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4636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

1.《观潮》导学案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

自然奇观

课时:

共2课时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李丽娜

目标确定的依据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理解生词的意思。

(2)学会默读。

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了解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

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从各方面情况来看,本班总体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较活跃,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

需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个别学生有明显进步。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团结、积极、先进的班集体。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资源与建议

本篇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儿童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变现的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

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课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查阅有关潮汐、潮汛地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教学时,可以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钱塘江大潮景观之奇,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江潮的变化,体验观潮者心情的变化。

教师可以“天下奇观”的“奇”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深入研读。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方式来突破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难点:

体会文中有关语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评价任务

1.阅读课文检测生字词评价目标1。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课文来评价目标2、3、4。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一、情境导入,图片激趣

老师板书课题时,学生跟教师书写课题。

同学们喜欢游山玩水,听说过美丽的西湖,还听说过秀丽的漓江,那么你听说过壮丽的钱塘江大潮吗?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观潮。

板书课题:

观潮

 

教师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尽快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

二、

自主读课文,了解大意

 

 

朗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指名谈谈你对江潮的感受。

(1)我会读:

闷雷薄雾风号浪吼涨起颤动

(2)我会理解下列词语:

横贯人声鼎沸天下奇观若隐若现漫天卷地

只要学生的小标题符合每一部分的内容,语言简洁、概括准确即可。

三、合作读文,初谈感悟

1.引导学生合作读文,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2)找到文章用词用句精妙之处,不懂、不理解的地方用横线画出。

(3)指导学生写批注,简要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

 

 

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

这两自然段写了什么?

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同桌相互讨论

2、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观潮的时间、地点、人物各指什么?

(2)作者在潮来之前看到了哪些自然景观?

(3)第2自然段作者观察的顺序是什么?

3、全部交流

指导学生写批注时,教师可相机展示优秀批注,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四、动情朗读,解决问题

1.组织学生回答自己在上课开始提出的问题。

2.指导朗读重点句,有感情的读课文第3、4自然段。

 

 。

 

1.回忆自己在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自主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作者是如何描写美丽的景物和观潮人焦急的心情的?

(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小组情境表演时,启发学生在小组里要研究好汇报形式,合理分工。

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部分,这样有利于更多学生进行展示。

五、总结设疑,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谈学习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2、今天,我们了解了钱塘江大潮潮来前的美丽,雄伟的景象,那么当大潮到来之时,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畅谈学习收获中,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要进行梳理,例如理解词语的方法、运用小标题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等。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一、交流提问,复习导入(用时:

6分钟)

钱塘江在江潮来之前是如此美丽,那么当大家潮到来之时,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

检测词语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下一步的学习。

二、自主合作,深入读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1、默读课文3-5自然段,请你找一找,写潮来时的景象主要在哪几自然段?

并思考以下问题:

(1)大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

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

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当批注。

(2)画出你听到的句子和你看到的景象的句子。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潮来之时景象的?

(4)潮来过后的景象又是怎样?

1.学生圈点、勾画时,提示学生进行批注,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

2.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课文内容。

三、细读品味,体会品质

 

 

 

 

2、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作者主要从到潮来时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声音:

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天崩地裂

形态:

一条白线——横贯江面——两丈水墙——千军万马

(2)理解“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

(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班上解惑。

四、关注写法,归纳特点

第一句,把意思说完整了;

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

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比较句子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总结

评价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对大潮的感受?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是怎样表达的?

【板书设计】

钱塘江——天下奇观,

江面宽阔

潮来之前壮美平静

薄雾笼罩

观潮万马奔腾由远及近,盛赞钱塘大潮

潮来之时气势雄伟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潮退之后余波汹涌

风号浪吼

【作业设计】

一、生字组词。

二、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谈出体会。

三、积累。

【教后反思】

1.《雅鲁藏布大峡谷》导学案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

自然奇观

课时:

共2课时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李丽娜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

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

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

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绘声绘色的故事、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到好处的用词,都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

学生从《观潮》一文学习中,感受到了祖国的腾飞、山河的壮丽及富饶,为学习本文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础。

而地理方面知识的欠缺及文本中的名词术语,给学生理解带来困难,应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

在教学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质疑,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如:

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重点理解感悟第三自然段,从山和水的变化感受形态之多样,景观之奇异,利用媒体欣赏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大峡谷是怎样一幅神来之笔。

学习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能够运用文中描写景物的优美字词。

2、自主合作,探究,共同学习并感悟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资源与建议】

1、对教材的的简单分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

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

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

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绘声绘色的故事、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到好处的用词,都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

2、对资源的分析、建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把指导朗读、抓住课文叙述的要点、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并把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转述课文内容。

3、本课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通过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评价任务

1、彰显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我认为语文是由语言与文字组成的,学语习文应该成为终极目标,唯有立足于语言习得表达,才能体现学科的本位。

2、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否充分体现,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教师是否是学生的合作者,伙伴者,促进者。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一、情境导入,图片激趣

老师板书课题时,学生跟教师书写课题。

板书课题:

 

教师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尽快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

二、

自主读课文,了解大意

 

 

只要学生的小标题符合每一部分的内容,语言简洁、概括准确即可。

三、合作读文,初谈感悟

1.引导学生合作读文,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2)找到文章用词用句精妙之处,不懂、不理解的地方用横线画出。

(3)指导学生写批注,简要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

 

 

指导学生写批注时,教师可相机展示优秀批注,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四、动情朗读,解决问题

 。

 

小组情境表演时,启发学生在小组里要研究好汇报形式,合理分工。

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部分,这样有利于更多学生进行展示。

五、总结设疑,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谈学习收获。

 

 

 

畅谈学习收获中,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要进行梳理,例如理解词语的方法、运用小标题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等。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一、交流提问,复习导入(用时:

6分钟)

检测词语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下一步的学习。

二、自主合作,深入读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1.学生圈点、勾画时,提示学生进行批注,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

2.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课文内容。

三、细读品味,体会品质

 

 

 

四、关注写法,归纳特点

总结

评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育花路小学___学年度第一学期

______四年级上册__语文______学科导学案

学习内容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学习时间

执教教师

祖迎辉

授课年级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学习目标

1.熟记本课生字,随文理解:

“谈何容易、苍白、红润、几经辗转、奔波、突如其来”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及医护人员一心为他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

学习

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环节

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

预学

学生搜集曾经见过了桥的资料读熟课文

通过预学,学生了解课文,整体感知

 

导学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并齐读。

2.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已有的生活积累引入新知,从课题产生疑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学习课文,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探究的欲望,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通过导入激发学生感知课文的浓厚兴趣

 

互学

1.课前同学们都已经预习了,那么请每一小组的3号同学把自己认为读得最精彩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3.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⑴说说通过学习哪些生字出现了问题,交流记忆方法。

⑵词语的理解(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老师总结)

自由读文,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是什么?

一、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感悟。

 

通过感知课文引导学生列提纲,为习作奠定基础。

展学

 

二、全班展示交流

1.各组向全班展示自己探究的结果,暴露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各个小组补充和质疑,展示提升

生:

我最感动的是台湾的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给杭州市的小钱送骨髓。

生:

我最感动的是李博士在危险的情况下来给小钱做手术,三、引导学生全班展示交流。

1.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那么,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呢?

2.师:

看起来,台湾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险捐献骨髓的那一幕,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用一两个关键词简单地写在旁边。

一会儿我们交流。

(生默读画语句,师巡视。

3.交流。

(1)结合描写青年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相机指导体会地震很可怕,青年人担心家人,但想的更多的是小钱。

(2)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带给小钱什么呢?

师:

现在,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说一说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的生命出现什么样的希望呢?

(3)结合描写李博士的句子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此时此刻,……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在这么危险的时刻,李博士没有跑,那么沉着的站在病床旁让我感动……。

(4)李博士在什么情况下还那么沉着?

指导体会手术室很危险。

(5)第五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涓涓流出……”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6)骨髓只能保存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示:

李博士送骨髓的时间表,师读。

)同学们算一算,这个过程用了多少时间?

指导体会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没有休息多么令人感动!

(7)把我们内心的全部感动都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间读出来吧!

 

通过展学,学生们更深的体会到台湾的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给杭州市的小钱捐赠骨髓。

这是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学生学的主动。

固学

4.小钱这样得救了。

故事读到这里,关于课题的疑问,你解决了吗?

师小结:

正是两岸骨肉同胞的爱心(相应画板书“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5.再读一读课文中令你感动的语句。

进一步巩固本课字词,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提升。

延学

茫茫的海峡隔不断骨肉亲情,也许,有一天小钱会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小钱会怎么感谢他?

这位台湾同胞又会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写一写,下节课讨论交流吧

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杭州某医院台湾花莲慈济医院

小钱台湾青年

用爱心架起生命桥血脉亲情

育花路小学___学年度第一学期

______四年级上册__语文______学科导学案

学习内容

27《乌塔》

学习时间

执教教师

祖迎辉

授课年级

教材分析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先写“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写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后收拾好行装、外出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谈的是乌塔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细、准备之久,以及她要在亲身经历中认识世界的想法;最后写乌塔与“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

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

4.创新目标:

在自学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学习

重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

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

环节

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

预学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字词,准备全班汇报。

3.了解主要内容,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4.读后自己的感悟做好标注。

 

通过预学,学生了解课文,整体感知

 

导学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乌塔》这篇文章。

请大家齐读课题。

通过导入激发学生感知课文的浓厚兴

 

互学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2.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⑴说说通过学习哪些生字出现了问题,交流记忆方法。

⑵词语的理解(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老师总结)

自由读文,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你读后的感受是怎样的?

1.置疑:

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游欧洲,确实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

请结合课文内容,小组学习,谈一谈乌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直入主题,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并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乌塔的性格特点板书到黑板上,这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一种锻炼。

2.组织研究:

乌塔和中国小学生不同在哪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你赞成哪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呢?

现在,请同学们自愿结组,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分组讨论:

(1)乌塔的说法和做法好不好?

我们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2)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

怎样才算自立?

(3)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四、反思小结

3。

本篇课文学完了,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通过感知课文引导学生列提纲,为习作奠定基础。

展学

1.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板书:

热情、活泼、有主见、有爱心、独立、胆大心细、有理想、……

2.得出结论,达成共识——长出独立的翅膀。

3.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a、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b、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c、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d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E广泛地查询资料,学习知识,流利地表达,这样,不仅涉入了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通过展学,学生们更深的体会到乌塔她的独立精神。

学生学的主动。

固学

1扩展阅读。

可以是关于独立、理想、能力培养或家庭教育等任何你感兴趣的话题。

进一步巩固本课字词,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提升。

延学

选作题:

1.可以读书或是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回想自己游玩过哪些地方,请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写诗,或写文,或画文并茂,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

然后展示给同学们看。

3.日记一篇:

(题目)从《乌塔》想到的

 

板书设计

乌塔

长出独立的翅膀 

正确地认识自己

育花路小学___学年度第一学期

______四年级上册__语文______学科导学案

学习内容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学习时间

执教教师

祖迎辉

授课年级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

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

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用词的精妙

学习

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和艰辛。

环节

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

预学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会认本课二类字,准备全班汇报。

3.了解主要内容,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练习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表达。

通过预学,学生了解课文,整体感知

导学

2.质疑:

可能有的说法:

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

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

奇怪!

恐龙还会飞呀!

通过导入激发学生感知课文的浓厚兴趣

 

互学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

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

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

(给一定的时间读书)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

3.指名说

4.过渡:

这个问题放在第二节课去深入的研究。

下面,我们先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

字词、句子都能读准确了,现在可以来解决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

5.出示: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

”)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哪个自然段能回答这个问题?

(第四自然段)

6.那就让我们一起把目光聚焦在第四自然段。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划分处恐龙飞向蓝天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师巡视,指导)

相机板书:

第一种恐龙、庞大的家族、一些猎食性恐龙。

7.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谁来读读第一句?

介绍:

说明方法就叫“类比说明”(板书:

类比)

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中,恐龙都是一些庞然大物,可是大家看,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却和狗一样大小,多有趣呀!

请你体会着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8.作者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恐龙庞大的家族呢?

介绍说明方法:

本来是六类,现在根据

通过感知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的特点,及写作方法。

为习作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