缺失。

志愿失灵各种表现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该理论论证了政府支持志愿部门的必要性。

2、(5分)社会保障参量改革——也叫渐进式改革,即在保持原有制度结构,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一些关键性影响因素,如给付条件、缴费水平、给付水平等指标进行调整,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

3、(5分)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标准——通过比较各专科医生服务中投入的各类资源要素成本的高低,来计算每项服务的相对价值,以此作为确定各项服务费用的依据。

4、(5分)发展中的贫困——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经济快速增长,生产生活资料并不匮乏时,却仍然存在贫困现象,并表现为繁荣与贫困的同步发展。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15分)比较社会保障中的有限政府模式与有效政府模式。

答:

有限政府模式是政府承担的责任种类和份额有明确界定的社会保障模式。

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模式。

这一模式强调权利和义务相结合及责任分担,在追求公平的同时也体现了效率原则,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在“俾斯麦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社会保障所起作用有限,私营的社会保障供给和家庭以及自愿机构一起在整体社会保障中起了较大作用。

奥地利、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等欧洲大陆国家,美国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采用这一模式。

有限政府是相对于无限政府而言的,是在否定全能政府模式的基础上,承认政府责任必须是有限的,需要其他责任主体的配合。

但是有限是对责任“量”上的限制和界定,并没有保证其责任的履行效果,即有限未必是有效的,而政府的有效性才是政府合法性和政府权威的源泉,是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基石。

有效政府作为一种价值选择,一种政府原则和制度,其主旨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来构建政府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要求在政府运行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都必须遵循有效性的要求,形成以效益为主导的政府模式。

有效政府模式强调实际效果,采取权变策略,有一定的弹性,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目前已成为很多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

2、(15分)什么是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其实现的障碍是什么?

答: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度规定、统一调度使用基金、统一经办管理、统一信息系统为主线,实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

全国统筹既涉及到很多历史欠账问题,又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责任以及地方与地方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和调整,推进难度非常大,比较突出的现实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不平衡”:

一是基金结余不平衡,比如东部地区结余比较多,而一些中西部地区甚至需要中央转移支付。

二是人口赡养比不平衡,比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而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

3、(15分)为什么要实行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答:

我国的医疗保障经过十余年探索改革,先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但由于现行制度设计的影响,如起付线、封顶线以及共同支付的规定,加之居民经济收入的限制,不少参保人就医负担仍然很重。

为了解决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不足的问题,2012年,国家提出要开展大病保险,并对大病保险的开展原则、筹资机制、保障范围、承包方式和监督管理等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主要是对参保居民个人承担的高额医疗费用进行二次报销,切实解决大病换个个人负担,缓解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4、(15分)对于如何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凯恩斯主义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有何不同?

试比较说明。

答:

凯恩斯主义主张对贫困家庭发给差额补助金,使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的居民都能达到政府规定的相当于社会成员平均生活水平的最低生活标准线,使处于“贫困线”之下的居民和占多数的一般居民的生活拉平。

它是利用政府的再分配功能,将征收上来的个人所得税转移给低收入居民,既实现了保障公民最低生活水平的目标,又通过转移支付拉动需求。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来源于市场竞争规则的规范和有效作用。

如果将低收入者的收入一律拉平到政府所规定的收入标准线,则意味着奖懒罚勤,其结果是扼杀经济活力,导致经济非效率。

因此,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提出“负所得税方案”,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以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但其救助形式是:

由政府确定收入的保障标准,然后对于低收入者给予适当补贴。

为了避免把低收入者的收入一律拉平而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每一个低收入者将分别根据本人收入的一定比例获得补助金。

负所得税把所得税的累进机制延伸到低收入阶层,通过负所得税的形式,对应税所得低于起征点的居民提供生活帮助。

越是贫困者,得到的援助就越多。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20分)如何认识失业治理与就业促进的关系?

答:

仅仅给予失业者基本生活地需要和介绍再就业,还不能应对现代社会严重地失业问题。

全方位的就业保障应体现积极主动的宗旨,将失业治理和就业促进包括进去。

失业治理主要体现在失业预防上,通常的做法有:

(1)对企业解雇的约束,即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防止企业随意解雇工人,制定相应的法律,约束企业的解雇行为。

例如,规定解雇必须有正当理由,必须事先通知政府有关部门、法院、工人代表或被解雇者本人。

(2)建立失业预警制度,监测失业并适时采取对策,将失业率控制在安全水平以下。

在调查分析和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基础上划定警戒线,对失业进行调查、统计、预测和报告,以此为依据制定长期与短期对策,如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人口规划、教育培训规划等。

(3)发挥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确保经济稳步增长方面的功能。

就业促进主要是通过政府对就业市场的指导和干预,以优惠政策鼓励积极就业,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等,来推动失业者实现再就业。

就业促进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包括:

拓展新的就业领域,创造就业岗位,实行职业轮换,以减免税收、小额信贷、就业补贴等政策鼓励失业者自我创业,鼓励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等。

2、(20分)如何看待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转?

答:

中国养老保险实行改革后的新制度,按照制度设计,对已经退休的人员发放的养老金通过社会统筹资金来解决。

但是,由于现有的退休者没有或很少有个人账户资金,养老金又要按照标准发放,社会统筹的资金远远不够支付庞大的退休群体的需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规定统筹资金不够支付时,可以向个人账户透支。

实际上,这是用新收缴的和借用积累的个人账户的资金发退休金。

因为统筹资金和个人账户资金放在一起管理,这就为混用提供了方便,而这又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个人账户基金虽然有一定的剩余和积累,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只是名义上的空账,实际资金已经被用掉了。

从债务关系来说,养老金空账运转是现在向未来透支,是老一代向年轻一代透支。

改革要解决的养老金危机实际上并未有完全解决,长此下去必然隐含巨大的资金风险,也会降低改革后的新制度的信誉,动摇新制度的根基。

一直以来,做实个人账户的工作都处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包括提高缴费率,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完全分开管理,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经过多年试验,发现做实个人账户问题很多,困难很大,主要集中在:

个人账户资金地收益率不能得到保证、个人账户资金可能面临巨大投资风险以及个人账户管理成本较高。

因而今后是继续做实个人账户还是实行“名义账户制”还在研究之中。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答:

(1)文字中“入狱养老”这样的极端事件反映了居于社会最底层的老人,收入微薄,失去劳动能力,既没有自主养老的基础,又缺乏养老保障制度的足够覆盖,极易陷入老无所依的困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老人老无所养、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2)中国农村社会的急剧变化对于老年保障引发出多方面的不利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给其父母的养老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现代化进程中,土地的老年保障作用正在迅速削弱,集体经济对于无子女老人的养老保障功能被削弱。

(3)事实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同样面临日趋严重的社会养老难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但养老护理人员不论是规模还是专业水平都不能适应这种严峻的现实,养老设施、人力供应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4)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生活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之中,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方面加快将所有低收入老年群体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另一方面要加快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